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薦】分數的意義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分數的意義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分數的意義教案1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36頁例1、“試一試”“練一練”,練習六第1-5題。
教學目標:
1.使同學初步理解單位“1”和分數單位的含義,經歷分數意義的概括過程,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
2.使同學在說明所表示的意義的過程中,進一步培養分析、綜合與籠統、概括的能力,感受分數與生活的聯系,增強數學學習的信心。
教學重點:正確理解分數的意義和單位“1”的含義。
教學難點:引導同學自主概括出分數的意義。
教學對策:通過創設互相協作、積極探索的學習情境,組織同學動手操作、動腦考慮,自主探索,教師適時點撥,引導和啟迪同學考慮。
教學準備:教學光盤
教學過程:
一、揭題。
二、新授。
1.教學例1
出示例1中的一組圖
請大家根據每幅圖的意思,用分數表示每個圖中的涂色局部。寫出分數后,再想一想:每個分數各表示什么?在小組內交流。
同學匯報所填寫的分數,你認為這些圖中分別是把什么平均分的?
一個餅可以稱為一個物體,一個長方形是一個圖形,“1米”是一個計量單位,而左起第四個圖形是把6個圓看成一個整體。
左起第四個圖形與前三個圖形有什么不同?
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或由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都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我們把它叫做單位“1”。
(1)在這幾個圖形中,分別把什么看成單位“1”的?
(2)分別把單位“1”平均分成了幾份?用分數表示這樣的幾份?
(3)從這些例子看,怎樣的數叫作分數?
拿12根小棒自已發明一個分數
說說你是怎么做的?
假如老師要表示6根小棒可以用什么分數表示?
2. 教學“試一試”
同學在小組內說說上面每個分數的分數單位,以和各有多少個這樣的分數單位。
反饋交流時,教師請同學同桌兩人合作回答,一人說分數,另一人說分數單位。
3.完成“練一練”
各圖中的涂色局部怎樣用分數表示?請大家在書上填空。說說是怎樣想的。
每個分數的分數單位是多少?各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
三、鞏固
1.做練習六的第1題
每個分數的.分母與分數單位有什么聯系?
2.做練習六的第2題
先讓同學在每個圖里涂色表示三分之二,再說說是怎樣涂的、怎樣想的。
同樣是三分之二,為什么涂色桃子的個數不同?
3.做練習六的第3題
照樣子說說題中每個分數的意義。
在研究分數時,把哪個數量平均分成若干份,這樣的數量就是單位“1
4. 做練習六的第4題
先讓同學看圖指一指直線上從幾到幾的這一段可以表示單位“1”。再讓同學中直線上的點表示各分數。然后讓同學說說各是怎樣想的。
5. 做練習六的第5題
同學獨立完成后,說說所填寫的兩個分數有什么不同。
這兩個分數都是把12枝鉛筆看作單位“1”平均分后得到的;第一個分數要把單位1平均分成12份,第二個分數要把單位1平均分成2份。
四、總結。這節課學習了哪些內容?
教學反思:分數意義的歸納鼓勵同學用自身的語言說出,切實做到了淡化概念,注重實質。使同學建構的過程得以凸顯,內化的知識得到外顯。特別是“若干”一詞,扣得很有價值,讓同學做到了真正理解,使同學在新情景中實現遷移,舉一反三。
授后小記
早在三年級的時候同學已經初步認識了分數的意義,本課主要讓同學弄清“單位‘1’”和分數單位的意義。
1、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或由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都可以看作單位“1”。
2、將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一份的數叫做分數單位。
同學的練習中,“‘一節課的時間是2/3小時’的分數意義”一題中把什么看作單位“1“個別同學仍有一定困難。
分數的意義教案2
教學內容:
蘇教版九義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十冊《分數的意義》
教學目的:
1、讓學生在說一說、分一分、畫一畫、寫一寫、折一折、涂一涂等體驗中理解單位”1”,感受什么是分數,進而理解分數的意義,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讓學生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主動參與、積極合作、充分體驗,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
單位”1”的建立
學具準備:
學具袋(圓形紙片1張、長方形紙片1張、一分米棉線1根、水蜜桃圖片5個、火柴棒12根、同一樣式的紐扣8個)
教學過程:
一、單位“1”的意義
教師在黑板上板書數字1。
師:這是幾?表示什么?能具體說說可以表示1個什么嗎?
學生回答(1個蘋果、一張白紙、一根繩子、一群羊、一個學校的全體學生……)
師:對于數字1如此豐富的意義,老師可以給它加上引號,起名叫作單位“1”。
師:取出學具袋,倒出其中的學具,分一分、說一說,哪些能用單位“1”表示?
【評:開門見山教學單位“1”,突出“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單刀直入式的導入無疑是本課亮點之一,不僅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有效突破了教學難點,其分一分、說一說的教學設計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體驗,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
師:我們可以把單位“1”怎么分?
師:以前我們學過分數的初步認識,今天我們繼續研究分數,研究“分數的意義”。(教師板書課題)
師:用以前所學的分數的知識,分你手中的單位“1”,你能得到哪些分數?
學生操作,組內交流,各組推薦匯報。
教師提醒學生注意傾聽別人的意見,對不準確的地方要加以修正,尤其要強調“平均分”,盡量做到不要重復別人的發言內容。
【評:把學習的主動權真正交給了學生,教師將幾種學具材料交給學生,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操作用分數表示,既尊重了學生的已有知識儲備,又在不知不覺中為新知的構建架設橋梁!
二、研究分數單位
師:你們想研究別的分數嗎?
教師出示1/○
師:這是分數嗎?你會讀嗎?它有什么特別之處?
師:請大家拿出12根火柴棒,分一分、說一說,看看可以有多少種不同方法來表示1/○?
學生操作,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巡視,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示。
學生匯報,教師板書1/2→6根、1/3→4根、1/4→3根、1/6→2根、1/12→1根。
師:你又發現了什么?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發現了這么多知識!
【評:富有挑戰性的問題猶如一枚枚石子投進蓄勢已入的湖里,激起了層層漣漪,讓學生在足夠自主的空間、足夠活動的機會中自主探究、積極合作,足以讓學生獲得積極的、深層次的體驗。行云流水般的分數單位的教學全無例行公事,思路閉鎖,空間狹小之嫌。正所謂“靈感總青睞有準備的頭腦!薄
三、深入研究分數的意義
教師出示○/○
師:猜猜看,老師想讓你干什么?
教師出示要求:
分一分(選擇合適的學具表示這個分數)
畫一畫(用簡單的圖形來表示這個分數)
折一折、涂一涂(選擇合適的學具,用折疊、涂色的方法表示這個分數)
說一說(組內互相說說這個分數)
學生動手操作、組內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各組推薦學生匯報……
【評:遵循小學生數學學習的心理規律,問題設計得精且極具開放性、挑戰性,以豐富的操作實踐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注重學生感性認識,學生真正在“做數學”!
