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的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蒲公英的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蒲公英的教案1
教學內容
《蒲公英》共3課時
第1課時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2個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初步感受課文內容呈現出的做事要實事求是的道理。
4.繼續培養邊讀邊想、咀嚼品味、圈畫批注的讀書習慣。
教學重難點
重點:識字寫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難點:理解詞語的意思。
教學資源
1.文中插圖形象生動,反映了文本內容,教學時教師要充分利用。
2.蒲公英別名黃花地丁。它只有十幾厘米高,體內有雪白的乳汁,就像牛奶一樣。春天,蒲公英開花了,看上去好像是一朵花,其實是許多小花聚在一起。秋天,花變成了種子,頭上長著蓬松的白茸毛。種子成熟以后,隨風飄揚,有著頑強的生命力。
預習設計
1.拼讀生字,去掉拼音準確朗讀生字。
2.認真觀察生字,練習正確美觀地書寫,《習字冊》上的生字描一個寫一個。
3.劃詞語、標小節號,并正確、流利地朗讀和理解。
4.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5.查找有關蒲公英的知識點。
學 程 預 設
導 學 策 略
調整與反思
第一板塊:走近課文(4分鐘)
1.看圖,交流蒲公英知識。
2.齊讀課題。
第二板塊:預習展示(20分鐘)
● 預習作業1
1.展示——去拼音讀生字。
2.全班站起來兩兩過關,過關完畢坐下。
● 預習作業2
1.展示書本上的描紅。
2.點評、總結記住字形、生字寫美觀的方法。
3.在《習字冊》上練寫。
4.同桌互評。
5.展示自己最得意的記字方法。
6.閉眼書空,出差錯的字等書空完畢迅速看書鞏固。
● 預習作業3
1.組號為“2”的學生說詞意。
● 預習作業4
1.朗讀展示。
2.小組內過關讀。
第三板塊:整體感知(6分鐘)
1.在預習的基礎上聽老師指點再次歸納。
2.銘記歸納主要內容的方法。
第四板塊:學習第1自然段(10分鐘)
1.讀課文。
2.學習單:(1)思考問題:“小降落傘”指什么?它們“在藍天白云下隨風飄蕩”要去干什么?
(2)用“可愛”說一句話。
3、交流
4.有感情朗讀第一自然段。
第五板塊:明確任務,完成作業
1.完成《習字冊》剩余字。
2.完成《補充》一,《一課一練》一。
作業設計
完成《習字冊》詞語部分
完成《補充》1、《一課一練》1-4。
第2課時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會用“囑咐”造句。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必須實事求是、腳踏實地,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4.繼續培養學生邊讀邊想、咀嚼品味、圈劃批注的讀書習慣。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中蘊含的道理。
難點:感悟出故事所蘊含的道理:懂得做任何事情都必須實事求是,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
教學資源
1.文中插圖形象生動,反映了文本內容,教學時教師要充分利用,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
2.錄音磁帶。
預習設計
1. 在感受深或有疑問的地方做上記號。
學 程 預 設
導 學 策 略
調整與反思
第一板塊:導入(5分鐘)
1. 讀好第一自然段。
第二板塊:理解課文(25分鐘)
(一)
1.自主學習。(5分鐘)
【學習單一】
、偬柟'話里邊,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請畫上橫線,打上問號。
、谧詫W時間:5分鐘。
2.展示。(6分鐘)
(1)展示畫出的句子。
(2)掌握“囑咐”的意思,并會造句。
結合插圖理解“金光閃閃”、“銀花朵朵”、“黑黝黝”。
(二)
1.自主學習。(6分鐘)
【學習單二】
①第1顆種子為什么會選擇沙漠?第2顆種子為什么會選擇湖泊?
②自學時間:6分鐘。
2.展示。(8分鐘)
(1)分角色朗讀兩顆小種子的話。
(2)學生展開充分的想象,完成句式訓練:一顆種子來到了金光閃閃的沙漠,();另一顆種子來到了銀花朵朵的湖泊,()。
第三板塊:學習第4自然段。(6分鐘)
1.自由讀課文。
2. 沙漠的金光閃閃、湖泊的銀花朵朵是太陽光的緣故。你們被自己的眼睛騙了,你們不聽太陽公公的話,才落得這樣的下場,應該聽長輩的話。不聽老人言,吃苦在眼前。
我們現在才知道那黑黝黝的泥土適合我們生長,是我們生根長葉的地方。我真不該只看漂亮的外表,現在后悔也來不及了。
第四板塊:分角色朗讀課文。(4分鐘)
第五板塊:布置作業
1.完成《補充》,《一課一練》。
2.將課文讀給父母聽。
作業設計
見《補充》2、3、5、《一課一練》5-8。
你想對落到沙漠和湖泊里的種子說些什么呢?寫下來。
第3課時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在情境中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完成部分習題,培養學生認真答題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重點:復述課文
難點:完成部分習題
教學資源
1.學生利用形象生動的插圖進行復述。
2.《一課一練》、《補充習題》。
預習設計
練習復述課文。
學 程 預 設
導 學 策 略
調整與反思
第一板塊:復述課文(25分鐘)
1.學生入神傾聽教師的復述。
2.學生介紹復述的方法。
3.學生自由復述。
4.指名復述,集體評議。
第二板塊:完成作業(15分鐘)
1.《一課一練》第8題。
2.《補充習題》第5題。
作業設計
搜集種子旅行的方法。
以小組為單位,根據課文內容排演課本劇。
蒲公英的教案2
一、活動目標:
1、以游戲形式復習部分字詞,培養幼兒認識字寶寶的興趣。
2、重點欣賞15課,認識重點字詞:夢、懷里、病、蒲公英。
3、初步感知字詞間的關系。
二、活動準備:
1、錄音機、音樂磁帶、第四冊識字磁帶。
2、識字書準備擺好;15課大范例。幼兒地名字卡一套。
3、小波波豚、青蛙手偶一個,數字卡片17
4、字卡:夢、懷里、病、蒲公英。
5、字條:吃蘋果、拍手兩下、踏腳三下、摸摸鼻子、捏捏耳朵、請把手舉起來、小手藏背后、大家一起朗讀這首兒歌。
6、字條:聽音樂傳書、收書、欣賞、跟讀、朗讀、請把身體轉向桌子坐。
7、字寶寶住的大樓房:用彩板做一個樓房的樣子。上寫好“15蒲公英”
三、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嗨大家好!今天呀小波波豚特別高興,因為它的一個好伙伴也來了,我們來看看他是誰?(嗨,大家好,我是小青蛙“呱呱”,聽說中二班的小朋友特別聰明,我就想和你們一起玩游戲――好嗎?咱們玩一“看字寶寶做動作”的游戲,就是我出示字寶寶,小朋友要是看明白了就用動作表示出來,注意呀不要出聲告訴別人喔!
出示字條“吃蘋果、拍手兩下、踏腳三下、摸摸鼻子、捏捏耳朵、請把手舉起來、小手藏背后”。
“大家一起朗讀這首兒歌”:這時把15課大范例翻過來,大家一起朗讀15課蒲公英
“嗚",呱呱你怎么哭了?”“噢原來他說中二班又這么多小朋友都會念這首兒歌,可是他卻不會,這怎么辦呀?”啊,就是,別著急,這首兒歌就在我們的識字書里,我們現在就一起來學!
。ǘ┗静糠郑
1、請小朋友按字寶寶的要求去做,出示字條:把身體轉向桌子坐、聽音樂傳書,請把書翻到小波波豚指的'這一頁17,我們一起先欣賞圖畫:看圖中有些什么?蒲公英在干什么?風吹來的時候他會怎樣?他們像什么?
