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構成教案

時間:2023-12-13 07:16:37 教案 我要投稿

色彩構成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色彩構成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色彩構成教案

色彩構成教案1

  一、本次課主要內容:

  ●對上堂課的一些問題進行復習

  ●新課導入(提問)

  ●新課內容

  ●小結

  ●課后思考與練習

  二、教學過程和教學內容如下:

  (一)、對上堂課的一些問題進行復習:

  (二)、新課導入(提問):

  色彩是什么?是如何形成的呢?是一種物理現象還是心理現象?

  (三)、新課內容:

  色彩原理

  沒有光源便沒有色彩感覺,人們憑借光才能看見物體的形狀、色彩,從而認識客觀世界。什么是光呢?從廣義上講,光在物理學上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物質(而不是物體),它是一種電磁波。電磁波包括宇宙射線、X射線、紫外線、可見光、紅外線和無線電波等。它們都各有不同的波長和振動頻率。在整個電磁波范圍內,并不是所有的光都有色彩,更確切地說,并不是所有的光的色彩我們肉眼都可以分辨。只有波長在380納米至780納米之間的電磁波才能引起人的色知覺。這段波長的電磁波叫可見光譜,或叫做光。其余波長的電磁波,都是肉眼所看不見的,通稱不可見光。如:長于780納米的電磁波叫紅外線,短于380納米的電磁波叫紫外線。

  實際上,陽光的七色是由紅、綠、紫三色不同的光波按不同比例混合而成,我們把這紅、綠、紫三色光稱為三原色光(目前彩色電視所采用的是紅、綠、藍,實際上混合不出所有自然界之色,只是方便而已,但光學一直采用紅、綠、藍為三原色,這里我們可以通過色圖\來表示),國際照明學會規定分別用x、y、z來表示它們之間的百分比。由于是百分比,三者相加必須等于1,故色調在色圖中只需用x、y兩值即可。將光譜色中各段波長所引起的色調感覺在x、y平面上做成圖標時,即得色圖(見圖2)。因白色感覺可用等量的紅、綠、紫(藍紫)三色混合而得,故圖中愈接近中心的部分,表示愈接近于白色,也就是飽和度愈低;而在邊緣曲線部分,則飽和度愈高。因此,圖中一定位置相當于物體色的一定色調和一定的飽和度。

  1666年,英國物理學家牛頓做了一次非常著名的實驗,他用三棱鏡將太陽白光分解為

  紅、橙、黃、綠、青、藍、紫的七色色帶。據牛頓推論:太陽的白光是由七色光混合而成,白光通過三棱鏡的分解叫做色散,虹就是許多小水滴為太陽白光的色散,各色波長如下:

  單位:納米可見光譜表:光的物理性質由光波的振幅和波長兩個因素決定。波長的長度差別決定色相的差別,波長相同,而振幅不同,則決定色相明暗的差別。(圖3)物體色

  人們在這個問題上爭論頗大,有人認為有固有色,有人認為沒有。主張沒有的人說:沒有光什么物體也不具備顏色,物體之所以有色,是因為不同物質對七色光中不同的色光吸收或反射不同,所以呈現色彩不同。他們又說:綠葉這種物質能反射綠光吸收其他色光,所以看上去是綠的,紅花這種東西是能反射紅光而吸收其他色光,所以看上去是紅的。而主張有固有色的人說:為什么紅花照上紅光會顯得更紅,這是因為它本身具有紅色素,它的紅色已飽和,所以全部反射出來,而將紅光照到綠葉上,綠葉會變成黑色,這是因為綠葉中沒有紅色素,它全部吸收,自然會成為黑色的,而白色紙上任何色素都不具備,照上任何色光它大部分都反射出來。另外白色的棉花因為它不具備任何色素,所以反射全色光,當染上紅色素后,其質地沒有多大變化,因而反射紅光,吸收其他色光。為了免其爭論,我們稱它是物體色,但要說明物體之所以反射不同色光的原理:

  不同物體反射不同色光,為什么?因為不同物體具有不同的反光曲律,這種曲律,人們稱為色素。比如說,紅色物體,它的曲律能反射紅光,也就是說它的曲律是能反射640~750納米的電磁波,如果紅光照到上面,即可產生同步共振的效應,使紅光反射回來,只有一部分紅光在共振時消耗其能量。所以我們看到它為紅色,也稱該物體反射紅光。如果是其他色光照到上面,因為曲律不同而產生波長的干擾作用,所產生的干擾波不一定是多少,如果是