師:關于分數的知識,以前我們學習過一些,在課前我們也通過自學課本、查閱資料、請教別人,你現在知道多少分數的知識,能告訴老師嗎?
學生回答……
師:讓我們看看數學書上專家是怎樣說的?
學生看書、圈劃、摘讀,組內交流。
師:什么是分數單位?我們剛才研究了嗎?3/5的分數單位是什么?有幾個?7/12、11/20呢?
【評:教者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熏陶。在設計時,教者注意到學生自我獲取信息能力以及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讓學生課前自學課本、查閱資料、請教別人,了解分數的有關知識,拓寬學生的學習渠道,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分數的寫法
師:從交流的過程中,老師已經知道同學們會讀分數了,想寫嗎?
師:會寫的請到黑板上在任意位置任意寫一個你喜歡的分數,比一比,看誰寫的規范好看。(學生一擁而上,在黑板的.上上下下寫下大大小小、各不相同的分數。)
師:生活中人們常用分數來進行描述。誰能聯系生活實際說說你是怎樣理解黑板上這些分數的?你愿意說哪個就說哪個?
學生匯報……
【評:教者不再將黑板視為教師神圣的領地,把板書的權利回歸學生。黑板上每個分數后面都藏著那句經典的概念,學生的交流無不是將已經獲得的主觀印象投射在所寫的分數中,蘿卜青菜各有所愛,學生的求異的心態無時無刻不讓其他學生處于活躍的互動之中!
師:你覺得誰寫得規范好看?寫分數是要注意什么?分數有幾個部分?能結合具體分數說說各個部分表示的意義嗎?
【評:生成性的課堂評價讓學生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強烈地撥動著思維之弦!
師:下面請同學們練習寫分數,比一比誰寫得規范好看?任務是8個。
學生在寫分數的過程中教師突然叫停。
師:數一數,你寫了幾個分數?你能用剛學的分數說一句話,讓大家猜一猜你完成的情況嗎?
師:對于分數的意義你還有什么不懂的可以提問。
學生質疑,學生解答,教師補充。
師:關于分數的知識你掌握的情況如何,你能用今天學習的分數的知識說一說嗎?
。ㄈ绻麑W生說出類似5/5這樣的分數)
師:這是一個特殊的分數,在今后的學習中我們將繼續研究。
【評:學以致用,在應用中賦予數學活力與靈性,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數學學習活動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所謂“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薄
分數的意義教案3
教學內容:分數的意義、分子、分母、分數單位
教學要求:
1、使學生理解掌握分數、分子、分母的意義和分數單位,進一步學會讀寫分數。
2、通過分數意義的教學,培養學生分析、綜合、抽象、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單位1和分數單位
教學準備:電腦軟件、實物投影儀、正方形紙、圍棋子若干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進
1、出示分數,它們是什么數?
同學們在三年級時已初步認識了分數,那么分數是怎么產生的呢?
。1)把一個蘋果平均分給兩個同學,每人得多少?
。2)請兩組同學量一量課桌的寬是多少厘米?
(3)請一位同學量一量數學書的長是多少厘米?
。ǖ玫降慕Y果都不是整數)
在實際生產和生活中,人們在測量和計算時,往往不能得到整數的結果,這時就需要用一種新的數─分數來表示,這樣就產生了分數。
什么是分數?分數的意義是什么呢?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
出示課題:分數的意義
二、理解概念:
1、理解單位1的概念
(1)出示一塊蛋糕:它可以用1來表示。
。2)出示一個正方形:它可以用1來表示嗎?為什么?
(3)出示一條線段:它可以用1表示嗎?為什么?
小結:一塊蛋糕,一個正方形,一條線段都是一個物體,都可以用1表示。
。4)出示四個蘋果:這是幾個蘋果?可以用1表示嗎?為什么?
用圓圈把四個蘋果圈起:現在可以用1來表示這些蘋果嗎?為什么?
。5)把這6只熊貓看作一個整體,用1來表示行嗎?為什么?
。6)我們全班同學可以用1表示嗎?為什么?一組同學呢?
。7)你能舉出一些把許多物體看作一個整體,用1來表示的例子嗎?
小結:1不僅表示一個物體,一個圖形,一個計量單位,也可以表示由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這個1很特殊,我們給它加上引號,把它稱為單位1。
說說你是怎么理解單位1的?能舉出例子嗎?
2、理解分數意義:
。1)把這塊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幾分之幾?
。2)把正方形紙平均折成4份,并用陰影部分表示出它的三份,用分數表示是多少?
(3)
這條線段怎么表示它的呢?這一段是幾分之幾?有幾個這樣的?
(4)把這些蘋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幾只蘋果?每份是整體的`幾分之幾?把什么看成單位1?
。5)把4個蘋果看成一個整體,還可以平均分成多少份?每份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幾?
(6)把6只熊貓來平均分,有幾種分法?同桌討論一下,并告訴大家,你分的每一份占整體的幾分之幾?每份是幾只熊貓?
。7)每人拿出圍棋子8顆,把它平均分,你想怎么分?
請大家觀察,剛才這些分數都是怎么得到的?能自己概括出分數的意義嗎?
小結: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者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練習:練習十八13
3、理解分子、分母的意義:
說說這個分數表示什么意義?請你回憶一下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3分子
分數線
5分母
分母5表示什么意義?看到分母你就知道什么?分子3呢?
小結:在分數里表示把1平均分成多少份的數叫分母,表示取了多少份的數叫分子。
4、理解分數單位的意義:
自然數有單位,每個自然數都是由若干個1組成的,因此自然數的單位是幾?分數也是由若干個分數單位組成的,所以分數也有分數單位,比如:是由3個組成,就是它的分數單位,的分數單位是,想一想,的分數單位是幾?為什么?的分數單位呢?
你能概括一下分數單位的意義嗎?
小結:在分數里,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數,叫做分數單位。
練習:
讀出下面的分數,并說出每個分數的分數單位。
5、學習用直線上的點表示分數:
分數可以用直線上的點來表示。
直線上相應的這一點應該用幾分之幾來表示?
這一點用來表示,為什么?這一點用來表示,為什么?同樣都是把單位1平均分,為什么兩個分數的分數單位不相同?
三、看書質疑:
今天學習的是課本p84p86的內容,請把p86的做一做練習一下,看看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提出來,我們大家一起討論、解決。
四、綜合練習:
(一)判斷:
1、把單位1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2、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ǘ┛诖穑
1、把一條2米長的繩子平均分成5份,把什么看作單位1?每份占全長的幾分之幾?
