北師大三年級語文上冊全冊教案

時間:2023-02-10 10:41:55 教案 我要投稿

北師大三年級語文上冊全冊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北師大三年級語文上冊全冊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北師大三年級語文上冊全冊教案

北師大三年級語文上冊全冊教案1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朗讀課文,聯系上下文理解“蹣跚”、“不脛而走”等詞語。

  2、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通過重點詞句激發學生讀出情感,讀出感悟。

  過程與方法:

  1、抓住學生親身體驗,激發學生情感,從而理解課文。

  2、通過有感情地閱讀文章,聯系上下文理解文中重點詞語,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緊扣第2自然段,體會派特利那種不屈不擾的運動精神。

  2、感受事件氛圍,理解“重要的不是勝利,而是參與。”的含義。

  教學重點:

  抓住“在場的觀眾無不為派特利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所感動”這一句中“不屈不撓”理解。

  教學難點:

  理解“重要的不是勝利,而是參與”。

  教學準備:電子備課。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教師播放課件奧運會男子110米欄冠軍劉翔的沖刺鏡頭——從多角度拍攝)

  同學們,你們知道他是誰嗎?

  (劉翔)

  這些照片都是劉翔在奧運會男子110米競賽最后沖刺的時候拍攝下來的。他沖刺的一瞬間將永遠牢牢記在我們的心理,因為他標志著我們中國人也能站在運會的短跑項目的金牌領獎臺上。(特殊的意義)

  (教師出示語句練習“這是一次()的沖刺!”)

  今天我們所學的課文就與“沖刺”有關。(出示課題《一次的沖刺》)

  我們將時間向前推移,來到1908年第四屆奧運會。(課件顯示時間推移,并出現派特利的圖像)他名叫派特利。

  我們的課題《一次的沖刺》,就與他有著密切的關系。

  二、初讀課文,引導自學:

  1、學生自由讀課文,注意把字音讀準,把詞語讀連貫,把句子讀通順。

  2、用電腦檢查學生生字的.讀音。

  3、檢查詞語的讀音:消耗蹣跚攙著沖刺霎時掌聲雷動根據成績冊

  不脛而走不屈不撓

  4、游戲鞏固生字詞的讀音:

  5、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正音。

  三、整體感知:

  1、快速瀏覽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指名說。

  3、師小結。

  四、記憶生字,指導書寫。

  刺聲腳的寫法

  學生練習。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二、學習課文:

  現在就請同學們,自由閱讀課文。讀完后看看關于派特利你知道了什么?(學生整體感知課文。)

  (學生自由閱讀課文)

  (學生回答:運動員,堅持跑完比賽,沒獲得金牌……)

  通過閱讀,我們知道了派特利是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完成了馬拉松比賽的最后沖刺。沒有獲得比賽的金牌。

  提問1:那么為什么派特利沒有得到奧運金牌,他的名字卻流傳至今呢?

  提問2:派特利沒有得到金牌,那么你認為他是不是一個失敗者呢?(引發學生的分歧)

  (請同學們再一次閱讀課文的第二、三自然段,看看你能不能從書中找到答案呢?(認為自己找到答案的同學,看看你有沒有新的發現。)

  (學生再讀二、三自然段)

  (堅持跑完全程、不屈不撓的精神……出示“不屈不撓”)

  課文中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派特利的“不屈不撓”的精神?(學生重點讀第二段,開始找重點詞體會派特利的“不屈不撓”。)

  (蹣跚、五次、咬緊牙關、爬、一步、兩步……,再次暈倒、攙著

  五次、爬、一步、兩步……,引導學生先說后讀,聯系學生實際體驗,激發學生情感。)

  通過這個歷史性的場面(出示“歷史性的場面”)我們感受到了派特利“不屈不撓”的精神。

  ……(通過語言調動學生的情感,個讀、齊讀、教師范讀“歷史性的場面……跑過終點。”)

  教師小結

  比賽結束后,有記者采訪場外的觀眾:“你認為派特利的這次奧運之旅是不是沒有意義的呢?”

  你就是場外的觀眾。

  (學生小組討論,自由說——教師引導結合派特利談,結合生活中的例子談)

  (教師出示例子王義夫……)

  教師小結(美國……從此……的名言“不脛而走”,簡單理解“不脛而走”)

  (出示“在奧運會上獲勝并不比參加奧運會更重要。”“重要的不是勝利,而是參與”

  “更高、更快、更強”的奧運精神)

  三、回歸整體,總結升華。

  1、“重要的不是勝利,而是參與”這句話蘊含著怎么樣的思想感情?請你結合自己的理解說一說。

  2、為什么這次沖刺成為了的沖刺?

