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教案6篇(優選)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6篇,歡迎大家分享。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探索物體等分的多種方法,激發對等分的興趣。
2、學習將一個物體分成相等的兩份,學習感知二等分。
3、發展觀察能力、比較能力。
【活動準備】
各種圖形若干、各種實物圖片若干、夾子若干、拱形兩個、記錄卡人手一張。
【活動過程】
一、參觀商店導入,引起興趣,初步感知二等分。
1、導入語:“今天天氣真好!我們一起去參觀商店,好嗎?”
2、幼兒自由參觀。
3、小結:“你看見了什么?”
4、自由探索二等分的分法。
5、要求:請用折疊的`方法把喜歡的折成相同大小的兩份。
6、小結:把一個物體分成相等的兩份,叫做二等分。
二、幼兒操作探索,進一步感知二等分。
1、示范演示。
2、操作要求:
(1)請用折疊的方法把圖形分成相等的兩份,并完成記錄卡。
(2)操作時注意自己的坐姿和握筆姿勢。
三、小結與評價。
四、游戲:“找朋友”,鞏固二等分的學習。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數數等探究活動初步了解幼兒的數數情況,使幼兒初步學會觀察和數數的方法。
2、使幼兒體會與人合作、交流的快樂,初步培養大班幼兒會聽、會說、會補充的'良好學習習慣,初步培養他們的合作參與意識。
3、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4、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活動準備:
每個幼兒0--10數字卡片一套;教學課件。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教師引入談話:
小朋友,你們會從1數到10嗎?數數看。(幼兒數數)老師很高興。我給
大家帶來了一樣禮物,你們想看嗎?
2.創設數數情境:
數的兒歌:
我說一,你說一,我說二,你說二,我說三,你說三,
一張紙頭一支筆,身上長著許多二,紅領巾戴胸前,
我說四,你說四,我說五,你說五,我說六,你說六,
屋里有張方桌子,五星紅旗迎風舞,六一節日多快樂,
我說七,你說七,我說八,你說八,我說九,你說九,
七天就是一星期,一起去幫老大媽,老人節在九月九,
我說十,你說十,十個指頭最能干。
二、認真觀察,正確數數
2.數圖中的數量
教師在幼兒隨意說的基礎上,引導幼兒按數目從小到大的順序數出圖中的事
物個數。
⑴數數量是1的事物。
⑵數其他數量的事物。
⑶認讀1—10各數。
10個數都數完后,教師再讓幼兒讀一讀這些數。如果讀錯了,可以讓幼兒數
一數圈里的人和物,然后糾正讀錯了的數,如果有時間,還可以不按順序指數讓幼兒說數。
三、應用操作,建立數感
1.數教室里的實物。
教師:教室里有幾扇門?幾扇窗?幾盞燈?每扇窗上有幾塊玻璃?你左邊這一行有幾位同學?你右邊這一行有幾位同學?
2.認數字卡片。
3.按方位數數。
4.開放性練習。
如:老師手里最多拿了幾顆彈子?
筆筒里最多能放幾支筆?
大杯子里最多能倒進幾小杯水?
四、合理小結,適當引申
活動反思:
在整個練習過程中,讓幼兒運用多種感官,看、猜、想、說、驗,培養估計的意識,使幼兒在相互啟發中體驗成功的樂趣,易于創造性思維品質的形成。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數學活動:《按數群計數》
活動目標:
1、嘗試按樹群整5、整10數數,并說出總數。
2、能大膽與他人交流自己的操作過程。
3、樂于參加數數活動,體驗用不同方法數數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猴子撈月”;掛圖“猴子撈月”;掛圖“數手印”;音樂磁帶一盤;
教室的地上畫6個圓圈(圓圈里寫有不同的數字)。
2、學具準備:“猴子撈月”;“金色珠子①②③”中的串珠;花生1袋。活動過程:
1、預備活動,師幼互相問候。
2、集體活動
①創設情境:看誰數得快又準。
教師:今天我們來舉行數數比賽。首先老師要給你們講《猴子撈月》的故事,小朋友們根據故事內容數數。(教師一邊出示掛圖“猴子撈月”,一邊講故事)有一天,1只小猴到河邊玩,看到水里有個黃黃的月亮,大叫:“月亮掉進水里了!月亮掉進水里了!”于是,許多小猴來撈月亮,大家看,先來了幾只小猴(出示5個一組的教具小猴),又來了幾只小猴(依次出示幾組),一共來了多少只小猴?