2、把12支鉛筆平均分成4份,把什么看作一個整體?3份占這個整體的幾分之幾?
。ㄈ┱f出下面各題把什么看作1?各題中的分數各表示什么意義?
1、男生人數占全班人數的
2、一袋大米,吃了它的
3、一本書30頁,小華已看了總數的
。ㄋ模┨羁眨
5個是()是()個
是3個()()個是是()個()
。ㄎ澹┱f出下列各分數的意義、分數單位、各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
。┫聢D中陰影部分各占全圖的幾分之幾?(備用)
五、作業:
分數的意義教案4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60—62頁的例1及“做一做,練習十一1—3小題
【教學目標】
(1)在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使學生經歷分數意義的抽象、概括過程,初步理解單位“1”和分數單位的含義,在操作活動中建構分數的意義。
(2)培養初步的觀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及與同伴合作學習的能力。
(3)使學生初步了解分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增強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識,展示領袖學生在課堂上的風采,樹立學生學習信心。
【教學重點】
抽象出單位“1”的概念,概括分數的意義并認識分數單位
【教學難點】
能比較透徹的理解分數的意義
【教學準備】
課件、例1的圖片
【教學流程】
一、激活舊知,創境引題
(1)、口算:
0.75÷15=0.4×0.8=4×0.25=0.36+1.54=1.24 -0.46
1.01×99=420÷35=25×12=135÷0.5=1 ÷ 2 =
(2)、引導回憶,
出示“真假讓你辨”。(認為正確的打“√”,錯誤的打“×”,用手勢表示。)
、 (—)的分母是3,分子是2,中間一條橫線叫分數線。( )
、 媽媽把一塊餅分成4份,其中的3份可以用( — )表示。( )
交流討論第②題并引出“平均分”。
小結:只有“平均分”了,才能用分數來表示!捌骄帧笔钱a生分數的前提條件。進而出示“平均分的餅圖”并讓學生試著用完整的語言來說一說平均分的過程。
(3)引題導入:同學們對分數已經有了一些認識。今天這節課,我們想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來認識分數。(板書:分數的意義)
(評析:《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在教學“分數的意義” 這一概念時,我注意從學生的學情出發,用領袖學生的記憶喚起大多數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幫助全體學生找到新知與舊知的鏈接點,讓全體學生主動地投入學習。)二、先學后教 感悟提煉 建構新知
1、初步感知與理解
(1)(出示例1)根據每副圖的意思,試著用分數表示圖中的涂色部分。(學生打開課本到第60頁)先填一填,并想一想每個分數各表示什么?
交流匯報:你認為這些圖中分別是把什么平均分的?平均分成了幾份?用分數表示的是其中的幾份?
師結合學生的回答指出:
、僖粋餅可以稱為一個物體(板書:一個物體)
長方形是一種圖形,也可以稱為一個物體。像這樣,我們可以把一個物體平均分一分得到了分數。
、 1米長的線段可以稱為是一個計量單位。(板書:一個計量單位)我們也可以把一個計量單位平均分一分得到了分數。
、 引導思考:最后一幅圖還是一個物體嗎?(不是)這里是把6個圓看作一個整體,也可以說是由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板書:由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平均分一分也得到了分數。
(2)揭示單位“1”:
①通過剛才的分一分、說一說,我們發現在表示分數時,被平均分的對象是非常廣泛的。它可以是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或由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
為了簡明地表示這個被平均分的對象,我們就用自然數1來表示。這兒的'1可以表示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也可以表示由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通常又把它叫做單位“1”。(板書:單位“1”)
、谧寣W生舉例說一說。這個單位“1”還可以表示些什么?
③擴展對單位“1”的認識:
其實這個單位“1”的范圍是非常廣泛的,除了剛才大家講到的很多例子以外,還有許許多多。大到地球、宇宙,小到納米、微米都可以看作單位“1”。
、茉囍f一說剛才例1中的這些圖分別是把什么看作單位“1” ?是把單位“1”平均分成了幾份、表示這樣的幾份呢?
2.引導提煉與概括:
(1) 剛才得到的這些分數,我們都是把單位“1”平均分成3份、4份、5份等等,想一想:還能把單位“1”平均分成9份、10份、100份,甚至更多嗎?
揭示: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2)關注重點:
你覺得這句話中最容易疏忽的是什么地方?(師圈出“平均分”)
(3)溝通聯系:
想一想: “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這個“平均分成”的份數相當于分數中的什么?
“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這個取了“其中的幾份”又相當于分數中的哪一部分呢?
3、認識分數單位
揭示:其實分數也像整數、小數一樣有自己的分數單位。我們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數,叫做分數單位。想一想:分數單位就是指什么?(教師可以結合前面教學中的分數加以舉例。)
(評析:建構主義教學論認為“學生的知識建構不是教師傳授與輸出的結果,而是通過親歷、通過與學習環境間的交互作用來實現的!苯虒W中,結合對分數意義的理解,我注意做好學生角色的有效轉換,帶著學生走進“分數”,特別是學生對于“單位1”的理解是一個難點,于是,我又大膽放手讓領袖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辨析問題,真正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從而幫助全體學生實現思維的“加速”。)
三、展示反饋,豐富感知
1、嘗試說一說(課本第61--62頁“做一做”)
說說每個分數的分數單位,以及各有多少個這樣的分數單位。
2、動手試一試
完成教材第63頁的“練一練”:
用分數表示下面各圖中的涂色部分,先填一填,然后再想一想:每個分數的分數單位是多少?各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
學生操作并交流(略)。
(評析:在學生初步理解了分數單位的基礎上,我特別注意讓學生運用多種感官參與豐富的學習活動,填一填、想一想、說一說,學生在這樣的學習活動中不斷地體驗與感受,不僅幫助學生分散了難點,同時又發展了學生的數感,也在這一過程中更加展示了領袖學生的風采。)
四、鞏固拓展,發散思維
1.先讀出下面的分數,并說一說每個分數的分數單位。(a不等于0)
設疑提問:一個分數的分數單位是多少,是由什么決定的?
2、嘗試完成練習十一的第4題:“在每個圖里涂色表示 !
學生獨立完成后試著讓學生討論與交流:三幅圖都表示( ),為什么每次涂色桃子的個數卻不相同呢?