北師大三年級語文上冊全冊教案2

  【教學目標】

  1、識生字7個;積累寫注意力集中的詞語。

  2、正確朗讀課文;抄寫句子。

  3、學習聯系上下文理解句子,重點學習:回答規定問題以理解句子。

  4、了解扁鵲起死回生的故事,感受他高超的醫術和謙虛的品德。

  【教學建議】

  一、導入,激發興趣。

  1、談話:“看過電視《封神榜》嗎?……”(周朝時,國王把大片土地賞賜給功勛卓著的大臣將領。這些土地就由這些大臣將領管,就像一個個的小國家,還經常開戰呢。虢國,就是春秋戰國時的一個小國。

  2、板書課題,指導讀課題。

  3、激趣:“起死回生”什么意思?誰起死回生?

  二、初讀,感知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同時思考以上問題。

  2、指名讀課文,齊讀課文(板書讀錯的字,糾正;指導讀不易讀的句段)。

  3、交流:說說對課題的理解,并提出問題。(分類對待;穿插有關知識:課文中的“扁鵲”,原名秦越人,是戰國時候有名的醫學家。因為他醫術高明、醫德高尚,就像傳說中的神醫扁鵲,所以后人就尊稱他為“扁鵲”。但這是尊稱,所以,課文中他自稱“秦越人”。)

  三、結合句子,再讀課文。

  1、學生劃出國王稱贊扁鵲的.那句話,教師板書:“先生真是神醫啊,有起死回生的本領。”

  2、提出聯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要求。

  什么是聯系上下文理解句子?讀文章時,我們會遇到不明白的詞句。這時,可以查閱字典、詞典,也可以作上記號后與同學、老師討論。不過,最實在的辦法是:聯系上下文。就是:先提出你的問題,然后在課文中找一找有沒有能回答問題的詞句,要是找到了,就聯系起來想一想。因為今天剛學,老師已經替你們提出了問題。

  3、提示思考:“起死回生”是什么意思?國王為什么說扁鵲有起死回生的本領?學生劃出表示太子“死”和“生”的語句,再說說:說問題,說句子,說理解。

  四、結合句子,精讀課文。

  1、引導學生圍繞剛才的句子提出問題。

  2、提示思考:“從哪里看出扁鵲醫術高明?”

  3、交流。

  (1)從基本內容看,扁鵲醫術高明表現在:從街頭巷議中覺察太子死得蹊蹺;與侍衛官簡單問答后,心中便有了底;妙手回春,使太子死而復生。

  (2)指導朗讀扁鵲與侍衛官的對話(第2—8節)。

  ①自讀,找一找:寫了幾個人的對話?分別說了什么?

  ②想一想:從對話中,扁鵲了解到哪些情況?扁鵲的語氣有什么變化?

  ③指導朗讀,讀出語氣。(體會字里行間的意思,注意語氣變化。)

  ④最后分角色朗讀,體會:為什么不交代說話人?(省略敘述語也能知道這話是誰說的;語言更為簡潔,更能體現扁鵲當時的急切心情)。

  (3)指導朗讀診治部分(第10、11節)。

  ①自讀,劃出說明扁鵲醫術高明的詞句。

  ②指導朗讀。(“不多一會兒”、“沒多久”寫醫術高;“按”、“貼”、“聽”、“凝神”、“這才”等講病情復雜。理解“凝神”,完成《詞句活動室1》。)

  五、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想一想:“本來就沒有死,我不過是治好了他的病。”你從扁鵲的這句話中看出什么?(謙虛、實事求是)

  六、分角色朗讀全文。

  提示:閱讀課外讀物上的《開店的小伙子》和《諱疾忌醫》。

北師大三年級語文上冊全冊教案3

  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仍采用主題單元的形式,全冊共12個主題單元,其中第七單元《集市和超市》為開放單元。這些主題有表現自然世界風貌的,如“色彩”“聲音”“塞北江南”“鳥兒”和“奇妙的海底世界”;有反映兒童成長過程的,如“我們和我”“成長的經歷”和“幻想和想像”;也有折射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及人類文化的,如“心中有祖國”“集市和超市”“通訊”和“過年”。每個單元包括三篇主體課文和一個“語文天地”。全冊共33篇主體課文(其中一篇為《寓言二則》),所選課文富有文化內涵和時代氣息,表現了大自然的瑰麗神奇,描繪了祖國日新月異的發展,贊美了人類美好健康的情感,內容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系,與學生身心發展同步,可使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激發學生追求理想,崇尚科學,為了實現理想而努力。