  550~600納米的黃光照在紅色物體上,可能會產生類似600~640納米的干擾波,即類橙色,這就是所謂黃光被吸收。如果是480~550納米波長的綠光照在紅色物體上,可能產生較為紊亂的干擾波,這種干擾波大部分不在可視光波之內,僅有一部分被反射出來產生視知覺,我們說這種綠光波吸收而產生黑灰色的視知覺。如果是白色光照在紅色物體上面,只有白光中640~750納米的光波產生同步共振,其余的光波產生干擾,我們說,這是紅光被反射出來,而其余光波被吸收。能反射不同波長的物體,因為其曲律不同而對不同色光產生同步共振,我們稱它能反射不同色光。如果是黑色物體,它不能純凈地反射某種色光,也就是說:不能使任何一種色光同步共振,只能反射干擾后的混合型較雜亂的電磁波,所以我們稱它為黑色吸光體。黑色之所以吸光,就是因為色光照到它上面不能產生同步共振的返回,所有不同波長電磁波被干擾,干擾后即將光能消耗在干擾之中,產生熱量,這就是黑色吸光的作用。而白色物體能將七色光的電磁波大部分同步共振地反射回來,僅有一小部分在共振時消耗其能量,所以,我們稱它反光率高,有涼爽感。這就是物體反射不同色光的`原理。

  另外,我們知道,光波也是電磁波的一種,因而它同樣具備電磁波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特性。這又是與色光相同的物體色反射相同色光的又一原因之所在。任何物體對光都具有吸收、透射、反射、折射的作用。

  在可見光譜中,紅色光的波長最長,它的穿透性也最強。比如說:清晨的太陽為什么是紅的?這是因為清晨的太陽光要照到我們身上需穿過比中午幾乎厚三倍的大氣層,而且清晨的空氣中含有大量水分子。陽光穿過它時,其他色光許多被吸收、折射或反射了,只有紅光以巨大的穿透力,頑強地穿過大氣層、水蒸氣來到地面,在此其間,大部分藍紫色光都被折射在大氣層及水蒸氣里,而到達地面上的太陽光大部分是紅橙色,所以太陽看上去是紅的。在衛星上看天空本來是漆黑一團,但為什么我們在地球上看天空是藍色的呢?這就是因為太陽光照到地球上,其中藍紫色的光因其穿透性最弱而被空氣吸收、折射、反射了,這些藍光散布在空氣中,看上去自然是藍的。而海水為什么是綠的呢?水不是無色透明的嗎?這也是因為陽光照入水中,大部分青綠色光折射在水中,所以看上去海水是青綠色的。在空氣污染極少的天山,我們發現,近山是綠樹,中景山是青藍色,而遠景山則是藍紫色,故人稱青山綠水\。由于以上原因,我們繪畫中就出現了色彩的透視\,即:近暖、遠冷,近實、遠虛,近純、遠灰,此處暫不多贅。色彩的三要素

  視覺所感知的一切色彩現象,都具有明度、色相和純度三種性質是色彩最基本的構成原素。(一)明度

  在無色彩中,明度最高的色為白色、明度最低的色為黑色,中間存在一個從亮到暗的灰色系列。在有色彩中,任何一種純度色都有著一中明度特征。黃色為明度最高的色,紫色為明度最低的色,明度在三要素中具有較強的獨立性,它可以不帶色相的特征而通過黑白灰的關系單獨呈現出來。色相和純度則必須依賴一定的明暗才能顯現,色彩一旦發生,明暗關系就會同時出現。在我們進行一副素描的過程中,需要把對象的有色彩關系軸象為明暗色調,這就需要有對明暗的敏銳判斷力。我們可以把這種抽象出來的明度關系看作色彩的骨骼,它是色彩構成的關鍵。(二)色相

  色相指的是色彩的相貌。在可見光譜上,人的視覺能感受到紅、橙、黃、綠、藍、紫這些不同特征的色彩,人們給這些可以相互區別的色定出名稱,當我們稱呼到其中某一色的名稱時,就會有一個特定的色彩印象,這就是色彩的概念。正是由于色彩具有這種具體相貌的特征,我們才能感受到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