小結:由于每次單位“1”桃子的具體數量不同,所以每次需要涂色的桃子的個數也就不同。所以,我們在涂色時要看清楚把誰看作單位“1”,單位“1”的具體數量有多少。
3、聯系生活解決
讀一讀信息中的分數,并想一想每個分數表示的意義。
(1)五年級甲班的三好學生占全班人數的( —)
(2)地球表面大約有(—)被海洋覆蓋。
(3)一個嬰兒每日至少有(—)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
(4)中國是一個地少人多的國家,人均土地面積僅占世界人均土地面積的(—)卻養活了世界人口的(—)。
4、拓展提高
有12支鉛筆,平均分給2個同學。每支鉛筆是鉛筆總數的,每人分得的鉛筆是鉛筆總數的。
討論:說一說為什么是“(—)”和“(—)”?
小結:這兩個分數都是以“12支鉛筆”為單位“1”,但由于平均分的份數不同,所以表示相應的 1份的數量也就不同。
五、總結全課
今天我們認識了“分數的意義”,還認識了分數單位。你有一些什么收獲呢?(學生暢談收獲)
(評析:通過提供豐富的、有層次的一系列數學活動,使學生經歷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既加深了對分數意義的認識,又積累了豐富的數學活動經驗,提高了學生的數學思考能力,同時又發展了學生合理的創造意識。)
【反思】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主要嘗試以下幾點:
一、課堂教學結構能適應并引導學生的學習
課堂教學結構,很多時候都是老師進行精心地設計,幫助學生找準知識的生長點與鏈接點,促進學生順利地實行知識的遷移。可是,當這些學生長大以后,在面對一個新的問題時,誰去幫他做這件事呢?還是需要他自己去主動調動已有的認知,找到新知與舊知的鏈接點。與其讓他們長大以后再去做這件事,還不如現在就讓他們去做?于是,在課堂上,教師盡量不幫學生作預先的設計,也沒有創設多少的情境,而是改變以前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領袖學生的引導作用,讓學生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喚起已有的知識經驗,促進學生主動地回憶、交流、閱讀與思考,并在這一過程中讓他們一點一點地感悟學習方法。因為我一直認為在引導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有意識地滲透一些有效的學習方法,對他們終身是有收益的。
二、數學學習活動培養并發展學生的創造力
怎樣的學習才是有效的?邊教學邊思考邊探索,我深深地相信:只有讓孩子在體驗中學習、在創造中學習,學生才會真正地理解知識,同時自身的創造力也才能得到真正的培養。在教學中,針對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沒有把書本上現成的分數的意義告訴學生,而是在學生產生了強烈的探索欲望之后,及時設計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動,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來參與概念學習,想辦法讓學生在各種想像、交流、畫圖與操作中去體驗并自覺得出分數的意義。這樣,新知就在學生們不斷地思考與動手中,慢慢地、不知不覺地內化到學生的認知結構中,同時,學生的學習具有了鮮明的個性與創造性。課堂上的每一個環節,都力求做到了多給學生一個機會,讓學生自己去體驗;多給學生一個環境,讓學生自己去感受;多給學生一個困難,讓學生自己去解決;多給學生一些自由,讓學生自己去創造;多給學生一個舞臺,讓學生自己去演講。
三、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學生在三年級的時候就對分數有了初步的認識,分數的意義對于小學生來說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怎樣讓學生理解單位“1”的含義?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地從具體的實例中逐步抽象歸納出分數的意義是本節課所要解決的2個重點問題。因此,在本節課的設計上我淡化形式,注重實質,注意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一切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以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為核心,充分發揮領袖學生的引導作用,引導學生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中體會、領悟單位“1”的含義、進而逐步理解分數的意義。
人類生活與教學之間的聯系應當在數學課程中得到充分體現。為此在課前復習的過程中,我設計了學生生活中常見的幾種。拋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回答,以此來產生疑問進入課堂。所以就產生了分數。使學生體驗到分數是因為生活的需要而產生的,數學來源于生活。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數學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和富有個性的過程。教學中,我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這個過程中去體會“在表示分數時,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從而抽象概括出分數的意義。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增強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意識,使學生樂學、會學、創造性的學習,培養學生創新的能力。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因此,在課堂上,我把一些問題引導出來,而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組織學習。并且,在課上,充分發揮領袖學生的引導作用,自己走下去去幫助需要幫助的,及時為他們解決難題。
總體上講,這堂課還算成功,但是,在教學后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少數學生可能對于這一抽象的現象不能很好接受,因此,個別學生可能還摸不著頭腦。如何在以后接手班級時更好的教學好《分數的意義》,還希望同行們能給我一些更好的見意。
分數的意義教案5
教學內容:
分數的意義(教材第45—46頁)
教學目標:
1、了解分數的產生,理解分數的意義。
2、理解單位“1”和分數單位的意義。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
理解單位“1“和分數單位的意義。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正方形紙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提問:
。1)把6個蘋果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每人分的幾個?(3個)
(2)把1個蘋果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每人分的幾個?(每人分得這個蘋果的2/1)
2、以2/1為例,說說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3、揭示課題:在實際生活中,人們在測量、分物或計算時,往往不能得整數的結果,這時常用分數來表示。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分數的產生及意義”(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引導學生預習新知。讓學生自學教材第45—46頁的相關內容,學完后完成“自主學習”相關習題,并記錄疑問。習題如下:
。1)7/1、9/2、5/3各表示什么意思
(2)填空
、傩£惖膵寢屬I了5個蘋果,每個蘋果是蘋果總數的()
、谛∏嗟膵寢屬I了一盒餅干,里面有12塊,每塊是這盒餅干的()
、127的分數單位是(),它有()個這樣的分數單位。
2、自我檢測。組織學生互相檢查,并交流問題。
3、引導學生尋疑質疑。教師巡視,參與學生討論,并適當進行點撥,收集學生比較集中的問題,然后解答。
三、組織學生合作探究并展示探究結果。
1、教師出示知識點對應的練習,強調獨立完成。習題如下:
(1)填空。
、侔15個草莓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這些草莓的(),其中3份是這些草莓的()。
、72里面有()個71、154里面有()個151。
(2)小佳計劃7天看完《米老鼠學數學》這本書,平均每天要看全書的幾分之幾?5天能看全書的幾分之幾?