好,我們一起來欣賞一遍這首兒歌,聽聽阿姨是怎樣朗讀這首兒歌的。
阿姨朗讀的真好,我們大家一起"跟讀"一遍,注意阿姨朗讀時的語氣。
現在有沒有小朋友自報奮勇來朗讀一下呢?(抽出一個孩子的名字卡)請他朗讀,提醒大家不要讀錯字,讀少字,聲音要洪亮有感情。
最后,大家一起朗讀一遍。
好了,呱呱你這次學會了吧,"嗯,學會了。"那我們現在就開始"聽音樂收書了""把身體轉向老師坐"。
2、呱呱你說都學會了,我們可要考考你了
。ㄈ┙Y束部分:
1、游戲:呱呱說:我看字寶寶都站在雪白的空地上,冬天這么冷,我給他們蓋了一棟樓房請他們住進去,看他們都擠成了一對,這房子怎么住呢?做樓上應該是那些字寶寶呢?(幼兒發現,要按照兒歌的順序,從左往右,從上到下。那我把字寶寶發到你們手中,你們幫小青蛙呱呱把字寶寶送到應該住的地方。在發的過程中鼓勵幼兒之間討論、認讀。讓幼兒分組把字寶寶貼在相應的地方。
2、小朋友好棒,小青蛙呱呱想親親每一個小朋友,那我們一起再來玩一個"豬小弟"的游戲吧。◤土曔@學期的重點字詞),在歡快的氣氛中結束游戲。
蒲公英的教案3
設計意圖:
春天來了,天暖和了,許多花都開了。樹林里,花叢中,經常看到小蜜蜂等很多小蟲子。特別是在我們農村,蜜蜂更是到處可見。在孩子們的心中,小蜜蜂的形象一直是勤勞可愛的。在外面玩的時候,很多孩子會去追捉蜜蜂,還會有調皮的孩子去捅蜂窩。這些行為都非常危險,因此有必要讓幼兒知道招惹蜜蜂會帶來危險,了解一些被蜂蟄后的急救常識。
活動目標:
1、知道不招惹、捕捉蜜蜂,簡單了解被蟄后的急救方法。
2、了解幾種常見的有危險的小蟲子,知道躲避它們。
活動準備:
1、故事《生氣的小蜜蜂》。
2、課件。
3、故事掛圖。
4、音樂《春天》。
5、蜜蜂、蝴蝶、小白兔頭飾。
活動過程:
一、故事《生氣的小蜜蜂》,了解招惹蜜蜂帶來的危險。
1、教師講述故事前半段,并提問:小蜜蜂為什么要蟄三個小朋友?看到蜜蜂后怎么辦?遇到成群的蜜蜂追過來怎么辦?
2、(出示掛圖《遇到蜜蜂怎么辦》)教師結合掛圖小結:看到蜜蜂應該盡量避開,千萬別去招惹它們。遇到成群的蜜蜂應該趕快跑開躲避。如果來不及,就用衣服或其它東西遮住頭、臉等外露部位,并迅速蹲下。千萬不要大喊大叫,撲打蜜蜂,這樣會激怒蜜蜂,引來更猛烈的襲擊。
二、了解一些被蜂蟄后的急救常識。
提問:如果被蜜蜂蟄傷后應該怎么做呢?
教師繼續講述故事,總結蘭蘭媽媽的'做法:如果被蜜蜂蟄了,一定要趕緊拔出毒刺,用肥皂清洗傷口,必要的時候要到醫院治療。
三、了解幾種常見的有危險的小蟲子。
1、(播放課件)教師結合畫面分別介紹蜜蜂、馬峰、黃蜂,引導幼兒觀看蜂刺,了解各種蜂蜇人時,毒液就會被注入人體,使人皮膚紅腫,產生水泡,甚至會中毒死亡。蜜蜂蟄人后也會馬上死去,所以它們不會輕易哲人。馬峰、黃蜂的攻擊力很強,被它們蟄到非常危險,千萬不要去招惹它們,更不要去捅它們的蜂巢。
2、(播放課件)教師結合畫面分別介紹蜘蛛、蜈蚣等小蟲子。很多蜘蛛、蜈蚣等小蟲子也會帶來危險,不能用手去碰,要遠離它們。
四、我們到野外去玩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教師小結:在野外游玩時,千萬不要在靠近蜂巢的地方,更不要去捅蜂窩;盡量穿上長袖衣服、并戴上帽子;萬一被蟄,不要哭,不要用手去抓被蟄的部位,要趕快找大人幫忙。
五、和幼兒一起扮演蜜蜂、蝴蝶、小白兔,跟隨音樂《春天》出去做游戲。
今天的天氣真好,我們一起扮演小蜜蜂、蝴蝶、小白兔,唱起歌,跳起舞,出去做游戲吧。
活動反思
小班的孩子年齡較小,注意力不太集中,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所以本節活動課我以故事的形式貫穿其中,并結合掛圖集中幼兒注意力。通過看課件了解其它常見危險的小蟲子,加深幼兒對本節活動內容的印象。在最后,我選了和本節活動季節有關的表演來結束活動,使本節活動課更加豐富多彩。
蒲公英的教案4
活動目標:
1.幼兒理解詩歌內容,并感受詩歌蒲公英意境的美及情節發展的趣味性。
2.幼兒能隨詩歌情節的發展,大膽想象并進行簡單的仿編、續編詩歌。
3.幼兒積極參與詩歌表演,體驗以不同的語氣語調及肢體動作表演帶來的快樂。
4.激發了幼兒對蒲公英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活動準備:
1.幼兒名字貼于胸前
2.課件PPT
3.詩歌圖譜(表情卡)
4.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播放課件:小姐姐、小弟弟欣賞春天的美景,帶幼兒進入詩歌情境。
二、基本部分
。ㄒ唬┱n件播放,引導幼兒在情節發展中理解詩歌內容。
1.播放課件:飄來一朵小小的云,
。1)教師以好奇的口氣引發幼兒關注,激起猜測欲望。
·咦,草地上遠遠的飄來一朵小小的?奇怪,你猜這小小的會是什么?(教師用手示意)
。2)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及感知猜想。(教師用孩子的回答,結合詩歌句子模式整理:ⅩⅩ說:那是ⅩⅩ。)
。3)播放語音課件,引用詩歌中的句子猜測。
·這小小的還會飄的究竟會是什么呢?(豐富詞匯:飄)
·小姐姐和小弟弟也忍不住也想來猜猜了。(課件播放)
·小姐姐(小弟弟)猜那是什么?(豐富好聽的詞:會飛的、勇敢,記上標志)
。4)幼兒嘗試模仿用肯定、自信的語氣學說小姐姐和小弟弟猜測的句子。
·小姐姐和小弟弟覺得自己的猜測都很有道理,有道理的時候說話要用什么樣的口氣?誰來說說看。(分男女幼兒角色表演。)
。5)仿編詩歌:(ⅩⅩ說:那是怎樣的ⅩⅩ)
·那這一次我們班的小朋友也來猜猜看,你認為這小小的還會飄的還有可能是什么?我們也用句子:(ⅩⅩ說:那是ⅩⅩ)自信的來說一說。
2.播放課件,完整欣賞詩歌,提問并展示詩歌圖譜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
。1) 遠遠飄來的這朵小小的白云其實是什么呀?(引用詩句回答,對啊,近了、近了,呵,原來是一朵小小的蒲公英。)
。2) 小姐姐猜那是什么?
。3) 小弟弟猜那是什么?
。4) 剛開始大家都還不知道這白白的還會飄的東西是什么,現在終于知道答案了,你的心情怎么樣?(豐富詞匯:近了、近了;呵。引導孩子用高興、快樂的感情來朗誦)
(5) 幼兒嘗試說一說:勇敢的小傘兵、會飛的蘑菇與蒲公英相似之處,加深幼兒對詩歌意境的理解。
三、用不同的語氣語調表演詩歌。
1.播放課件,引領幼兒梳理詩歌情節發展,為有感情的表演做鋪設。
2.多美的詩歌,多美的風景呀,要不我們也和小姐姐和小弟弟一起到草地上來表演一下這首好聽的.詩歌吧。
。1) 播放課件,梳理情感:不過,今天的詩歌就像在講故事,所以我們在表演時也要注意自己的表情和語氣。
。2)播放背景音樂完整表演詩歌一次。
。3)播放背景音樂表演仿編的詩歌一次。
四、欣賞課件“會飛的蒲公英”,感受蒲公英種子飛行傳播種子的特殊性。
1.誰知道,蒲公英為什么要在天空中飄嗎?(觀看課件)
2. 小結:原來,蒲公英在天空飄是為了傳播種子,不過她傳播種子的方式很特別,風一吹輕輕的、柔柔的蒲公英就像長了翅膀一樣把種子傳播到各地。
3.播放音樂,幼兒用肢體動作模仿蒲公英輕柔的飄。(為續編詩歌做鋪設)
五、隨情節發展續編詩歌。
1.設置懸疑,引發幼兒思考:蒲公英除了飄到草地上還會飄向哪呢?都會發生什么有趣的事情?
