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班科學公開課教案《食物的旅行》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科學公開課教案《食物的旅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科學公開課教案《食物的旅行》1
設計意圖
生活中有多種多樣的食物,孩子們總是吃不夠、說不完。為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食物的旅行"主題活動由此生成展開。幼兒在認識人體的消化器官,了解食物的消化過程的同時,萌發對人體消化系統的關注和興趣,提高自我消化系統保護的能力。同時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及合作能力。
活動目標
1.知道人體各主要消化器官的名稱和作用。
2.初步了解食物在人體消化吸收的過程。
3.幼兒樂于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并及時改正不良飲食習慣。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幼兒了解人體主要消化器官的作用。
難點:幼兒初步了解食物在人體消化吸收的過程。
活動準備
。1)課件《食物冒險旅行》以及相關的視頻。
。2)人體消化系統圖,即時貼消化系統卡片圖。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幼兒興趣。
1.小朋友,你們喜歡旅行嗎?我們的食物也會在身體里進行旅行,你們知道他們在身體怎樣旅行嗎?會發生怎樣有趣的事呢?
2.出示小蘋果(即時貼),“小蘋果它也要去旅行了,那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小蘋果的旅行故事吧。”
3.出示消化系統圖(即時貼),講述故事《蘋果的旅行》。
故事:我是小蘋果,今天我要進行一次冒險旅行,小朋友把我放到嘴里,嚼呀嚼,把我弄得癢癢的,一不留神,我就被吞了下去。不一會兒,我到了一條長長的管子里,就像坐滑梯一樣,真好玩!還沒等我玩夠,就滑到了一個大袋子里,這大袋子可神奇了,它會一邊分泌出一些液體,還一邊慢慢地蠕動,把我磨得呀越來越碎,越來越碎...被磨碎的我接著到了一條彎彎曲曲的小管子里,像迷宮一樣,好不容易出了迷宮,我就到了一條皺巴巴的大管子里,在這我的營養都被吸收掉了,最后我就被排出了體外。
4、聽完小蘋果的故事,你知道小蘋果它去了什么地方旅行嗎?
(二)觀看課件動畫,通過提問幫助幼兒認識主要消化器官,了解食物的消化過程,引導幼兒逐幅觀看課件動畫
1、播放第一段食物從口腔到食管的動畫。
提問:食物從哪里進去?知道那叫什么名字嗎?(口腔)它在我們的嘴巴里怎么樣了?
。ㄑ例X把食物嚼碎了,方便吞下去)
經過嘴巴后,食物被吞了下去,到了什么地方?知道那長長的管子叫什么嗎?(食管)
2、播放第二段,了解胃的功能以及胃與身體健康的關系。
提問:接著小蘋果從長長的管子滑下去,到了一個在袋子里,這個大袋子叫什么名字呢?(胃)它有什么作用呢?(教師小結)
3、放第三段,知道小腸的作用
提問:剛才食物的旅行經過了嘴巴、食管、胃,它又要旅行了,下一站是哪里呢?那條彎彎曲曲的是什么呢?(小腸)它有什么作用呢?
4、放第四段,理解大腸的用途
提問:小蘋果又到了哪里呢?這是什么地方呢?
5.結合消化系統圖,進行總結
小結:食物在口腔里經過牙齒的咀嚼,舌頭的攪拌,變得又細又碎,接著進入狹長的.食道,食物經過食道的擠壓來到了胃部,在胃部的蠕動下,食物進一步消化,慢慢變成糊狀,糊狀的食物到達小腸,小腸壁慢慢吸收食物的營養,隨后將食物的殘渣傳送到大腸里,最后經過肛門排出體外,就是糞便,這就是食物的消化過程。
。ㄈ┗佑螒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每個重要消化器官的特點和作用,現在請小朋友扮演小蘋果和消化器官,扮演小蘋果的小朋友只有將消化器官正確排序,才能旅行成功。
幼兒游戲
。ㄋ模┩ㄟ^交流討論,教育幼兒養成的飲食習慣。
1.播放視頻,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視頻里的小朋友遇到了什么麻煩?