2、組內交流自己的結論。
3、教師抽查2—3個小組發言并評價。
4、教師歸納總結: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分的數叫分數,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數叫分數單位。
四、課堂基礎過關訓練。
獨立完成教材第47頁練習十一的第3、4、5、6、7題。集體訂正。
五、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板書設計:分數的產生及意義
一個物體
一個計量單位
一個整體→單位“1”
一些物體
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分的數叫分數,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數叫分數單位。
分數的意義教案6
分數、百分數的意義
教學內容:
教材第77~78頁分數、百分數的意義和“練一練”,練習十五第1—10題。
教學目標:
使同學進一步認識分數、百分數的意義和相關概念,認識分數與小數的聯系、分數與百分數的聯系和區別,以和分數與除法之間的聯系;進一步培養同學的判斷、分析等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進一步認識分數、百分數的意義和相關概念,認識分數與小數的聯系、分數與百分數的聯系和區別,以和分數與除法之間的聯系。
教學難點:
正確認識分數和百分數的聯系和區別。
教具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自我加減
一、揭示課題
1.說出下列小數的意義。
O.3
0.13
0.258
O.013
同學口答后,說明一位小數、兩位小數、三位小數……分別表示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干分之幾……
2.引入課題
我們已經復習了整數和小數的知識,今天開始,我們復習分數和百分數的知識。這節課,我們復習分數和百分數的意義。(板書課題)
通過復習,要進一步掌握分數、百分數的意義和一些相關概念,認識這些概念的聯系,并提高分析、判斷等思維能力。
二、復習分數的意義和相關概念
1.說出每個分數的意義。
提問:根據上面每個分數的意義,你能說說怎樣的數是分數嗎?上面每個分數的分數單位是什么,各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什么叫分數單位?
2.說出下列各題的商。
2÷9
4÷13
÷7
提問:在上面算式里,能用整數表示這些算式的商嗎?像上面這樣兩個數不能整除時,用什么數來表示商?
指名同學口答。
提問:除法與分數有什么關系,用字母怎樣表示?
3.同學練習。
(1)“練一練”第l、2題。
同學填在課本上。指名口答,并說說怎樣想的。
(2)口答練習十五第1題。
提問:為什么這兩個分數不一樣?
(3)口答練習十五第2題。
指名同學說出每個分數的意義。
(4)口答練習十五第3題。
指名同學說出每句話的含義。
4、比較每組數里小數與分數表示的意義。
0.3和
0.13和
0.013和
你覺得每組數里小數和分數表示的意義有什么聯系?可以看出小數實際上是怎樣的分數?
5.復習分數的分類。
(1)提問:我們把分數怎樣分類的`?
(2)“練一練”第3題。
指名同學口答。
(3)提問:你是根據什么判斷一個分數是真分數,還是假分數的?真分數和假分數的值有什么區別?
(4)提問:假分數可以改寫成什么形式的數?帶分數和整數能改寫成假分數嗎?
(5)“練一練”第4題。
小黑板出示,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同學做在練習本上。
集體訂正。
提問:假分數怎樣化成帶分數或整數?帶分數或整數怎樣化成假分數?
6.復習最簡分數。
(1)提問:怎樣的分數是最簡分數?誰來舉幾個最簡分數的例子?
(2)在(
)里填上適當的數,使每個分數都是最簡分數。
、4米是6米的 。
②9千克是12千克的 。
③5厘米是1O厘米的 。
指名口答后提問:這里的分數表示的是什么意思?(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
三、復習百分數的意義和相關概念
1、“練一練”第5題。
讓同學填(
)里的數,然后口答。
老師板書:97.5%,提問:97.5%是什么數,它是怎樣計算出來的?合格率97.5%具體表示什么意思?
從上面的數里,你能知道怎樣的數叫做百分數?請你說出幾個百分數。你認為百分數的意義與分數的意義有什么聯系,有什么不同?
2.復習“成數”。
(1)提問:“成數”實際上是什么數?在哪里用“成數”來表示?
(2)“練一練”第6題。
同學做在課本上,然后口答。
3.練習十五第4題。
同學做在課本上,然后指名回答。
追問:怎樣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
四、綜合練習
1、練習十五第5題。
讓同學填在課本上。
小黑板出示,同學口答,老師板書。
2.做練習十五第6題。
讓同學做在練習本上,然后口答。追問:分數單位是的最簡真分數的和是多少?
3.練習十五第8題。
先讓同學討論,再填在課本上。指名同學口答,并說明理由。
4.練習十五第l0題。
讓同學找規律,在□里填上恰當的數。
同學口答,說說是怎樣想的。提問:你知道這樣填下去,會越來越接近哪個數?為什么?
五、課堂小結
誰來說說今天復習的這些概念含義?
六、課內作業
練習十五第7、9題
七、板書設計
分數、百分數的意義
a÷b= (b≠ 0)
真分數
分數
假分數
八、我的課后反思:
分數的意義教案7
學習內容:
教材第69頁例1、例2,以及70頁“做一做”。
學習目標:
1.我能理解真分數和假分數的意義。
2.我能掌握真分數和假分數的特點。
學習重點:
理解真分數和假分數的意義。
學習難點:
掌握真分數和假分數的特點,掌握假分數與整數的互化。
學習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合作探究、檢查獨學
1.小組內檢查獨學部分的'題目完成情況,質疑探討。
2.思考:(1)理解真分數和假分數的意義,說一說自己的思維過程。
我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哪些假分數可以化成整數?哪些假分數不能化成整數?
我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組代表展示、匯報
4.總結升華:
我認識了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真分數的分子比分母________,真分數____1;假分數的分子比分母________或分子和分數________,假分數____1。
5.我能行:完成課本第70頁“做一做”。
(1)下列分數哪些是真分數,哪些是假分數?
真分數:( );
假分數:( )。
(2)完成第70頁“做一做”第2題。(做在書上)
分數的意義教案8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3頁例1,課堂活動第1題及練習一1~4題。
。保寣W生理解百分數的意義,能正確讀寫百分數,知道百分數與分數的區別。
2.在學生探究數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比較分析能力。
。常箤W生感受百分數與生活的聯系,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理解百分數的意義。
教具:
小黑板。
學具:
學生收集的生活中的百分數。
一、聯系生活,引入新課
。1)學生匯報收集的生活中的百分數。
課前,老師讓大家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數,找到了嗎?在什么地方找到的?
(2)人們在生活中為什么這么喜歡用百分數呢?這節課咱們就一起來研究。(揭示課題)你想了解百分數的哪些知識?
二、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1.理解百分數的具體含義
(1)出示麻辣燙火鍋配料成分,根據百分數信息分析麻辣原因。
辣椒占45%,花椒占38%,其他成分占17%。
教師:知道火鍋為什么這么麻?這么辣嗎?
。2)分析:辣椒占45%表示的意義。
分母100表示什么?45呢?
45%是什么數與什么數比較的結果?
(3)花椒占38%,其他成分占17%的意義又該怎樣理解?
小結:如果把火鍋配料的成分看做是100份,辣椒占了其中的45份,花椒占了38份,其他成分僅僅占了17份,難怪它又麻又辣!
2.結合身邊的'實例分析,進一步理解百分數的意義
出示某市學生近視率的信息。
。1)說一說其中每個百分數表示的意義。
(2)體會百分數的優點,觀察比較這組數據,你能發現什么?