  學情分析

  教學目辬和任務

  1、通過一系列與主體課文緊密配合的字、詞、句、篇的'練習,激發學生對祖國語文的喜愛,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加強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和使用,促使學生逐步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

  2、通過自讀課文的學習,擴展學生的知識面,逐步提高閱讀能力。

  3、通過“暢所欲言”創設各種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表達的欲望,引導學生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同時學會傾聽。

  4、通過“筆下生花”習作欄目的學習,促進學生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又能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素養。

  5、通過“初顯身手”的學習,引導學生結合語文學習有意識地觀察周圍生活,有目的地收集資料;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在生活中嘗試運用

  語文知識和能力解決簡單的問題,并在活動中學會合作。

  教學活動與措施

  1、要繼續重視寫字的指導。除了在課堂教學中注意識字和寫字的聯系外,還要指導學生在經常不斷的練習中提高寫字技能,做到書寫規范、端正、整潔,

  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2、學習詞語,無論是誰都有一個從認識到理解、從理解到會運用的過程。人們對一個新詞的認識,開始總是朦朧的,不確定的,隨著語言活動的進行,認識逐步達到清晰明確。因此不能把解詞、背注釋作為教學重點,要盡可能地

  在語境中檢驗學生掌握詞語的情況。

  3、要繼續指導學生學會默讀,不僅要求學會只用眼,不動嘴,不出聲,不用手指;而且要學會一邊讀,一邊想,理解重點詞句,了解每個自然段的內容,進而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要鼓勵學生邊讀邊動筆圈點,劃出重點,辬出疑問;

  要表揚那些能夠帶著問題有目的地進行默讀思考的學生。

  4、注意語文的實踐性,精心設計一系列綜合實踐活動,指導學生在問題情境中學習有目的地搜集資料,共同討論,嘗試運用語文知識和能力解決簡單的問題。

北師大三年級語文上冊全冊教案4

  學習目標:

  1、認識本課的四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讀懂課文內容,理解“果子大家吃才香甜”的意思。

  學習重點:

  “我”和奶奶怎樣以不同的態度對待“偷”杏兒的孩子們。

  學習難點:

  理解“果子大家吃才香甜”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如果你們家種的果樹結了甜美的果子,有人想去偷他們,你會怎么做?談談自己的經歷。

  有一個小朋友和他的奶奶也遇到過這樣的事情,他們又是怎樣做的呢?讓我們一起學習課文《杏兒熟了》

  [設計意圖:把學生的生活與語文學習結合起來,非常自然地進入新課的學習,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讓學生對課文所描述的內容有了初步的感知。]

  二、檢查預習

  1、檢查生字詞認讀情況。

  2、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評讀、正音。

  3、同桌互讀課文,互查互評。

  [重視學生的課前預習,采用多種形式的檢查與評價,有助于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整體感知

  1、快速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板書)

  2、你覺得這個奶奶怎么樣?從哪些內容感受、體會到的?找出相應的段落。

  四、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1、觀察插圖,選擇你喜歡扮演的`人物角色,給自己起一個好聽好記的名字。

  2、進入角色,朗讀課文,想想奶奶是怎樣對待你們的。找出相應的句子,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畫一畫。

  3、在小組內交流句子,談談感受。(教師示范)

  [設計意圖:有目的地創設情境,讓學生產生與文本對話的興趣,有效地改善了課堂氛圍。讓學生在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提高,并大膽提出自己的問題和發表自己的觀點,真正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

  4、全班交流反饋。教師相機指導學生理解重點詞句,并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5、齊讀5—8自然段。

  [設計意圖:在進行課文分析的同時,指導學生朗讀,引導他們讀出文中的滋味,體會作者在字里行間流露出的感情,做到讀中感悟、讀中體會、讀中提升,體現了課改新理念。]

  五、學習課文9—10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思考:奶奶的言行怎樣影響著我?

  2、指名回答。(板書)

  3、自由讀。齊讀。

  六、回到課文第一部分,理解作者思路。

  1、自由讀1—4自然段,說說這一部分寫什么?

  2、快速讀課文,找出文中寫杏兒多、杏兒好的語句。有感情地朗讀、體會

  3、分角色讀。

  [根據教學思路,打破逐段分析的常規,將課文進行整合與利用,有利于直奔主題,更好地把握中心。]

  七、課堂小結。

  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收獲?