2教師啟發幼兒怎樣保護我們的消化器官,應該養成什么樣的飲食習慣。
3.幼兒交流討論。
小結:我們不能吃不干凈的東西,飯前便后要洗手,注意衛生,吃飯時要細嚼慢咽,不能吃過冷,過硬或過燙的食物,多吃瓜果蔬菜,吃完飯不能劇烈運動,應該散散步,幫助胃部一起消化食物。
大班科學公開課教案《食物的旅行》2
設計意圖: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都喜歡出去旅游,每次旅游回來都希望把自己見到的、好玩的事情說給老師、小伙伴聽。結合孩子的需要和興趣,我班開展了“快樂的旅行”這一主題。隨著活動的不斷延伸,一次孩子們在進餐中竊竊私語,老師蹲下身仔細傾聽孩子的對話,才知道他們有一個新的“發現”:食物在肚子里會“旅行”嗎?多有趣的問題呀!孩子們都關注著呢。
《綱要》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生活中有多種多樣的食物,孩子們總是吃不夠、說不完。為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食物的旅行”主題活動由此生成展開。為體現新課改精神,我們以整合的觀念,目光短淺是讓幼兒在認識人體的消化器官,了解食物的消化過程的同時,重點知道胃與身體健康的關系,提高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同時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及合作能力。為使活動真正引發幼兒參與的興趣,我注意靈活采用教法:首先設置問題情境(從孩子們好奇心入手——“吃下去的東西哪去了?”)觀察法(用孩子的眼睛去發現——食物在人體里的消化過程)操作法(以孩子喜愛的操作形式展開——動手動腦拼圖、“構建”消化系統圖)等等。為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們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手段的作用,親手制作課件,使學習活動更為具體生動且有趣味性。
活動目的:
1、認識人體的主要消化器官,了解食物的消化過程,重點知道胃與身體健康的關系。
2、加深幼兒對身體的了解,提高幼兒自我保護意識。
3、培養幼兒觀察力及合作能力。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人體消化系統卡片數套,小兔布偶一個,食品、白板紙、油畫棒、大小塑料軟管等材料若干。
2、課前與爸爸媽媽討論及查找有關資料。
3、主題環境創設(人體模型、人體各結構圖等)
活動過程;
一、教師與幼兒每人吃一塊蘿卜片,談話關提出問題讓幼兒猜測,引出課題“食物的旅行”。
1、講述故事“蘿卜的.旅行”。
2、利用小兔布偶,重點提問:蘿卜都經過了哪些地方?
二、幼兒自選食品(糖、餅、果等),再次體驗食物在身體里的感受。
三、認識主要消化器官,了解食物的消化過程。
1、教師演示課件,幫助幼兒認識消化器官的名稱。
2、重點講解胃與身體健康的關系:讓幼兒明白不良飲食習慣對胃的傷害。
3、結合幼兒生活經驗,引導幼兒討論:辨別哪些是健康的飲食行為?哪些是不健康的飲食行為?教育幼兒要有自我保護的意識。
四、分組操作活動:加深對人體主要消化器官的理解。
1、分組玩拼圖游戲。幼兒利用小卡片,合作拼成一幅完整的人體消化系統圖。
2、部分幼兒躺下將人體外形輪廓勾畫出后,自主選擇大小、長短不一的塑料軟管等材料(做食管、胃、小腸、大腸等)。
3、分享交流:教師與幼兒共同將做好的人體消化器官圖布置在室內主題欄目中。
附故事:《蘿卜的旅行》
小兔最喜歡吃蘿卜了,小兔把我放到嘴里,嚼呀嚼,把我弄得癢癢的,一不留神,我就被吞了下去。不一會兒,我到了一條長長的管子里,就像坐滑梯一樣,真好玩!還沒等我玩夠,就滑到了一個大袋子里,這大袋子可神奇了,它會一邊分泌出一些液體,還一邊慢慢地蠕動,把我磨得呀越來越碎,越來越碎...被磨碎的我接著到了一條彎彎曲曲的小管子里,像迷宮一樣,好不容易出了迷宮,我就到了一條皺巴巴的大管子里,在這我的營養都被吸收掉了,最后我就被排出了體外。
【大班科學公開課教案《食物的旅行》】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食物的旅行教案06-09
大班《食物的旅行》科學教案08-24
大班科學教案食物的旅行3篇06-05
大班健康食物的旅行教案06-09
大班健康教案食物旅行03-21
大班科學領域原創教案《食物的旅行》含反思03-28
大班《食物的旅行》半日活動教案05-12
大班健康教案《食物的旅行》(精選11篇)11-08
大班健康活動教案:食物旅行記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