(3)情感目標教育滲透。看到這組數據,你有什么感想?想對同學們說什么?
3.抽象概括出百分數的意義
剛才我們了解了每一個具體的百分數的含義,那么現在你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百分數表示什么意義嗎?(先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
三、拓展應用,促進發展
1.招聘“學校新聞小記者”的活動
教師:尋找百分數信息,說百分數的意義,談自己的感想。
。1)在某市學校附近的小攤中,合格的食品僅是30%。
。2)按照規劃,到20xx年我國城市污水處理率不低于60%,重點城市不低于70%。
(3)我國的耕地面積占世界總耕地面積的7%,我國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22%。
2.匯報自己手中收集的百分數
四人小組匯報自己收集的每個百分數的意義。
3.寫百分數
。1)百分數該怎么寫呢?(學生觀察,教師示范)
教師:先寫什么?再寫什么?寫時要注意什么?
(2)書寫比賽。(讓學生在20秒的時間內寫百分數,看誰寫得又快又好。)
如果老師要求完成的任務是寫10個,能用一個百分數表示自己完成的情況嗎?
教師:如果寫11個,能用百分數表示嗎?
4.完成練習一的第1題
5.百分數與分數比較
。1)百分數跟我們學過的哪種數比較相似?有什么聯系與區別?(小組交流)
。2)判斷。下面哪個分數可以用百分數的形式表示。
2510080100kG……
小結:百分數是一種特殊的分數,表示兩個數之間的倍數關系,它的后面不能寫單位名稱;而分數既可以表示一個具體的數量,又可以表示兩個數之間的倍數關系;如果分數表示具體的數量時,它的后面就可以寫單位;如果表示倍數關系時,它的后面就不寫單位。
6.百分數聯想風暴
觀察格子圖,你能快速地聯想到哪些百分數?(涂50個黑色格子,6個紅色格子,44個白色格子)
教師:今天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你能用百分數總結這節課的收獲嗎?
分數的意義教案9
教學內容:
分數除法的意義和分數除以整數(教科書第25頁——26頁的例1,練習七第1——7題)。
教學目標:
使用學生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掌握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則,并正確計算分數除以整數。
教學重點:
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除轉化為乘和道理。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答下面各題的倒數。
2、1、0.4
2.根據一個乘法算式寫出兩個除法算式。
3×15=45125×8=1000
二、新授
揭示課題:分數除法
1.分數除法的意義和計算法則
。1)出示25頁的月餅圖。
(2)引導學生回答問題
1)每人吃半塊月餅。4個人一共吃多少塊?怎樣列式?得多少?
板書:×4=2(塊)
2)再看把兩塊月餅平均分給4個人,每人分得幾塊?怎樣列式?得多少?
板書:2÷4=(塊)
3)如果把兩塊月餅平均分給每個人半塊,可以分給幾人?怎樣列式?得多少?
板書:2÷=4(人)
(3)讓學生觀察比較(板書的)3個式子的已知數和得數。
明確:第一個算式是已知兩個因數(和4)求它們的積(2),用乘法計算。
第二算式是已知兩個因數的積2與其中一個因數4,求一個因數,用除法計算。第三算式是已知兩個因數的'積2與其中一個因數,求一因數4,用除法計算。
小結:分數除法的意義。
強調:分數除法的意義和整數除法的意義相同。
(4)練習:教科書第25頁"做一做。
2.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
。ǎ保┏鍪纠樱喊衙阻F絲平均分成2段,每段長多少米?
。ǎ玻﹩l學生分析數量關系。(畫線段圖表示)
米是1米的,把1米平均分成7份,表示其中的6份。6份是,再加上米米里面有6個米,要把米平均分成2段實質就是把6個米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個米,就是米。
板書解法1:÷2==(米)
使學生明白。
。保┓謹党哉麛,可以把分數的分子除以整數作分子,分母不變。
。玻┻@種計算方法有限制條件的,分子必須能被整數整除。
還有其它的解法嗎?
引導學生結合圖形在學過知識的基礎上理解到,把米平均分成2段,每段長多少米實際上就是求米的是多少,所以用×來計算。
板書解法2:÷2=×=(米)
。ǎ常┬〗Y: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
板書:分數除以整數(0除外),等于分數乘以這個婁的倒數。
強調。
1)被除數不變;
2)在“÷”轉化為“×”的同時,除數的分子、分母調換位置;
3)0不能做除數,0沒有倒數;
4)這種計算方法在一般情況下都可以進行,應用普遍。
5)練習:教科書第26頁“做一做”。3、看教科書第25——26頁,注意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
三、鞏固練習
練習七第1、3題。
四、作業
練習七第2、4、5、6題
五、課外思考
練習七第7題。
分數的意義教案10
一、 本周主要內容: 百分數的意義和讀寫、百分數與小數、分數的互化
二、本周學習目標:
1、在現實情境中,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會正確讀、寫百分數。能正確進行百分數和小數、分數的互化。
2、使學生在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探索百分數與分數、小數互化方法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增強思維的深刻性及數感。
3、使學生在用百分數表達和交流生活現象,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百分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意義,進一步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三、考點分析:
1、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叫做百分數。百分數又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2、百分數通常不寫成分數的形式,而在原來的分子后面加上“﹪”來表示。
3、百分數只能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而不能表示具體的量,也就是說百分數后面不能加單位。
4、把小數化成百分數,只要把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同時在后面添上百分號。
5、把分數化成百分數,通常先把分數化成小數(除不盡時,一般保留三位小數),再把小數化成百分數。
6、百分數化成分數:先把百分數改寫成分數,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
7、把百分數化成小數,只要把百分號去掉,同時把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
分數的意義教案11
教學內容:
教材第3頁例2,做一做。
教學目標:
1、通過直觀操作理解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
2、通過遷移、類推、歸納、交流等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的類推、歸納能力。
3、通過分數乘分數的應用的廣泛事例,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性教育,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和興趣。
教學重點:
理解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
理解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計算
2、一個正方形的邊長是m,它的周長是多少米?
二、創設情境,探究整數乘分數
1、借助情境理解整數乘分數的意義。
1桶水有1/2L。3桶共多少L?12桶是多少L?14桶是多少L?
。1)理解題意,明確題中的數量關系:單位量數量=總量
(2)根據題意列出算式:3桶水共多少L?1/23
12桶是多少L?1/21214桶是多少L?1/214
(3)探究每道算式的意義
1/23表示求3個1/2L,也就是求1/2L的3倍是多少。
1/2是一半,1/212表示12L的一半,也就是求12L的.1/2是多少。
1/214表示求1/2L的14倍是多少。
發現:一個數乘分數表示的是求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4)解決問題。123=36(L)
121/4=3(L)答:3桶共36L。桶是6L。桶是3L。
2、完成做一做
一袋面粉重3㎏。已經吃了它的,吃了多少千克?