2.引導幼兒用一句好聽、簡短的話來說一說。
3. 借助圖片,幼兒再次續編。
六、結束部分
游戲“尋找蒲公英”
·又起風了,輕輕柔柔的蒲公英又飄起來了,這一次它會飄向哪呢?我們一起到大自然中再找找看吧!
附:詩歌
蒲 公 英
草地上,遠遠的飄來一朵小小的白云。
小姐姐說:
那是一個會飛的蘑菇;
小弟弟說:
那是一個勇敢的小傘兵。
近了,近了, 呵,原來是一朵長了翅膀的蒲公英。
蒲公英的教案5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內容,領會詩歌擬人手法產生的美,能從蒲公英這種微小的植物中,感受生命的美麗。
2、懂得“為他人著想,助人為樂”是種美德。
活動準備
知識準備:引導幼兒觀察過蒲公英的外形特征。
物質準備:
1、恬靜的背景輕音樂。
2、與詩歌內容相關的課件。
活動過程
一、圖片引入,重點引導幼兒了解蒲公英飛到那兒便在哪兒開花。
二、師配樂完整的朗誦詩歌,幼兒初步完整感受詩歌的優美意境
師:聽完詩歌后有什么感覺?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三、師結合課件,再次完整朗誦詩歌,通過提問,引導幼兒進一步理解詩歌
提問:1、為什么說它是打著一把小傘?(學習比喻手法)
2、蒲公英在晴天和雨天的時候,分別做了什么事?你聽后心里是怎么想的.?(重點引導幼兒說出“蒲公英默默無聞,做好事不留名)
3、為什么詩人對蒲公英說:“你瞧瞧告訴我吧,我不會和別人去講……”
4、你覺得蒲公英美在什么地方?
四、幼兒學習完整朗誦詩歌(幾遍的朗誦要有遞進,朗誦之間都應提每次朗誦的不同要求,結束后都應根據要求進行評價)
1、師朗誦第一遍,幼兒輕聲跟誦。(重點評價幼兒能否連貫朗誦、發音是否準確)
2、伴隨背景音樂,學習按節奏朗誦兒歌。
3、嘗試運用表情、語氣、動作朗誦兒歌。
五、活動延伸
提問:你平時看到的花草,在不同的情況下會有什么不同的情況?
蒲公英的教案6
教學目標
1.鞏固漢語拼音,能借助拼音讀課文。
2.讀懂每句話,理解詞語意思。
3.在理解詞句的基礎上,讀懂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蒲公英是靠風力傳播種子的。
4.學會5個生字,認識1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5.練習根據課后問題讀課文,回答問題。
6.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詞句意思,讀懂課文內容。
2.練習根據題目讀課文,回答問題。
3.識字、寫字。
4.朗讀、背誦課文。
教具準備
1.蒲公英實物標本(或圖片),田字格黑板,小黑板,生字卡片。
2.課前準備,有條件的帶學生實地觀察蒲公英。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ㄒ唬┙柚鷿h語拼音讀課文。
(二)讀懂每句話,理解詞義。
。ㄈ┰诶斫庠~句的基礎上,讀懂課文內容,知道蒲公英是靠風力傳播種子的。
。ㄋ模├首x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ㄒ唬├斫庠~句意思,讀懂課文內容。
(二)練習根據題目讀課文,回答問題。
。ㄈ├首x課文。
三、教學過程
。ㄒ唬┌鍟n題、解題。
1.從題目看這課要講的是什么?(蒲公英的種子)
2.導入新課。要講哪些與蒲公英的種子有關的知識呢?我們今天來學一學。
。ǘ┏踝x課文,了解大意。
1.借助漢語拼音自讀課文。要讀準音,讀成句。(讀幾遍后教師檢查指名讀)
2.這篇課文有幾句話?從哪兒到哪兒是一句?
3.這篇課文要告訴我們什么知識呢?(蒲公英是怎樣傳播種子的)
。ㄈ┘氉x課文,看插圖,理解詞句意思,理解課文內容。
1.讀第1句話,看標本(或圖片)。
。1)這句話里的“我”指的是誰?(蒲公英的種子)這篇課文以蒲公英(我)的口氣寫的,作者把蒲公英的種子當作人來寫。
。2)“我”在這句話里告訴我們什么?(①他是蒲公英的種子;②蒲公英種子的樣子)
(3)蒲公英的種子是什么樣的?(是一朵毛茸茸的小花)讓學生觀察實物,(或標本、圖片)看這朵小花的樣子、顏色。體會“毛茸茸”的意思。問:這朵小花是一粒種子嗎?
、龠@朵小花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什么樣子的?(白色的小圓球,毛茸茸的,或毛茸茸的白色的小圓球)通過看圖體會蒲公英的樣子。
、谕ㄟ^看圖體會“毛茸茸”是形容蒲公英的種子細細的絨毛,很密的樣子。
板書:毛茸茸的小花。
。4)指導朗讀句子。
我是/蒲公英的`種子,有一朵毛茸茸的小花。
2.讀第2句話,用小黑板出示課后第一題。
學生讀題后問:這個問題問了我們幾件事?(兩件事,①蒲公英的種子是怎么離開它媽媽的;②要飛到哪里去)我們讀的第2句話可以回答哪個問題?(第一個,蒲公英的種子是怎么離開它媽媽的)
。2)帶著這個問題讀第2句話,看插圖,回答問題。(學生讀句子回答)
。3)句子里的“媽媽”指的是誰?(指的是蒲公英)
。4)蒲公英是怎樣傳播它的種子的?(是靠風來傳播種子的)需要多大的風力?讀句子,再回答。(微風輕輕一過,毛茸茸的種子就飛起來了)
、佟拔L”是什么樣的風?(輕微的小風)板書:微風 吹
、凇拜p輕一吹”是怎么吹?(讓學生吹一下,體會“輕”的程度)
、蹫槭裁础拔L輕輕一吹”,蒲公英的種子就能離開親愛的媽媽呢?(蒲公英的種子成熟以后很輕,很容易脫落)
。5)指導朗讀。(自讀,指名讀)
微風/輕輕一吹,我/離開了/親愛的媽媽。
3.讀第3句話,看黑板上的問題。(蒲公英的種子要飛到哪里去)
。1)蒲公英的種子要飛到哪里去?(飛到哪兒,哪兒就是我的家)板書:哪兒 家
。2)句子中為什么用兩個“飛呀”?(說明小小的一粒種子隨風飄得“很遠”)
(3)讀第二、三行,(指名讀)間:這兩個“哪兒”表示的意思有什么不同?(第一個“哪兒”指風吹到的不管什么地方,第二個“哪兒”指的是種子落地的地方)同學們,試想一下種子可能落到什么地方?