  如果說明度是色彩隱秘的骨骼,色相就很像色彩外表的華美肌膚。色相體現著色彩外向的性格,是色彩的靈魂。

  在可見光譜中,紅、橙、黃、綠、藍、紫每一種色相都有自己的波長與頻率,它們從短到長按順序排列,就像音樂中的階級順序,秩序而和諧,大自然偶而將這光譜的秘密顯露給我們,那就是雨后的彩虹。它是自然中最美的景象,光譜中色相發射著色彩的原始光輝,它們構成了色彩中的基本色相。

  在應用色彩理論中通常是用色環而不用呈直線運動的光譜表示色相的系列,處于兩個可見光譜的兩個極端色—————紅色與紫色,在色環上絕妙地連接起來,使色相系列呈循環的秩序,最簡單的色環由光譜六色相之間增加一個過渡色相,這樣就在紅與橙之間增加了紅橙色,在紅與紫之間增加了紫紅色,以此類推,還可以增加黃橙、黃綠、藍綠、藍紫各色,構成了十二色環。從人眼的辨別力來看,十二色環是很容易被人分清的色相。如果在十二色相間繼續增加一個過渡色相,如在黃綠與黃增加一個綠味黃,在黃綠與綠之間增加一個黃味綠,就會組成一個二十四色的色相環,它呈現著微妙而柔和的色相過渡節奏。二十四色相在色彩設計中具有很大的實用性。(三)純度

  純度指的是色彩的鮮濁程度。它取決于一種顏色的波長單一程度。我們的視覺能辨認出的有色相感的色,都具有一定程度的鮮艷度,比如綠色,當它混入了白色時,雖然具有綠色相似的特征,但它的鮮艷度降低了,明度提高了,成為淡綠色,當它混入黑色時,鮮艷度也降低了,明度變暗了,成為暗綠色;當混入與綠色明度相似的中性灰時,它的明度沒有改變,純度降低了,成為灰綠色。

  純度變化系列是通過一個水平的直線純度色階表示的,它表示一個顏色從它的最高純度色(最鮮色)到最低純度色(中灰色)之間的鮮艷與混濁的等級變化。

  不同的色相不但明度不等,純度也不等,純度最高的色是紅色,黃色也較高,但綠色就不同了,它的純度幾乎才達到紅色的一半左右。

  在人的視覺中所能感受到的色彩范圍內,絕大部分是非高純度的色,也就是說,大量都是含灰的色,有了純度的變化,才使色彩顯得極其豐富。

  純度體現了內向的性格。同一色相,即使純度發生了細微的變化,也會立即帶來色彩性格的變化。在實際的設計工作以及日常生活中,對色彩純度的選擇往往是決定一塊顏色的關鍵,只要對色彩純度的控制達到精妙的程度,才可以算是一個嚴格的、經驗豐富的色彩設計家。

  (四)、小結:

  色光的分解原理,色彩的明度、純度、色相三要素及各自概念,特點。對固有色的理解。三要素的區別及各自的層級把握。(五)、課后思考與練習:

  根據色彩的形成原理,運用明度推移,純度推移,色相推移一起做出一張的才構成作業。思考個種推移對畫面氣氛的影響都在哪些方面?(六)、課后反思:

  我們生活的接觸過哪些色彩三要素的直接表現形式呢?

色彩構成教案2

  教學目的:

  因為有了色彩,世界才會精彩紛呈;因為有了色彩感覺,人類才能準確、完整地接受這精彩紛呈的世界。人們的生活與色彩有著密切的關系,由色彩造成的心理上的滿足感和刺激感,不斷影響著人們,色彩完全融合于人們的生活中,成為現代生活的一個重要特征。在設計的諸要素中,色彩被認為是商品上一大價值,對于設計者和消費者都是極為重要的。一件設計作品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色彩運用的優劣,美的色彩具有美化和裝飾性效果,能夠引起人們的共鳴。雖然,大多數人都能夠感知色彩;但是后天的教育、感染、熏陶、訓練在相當程度上起著決定性作用。因此我們通過色彩構成的教學環節,靠嚴格的科學訓練,從對色彩的理性認識著手來提高學生的色彩認知力和色彩感悟力。

  教學要求:

  根據學生的專業特征和學習內容,在色彩構成教學環節中,從色彩的性質、特征出發,選用適當的習作為圖例研究色彩的對比調和規律,從而達到熟練組織各種色彩構成并顯示色彩的表現力。

  教學內容:

  前言

  我們研究色彩不單是認識色彩的客觀規律,更重要的是認人們的主觀意識對色彩的反映。裝飾色彩并非大自然色彩的展現,即不是寫生色彩(不同于畫家調色板上的色彩),而是結合生活、生產、經過提煉、夸張,概括出來的,能美化人民生活,是人們心理作用的理想化色彩。

  裝飾色彩研究的范圍比統廣,如色彩的要素,各種色彩互相混合的關系,對比、調和的原理,色彩的感性研究,色彩的感覺訓練等等,為了系統化、條理化的學習,我們把色彩基礎訓練分解成若干個以單一因素為主的課題進行訓練無凝是必要的。(如以明度變化為基礎的構成,以色相變化為基礎的構成,以純度變化為基礎的構成等)。

  一、構成

  將兩個以上的單元,按照一定的原則,重新組合形成新的單元,稱之為構成。

  二、色彩構成

  將兩個以上的色彩,根據不同的目的性,按照一定的原則,重新組合、搭配,構成新的美的色彩關系叫色彩構成。

  造形表現,在總體上應該是指形式和色彩的作用,而不是模仿自然或者通過模仿自然來獲得幻覺聯想。

  色彩一旦脫離了具體的物象,作為一種不依附于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某種物件而獨立存在的視覺元素來作用于人們的感官,通過色塊與色塊之間的形式、比例、結構的調整——即用純粹的色彩形式作為語言來表述,這,就是色彩構成練習所要解決的問題。

  第一講色彩原理

  一、色彩的形成

  1、光源分析

  1666年,英國物理學家牛頓做了一非常著名的實驗。他把太陽的光引進暗室,使其通過三棱鏡再投射到白色屏幕上,結果光線被喜劇性分解成紅、橙、黃、綠、青、藍、紫的彩帶。這種色光再通過三棱鏡就不能再分解了。牛頓據此推論:太陽白光是由這七種顏色的光混合而成的。白光通過三棱鏡分解成七種顏色的現象叫做色散。色散現象在自然界中常常可以看到,默雨過天晴,空氣中懸浮著許多小水滴,這些小水滴起著三棱鏡的作用,使陽光色散,形成美麗的彩虹,由三棱鏡分解出來的色光,如果用光度計測定,就可得出各色光的波長。(如圖),因此,色的概念實際上是不同波長的光刺激人的眼睛的視覺反映。

  2、色彩的產生

  色彩是光照射到物體上產生的一種視覺效應。當光線照射到物體上時,由于物體本身的材質關系,決定了其對光線中的某些色光吸收、反射或穿透,反射回來的色光作用于人的視覺,便產生了某種色彩感覺。

  a、色彩的適應

  b、色彩的恒常性

  c、色的同化

  d、色彩的易見度

  e、色彩的錯覺

  3、構成色彩的因素

  一是物質本身的固有特性;二是光源的性質。

  二、色彩的混合

  1、原色、間色和復色a、原色

  原色,是混合產生各種色彩的最基本的色,是任何色彩無法調制出來的。也稱為一次色。

  色光三原色:朱紅光、翠綠光、藍紫光。

  色料三原色:紅(品紅或玫瑰紅)、黃(檸檬黃)藍(湖藍)。

  b、間色

  間色,是兩種原色的等量混合。在伊頓的十二色相環中,間色處于兩種原色之間。間色也稱為二次色。

  橙色處于黃與紅之間,系黃與紅的等量混合。綠色處于黃與藍之間,系黃與藍的等量混合。紫色處于藍與紅之間,系藍與紅的等量混合。

  c、復色復色,在間色的基礎上產生,是兩種間色或三原色的適當混合。復色也稱為再間色或三次色。

  如:橙與綠混合成橙綠,呈黃灰色;橙一與紫混合成橙紫,呈紅灰色;綠與紫混合成綠紫,即藍灰色。

  凡是復色都含有三原色的成份,都呈灰性色。三原色的等量混合即呈中性灰色。三原色的各種不同比例的混合就能產生出千變萬化的色彩來。

  2、色彩的混合

  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顏色混合在一起,構成與原色不同的新色,稱為色彩的混合。

  a、加色混合法

  加色混合也稱為色光的混合,即將不同的色光混合到一起,產生新的色光。其特點是將相混合的色光的明度相加,混合的色光的成份越多,所得到的新色光的明度越高,將等量的原色色光混合,就可以得到不同層次的灰色;將所有的色光加到一起(三原色色光都為最大值),就可以得到白色。