學生獨立解答后匯報。
3、在學校舉行的泥塑大塞中,一班共制作泥塑作品15件,其中男生做了總數的。一班男生做了多少件?(分析:男生做了總數的,是把一班共制作泥塑作品15件看作單位1,把總數15件平均分成5份。男生做的占其中的3份。)
4、歸納總結
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
5、練習:296=1234=3104=
觀察巡視學生是否先約分再計算。在約分時,是否有學生將分子與分子約分,為什么只能將整數與分數的分母約分。
四、鞏固練習,反饋提高
練習一第2、3題。
五、全課小結
分數的意義教案12
【教材分析】
蘇教版國標本小學數學第十冊第36例1、“試一試”、“練一練”和練習六相關習題。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教學的,在三年級上冊,學生已經學習把一個物體、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幾份,用幾分之一、幾分之幾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幾份;在三年級下冊,學生有學習了把由若干個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幾份,用幾分之一、幾分之幾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幾份。本堂課主要引導學生抽象出單位“1”的概念,概括分數的意義,認識分數單位。例1中首先讓學生看圖寫分數,激活學生對分數的已有認識。然后分兩個層次:1、讓學生認識到這里分別是把一個物體、一個圖形、一個計量單位、一些物體組成的整體平均分的,抽象出單位“1”的概念;2、再讓學生認識到分數是把單位“1”平均分成了幾份,表示這樣的幾份?完整的概括出分數的'意義。最后讓學生認識分數單位的含義。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初步理解單位“1”和分數單位的含義,經歷分數意義的概括過程,進
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
2、 使學生在學習分數的意義的過程中進一步培養分析、綜合與抽象、概括的能力,感受分數與生活的聯系,增強數學學習的信心。
【教學重點】理解分數的意義,認識分數單位。
【教學難點】理解、抽象出單位“1”。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談話:在三年級,我們曾經分兩次認識分數。你能舉例說說什么是分數嗎?
二、新課
1、教學例1
(1)出示例1組圖
提問:你能用分數表示各圖中的涂色部分?
。▽W生獨立完成在書上)
追問:你能說說每個分數各表示什么?
。ㄍ澜涣骱蟀鄡葏R報)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用課件逐漸展示板書。
提問:第四個圖與前三個圖有什么不同嗎?
引導學生明確:一個餅可以稱為一個物體、一個長方形是一個圖形、1米是一個計量單位,而第四幅圖是把6個圓看作一個整體。
出示2/3
提問:把( )平均分成3份,表示這樣2份的數?
學生討論交流,班內匯報。
猜測:可能是一個物體、一個圖形、一個計量單位或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
說明:一個物體、一個圖形、一個計量單位或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都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我們把它叫做單位“1”。
追問:在這幾個圖里,分別是把什么看作單位“1”,平均分成了幾份?表示這樣的幾份?
提問:你能試著說說什么是分數嗎?
教師引導概括分數意義。
(2)操作:鉛筆、硬幣、鐘面、桃子圖案
提問:你能用手中的物品表示2/3嗎?你是怎樣想的?
學生小組合作用提供的物品表示并交流想法。
【設計意圖】學生在概括單位“1”后,通過操作豐富單位“1”的表象,理解單位“1”不同,所表示的意義、數量都不同。
。3)出示練習六(3)
學生先按書上的說法,說說第1題中是把哪個數量看作單位“1”平均分成了幾份,三好生有這樣的幾份;再參照第1題說說后兩題中分數的意義。
。4)出示練習六(4)
先引導學生明確單位“1”,再依次出現平均分的點,讓學生用分數表示并說說想法。
(5)出示練習六(5)
學生獨立完成后交流所填分數有什么不同。
2認識分數單位
。1)談話:整數、小數都有計數單位,例如:整數9的計數單位是1,9里面有9個1,0.9的計數單位是0.1,0.9里面有9個0.1。分數也有分數單位。例如:5/8里有5個1/8,5/8的分數單位是1/8,3/7、1/5、1/2呢?
提問:你能說說什么是分數單位嗎?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引導揭示。
【設計意圖】聯系整數、小數的計數單位,有助于學生正確理解分數單位。
。2)完成“試一試”
學生獨立思考,同桌互說后班內交流。
(3)完成“練一練”
學生獨立完成,班內交流訂正。
。4)完成練習六(1)
同桌讀一讀,并說說每個分數的分數單位。
提問:每個分數的分母與分數單位有什么關系?
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認識了是什么?生活還有哪些事物能用分數來表示,她們又是分別把誰看作單位“1”。找一找,和同學說一說。
分數的意義教案13
學習內容:
課本第76頁例2及“做一做”第2題。
學習目標:
1.我能通過學習歸納概括出分數的基本性質,并能理解分數基本性質,運用分數基本性質解題。
2.我能體會到數學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感受學習數學知識的價值。
學習重難點:
我能應用分數的基本性質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學習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合作探究、檢查獨學
1.自學教科書76頁例2:把和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變的分數。
(1)思考:
①要把2/3化成分母是12的分數,我們就要把分母()乘()才能得到12;分數的基本性質告訴我們,分數的分子和分母要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時,分數的大小才不變,現在我們把分母3乘了個4,所以要使分數大小不變,就應該()。最后分子分母都乘了個(),就把2/3化成了分母是12的分數()。
、谝10/24化成分母是12的分數,我們就要把分母()除以()才能得到12;分數的基本性質告訴我們,分數的`分子和分母要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時,分數的大小才不變,現在我們把分母24除以了個2,所以要使分數大小不變,就應該()。最后分子分母都除以了個(),就把10/24化成了分母是12的分數()。
(2)結合我們上面的思考,把教科書75頁例2中的幾個方框填完整。
2.小組代表展示、匯報
3.總結升華
4.我能行:完成課本第76頁“做一做”第2題。
分數的意義教案14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52頁例1及相應的練習。
教學目標:
1.學生初步理解單位“1”和分數單位的含義,能結合單位“1”描述具體分數的意義。
2.學生經歷分數意義的概括過程,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等能力。
3.學生在用分數描述和解釋生活現象的過程中,體會分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合作交流的意識以及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理解單位“1”的含義,概括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
結合具體情境理解分數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聯系生活情境,建立單位“1”概念
1.同學們,數學課當然離不開數,看這個數認識嗎?(幻燈片出示1)
2.這可是大名鼎鼎的1,它能表示生活中的許多事物。
3.瞧!一個蘋果,一張桌子,一個正方形,一把尺子…
4.你會用1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嗎?
