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涼州詞》優質教案范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涼州詞》優質教案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①、指導學生能有板有眼、入情入境地朗讀古詩。
2.過程與方法目標
①、了解古詩的大意,想象詩中描繪的景物,感受古詩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情感。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①、培養學生閱讀古詩的興趣和對古詩的熱愛之情。
②、引導學生在誦讀實踐中增加積累,培養語感,加深體驗,提升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了解古詩的大意,體會戍邊將士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情感。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在積累誦讀中,發展語感,加深體驗,提升審美情趣。感受古詩的意境,讀出古詩蘊含的情感。
教學方法:引導法、情境教學法、點撥討論法
學習方法:自讀感悟、討論探究、誦讀法
教具: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談話,揭題導入
1、古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瑰寶,古代那些才華橫溢的詩人們,為我們留下了無數的優秀詩篇,使每一個中國人為之驕傲。今天我們再來感受一下古詩的魅力,咱們來個賽詩會,看誰記的古詩多。
(1)誰能背出和黃河或者長江有關的詩?
(2)老師開詩頭,看誰能接下去:
▲王昌齡的《從軍行七首》其四:“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分層次、按步驟進行練讀,每個環節注重落實,做到讀有層次,讀有要求,讀有指導,讀有評價。把學習的主動權完全交給學生,引導學生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自讀自悟,讀出感覺,讀出情緒,然后引導學生在古詩詞句中捕捉“感受”的來源,體現了自主學習的理念。】
二、抓詩象,入詩境,悟詩情
根據學生的匯報,相機引導學生感悟古詩的意境和情感:
預設一:學生對“孤”的感悟
1、詩象:孤城、萬仞山
(1)這座孤單單的城。指的是哪座城?引導學生從注釋中獲取玉門關相關知識,師補充介紹玉門關。(出示圖片) (2)為什么作者稱之為“孤城”?
引導感受:a看荒漠圖景,感受玉門關的荒涼與寂寞。玉門關在茫茫戈壁灘上,四周荒無人煙,顯得那么——荒涼、孤寂、冷清――這就是詩句中所說的――“孤城”。
b這樣的一座城,不遠處就是萬仞高山,在萬仞高山的襯托下,顯得那么——(渺小、孤單)——這就是詩句中說的“孤城”。
(3)了解“片”的用意。
師拋疑:"片"在這可以換成什么詞?詩人這里為什么不用“座”而用“片”?(“一片”是唐詩習慣用詞,往往與“孤”連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云”等等,這里相當于“一座”,而在詞采上多一層“單薄”的意思。孤城在萬仞高山的襯托下,像一片落葉,顯得單薄。)
(4)指導朗讀本句,可以把“一片孤城”和“萬仞高山”對比讀,讀出戍邊城堡的“孤”。
引導:孤城周圍除了高山,還有什么?
2、詩象:黃河
(1)讀讀這句詩,你的眼前浮現出了怎樣的畫面? (2)回顧“黃河入海流”的觀察角度,了解本句詩的視角:逆著黃河流向,自下而上遠眺黃河。
(3)遼闊的高原上,黃河奔騰而來,遠遠向西望去,好像是從白云中流出來的。
閉上眼睛想象一下,從白云中流出來的黃河像。(想象練說,引導學生用比喻句表達)
(4)你能用哪些詞語來形容這條黃河?
(5)指導朗讀:讓我們讀出黃河的源遠流長,讀出黃河奔騰萬里的氣勢。
3、深化“孤城”的意境。
巍巍高山、滾滾黃河,荒涼的地理環境,更加襯托了這座戍邊城堡的“孤”!僅僅是城孤孤單單嗎?(守城將士的心更是孤獨的)與其說城孤,不如說人孤、心孤、情孤啊!
4、帶著我們的感覺,自由讀兩句,讀出古詩的意境。
預設二:學生對“怨”的感悟。
1、感悟“楊柳”的雙關。
(1)理解“怨”,思考:埋怨楊柳什么?(不發芽)為什么楊柳不發芽呢?――“春風不度玉門關”!春風吹不到,楊柳自然不會發芽。戰士們是多么盼望見到春風輕拂,楊柳吐綠啊?但在這茫茫高原,那只是奢望。埋怨楊柳有用嗎?所以作者說——讀后兩句
(2)楊柳在這里還有另外一層意思。指的是戰士吹奏的是《折楊柳》曲子。介紹古人臨別折柳相贈的風俗。
(3)在古詩中,有許多詩句都提到了折柳風俗。(課件出示:出示跟楊柳有關的一些詩句,讓學生和老師輕聲誦讀。)長安陌上無窮樹,惟有垂楊管別離。――唐劉禹錫《楊柳枝詞》
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隋代——無名氏《送別》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4)當戍邊將士聽到羌笛吹奏的悲涼的折楊曲時,會是怎樣的心情?理解后兩句的意思。
(5)指導讀后兩句。
2、感悟“春風”的深意。
春風,表面指的是自然界的風。它另一種意思即是朝廷的恩惠和關心。戍邊將士們盼望著朝廷早點讓他們回家,可是,“春風不度玉門關”,朝廷似乎忘記了他們的存在,根本不顧他們的死活。很多將士魂歸關外。
3、拓展:有關描寫戰爭的詩句。輕聲地跟老師一起讀。(配哀傷的樂曲)
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漢家。
――唐李頎《古從軍行》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晚唐曹松《已亥歲二首》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
――陳陶《隴西行》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王翰《涼州詞》
4、激情創境,配樂齊讀古詩。
【設計意圖:根據學生的初讀感悟,以“情”為突破口,以“孤城”為主要意象,引導學生體會邊塞的荒涼地理環境,感悟戍卒的離愁別恨。以“讀”為依托,引導學生品讀感悟,進入古詩的情境,感悟詩人的情感。以一首帶動多首古詩進行教學,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古詩,同時深化了古詩的內涵,讓學生在陶冶情操的同時也積淀了古詩的文化底蘊。】
三、情感渲染,拓展運用
1、寫話練習:羌笛發出的悲切之音,讓將士黯然淚下。如果他家有年邁的父母,如果他已經有了妻兒,他會對父母妻兒說些什么?請你任選一種角色,寫一寫戍邊將士的心里話。(寫好后交流) 2、親人們能聽到他的訴說嗎?將士們只好把滔滔的思念寄托在幽幽的羌笛聲里,含淚回憶那依依惜別的情景!有感情背誦《涼州詞》。
3、結課升華:連年的戰爭,長年的戍邊,毀掉了原本幸福的家庭。戰爭帶給人們多少苦難啊!讓我們反對戰爭,維護和平,讓天下所有的家庭幸福安寧!
【設計意圖:充分挖掘文本內涵,引導學生寫一寫戍邊將士的心里話,學生情之所至,定會言之有物,讀寫結合,對學生進行扎實的語言文字訓練。深化古詩內涵,將立意提升至”反對戰爭,維護和平“,賦予了古詩新意。】
四、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課文。
2.積累其它的邊塞詩。
板書設計:
涼州詞
唐王之渙
一片城孤萬仞山
羌笛怨楊柳
【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涼州詞》優質教案】相關文章:
涼州詞王之渙教案04-05
涼州詞03-06
涼州詞的優秀教案設計07-04
《涼州詞》的詩意06-12
涼州詞【精】05-05
涼州詞的詩意03-24
涼州詞賞析12-02
涼州詞古詩03-24
涼州詞王之渙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