  b、減色混合法

  減色混合也稱為顏料混合,即將不同的顏色混合到一起,可以得到新的顏色。其特點是當混合的顏色越多,或者混合的次數越多,所得到的顏色就越灰暗,將所有的顏色混合到一起,就可以產生黑色。

  c、旋轉混合

  在圓形的轉盤上繪制色塊,并使其高速旋轉,就會產生色彩混合現象,我們稱之為旋轉混合。

  d、空間混合

  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顏色并置,在一起,通過一定的空間距離,在人的視覺內達成的色彩混合稱為空間混合。

  旋轉混合和空間混合并不是真正的色彩混合,而是通過人們先看到的顏色的視覺殘留,加載到后看到的顏色上所產生的視覺混合,這兩種混合方式不會使色彩的明度變亮或者變暗,而是取參與混合的顏色的明度的中間值,所以也被稱為中間混合。

  三、色彩的屬性

  1、無彩色學一一是指白色、黑色或由這2種色調合形成的各種深、淺不同的灰色:按照一定的變化規律,它們可以排成一個系列,由白色漸變到淺灰、中灰、深灰到黑色,色度學上稱此謂黑白系列。黑白系列中由白到黑的變化,可以用一條垂直軸表示,一端為白,一端為黑,中間有各種過渡的灰色,o圖)無彩色系的顏色只有一種基本性質明度。它們不具備色相和純度,也就是說它們的色相與純度都等于零,色彩的明度可用黑白度來表示。愈接近白色,明度愈高,愈接近黑色,明度愈低。

  2、有彩色系(簡稱彩色系)一一是指紅、橙、黃、綠,青、藍、紫等顏色,不同明度和純度的紅、橙、黃、綠、青、藍、紫都屬于有彩色系。有彩色系的顏色具有三個基本特征,色相、純度、明度。熟悉和掌握色彩的三特征,對于認識色彩和表現色彩是極為重要的。

  a、色相一一是色彩的最大特征。所謂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區別各種不同色彩的名稱,也就是辯別色彩的差異,指不同波長的光給人的不同的色彩感受。

  b、純度(飽和度)一一所謂純度就是色彩鮮濁、飽和和純凈的程度。同一種顏色,當加入其它的顏色調和后,其純度就會較原來的顏色低。

  c、明度——指色彩的明暗程度,對光源來說可以稱為光度,對物體色來說

  3、明度、純度、色相三要素的關系:

  任何色彩(色相)在純度最高時都有特定的明度,假如明度變了,純度就會下降。

  a、高純度的色相加白或加黑,降低了該色相的純度,同時也提高或降低了該色相的明度

  b、高純度的色相加與之不同明度的灰色,降低了該色相的純度,同時使明度向該灰色的明度靠近;

  c、高純度的色相如果與同明度的灰色混合,可構成同色相同明度不同純度的系列。第二講色彩的對比

  一、對比的概念

  兩色并置,有明顯的不同稱之為對比,當對比達到最大值時,我們稱之為直徑對比或極地對比。

  任何藝術效果都離不開對比,虛與實、明與暗、動與靜、高與低、繁與簡等,色彩效果同樣也是靠對比來增強和減弱的,通過畫面和圖形探索色彩對比的規律,尋覓色彩對比的特有魅力,是設計和創作的永恒課題。

  二、色彩對比的分類

  以色彩自身的特征出發,認識各種對比的性質、意義和作用,可分為色相對比、明度對比、純度對比、補色對比、冷暖對比、同時對比和連續對比。

  以探索色彩對比的構成規律出發,可分為:面積對比、形狀對比、位置對比、距離對比、數量對比等。

  1、色相對比

  色相對比是色彩對比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對比,正是這一對比,確立了色彩存在的價值,有了色相,色彩的其它一系列對比才得以展開。