。4)講講“哪兒就是我的家”是什么意思?(在這里的“家”是指蒲公英種子落到哪兒,就在那里生根、長葉、開花、結籽。也就是說到哪兒就在那里成活)
。5)指導朗讀。
“飛呀,飛呀”讀得輕慢,“飛到哪兒,哪兒就是我的家”,讀出肯定的語氣。
。ㄋ模├首x全文。說說學了這課書,你懂得了什么知識。(了解了蒲公英的種子是什么樣的,蒲公英種子靠風來傳播)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ㄒ唬┱J識一個新偏旁: (立字旁),學會5個生字:有、吹、開、親、家。
。ǘ┍容^句子。
(三)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ㄒ唬z查復習。
1.讀生字卡片:有、吹、開、家、親。(指名讀,變序讀)
2.朗讀課文。(指名讀)
(二)學會生字。
1.有,y%u,拼讀音節。
(1)識記字形。自學后說記法。(y%u有,我用筆畫加部件的方法記,第一筆橫“一”,第一筆長撇“”,下面是“青”字的下半部“有”,共6筆)或(y%u有,我用熟字換部件的方法記,把“右”字下面的“口”字,換成“月”字,把第一筆撇改成豎,一共6筆)讓學生開動腦筋想出最容易分辨的最清楚的辦法記字形。
。2)學生默記字形,同桌互相檢查。
(3)“有”的意思和哪個詞相反?(無)
師述:“有”字上面大橫和長撇把下面“ ”的左上半邊包住了,這樣的字叫半包圍結構的字,我們學過的“送”字,走之旁包住了“關”字的左下半邊。“同”字的“冂”從三面包住了“一口”,都屬于半包圍結構,你們想想還有哪幾個字是半包圍結構的?(右、左、在、風、向、石)
2.吹,chu9,拼讀音節,讀詞語:吹喇叭。
。1)識記字形。在學生自學基礎上討論。(吹chu9,用部件加筆畫的方法記字形,左右結構,左邊口字旁,右邊第一筆小撇“ ”,第二筆橫鉤“”,下面加上“人”字,“欠”,一共7筆,吹喇叭的“吹”)
。2)學生默記字形,同桌互相檢查。
。3)口頭組詞語,加深對詞義理解。
吹開 吹風 吹大話 吹走
3.開,k1i,拼讀音節,讀詞語,離開。
。1)識記字形。(自學, 開)
提示:第三筆是什么?(豎撇)
。2)口頭組詞語。
開門打開開山開燈開始
(3)找出反義詞,與開意思相反的詞是什么?(關)
4.親,q9n,拼讀音節,讀詞語:親愛。
。1)認識新偏旁:“ ”立字旁。隨老師說兩遍。筆順是:丶亠 立,一共5筆。
。2)記字形,自學后討論。(親,q9n,用部件組合法記字形:上下結構,上面是立字旁,下面在“一”上加上“小”字,“ ”,一共9筆,親愛的“親”)
。3)學生默記字形,同桌互相檢查。
。4)口頭組詞語。
親愛 親人 親戚 親自
5.家,ji1,拼讀音節。
(1)識記字形,學生自學后討論(家,ji1用部件加筆畫記字形,上下結構,上面寶蓋兒,下面第一筆橫“一”,二筆斜撇“ ”,三筆彎鉤“ ”,四筆、五筆撇“ ”,六筆小撇“ ”,七筆捺“豕”,一共10筆)。數數左邊有幾撇,右邊有幾撇?(左邊有三撇,右邊有一撇)第3筆是什么?(彎鉤)
。2)學生默記字形,同桌互相檢查后,教師指名檢查。(學生背對黑板書空)
(3)口頭組詞語。
國家家庭家中家門人家
。ㄈ┲笇鴮。
1.有。
(1)整體位置:上松下緊。
。2)筆畫、部件位置:第一筆大橫,在上半格離橫中線三分之一的地方,左右各離邊線三分之一,平寫大橫。第二筆從豎中線上起筆,寫斜撇,撇向左下格離橫中線和邊線各三分之一的地方收筆。下面“ ”、“豎”從橫中線和微交叉的地方起筆,直寫下來,到離邊線三分之一的地方收筆。“橫折鉤”壓橫中線起筆,斜寫橫到橫中線上一點兒頓筆寫折,過“豎”一點兒寫鉤!袄镞厓蓹M”距離相等,右邊不靠橫折鉤。
。2)教師在田字格黑板上示范帶寫,學生仿寫字頭。
2.吹。
。1)整體位置,左窄右寬。
(2)部件,筆畫位置,口字旁占左半格中間,斜壓橫中線,右邊第一筆斜撇,從豎中線一多半地方起筆,到橫中線與“口”第三筆橫對齊收筆。第二筆橫鉤,在左上格右下角起筆,斜橫到右半格中間橫中線上一點兒頓筆寫鉤!叭恕弊制矎闹行狞c上邊壓緊中線起筆,撇到左下格中心右下方收筆,要有撇尖。捺從中心點下邊一點,壓豎中線起筆,到右下格中心點下頓筆寫出捺腳。撇、捺對稱。
(3)教師帶寫右半邊,學生仿寫字頭。
3.開。
獨立看田字格字帖,練習書寫字頭,教師檢查指導。
4.親。
。1)整體位置,上下均等。
。2)部件位置,立字頭大橫壓橫中線,下面“小”字豎鉤頂橫中線。第一筆點,點在上半格離邊線三分之一的豎中線上。第二筆“橫”與下面的“一”一樣長。下面“小”字的側點和點斜對左、右下格的中心點,兩“點”對稱。
(3)教師帶寫,學生仿寫字頭。
5.家。
(1)整體位置:上小下大。
。2)部件筆畫位置:寶蓋占上半格中間,第一筆點在豎中線上。第四筆橫,寫在第二筆橫鉤和橫中線中間。第五筆小撇,從豎中線起筆,斜撇向左半格中間,過橫中線一點兒的地方。第六筆,豎彎鉤,從第五筆小撇與橫中線的交叉點起筆,彎向豎中線,寫彎鉤,到離邊線三分之一處寫鉤。第七、八筆撇,距離相同,到與第五筆小撇上下對齊處寫撇尖。第九筆小撇,過橫中線一點兒起筆,撇到第八筆撇起筆處收筆。第十筆捺從第九筆收筆處起筆,捺到右下格中心點頓筆寫捺腳。
。ㄋ模┚毩晻蟮2題。
出示小黑板(寫好兩組句子),進行句子比較。
1.第一組:
我是蒲公英的種子。
我是種子。
。1)相同點,都有“我、是、種子”三個詞語。
。2)不同點,第1句比第2句多“蒲公英的”這個詞語,兩句的意思就不同了。①第1句,限定“我”是蒲公英的種子。第2句,“我”可以是任何一種植物的種子。②從表述意思上,第1句比第2句具體,我是什么種子,我是蒲公英的種子
蒲公英的教案7
上海師范大學的吳忠豪教授在今年山東省小學語文教師研修活動中提出了期待“教課文”朝向“教語文”的美麗轉身的全新理念,聽了報告感覺受益匪淺。
閱讀是語文之本,學習之母。它是讀者與作者的對話,是一種精神生活。感悟語言形象,領悟文章思想感情,感受語言的魅力,必須通過感情朗讀,在讀中悟語,讀中悟情。《蒲公英的夢》是一篇通俗易懂的童話故事,它通過童話題材和故事中鮮活的形象,向人們介紹了有關環境污染問題,教育人們增強環保意識,保護我們的家園,尤其對兒童來說有著很強的可讀性,并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根據本課內容和學生認知規律,在教學過程中強調“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研究”的滲透。讓學生通過品讀、感悟來理解課文,讓學生在學習中積累詞句,通過生動活潑的形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真正上成有語文味道的語文課。因此,本節課重在指導學生品讀課文。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理解詞句的意思,積累詞語
2、了解課文的寫作順序,讀懂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有感受情的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目標:
1、多種形式的朗讀為主線,加深課文的理解,落實”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的小課題。
2、通過朗讀,體會文中重點句子的含義。
情感與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本課學習,教育學生熱愛大自然,激發學生保護大自然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理解文中重點句子的含義,了解課文的寫作順序。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自覺增強環保意識。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板書
——“夢”。
學生用“夢”組詞,并用所選擇的詞說一句話。
2、學生簡述自己的一個夢。
過渡談話:不光我們人類會做夢,在植物王國有位朋友也會做夢,想知道她是誰嗎?(出示蒲公英的圖片)
3、板書課題:蒲公英的夢
請大家齊讀課題。
二、齊讀課題,學生質疑。
生A:蒲公英做了一個怎樣的夢?
生B:蒲公英為什么會做這樣的夢?
三、學生自讀課文,自學生字
出示課件請學生讀帶有生字的詞語
夢鄉
煩惱
迫不及待
飲料
遭遇
污染
體操
愁眉苦臉
廢氣
恬靜
臉頰
不偏不倚
咳嗽
惺忪
四、自讀課文
1、快速朗讀課文,找出描寫蒲公英夢的句子,讀一讀。
2、想象一下,那是怎樣的情景?
引導學生體會蒲公英的夢“美”。
1、快速默讀課文,想想蒲公英做了一個怎樣的夢?
2、學生匯報,出示最后一個自然段。
“她夢見自己住在……快樂地笑了。”(最后一個自然段)
①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出什么?
生A:夢中的蒲公英生活在優美的環境中。
生B:夢中的蒲公英生活得很快樂。
、诔鍪静鍒D,指導看圖。
③指導朗讀。
師:你覺得蒲公英的夢美嗎?(美)那么,請同學們一起想像著蒲公英的夢,美美地讀讀這句話吧。
五、引導學生體會蒲公英做美夢的原因。
1、設疑談話導入。
師:蒲公英為什么會做這樣的夢呢?俗話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睕]錯,正是因為蒲公英十分渴望生活在這么美的環境中才會做這樣的美夢?蔀槭裁雌压⑦@么渴望能生活在優美的環境中呢?(因為她生活的環境十分差。)
2、課文哪些句子寫出了蒲公英生活的環境十分惡劣?