②引導幼兒說出總數,并說一說自己是怎么數出來的。如:我是1個1個數的;
我是先數先來的5只,再接著1個1個地數后面的。
③還有沒有其它的.方法能數得更快呢?引導幼兒用5個一數或10個一數的方法
數出總數。教師再依次出示教具“猴子撈月”中的若干組猴子(數量視幼兒能力定),引導幼兒用最快的方法說出總數
復習鞏固所學知識
跳繩練習
戶外活動:看書
下午Z
數學活動:《感知數位》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初步感知個位、十位、百位,了解數位之間的關系。
2、喜歡認識數為的數學活動,體驗其中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數字卡片”;掛圖“數酸奶”;兩位數、三位數數位板各1張。
2、學具準備:“數字卡片”;“金色珠①②③”。
活動過程:
1、預備活動,師幼互相問候。
2、集體活動
①認識數位
教師出示“金色珠”中的3串串珠和9顆粒珠,創設情境:小豬嘟嘟的串珠店開張了,它一大早就起來做串燒了,做著做著,迷糊的嘟嘟竟忘了自己拿了多少粒丸子出來了,我們幫幫它吧。教師引導幼兒將3串串珠擺在右邊,下方擺出數字卡片30,9個粒珠擺在右邊,下方擺出數字卡片9.
教師:這么多的丸子,到底怎么來表示呢?教師示范將數字卡片30放在事先準備好的兩位數數板中,再將數字卡片9放在個位的位置。
引導幼兒認識數字39中,數字9所在的位置叫做個位,數字3所在的位置叫做十位。也就是個位上是數字9,十位上是數字3.
用相同的方法認識數字139,認識百位。
②幼兒自己去卡片,拼成200以內的數,再說說個位是幾,十位是幾,百位是幾。師幼共同小結:個位的“1”表示1個1,十位的“1”表示1個10,百位的“1”表示1個100.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一、引言
幼兒園數學教育是通過直觀教具使幼兒從具體材料和游戲活動中進行抽象的、由外部的感知活動內化為內部的思維活動,并運用語言促進思維,培養幼兒對數學興趣的數學活動。數學高度的抽象性、嚴密的邏輯性,決定了幼兒園數學教育對幼兒發展的作用。因此,幼兒園開展數學活動應更多的通過真實問題的情景產生來運用數學解決問題,并在探索中發現數學和學習數學。
二、活動背景
新綱要要求幼兒“應從生活中和游戲中感知事物的數量關系,還要關注幼兒探索操作、交流問題和合作能力。”在前些階段,本班幼兒已經學習了8以內的數的組成和分解,對于數的組成和分解已具備一定的經驗基礎,幼兒學習并掌握數的組成和分解使數群概念得以發展,能進一步理解數之間的關系,也為幼兒學習加減運算打下基礎。
因此,我設計了這一活動。在《和9做游戲》的數學活動中,我為幼兒提供了多種操作實物,讓幼兒通過自身的探索、操作活動獲取有關數的分解和組成的經驗,同時引導幼兒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學與用結合起來。
三、教學要求
1.探索9的分合,培養幼兒科學的探究意識;
2.引導幼兒用9的分合知識,解決活動中的問題,激發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3.用適合幼兒的方式參與數學活動的積極性。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調動幼兒參與數學活動積極性;掌握9的分合。
五、教學過程
1.從操作中探索9 的.分合
(1)師:“今天,老師準備了9個雙色的圓片,并且還要和這9 個圓片來做游戲呢!大家可要看仔細了。”教師念兒歌并把9個圓片撒在盒蓋上,此時,圓片撒在地面上的結果是4個紅色的和5 個綠色的圓片,教師用數字在板上的記錄單上記錄結果。
(2)撒圓片
A.教師強調要求:把9個圓片握在手里,同時念兒歌,兒歌念到最后一句時,把圓片輕輕地撒在盒蓋上,看看撒出來幾個紅的和幾個綠的,把它記在記錄單上;撒一次記一次,記錄的結果和撒出的結果要一樣,如果撒出一樣的結果那就不需要再記錄。
B.幼兒游戲,教師觀察幼兒操作情況,提醒幼兒每次都要撒9個圓片,并按要求記錄。
2.對照檢驗,相互交流
A.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的結果,教師在板上的記錄單上記錄。