  色相對比是各色相差別而形成的對比,色相對比的強弱可以用色彩在色相環上的距離來表示。

  a、鄰近色:以某一顏色為基準,與此色相相鄰的顏色為鄰近色。

  b、類似色:以某一顏色為基準,與此色相間隔2~3色的顏色為類似色。

  c、中差色:以某一顏色為基準,與此色相間隔4~7色的顏色為中差色。

  d、對比色:以某一顏色為基準,與此色相間隔120°~150°的任一兩色互為對比色。

  e、互補色:以某一顏色為基準,與此色相間隔180°的任一兩色互為互補色。

  鄰近色、類似色的對比為色相弱對比;中差色之間的對比為色相中對比;對比色之間的對比為色相強對比;互補色之間的對比為色相的極地對比。

  色相對比多見于民間藝術作品中,給人以質樸、率真的感覺。

  2、明度對比

  明度對比是色彩明暗程度的對比。

  a、明度基調

  ★低明度調——由1—3級的暗色組成的基調,具有沉靜、厚重、憂郁、遲鈍、沉悶的感覺;

  ★中明度調——由4—6級的中明色組成的基調,具有柔和、甜美、穩定的感覺;

  ★高明度調——由7—9級的亮色組成的基調,具有優雅、明亮、輕松、寒冷、軟弱的感覺。

  b、明度對比的強弱

  ★明度弱對比——相差3級以內的對比,又稱為短調,具有含蓄、模糊的特點;

  ★明度中對比——相差4—5級的對比,又稱為中調,具有明朗、爽快的特點;

  ★明度強對比——相差6級以上的對比,又稱為長調,具有強烈、刺激的特點;

  c、明度調性的延展★高長調★高短調★高中調★中長調★中中調★高短調★低長調★低短調★低中調★最長調

  3、純度對比

  將不同純度的顏色并置,因純度的差異而形成的鮮艷的顏色更鮮艷,渾濁的顏色更渾濁的色彩對比現象,稱為色彩的純度對比。

  a、改變色彩純度的方法★摻合黑色降低純度★摻合白色降低純度★摻合灰色降低純度★摻合互補色降低純度

  b、純度基調

  將純色與同明度的灰色以不同比例相混合,建立一個9等級的純度推移,并以此來劃分純度的基調:

  ★低純度調——由1—3級的低純度色組成的基調,容易產生臟、灰、含混無力的感覺;

  ★中純度調——由4—6級的中純度色組成的基調,具有溫和、柔軟、沉靜的特點;

  ★高純度調——由7—9級的高純度色組成的基調,具有強烈、鮮明歡快、擁擠、忙碌的感覺;

  c、對比★純度弱對比★純度中對比★純度強對比

  純度對比通過色彩飽和度的中和,可以使過分跳躍的色彩得到抑制,調整畫面的主次關系,低純度調的色彩搭配容易沉悶、暗淡,但如果把握得當,可以得到非常優雅的畫面。

  4、補色對比

  互補色的對比會使互補的色彩雙方更加鮮明,光彩奪目。

  在光譜六色中的三對互補色,在互補色對比的過程中又具有各自獨特的對比價值:

  ★黃——紫:在明度的極地對比中展開;★橙——藍:在冷暖的極地對比中展開;★紅——綠:在同明度色相的強對比中展開。

  5、冷暖對比

  色彩的冷暖感覺既是心理的也是生理的,因色彩感覺的冷暖差別而形成的對比,稱為冷暖對比。

  a、不同色相的冷暖差別:

  ★暖色系:黃、黃橙、橙、紅、紅橙、紅紫等,暖色給人以前進感。★冷色系:黃綠、綠、藍綠、藍、藍紫、紫等,冷色給人以后退感。

  b、同色相的冷暖差別:

  ★同一色相的顏色,加白色越多。色彩越明亮,同時也越冷;★同一色相的顏色,加黑色越多。色彩越暗,同時也越暖。

  c、純度對色彩冷暖的影響:

  ★純度越高的顏色冷暖的感覺越強烈;★純度越低的顏色冷暖的感覺越微弱。

  d、對比

  色彩的冷暖感是通過對比產生的,同屬于冷色系或同屬于暖色系的顏色放在一起,同樣可以對比出冷暖的差異。

  6、同時對比與連續對比

  a、同時對比

  在同一時間,同一空間所看到的色彩對比現象叫同時對比,同時對比產生于這樣的事實;看到的一種特定的色彩。眼睛都會同時要求它的補色,如果這種補色還沒有出現,眼睛就會自動地將它產生出來,正是由于這個事實,色彩和諧的基本原理才包含了互補色的規律。