生1:蒲公英說:“住在這里,我好難受哇……開不出漂亮的花!保ǔ鍪揪渥樱
A、你從哪個詞體會到了蒲公英的不快樂?(難受)
B、蒲公英為什么那么難受呢?
C、看看誰能把蒲公英難受的心情讀出來?看看哪個蒲公英最難受?
D、蒲公英生活在什么地方?這也說明了什么?(城市飽受惡劣環境的污染。)
E、小結:蒲公英在城市中心深受污染的環境的困擾。所以她擔心開不出漂亮的花。
A:
①這里的惡劣的環境指的是什么?(噪音、廢氣、有怪味和腐蝕性強的酸雨。)
②誰愿意讀讀這話?你從他的朗讀中感受到了什么?(蒲公英很不開心,她擔心自己開不出漂亮的花。)
B:
指名分角色朗讀第1至6自然段,其余學生用“﹏﹏”畫出蒲公英擔憂的句子。
①學生自由匯報。
句1:“唉!”同學們,你們在什么情況下才會嘆氣呢?蒲公英又是為何嘆氣呢?
句2:“住在這里,我好難受哇……開不出漂亮的花!
句3:“聽了椰子樹伯伯的話……不知不覺地睡著了!
、谥笇Ю首x
③有一個成語寫出了蒲公英擔憂時的樣子,看誰最快找出來。(出示句子)
a、誰愿意跟大家做做“愁眉苦臉”的樣子?
B、“愁眉苦臉”是什么意思?皺著眉頭,哭喪著臉。形容愁苦的神色。誰能說說它的反義詞?(眉開眼笑)
C、請大家作“愁眉苦臉”的表情,看看哪位同學學得像。
D、兩位同學來作“愁眉苦臉”與“眉開眼笑”的表情表演給大家看看。
E、你在什么時候或者說在什么情況下會“愁眉苦臉”呢?請你說個句子出來。
F、椰子樹伯伯是怎樣對蒲公英說的?我們應怎樣讀(像長輩在和我們說話)。
E、小結:是啊,一個弱小的生命,在這種環境下如何能不擔心呢?不過還好,第二天一早,蒲公英開出了嫩黃色的花,她高興極了,請看:
(4)“哈,開花了!真的開花了!”蒲公英看著嫩黃色的花,高興極了,迫不急待地想把這個好消息告訴椰子樹伯伯。(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理解“迫不急待”一詞,指導朗讀)
A、蒲公英看見自己開花了,心情怎樣?
B、你什么時候或在什么情況下心情十分急切的?
C、試用“迫不急待”說一句話。
D、指導學生朗讀,讀出急切的語氣。
3、過渡談話:第二天,蒲公英終于開出了漂亮的花朵,她高興極了,可是,正當蒲公英迫不及待地想把這個好消息告訴椰子樹伯伯時,不幸的事情發生了,請同學們用“﹋﹋”
畫出蒲公英開花后遇到了哪些遭遇?
A:蒲公英開花的第一天有什么樣的遭遇?
學生用書上的話回答后,再引導用自己的概括地說。(出示填空)
。ㄆ压⒈唬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邌艿茫撸撸撸撸撸;
蒲公英被__________震得______;
蒲公英被__________砸得______。)
C:師小結:蒲公英開花的第一天便被(汽車噴出來的黑煙)嗆得(直咳嗽);被(空飲料罐)砸得(昏了過去);被(汽車的叫聲)震得(差點落了花瓣)。這叫聲是什么樣的叫聲,威力為什么如此之大?(震耳欲聾)
釋“震耳欲聾”后說句子。
4、過渡談話:一個弱小的生命,剛剛開出漂亮的花朵,卻遭遇到一連串痛苦的打擊,此時此刻,你想對蒲公英或生活中的人們說些什么?
談話過渡:假如你是蒲公英,你想對人類說點什么?
5、過渡談話:面對如此的遭遇,蒲公英又是怎么說的呢?
。1)指名學生回答。
出示課件三:(蒲公英哭訴段落)
。2)學生交流理解。
6、過渡談話:這是蒲公英的愿望,也是我們人類的愿望。然而,現實并不象我們想象的那么美好。
六、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1、出示課件四:(污染圖片)
。1)一邊出示一邊簡述,學生觀察體會。
。2)看完后,同學們有什么感受?
2、過渡談話:假如你是蒲公英,你還希望人類不要做哪些破壞環境的事情呢?也可以從學校、社區、社會這些常見的實際生活中考慮說一說。
出示課件五:(想一想,說一說)
4、文中的蒲公英對人類提出了什么希望?
(她希望人類不亂排放廢氣,不制造噪音,不污染水源,不亂垃圾。)
出示重點句:蒲公英擦了擦眼淚,說:“椰子樹伯伯,如果人們……美麗的`環境中嗎?”
、侔堰@個句子改為帶句號的句子,但不改變它的意思。
②對比兩個句子,哪句好,好在哪里?
(原句寫出了蒲公英心里渴望周圍的環境能變美麗,渴望生活優美的環境中,還寫出了飽受惡劣環境之苦的蒲公英心中仍有美好的愿望。)
、壅页鼍渲械年P聯詞后試著仿寫。
(例:如果同學們不隨地吐痰,不亂扔紙屑,不追逐打鬧,不損壞公物,我們不就可以在美麗的校園中學習了嗎?
例:如果游客們不亂扔垃圾,不摘花折枝,不隨處小便,不隨處涂鴉,我們不就可以在美麗的公園游覽了嗎?)
5、總結回引:現實中的蒲公英開花前擔心開不出漂亮的花,開花第一天便深受惡劣環境之苦,盡管這樣,她心中卻仍有美好的愿望。蒲公英是多么渴望生活在沒有被污染的環境中呀!于是,她懷著美好的愿望睡著了,結果做了個美夢。在夢中,蒲公英實現了她的愿望。
讓我們伴隨著音樂聲,一起來美美的再讀讀她的夢,邊讀邊想象那美好的期待!
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七、總結全文,提出希望,增強環保意識。
1、總結:我們知道夢,不是現實,說明現實中的環境沒有變得如人們希望的那樣,但是有希望,有夢想,就會努力把它變為現實。這是蒲公英的愿望,更是我們人類保護環境,愛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的殷切希望。
2、同學們,你們愿意以實際行動去保護我們周圍的環境嗎?你會怎么做?
(不亂丟垃圾
不大聲喧嘩
不隨地吐痰
不隨地大小便
不摘花
不砍樹
不隨意涂鴉
不隨意捕殺青蛙、小鳥
不隨意扔舊電池
節約用水用電
少浪費鉛筆、紙張
少用塑料袋
少用一次性的碗、筷子、飯盒等)
3、提出希望:保護環境十分重要。希望同學們能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以實際行動去保護我們周圍的環境,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
作業:假如蒲公英的生活環境一夜之間改變了,請同學們大膽發揮想象,續編故事。
第二天,蒲公英從夢中醒來了,她驚喜地發現……
板書設計:
15
蒲公英的夢
開花前
擔心
開花后
痛苦
做美夢
快樂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這一《語言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之一。因此,本課教學力求為學生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對話氛圍,設計多層次、多角度的讀書活動,讓學生真正的與文本對話,與文本交流,并在交流中產生成就感,使生與生、師與生之間的對話,成為自主閱讀后的深層次需求。我的課堂,我做主,期待著“美麗轉身”早日在我的課堂上實現。
蒲公英的教案8
活動目標:
1、認識蒲公英的外形和生長過程,并能用身體動作來表現蒲公英。
2、在游戲中能有技能和大膽創編動作。
活動準備:
1、錄音磁帶,錄音機,課件,場地,字卡(沙、石頭、水、樹葉、高、矮)
2、四色絨球,讓幼兒戴在手腕上。
活動過程:
一、放音樂進場。
二、導入
1、春天到了,春姑娘給我們送來了禮物(拿出盒子),小朋友們想不想知道盒子里面是什么啊?"出自:屈;老、師"請一名幼兒將盒子打開,拿出蒲公英。
三、指導
1、教師請幼兒說出他們看到了什么?是什么樣子的?