5.學生一一列舉。
6.能說完嗎?是呀,說也說不完!的確1是萬能的,不過聽大家剛才說的,一個,一個,好像小朋友們也能說得出來,誰能說點高級點的1,像我們五年級的水平。
7.學生一一列舉,適時點評,他說得與剛才同學說得有什么不同?
8.是呀!剛才大家說的是一個物體或一個計量單位,他說得是由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1的內涵更加豐富了。
9.誰還能接著說,能說完嗎?同樣也說不完。
。和瑢W們,看來自然數1不僅可以表示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還可以表示由許多個物體組成的整體。其實這個1在我們數學上還有一個更加專業的名字:單位“1”。
設計意圖從學生最熟悉的自然數1入手,體會數字1在現實生活情境中的應用,通過用數字1描述生活中事物的活動,讓學生體會到數字1的應用范圍,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許多個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都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從而揭示這其實就是數學中的單位“1”,每一種新事物、新名稱的學習我們都要借助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從學生已有的數學經驗中自然地引出單位“1”,水到渠成。
二、借助數學活動,深刻理解單位1
1.大家來看,中秋佳節剛過,品嘗月餅沒?趙老師帶來了…,個月餅,既然1能表示許多的事物,那么這4個月餅能看成單位“1”嗎?
2.明明這是4個月餅,你怎么用1來表示呢?有什么辦法讓大家一眼看起來就是1.
3.如果我們把4個月餅看做單位“1”,以它為標準,那么…
………( )
………( )
……( )
……( )
。簲祵W這門學科就是這樣,不僅要認真觀察,還要靈活思考,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4.剛才我們把4個月餅看做單位“1”,理解了4個月餅的,繼續看大屏幕,這些能看做單位“1”嗎?請你表示出這單位“1”的,請在活動單上分一分、涂一涂。
5.糾錯、展示學生作品
。1) (2)
。3) (4)
6.抽象本質。同學們,觀察大家表示出的,你有什么發現呢?
預設:
。1)只要把單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3份,就可以用分數來表示。
。2)與分的東西沒有關系,分的形狀也沒有關系!
7.看來表示單位“1”的,與什么有關?與什么無關呢?
8.同學們,這就是分數的意義本質所在,通過剛才一段時間的'學習,誰來說說什么是分數呢?
揭示分數的意義: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9.既然與分的東西無關,那么我們可以把一條線段看做單位“1”嗎?你能在這個單位“1”里表示出嗎?
10.展示學生兩種想法
。1)當成線段(2)看成數軸
第二種進行:這位同學不僅找到了,關鍵是它沒有把單位“1”看成是一條普普通通的線段,而是把它想成了數學中的數軸,真了不起!
11. 在哪里呢?這里是多少?這里是?,怎么寫的是1,=1嗎?1如果看成數軸,你覺得1后面還有數嗎?2在哪里?3呢?1和2的中間呢?1和2的這里呢?
12. 里面有4個,也就是單位“1”里有4個,剛才的單位1里有幾個呢?借助剛才的示意圖逐一進行驗證!
13.揭示分數單位:
。和瑢W們,像這樣,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數就叫做分數單位,所以就是這些分數的分數單位。
設計意圖 這一環節分兩步進行,分數的意義必須建立在學生深刻認識的基礎上,通過關注讓學生發現分數存在的規律現象,抽象出分數的基本特征,提取概念的本質屬性,讓學生試著說說什么樣的數叫做分數,是抽象基礎上的概括。在不斷認識中建立分數意義的模型,通過觀察驗證,發現只要平均分成4份,其分數單位就是,理清分數單位與平均分之間的關系,從而更好地理解分數單位。
三、深刻認識分數單位,完成鞏固練習
1. 的分數單位?的分數單位?的分數單位?
2.你們怎么回答的這么快?我還沒有說出分子呢?你們怎么就知道分數單位了?
3.:看來,我們學習數學,能出表面現象中發現問題的本質,就可能處出現事半功倍的效果。你們的思維真好!
4.來快速完成一組練習吧!看誰有對又快!
5.鞏固練習
用分數表示各圖中的涂色部分,并寫出每個分數的分數單位,以及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
設計意圖任何一節數學課,脫離不了基礎行的練習,練習是對已學知識的鞏固提升,通過一組題目的練習,增強學生對分數意義以及分數單位的理解,同時把單位“1”里面有幾個分數單位凸現出來,為隨后的帶分數學習做好鋪墊。
四、深化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1)黃山風景區面積約占黃山山脈的
。2)黃山年均雨日大約是全年的
怪不得!這大概就是紅樹鋪燕云、黃山云成海的奇觀緣由吧!
設計意圖從數學中回到現實生活中,學生從不同角度豐富對單位“1”的理解,有助于提升對分數意義的認識水平,促進認知結構的建立和完善。
五、反思
同學們,你們活躍的思維使得數學課堂熠熠生輝,相信大家,在每一節數學課中,無論從知識上、還是數學方法上,或是學習態度上都會有新的收獲與發現,那么,這節課呢?有沒有新的思考。
出示思考問題:
在剛才的學習過程中
1.哪個知識點的學習讓你記憶猶新?
2.你有沒有領悟到一些不錯的數學學習方法?
3.學習數學重要的一些品質有所體會嗎?
4.或許,你還有別的……
我相信,這些都來自于你們最真實的想法,無論學習還是生活,學會思考,終究成功!出示:學習知識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獝垡蛩固
設計意圖如果在日常的教學中,能時常帶領孩子們從知識、思考方法、學習態度等方面進行有效的反思,這將是對孩子的成長非常有益的,因此,不讓學生進行盲目的反思,而是根據問題進行針對性的思考,這樣更有助學生對于學習過程進行深度思考。
分數的意義教案15
學習內容:
教材104頁例1、例2及做一做。
學習目標:
1、 我能理解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學會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2、 我能正確計算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3、 我會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學習重點:
理解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
學習難點:
學會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學習準備:
圓紙片
學習過程:
一、檢查課前學習,導入新課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自學教材104頁例1
。1)我得到的數學信息
。2)求爸爸媽媽一共吃了多少張餅?我寫的算式
。3)我是這樣想的`,得出結果
。4)通過解答,我發現
分數加法的含義與整數加法的含義( )
計算同分母分數加法時,分母( ),分子( )。
2、小組合作學習例2
仔細觀察,根據問題,寫出算式。
我是這樣想的,得出結果:
從計算中,我發現分數減法含義與整數減法含義( ),計算同分母分數減法時,分母( ),分子( )。
3.小組展示,匯報。
4.觀察例1和例2,我發現計算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時,分母( ),分子( )。計算的結果不是最簡分數時,應該( )。
5.我能行
完成105頁做一做第一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