  同時對比的動人效果可用適當的方法將其擴大或抑制,重要的是,要知道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同時對比可以發生,以及怎樣能將它們中和。

  ★、同時對比中,兩鄰接的色彩彼此影響顯著,尤其是邊緣;

  ★、兩對比色彩為補色關系時,兩色純度增高顯得更為鮮艷;

  ★、高純度的色與低純度的色彩相鄰接時,使高純度的色顯得更鮮,低純度的色顯得更灰;

  ★、高明度與低明度的色彩相鄰接時,使明度高的色顯得更高,明度低的色顯得更低;

  ★、兩不同的色相相鄰接,分別把各自的補色殘像加給對方;

  ★、兩色面積,純度相差懸殊時,面積小的,純度低的色彩將處于被誘導的地位,所受對方的影響大。而面積大、純度高的色彩除在鄰湖邊緣有點影響外,其它基本不受影響。

  ★、無彩色與有色彩之間的對比,有色彩的色相不受影響。而無彩色(黑、白、灰)有較大的變化,使無彩色向有彩色的補色變化。

  b、連續對比

  連續對比的特征:

  ★、把先看色彩的殘像加到后看色彩面,純度高的比純度低的色彩影響力強。如先看色彩與后看色彩恰好是互補色,則會增加色彩的純度使之更鮮艷,其影響力以紅與綠為最大。因為眼睛把先看色彩的補色殘像加到后看物體色彩上面的緣故。就是因為這種前后對比的關系,這種色彩對比的方式我們稱為連續對比。

  7、面積與色彩對比

  無論是色調的形成還是色彩主次關系的調整,色彩的面積分布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當一種色彩或以這種色彩為主構成的色調在畫面中占有最大面積時,畫面的色調就隨之形成。要改變一幅作品的色調,最基本的手段就是改變色彩占有的面積。

  面積對比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色塊的相對色域,恰當的說面積對比就是一種比例對比。

  a、面積與色調

  ★以色相面積差別形成的色調(紅色調、黃色調、綠色調等);

  ★以明度面積差別形成的不同明度調(高明度調、中明度調、低明度調等);★以純度面積差別形成的不同純度調;★冷暖調。

  b、色彩對比與面積的關系★相同色彩的面積對比:面積相同,對比效果弱面積差別越大,對比效果越強★不同色彩的面積對比:面積相同,對比效果強烈面積差別越大,對比效果越弱

  8、形狀與色彩對比

  在心理學上,把由一種感覺引起的另一種感覺,稱為共感或副感覺。如:當見到某種色彩時,會聯想到某種味覺感覺。色彩的形狀感也是色彩的副感覺之一。

  伊頓認為紅、黃、藍三原色恰好與正方形、三角形和正圓形符合。正方形象征著物體的穩定與重量,有一種實在感,紅色飽滿、濃郁的視覺特征符合正方形的安定、重量與充實,紅色具有擴張感,正方形的四個內角就象指向四方的箭頭一樣,正方形同樣具有擴張性。

  三角形在這三個形體中明顯的瘦削、銳利、份量最輕、富有刺激性;黃色的特征是明亮醒目、銳利快速,在三原色中,黃色是最富有刺激性的顏色。

  圓形在所有形狀中最為詳和,使人感到輕快、流暢、飄浮,并且沒有緊張感;藍色使人想到天空、大海、空氣和水,這與輕快流暢、輕松飄浮的圓形相吻合。

  三原色的形狀共感一經確定,作為間色的橙、綠、紫的形狀也就應運而生:

  橙色為介于正方形與三角形之間的梯形;綠色為圓與三角形之間的球面三角形;紫色為介于正方形與圓形間的橢圓形。

  形與色原是無法分離的統一體。當明白了色彩與形狀的關系,我們就知道當色彩和形狀在畫面中相一致時,畫面的效果就會加強。

  9、位置與色彩對比

  ★、色彩本身的份量感和運動感決定其在畫面中的位置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效果;

  ★、顏色相互之間的關系(距離)不同,色彩效果不同;差異越大的顏色,距離越近,會產生相互排斥的張力,對比效果越強;差異越小的顏色,距離越近,會產生相互吸引的親和力,對比效果弱。