2、教師請幼兒上來吹一吹,看看有什么變化?
3、教師引導幼兒看課件(草地上蒲公英在風中搖擺,風吹過來,蒲公英種子飄走```````)看完后請幼兒說一說用動作怎樣去表現。
4、放音樂讓幼兒自己聽音樂用動作表現。
5、教師將有特點的動作提取出來,并帶領全體幼兒練習。
四、游戲
1、教師介紹字卡和相對的場景
2、游戲開始
放音樂,一名教師出示不同的字卡,幼兒隨音樂用身體來表現蒲公英飛到相應的場景;教師再出示字卡,幼兒``````直到出示完所有的字卡,蒲公英也找到了舒服的家,游戲完。
3、游戲再來一次
以不同顏色自由組合成蒲公英媽媽,游戲重復一次。
4、教師小結
五、活動結束
放關于蒲公英的兒歌,小小蒲公英找到自己的家慢慢長大變成蒲公英媽媽。
活動反思:
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我以歌唱、表演為中心,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符合幼兒的認知規律。孩子對此活動興趣相當高,而且對蒲公英形態變化也十分明了,孩子一看便知,音樂的`選擇也十分符合蒲公英的生長變化,孩子學習起來比較容易。在活動中幼兒可以體驗和同伴合作的快樂,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合作對他們來說好像很難,多通過活動培養他們互相合作的精神,有利于他們以后的成長。
蒲公英的教案9
活動目標:
1、 在角色扮演及音樂又習中感受歌曲旋律(熟悉切分節奏),理解歌曲內容。
2、 知道蒲公英是春天的植物,在音樂中感受春天的美。
3、 通過學唱歌曲,體驗歌曲的氛圍。
4、 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 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圖片等、小樂器 認知準備:初步了解春天的特點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熟悉理解歌曲
活動難點:根據切分節奏游戲
活動過程:
一、復習《我是小海軍》
間奏戰艦與敵機配合
過渡:剛剛我們我進行一場激烈的海上戰斗,看到了神氣的小海軍,戰斗結束后,天氣變暖了太陽出來了,!春天來到了。
二、春天來了
提:春天來了,春天來了,是什么告訴大家春天來了?
小結:天氣變暖了,小燕子回來了,小動物從冬眠中醒來了······春天真的來了。 過渡:今天我又帶來一段春天的音樂,可能是講什么呢,讓我們聽一聽。
1、 感受旋律特點 ·表演春天
提:這段音樂,可能是講什么?
過渡:就像我們小朋友說的',這段音樂聽上去,溫柔、抒情,讓我們感到春天真美麗,那么讓我們用美麗的舞姿來表演一下春天。(幼兒律動) ·即興伴奏
提:小樂器也要來表演春天,請我們仔細看指揮,想一想有什么樂器你不認識。
介紹三角鐵及演奏方法
2、 理解歌曲內容
欣賞歌曲
提:這首歌曲講的時一種春天植物,謎語:春風吹來,種子飛飛,打著小傘,小朋友追追。(幼兒泛講)
提:歌曲的名字叫《蒲公英》。解釋謎語
理解歌詞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聽一聽這首歌曲里面講了什么?
小結:這首歌曲就是在講小朋友和蒲公英在做游戲的事情
提:種子為什么飛飛?
小結:因為蒲公英結出來的小絨球上的小點點就是蒲公英的種子,他很輕,能夠輕輕滴飛在空中。
初步跟唱
三、延伸活動
聽歌曲看圖片做動作
活動反思:
本活動,我始終堅持以幼兒為主體,教師通過為幼兒創設自由寬松的探索空間,充分讓幼兒通過主動積極的觀察,充滿樂趣的通過繪畫再現觀察與想象,自信、大膽的創造,從而輕松愉悅的感受獲取知識的快樂,發展幼兒的認知能力和觀察能力,教師始終是活動的支持者,引導者、參與者、協調者,活動中幼兒自然地成為活動的探索者,知識的建構者;顒映晒Φ募ぐl了孩子們探索的興趣和欲望,而且也使孩子們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蒲公英的教案10
教學目標:
1、通過預習掌握“聘”、“炮制”、“覓”、“蹂躪”、“炮制”等詞語的讀音和含義。
2、學習以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寫作方法。
3、體會作者控訴戰爭罪惡、祈望和平幸福的思想感情,珍愛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學重點:
對文章寄寓著作者控訴戰爭罪惡、祈望和平幸福的感情的理解。
教學難點:
學習以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寫作方法。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
師:請同學們欣賞電影《巴山夜雨》中的插曲《我是一棵蒲公英的種子》。(多媒體播放歌曲)。
師:剛才的畫面上除了蒲公英外,還有一個小女孩,小女孩的父母雙雙被關押在敵人的監獄里,小女孩思念親人時,就會輕輕哼起爸爸教給她的歌。戰爭阻隔了父女的團聚,但無法阻擋小女孩像蒲公英一樣頑強地生活。今天我們要學的文章中也有一個這樣的孩子,不同的是他是一個日本的小男孩。(板書《蒲公英》)
二、新課教授
(一)作者及文章背景
壺井榮(1900~1967):日本女小說家、兒童文學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二十四只眼睛》《沒有母親的孩子和沒有孩子的母親》等。對人類的悲憫和愛心,幾乎作為一種情愫,流淌在她的作品中,尤其是對婦女兒童、對一切被侮辱被損害的生靈。眾所周知,日本在1937年發動了全面的侵華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同時他們本國人民也深受其害:妻離子散,家破人亡,許多孩子成為孤兒,無家可歸、四處流浪。所以她的作品常以控訴戰爭為主題。
(教師口述本節課教學目標)
(二)分析課文
1、感知
檢查學生預習情況。(多媒體出示詞語,先找兩個學生讀,然后全班齊讀。)
A讀準下列加點詞語:
Рìn Рáo Μì RóuLìn
聘 炮制 覓 蹂躪
B解釋詞語:
如法炮制:依照成法炮制藥劑,泛指照現成的方法辦事。
蹂躪:踐踏,比喻用暴力欺壓、侮辱、侵害。
2、理解
指名朗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給段落加序號,并從文中找出最能表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
“須知你們是從被踐踏、被蹂躪里,勇敢地生活下來的,今后再遭踐踏、再遭蹂躪,還得勇敢地生活下去,卻不要再嘗那已經嘗過的苦難吧!”
師:這句話中的“你們”指代的是兩個禮物。
“戰爭留給我家的兩個禮物”或“兩個禮物”。(板書:兩個禮物)
師:“兩個禮物”分別是什么?
一個是蒲公英,一個是“孫子一般的小兒子”。(板書)
師:對于這兩個禮物,哪個寫得多?
蒲公英。
師:圍繞蒲公英寫了哪幾方面的內容?分別用4——7個字的短語概括。
(學生相互討論回答)
吹蒲公英的種子、吃蒲公英、栽種蒲公英(或蒲公英的繁殖)。
(板書:吹蒲公英的種子、吃蒲公英、蒲公英的繁殖)
師:在寫吹蒲公英的段落中找出描摹蒲公英種子飛舞的句子。
“蒲公英的茸毛像螞蟻國的小不點兒的降落傘,在使勁吹得一陣人工暴風里,,懸空飄舞一陣子,就四下里飛散開,不見了!
師:吹蒲公英時的情景給作者怎樣的感受?
高興、快樂、幸福。(板書)
師:剛才同學們說了,文章中還寫了吃蒲公英,為什么吃蒲公英,是因為蒲公英味美可口嗎?
不是,因為戰爭沒有飯吃,只能吃糠咽菜。
師:吃蒲公英時作者的感受是怎樣的?
痛苦(板書)
師:戰爭留給我的另一個禮物是什么?為什么說這是戰爭留給我的禮物呢?
“孫子一般的'小兒子”
師:由此可見戰爭給人民帶來的僅僅是吃糠咽菜嗎?
不,有戰爭就有人傷亡,不管是戰勝者還是戰敗者,所以更可怕的是戰爭使很多人妻離子散,使許多孩子成為孤兒。(板書:戰爭人民家破人亡)
師:我們都喜歡現在的和平幸福生活,對戰爭生活是怎樣的感情?作者呢?
不喜歡、厭惡等。
師:本文寄寓著作者怎樣的感情呢?