B.幼兒對照自己的記錄結果,找一找,自己記錄單上有沒有不同的記錄,看一看,一共有幾種記錄結果。
C.教師出示一張排列有規律的記錄單,引導幼兒觀察并說說和剛才記錄過的記錄單有什么不同。教師請個別幼兒回答。
D.整齊而又響亮的念一遍排列有規律的分合式。
3.應用
(1)笑臉娃娃捉迷藏
A.教師請出9個磁性娃娃笑臉
師:“小朋友,你們真能干,娃娃笑臉都來找我們做游戲了,它要和我們做個《捉迷藏》的游戲,你們愿意嗎?”幼兒:“愿意”教師把9張笑臉展示在黑板上說:“9張笑臉咪咪笑,一張笑臉在板上,幾張笑臉藏起來?”幼兒:“8張笑臉藏起來。”師:“9可以分成1和幾?幾和幾組成9?幼兒:“9可以分成1和 8,1和8組成9。”
B.用同樣方法可請個別孩子回答。
(2)游戲《拾花瓣》
師:“春天來了,花園里的花真美啊!你們喜歡嗎?”幼兒:“喜歡”
師:“我們一起來唱一首《我的小花園》的歌吧!”師幼齊唱歌曲一遍。
師:“小朋友,你們想不想讓我們的教室也象小花園一樣的美麗呢?”幼兒:“想”師:“你們看,草地上有那么多的花瓣,我們聽音樂去拾花瓣吧!”教師講解拾花瓣和貼花瓣的要求:聽音樂去拾花瓣,并且看看花瓣上面的分合式,其中的方框中應該是數字幾,就把花瓣貼在相應的花盤里。
第一遍游戲:教師請女孩子去拾花瓣,顏色是黃色的,一次拾一個花瓣。集體檢查,及時糾正。
第二遍游戲:教師請男孩子去拾花瓣,顏色是紅色的,一次拾一個花瓣。集體檢查,及時糾正。
第三遍游戲,教師請全體孩子一起去拾花瓣,一次拾二個花瓣,集體檢查并糾正。
全體幼兒唱《我的小花園》結束。
六、活動反思
這次活動進行很順利,孩子們參與積極性高,興趣濃厚,能大膽嘗試各種操作材料進行操作,也能用他們自己的方式記錄下結果,活動結束后,我對這次活動進行了反思,
認為有幾個比較成功的地方:
1.提供的材料豐富且易于操作;
2.提供很大的操作平臺及思維空間,也不急于告訴孩子們答案,而是讓他們在操作中通過對比、討論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3.重視活動延伸的指導,在區域活動中讓幼兒自由操作并作好記錄。
整個活動,充分體現孩子的主體作用、教師站在幼兒背后,全體幼兒都能主動去操作、嘗試愿學、樂學,達到預期的目的。同時,活動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值得我去深深的思考:.在孩子們操作的環節中,當我提示孩子們操作即將告一段落,準備進入下一環節的時候,有位孩子興致正濃,表示還想玩,但我為了活動按時有序的進行,我用“商量”的語氣告訴他:“等會兒再玩”,活動結束后,他果然非認真的再操作,一直把9個圓片的結果通過自己的實踐操作全都記錄下來為止。我們都知道,數學活動最主要的是讓孩子在操作學習,可每個孩子的能力是不同的,因此,給孩子充分的操作時間還是必要的,反之,就是把抽象的知識強加給孩子,同時也體現不出操作真正的意圖。
大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利用直觀教具引導幼兒理解單雙數概念,讓幼兒在游戲活動中認識10以內單雙數。
2、了解單雙數之間的關系。
3、發展幼兒思維的靈活性。
4、培養觀察,比較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認識10以內單雙數
教學難點;理解單數和雙數的含義
活動準備
1、在教室里放置一些成單成雙的物體。
2、手套5雙,1-10數字卡和實物圖片若干,超10的數字卡若干。
3、單雙漢字卡各5張,單、雙漢字頭飾各一個。
4、宇宙飛船模型一個。
5、幼兒自備學具盒一個
活動過程
1、談話導課。利用幼兒非常熟悉的身體器官來引出單數和雙數的概念 。我們每人都有好聽的名字,你們想知道這些數字的名字嗎?
(1)出示1-10數字卡讓幼兒認讀
(2)引出單雙數概念:
a、出示數字1,誰能說出表示是1的物體?(一個娃娃,一個鼻子,一張嘴……)像這樣成單的數 ,給取個好聽的名字叫“單數”。
b、出示一雙手,說這是兩只手,讓幼兒用數字表示出。依次再出示一雙眼睛,一雙腳等,讓幼兒說出表示的數,教師引導像這樣成雙的數叫雙數。
單數媽媽和雙數媽媽都有許多寶寶,我們看看都有誰?