  八、作業

  摘抄你喜歡的好詞佳句。

  [設計意圖:在新課標中,教會學生學會積累,這是一個新興的技能。能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有效性,豐富學生的詞匯。]

北師大三年級語文上冊全冊教案5

  教學目標:

  1、能在語言環境中讀準文中的生字。

  2、能流暢地朗讀課文,聯系上下文理解“死寂、循聲、納悶、平息”等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3、根據課文內容及課外收集的信息體會作者對悉尼人民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的贊賞,增強知行合一的意識。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收集保護環境的公益廣告、“垃圾不落地”活動收集的環境照片

  教學時間:

  1教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有關環境保護的信息很多,課前我們有目的地收集了一些信息。一類是公益廣告,一類是我們參加“垃圾不落地,浦東更美麗”實踐活動拍攝的照片。現在我們作一下交流。

  1、媒體出示同學們收集到的公益廣告語。集體讀,這些公益廣告的意思你們都明白嗎?

  2、媒體出示學生們在自己生活的小區拍攝的不文明情景的照片。

  關于環境保護的.公益廣告隨處可見,為什么我們身邊還會有這么多不美的東西呢?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或許會給我們啟發。

  3、出示課題:鄰家的星期四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這篇課文是當代作家陳冠柏在澳大利亞大港市悉尼居住時所寫,悉尼的人和事給作者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1、出示一組悉尼城市風光圖片。介紹悉尼風土人情。

  2、通讀全文,說說你了解了什么,有什么不理解的嗎?

  學生交流時,教師梳理問題。

  三、精讀課文,理解內容

  帶著問題進入課文學習。

  1、齊讀課文第一節。

  悉尼市區對垃圾處理有什么特別地方?

  交流板書:規定時間、收垃圾、分類擺放

  結合學習詞語“凌晨”、“可回收、不可回收”、“死寂”。

  2、讀了課文,文中的鄰家女主人給老師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留給你什么印象呢?

  小組討論交流,讀課文第二至第四節中的句子體會。

  根據學情展開:

  鄰家女主人是一個做事很認真的人:

  (1)我剛遷入新居的第一個周三晚上,鄰家女主人認為我不知道悉尼星期四收垃圾這個習慣,就來提醒。

  (2)我回家晚了,只是沒有準時把垃圾桶推出。鄰家女主人又來提醒。

  (3)我出遠門三周,鄰家女主人竟然每個星期三都貼紙條提醒。

  鄰家女主人是一個待人熱情的人:

  (1)我剛遷入新居,互相還不認識,她就來熱心地提醒我。

  (2)她對我笑臉相迎,還教會小狗熱情待人。

  (3)我出遠門,她一次又一次不厭其煩地提醒我。

  鄰家女主人是一個重視環境的人:

  (1)每次提醒的都是一個內容:明天是星期四。

  (2)一直關注著我們,生怕我們忘了。

  2、再看課文,作者眼中的鄰家女主人和剛才我們認為的一樣嗎?從哪些詞語看出,舉例。

  熱心、笑臉、歡快、為了……連……、都……都……

  抓住詞語進行朗讀指導。

  3、鄰家女主人做事認真、待人熱情、重視環境都是在什么事上體現的?

  提醒我別忘了星期四收垃圾這件事

  為了維護社區良好的生活秩序,為了讓社區每個人擁有一個干凈整潔的環境,鄰家女主人不僅自己遵守社會公德,還影響鄰居也這么做,體現了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板書:有社會責任感

  4、鄰家女主人提醒我收垃圾這件事留給我太深的印象。

  出示句子:唉,本該是我們的星期四,現在整個兒成了鄰家的星期四。

  “唉”是一個什么詞?表示什么?作者他嘆什么氣?

  作者這里為什么發出感嘆,生出長久難以平息的聯想來?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業:

  我知道我們校園環境是三年級同學和老師精心設計的,接下來的一個星期內,我們選一條,學學鄰家的女主人做一做,并且去影響自己身邊的人,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人。

【北師大三年級語文上冊全冊教案】相關文章:

北師大版三年級語文上冊全冊教案12-10

語文三年級上冊全冊教案02-22

語文全冊教案11-03

數學上冊全冊教案01-07

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全冊表格教案12-18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語文全冊教案08-26

2022新北師大版數學三年級上冊全冊教案09-28

二年級上冊語文全冊教案06-16

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全冊教案08-26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色婷婷综合和线在线 | 日本一区二区免费色色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第二页 | 亚洲一区二区无字幕 | 亚州中文精品有码视频在线 | 一级A中文字幕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