控訴戰爭的罪惡,祈望和平幸福 (板書)
我們生活在和平幸福之中,應該倍加珍視現在的幸福生活。
3、研讀
師:文章第14段中,作者對“孫子一樣的小兒子”的另一個稱呼是什么?
“蒲公英兒子”
師:作者為什么把“孫子一般的小兒子”稱為“蒲公英兒子”?二者之間有什么相似點?朗讀10——15自然段,從中找出相關詞語或句子。
蒲公英:長在路旁,被人踐踏、被人蹂躪,
變成了像趴在地上的姿勢 雖處逆境,頑強生存
兒 子:戰爭奪去了他的父母。
(命運、生存狀態相似——以物喻人、托物言志)
師:由此可見,文章對植物濃墨重彩,對人輕描淡寫,而寫蒲公英最終還是為了寫人。
師:哪一句話在文中出現了多次?
“提燈籠,掌燈籠,聘姑娘,扛箱籠”
師:這句話在文中共出現了幾次,討論一下各有什么作用?
第一次:引出正文;
第二次、第三次:是寫當時的情形; 串起事物
第四次:既寫當時的情形,又照應開頭。
小結:
本文通過寫蒲公英和與蒲公英有關的事,控訴了戰爭的罪惡,表達了祈望和平、祈望幸福 的愿望。同時也鼓勵像蒲公英一樣的受欺壓的弱小者,要堅強地生活。學習了這篇文章,我們應倍加珍惜我們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
4、拓展
、倏磮D片,說句子。
本文采用了以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寫法,如第8段的第一句話:“我愛它忍耐的堅強和樸實的淳美”,這句話概括了蒲公英的品格,也是對飽受戰爭痛苦但對生活不失去信心的日本勞動人民的贊美。要求你根據圖片提供的對象,運用托物言志的寫法寫一個句子。
、诒容^閱讀:課下閱讀郭風的《你是普通的花——再至蒲公英》,分析它與課文的異同。
留言:
教案中有兩處需說明:
1、研讀部分下面這個地方應在“雖處逆境,頑強生存”之前有一個大括號,把前面的三行括在括號里。
蒲公英:長在路旁,被人踐踏、被人蹂躪,
變成了像趴在地上的姿勢 雖處逆境,頑強生存
兒 子:戰爭奪去了他的父母。
(命運、生存狀態相似——以物喻人、托物言志)
2、研讀部分下面這個地方應在 “串起事物”前由各大括號。
第一次:引出正文;
第二次、第三次:是寫當時的情形; 串起事物
第四次:既寫當時的情形,又照應開頭。
由于粘貼不過來,特此說明。
蒲公英的教案11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拓印組合的方法表現物體的基本部分和主要特征。
2、感受拓印作畫的樂趣,發展幼兒美術創作力和表現力。
3、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4、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活動準備:
1、PPT課件、蒲公英生長視頻。
2、深藍色卡紙、圓形毛刷、白色顏料、蠟筆。
活動過程:
一、以談話的形式導入活動
教師:小朋友,你們見過蒲公英嗎?它是長什么樣子的?
二、引導幼兒觀察蒲公英(PPT)
1、播放PPT課件,觀察蒲公英圖片,知道蒲公英的形狀。
2、觀看在線視頻,引導幼兒觀看蒲公英的生長過程。
三、教師講解需注意的事項
1、提醒幼兒的構圖,不可太多,也不可太少。
2、畫完之后把刷子放到指定的地方進行清洗。
四、幼兒創作,教師一旁觀察指導。
五、作品評析。
活動反思:
"蒲公英"這個名字說出來,孩子們都有點懵,但在觀看圖片的時候,有部分幼兒發現自己看過這種植物,然后興致勃勃的說著自己所知道的。在觀看視頻的時候,孩子們很認真,但我發現,下載下來的視頻不是很完整,沒有風吹過后,蒲公英被吹散來,蒲公英的種子飛向大地的這一段,如果有這一段的話,孩子們可能對它的生長過程了解的.更透徹。在幼兒創作的過程中,孩子們都很認真的去創作,但在同伴之間進行合作的時候,遇到了困難,有些孩子孩子有些迷茫,不知該去找誰進行合作,需要老師一個個的去幫助他找小伙伴,最后還是很不錯的完成了《蒲公英》創作。通過這個活動,我發現,孩子們的合作意識不是很強,需要多多引導。
蒲公英的教案12
活動目標:
1.聽信號做跑、轉等動作,提高動作的協調性與身體的平衡性。
2.進一步感知蒲公英播撒種子的特點。
3.感受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事先觀察、采摘過蒲公英
2.場地布置
3.一首輕松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風中的蒲公英
教師帶幼兒一起做熱身運動。在音樂的伴奏下,按老師的口令做熱身運動,如:手的動作,腰的動作。
二、種子隨風飛
1.向指定方向快速跑。
風一吹,蒲公英種子就飛了起來,我們來比比誰飛得最快?
2.聽教師的口令跑向操場的另一邊。
二、嘗試四散快速跑
1.蒲公英媽媽有許多孩子。(引導幼兒擁在教師身邊,做一成上的要點外大大的蒲公英,其中教師站在終點線位置。)
2.風吹來,蒲公英寶寶出發了。(幼兒在操場上四散快速跑、提必要時還速標醒幼兒眼看前方,及時躲閃,避免碰撞。)
3.媽媽想你們了,蒲公英寶寶快回來。(幼兒站在終點線附近。)
4.風停了,蒲公英寶寶轉呀轉,落到了花盆里。(幼兒向塑料圈方向做一定距離的移動旋轉,找一個塑料圈,站在圈內轉圈蹲下。)
5.進行第二次游戲(方法同前)。
四、種子落地發芽了。
1.進行放松活動。
2.蒲公英飛累了,它睡在大地媽媽的懷抱里。(幼兒躺在圈上,抬腿,按摩膝蓋、腳踝等。)
3.太陽公公曬呀曬,春雨姐姐澆澆水,蒲公英從泥土里破土而出。(幼兒站起,從下往上套圈表示鉆出來,拿圈走跑交替回班。)
蒲公英的教案13
設計思路:
幼兒對大自然充滿了好奇心、大自然有各種各樣的植物,蒲公英也是其中一種、記得童年時對蒲公英就很好奇、它們看起來毛茸茸的、一碰,一吹,那絨球就會分散、如同降落傘,又似羽毛般輕盈、我們認為相比較其他的植物來說蒲公英對幼兒的吸引力會大一些、除了能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之外、我們認為這也是一個很好的科學活動的延伸、從蒲公英生長的特性來表現律動,更有利于幼兒的理解與記憶、因此,我們設計了這一活動。
活動目標:
1、初步熟悉和感受樂曲旋律,能按老師的提示表演舞蹈。
2、根據已有經驗,技能,大膽創編動作。
活動準備:
1、錄音磁帶,錄音機,錄像帶,錄像機
2、四色絨球,,每種個6個、(視本班情況而定),讓幼兒戴在手腕上,同色的為一組、
3、幼兒知道蒲公英的外形和播種形式,并且能看懂簡單的舞蹈圖譜、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春天到了,春姑娘給我們送來了禮物(拿出盒子),小朋友們想不想知道盒子里面是什么?
請一名幼兒將盒子打開,拿出蒲公英、
二、指導
1、教師請幼兒說出他們看到了什么?;、來源屈、老師教。案網;是什么樣子的?
2、教師請幼兒上來吹一吹,看看有什么變化?