2.運用直觀教具操作活動來引導幼兒認識區別單雙數的技能。
(1)依次出示1-10只手套,具體操作,讓幼兒認識10以內單雙數。
a、拿一只手套引導孩子說出那么數字1就是單數媽媽的寶寶。
b、拿出一雙手套,引導孩子說出那么數字2就是雙數媽媽的寶寶。依次類推出2、4。6、8、10是雙數,1、3、5、7、9、是單數。
(2)讓幼兒拿出學具盒里的學具1-10個擺一擺、分一分,區別單雙數。
(3)通過尋找活動加深單雙數的概念。
a、尋找身上是單雙數的東西
b、在教室里尋找單雙數的物品。
3、通過討論理解如何確定某數是單數還是雙數。(小組探討學習)
(1)出示1-10的數字卡讓幼兒將數字分為單數和雙數。并把單雙字卡貼在各自下面。
(2)出示圖片,讓幼兒判定圖上的物體是雙數還是單數。
討論用什么方法可以很快辨別單雙數(把一組物體,兩個兩個的數,數到最后剛好數玩就是雙數,如果還剩一個,這個數就是單數。)
4、引導幼兒觀察了解單雙數之間的關系。
單雙數是怎樣排列的`? 在什么情況下單雙數可以互變?如‘2’怎樣才能變成單數,‘5’是怎么變成雙數?(單雙數是反復交替排列,給一個數加1或減1,雙數可變單,單數可變雙)
5、游戲:數字寶寶找媽媽。(鞏固單雙數練習)
一天,數字寶寶出來玩,找不著媽媽了,誰愿意幫助他們?(請兩位老師分別戴單、雙字樣頭飾扮媽媽)
給每位幼兒發一張1-10的數字卡片或實物圖片,先判斷拿的是單數還是雙數,然后找到各自媽媽,并站在媽媽身后。
6、拓展延伸:智力寶寶大闖關。提供超10的物體或數字,讓幼兒區別單雙。
老頑童爺爺說我們的寶寶真聰明,準備邀請你們去快樂星球做客。不過,要能回答出他的問題。準備好了嗎?
教學反思:
小結:這節課,我們不但認識了10以內單雙數,還能區別比10大的數的單雙。一個整數,看它末尾的那位數字是0、2、4、6、8的就是雙數,末尾是1、3、5、7、9的就是單數。小朋友們表現得都很棒!現在,讓我們一起乘坐飛船去快樂星球玩一玩兒。(拿著飛船帶幼兒到戶外游戲結束課堂活動)
大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知道一年又12個月,能找出年里上的12個月,初步了解每個季節是在幾月。
2.學習看年歷,能找出指定的日子,積極參與活動。
活動準備
1.教具:1-12月的卡片,xxxx年大年歷一張,xxxx年小年歷人手
2.《幼兒用書》,幼兒人手一支筆。
活動過程
一、一年有幾個月
1、教師:一年有幾個季節?一年有幾個月?
引導幼兒遷移生活經驗回答。
2、請幼兒說說自己是幾月過生日,逐一出示1-12月的卡片。
引導幼兒觀察漏了哪個月,通過回憶自己的朋友和家人的生日證實是否有這個月。
3、教師:有沒有13月過生日的呢?
進一步了解一年只有12個月
4、引導幼兒按序給12個月的卡片排隊。
教師:12個月是按什么樣的.順序排的呢?
這12個月,先過哪個月?1月過完是幾月?
了解十二月的循環
二、觀察年歷,進一步了解一年有12個月
1、教師出示今年的年歷,引導幼兒數一數一共有幾個月
2、教師給每個幼兒一張小年歷,請幼兒觀察小年歷,進一步證實一年有12個月
三、小組操作活動
1、找節日,觀察節日圖片,請幼兒聽教師的口令,在年歷上圈出各個節日
2、我的生日。請幼兒說說自己的說呢狗日,在年歷上標出
四、活動評價
【大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數學教案:有趣等分_大班數學教案07-05
大班數學教案:有趣的數字_大班數學教案07-05
大班數學教案:分蘋果_大班數學教案07-05
大班數學教案:趣味抽獎_大班數學教案07-13
大班數學教案:森林火車_大班數學教案07-05
大班數學教案:小魚游游_大班數學教案07-05
大班優秀數學教案01-02
大班數學教案10-25
大班幼師數學教案02-14
大班優秀數學教案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