3、教師引導幼兒觀看錄像(草地上蒲公英在風中搖擺,風吹過來,蒲公英種子飄走了)看完后請幼兒說一說用動作怎么去表現、
4、教師將有特點的動作提取出來,讓創編的幼兒在教師哼唱曲調的伴奏下有節奏的做動作、并帶領全體幼兒練習、
5、讓幼兒各自看一下自己絨球的顏色,明確自己所在的小組,每個小組就是一朵蒲公英、
6、全體幼兒隨音樂自由表演、
7、教師將幼兒創編的動作結合起來表演給幼兒看、
8、教師朗誦故事,讓幼兒聽音樂完整表演一次、
9、教師根據幼兒反應,將幼兒最喜歡的,最精彩的動作再次抽取出來,讓幼兒反復練習,并重點指導有困難的幼兒、
10、幼兒再次完整隨音樂練習、活動結束、
朗誦內容:
這是一個有太陽的下午,風輕輕的吹著、很輕,很輕、突然,風大了起來,蒲公英寶寶離開了媽媽,跟著風婆婆,飛呀飛呀,剛要落到草地上,又有一陣風吹來、蒲公英寶寶又飛了起來,飛呀飛呀,飛的高高的、咦?風停了,蒲公英寶寶晃晃悠悠,晃晃悠悠的從空中往下落、有的落在了池塘邊,有的落在了柳樹下,有的落在了花叢中、下雨了下雨了、蒲公英寶寶張開小嘴開心的喝著水、漸漸的,蒲公英寶寶長大了,個子越長越高,越長越高、有的和他們的媽媽長的一樣高,有的長的'更高、又過了一段時間,他們開花了、身上長出了許多蒲公英寶寶,他們也做媽媽拉!(自創)
舞蹈結構(建議):
第一段:戴同色絨球的蒲公英寶寶們在一起,圍成幾個圈、
第二段:蒲公英寶寶分散開、
第三段:重新組合成若干朵蒲公英(自由組合,一人,兩人,三人、、、每朵人數不限)
活動反思:
通過輕松活潑的律動形式把孩子帶到音樂的殿堂,調動孩子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和情感,在學習歌曲時教師先范唱讓學生體會歌曲的情緒。讓孩子輕聲模唱從而感受歌曲的情感,這樣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學會歌曲并能很好的演唱。為了發揮孩子創造力讓孩子自編動作,使活動氣氛達到高潮。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歌曲,也發揮了孩子的創造能力,真正的達到了教學目的。
蒲公英的教案14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囑咐造句。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著任何事都必須實事求是、腳踏實地,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實地的幻想。
第一課時
一、介紹蒲公英
1你們喜歡植物嗎?請同學們打開課本,46頁,看看題目左邊的圖上,那個小朋友在干什么?
2自讀第一自然段。誰能從課文下面的圖中指住蒲公英、花托、絨球和小降落傘?在讀的過程中劃出生字詞。
(1)學習生字詞:花托(tuo):花的組成部分之一,是花梗頂端長花的部分。
(2)絨(rong)球 降(jiang)落傘:本來指憑借空氣阻力使人或物體從空中緩慢下降著陸的傘狀裝置。課文指蒲公英種子。
3介紹蒲公英:多年生草本植物。冬至春初時抽花莖,頂端生一頭狀花序,開黃色舌狀花,結瘦果,褐色,有白色軟毛,果實成熟時樣子像一個白色絨球,有毛的果實可隨風飄散。生于路旁、田野、山坡。產于全國各地。別名 黃花地丁、婆婆丁、奶汁草。采制 春至秋季花初開時連根挖出,除去雜質,洗凈,曬干。
性味 性寒,味苦、甘。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尿通淋。用于乳癰、瘰疬、疔瘡腫毒、咽痛、肺癰、腸癰、目赤、濕熱黃疸、熱淋澀痛。
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在課下查找資料,了解有關蒲公英的更多資料。
3指名讀第一自然段,師生共同糾正讀錯的地方。
二、初讀指導
1輕聲讀第二自然段,自學生字詞。
囑咐 記住 表面 沙漠 迷惑 湖泊 黑黝黝
借助拼音認讀,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囑咐、記住:結合實際理解:表面黑黝黝
沙漠:地面完全被沙子所覆蓋,缺少流水。氣候干燥,植物稀少的地區。
湖泊:被陸地圍著的大片積水。
迷惑:辨不清施肥,摸不著頭腦。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第三、四自然段
自學生字詞:瞧 (看)百萬富翁(擁有百萬家財的有錢的人) 波光粼粼(在陽光照耀下,水面銀光閃閃的樣子。粼粼:形容水清澈)
3小組自學生字,注意筆畫和筆順。
4默讀全文,標出自然段。思考每段的主要內容:
、倨压⒌幕ò曷淞,絨球變成了許多小降落傘,在空中飄蕩;
、谔柟珜π〗德鋫愕闹笇
、坌〗德鋫愕倪x擇
、苄〗德鋫愕牟煌Y果
試著劃分部分,這是篇寓言故事,可分“開端——發展——結局”三部分。
三、作業。
、泵杓t。⒉復習生字詞 3練讀課文,體會語氣和神態。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二、細讀課文
1細讀第1自然段。
⒈指名讀課文。說說大意:花瓣落,風吹過,“傘”兒飄
、灿懻摚盒〗德鋫阒甘裁?它們在藍天白云下隨風飄蕩要去干什么?
、持笇Ю首x。指圖
1,小朋友看,你們看蒲公英的種子在微風的吹拂下離開了媽媽的懷抱。他們要到廣闊的天地去,它們的心情多么激動,多么愉快。我們讀第一自然段時,要用什么語氣?
2學習第二自然段。
、潘娜诵〗M分角色讀課文,思考:這一段主要寫什么?
、谱x后指名回答。
⑶理解詞語。
金光閃閃 銀花朵朵 黑黝黝
、戎笇Ю首x。
參考《備課手冊》P116
3自由讀第3自然段。
思考:小降落傘聽了太陽公公地話,有什么不同地說法?
“這黑黑的泥巴有什么意思!”這句話還可以怎么說?后面是什么標點符號?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情?(指導用蔑視的語氣讀這句話。)
這顆種子認為哪兒有意思?它為什么認為那兒有意思?
理解“百萬富翁”
指導用肯定的語氣、興奮的感情來讀2、3兩句話。
、诔鍪緢D片。
指名讀句子:“這波光粼粼的湖面,一定能給我們帶來歡樂!”
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理解波光粼粼。
請同學討論另外一顆種子為什么要落到湖面去。
(指導用得意的語氣讀這句話。)
、壑该懈星樽x兩顆種子的對話。
4她們的結果怎么樣?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第4自然段。
①指名讀第4自然段。
說說幾種小降落傘的不同結果。理解競相開放和裝點
②自由地再讀課文第4自然段,說說他們的結果為什么不同。
、鬯伎迹河善压⒎N子的不同結果,你想到了什么?
蒲公英的教案15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內容,知道蒲公英、松子、黃豆傳播種子的方法,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2、會認14個字。自主積累詞匯。
3、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1、識字。
2、知道蒲公英、松子、黃豆傳播種子的方法。
三、教學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教學準備
識字卡片,幻燈片,植物傳播種子的資料。
五、教學過程
1、出示課題,引發質疑。
讀了課題之后你想知道什么?
2、初讀課文,掌握生字讀音,了解課文內容,初步解疑。
(1)自由輕聲讀課文,想
想你知道了什么。
(2)全班交流,相互解疑。
(3)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出示生字卡片。重點注意蒲、莢這兩個字的'讀音。
(4)同桌互讀課文,檢查讀音。
(5)自由輕聲讀課文,標出自然段的序號。你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提出來。
3、細讀課文,感悟“小傘兵”情感變化,了解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
(1)自由輕聲讀,思考:小傘兵在找家的過程中心情是怎樣變化的,你是從哪感受到的?
(2)在學生交流過程中,重點引導感悟。
第二自然自然段,體會小傘兵害怕、惶恐的心情。
第三、四自然段感受小傘兵放松的心情。
第五、六自然段感受小傘兵高興的心情。
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說說蒲公英是怎樣傳播種子的。
4、擴展延伸。
你還知道哪些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
板書設計
3、蒲公英的種子
吹上了天、害怕
小傘兵、飛呀飛、放松
躺在地上、高興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鞏固課文內容。
2、復習會認字。
3、學習會寫字。
二、教學重點
寫好每個字。
三、教學難點
掌握字形,把字寫美觀。
四、教學準備
字詞卡片,幻燈片。
五、教學過程
1、自主選擇喜歡地段落背誦。
2、復習會認字,自主記憶字形。
抽取卡片檢查。說說自己是如何記住這些字的。
口頭組詞。
讀“我的詞語庫”中的詞語。
3、學習會寫字。
鞏固認讀。
指導學生書寫。
讀帖觀察、總結規律、練習書寫。
練習書寫時強調一寫二看三對照。
4、在聽寫本上聽寫這8個生字
【蒲公英的教案】相關文章:
蒲公英的教案06-10
《蒲公英》教案07-02
《蒲公英》教案02-09
蒲公英教案09-21
蒲公英教案10-07
《蒲公英》的教案11-26
蒲公英的教案08-25
蒲公英教案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