  10、數量與色彩對比

  數量對色彩對比的影響有三個方面:一為同一畫面上究竟有多少種顏色二為同一顏色究竟有多少類形體;三為同一顏色、同一形體有多少數量

  第三講色彩的調和

  人們把“和諧”作為美的基本原則,視變化中的秩序和統一為“美的方程式”。色彩調和是色彩構成中的重要環節,掌握好各種調和的構成法則,縮小、緩解某些色彩的過量對立與差異,理清畫面的主次關系,保持色調的和諧統一,才能顯示出色彩構成的表現力,把握色彩表達的技巧,歸結到最終就在于協調好色彩的對比與調和關系。

  一、色彩調和的原理

  1、從色彩視覺的生理角度講,互補色的配合是調和的。

  因為人在看到某一色彩時,總是欲求與此相對應的補色來取得生理平衡。伊頓說:“眼睛對任何一種特定的色彩,同時要求它的相對補色,如果這種補色還沒有出現,那么眼睛會自動的將它產生出來。”正是靠這種生理現象,色彩和諧的基本原則中才包含了互補色的規律。

  2、在視覺上,既不過分刺激,又不過分曖昧的配色才是調和的。

  配色就好象譜曲,沒有起伏的節奏,則平板單調;一味高昂緊張,則雜亂反常。配色的調和取決于是否明快,過分刺激的配色容易使人產生視覺疲勞,緊張和煩躁不安。

  3、由于人生活在自然中,來自自然色調的配合和連續性,就成為人視覺色彩的審美習慣和經驗。

  自然界中景物的明暗、光影、強弱、冷暖、灰艷、色相等色彩的變化和相互關系,都有一定的“自然秩序”,即自然規律,其變化是有秩序、有節奏,非常和諧的。

  4、配色調和與色相、明度、純度和面積等有關。

  二、色彩調和的類型

  1、同類調和

  同類調和是在同類色相的色彩中,通過明度或純度的變化來構成畫面。同類調和也是最基本的調和法則,凡是同類色的配色都很容易達成調和。

  2、近似調和

  近似調和是指色彩對比在相鄰的色相范圍內進行,就能獲得色彩調和。與同類調和相比,近似調和除了明度、純度的變化外,還有小范圍的色相變化。

  同類色雖然容易達成調和,但掌握得不好,會有單調平淡之感,近似調和有色相的變化,可以豐富畫面,又因這種變化只在近似色中產生,不會造成過分的視覺跳躍。用近似調和對色彩進行歸納、調整,對治理畫面色彩的散亂和把握畫面中的非主題對比是比較有效的。

  3、同一調和

  同一調和是一種弱對比調和。同一調和使色彩調和的范圍從同類色、近似色擴展到包括互補色在內的所有色彩,同一調和法的運用,使互不相容的對比色彩有可能協調到一起。同一調和的方法:

  同一調和法就是在相互對立的兩色中共同添加某一顏色作為媒介色,來減弱原有色彩的對比強度,達成調和的目的。

  a、加白色調和:在強烈刺激的色彩雙方混入白色,使其明度提高,純度降低,刺激力減弱,混入的白色越多調和感越強。

  b、加黑色調和

  c、加同一灰色調和d、混入同一原色調和

  e、混入同一間色調和

  f、互混調和

  4、分割調和

  分割調和有稱為間隔調和,是在兩種對立的色彩之間建立起一個中間地帶,來緩沖色彩的過度對立。同一調和和分割調和都可以在所有的色彩之間運用,不同的是同一調和需要在相互對立的色彩中混入媒介色,從而或多或少地改變了原有色彩的純度和特性,以對立色彩雙方各自作出讓步來達成和諧,這一調和法處理不當,容易失去畫面原有的力度;而分割調和可以不改變色彩的任何屬性,因而處理得當既可以加強,又可以減弱畫面原有的強度、力度、個性,也利于控制畫面的色調。

  5、面積調和

  通過增減對立色各自占有的面積,造成一方的較大優勢,以它為主色調來控制畫面,達成調和,因而面積調和也稱為優勢調和。

  a、在同純度情況下,大面積處主導,小面積處誘導。

  b、大面積灰色,其小面積純色處主導,因為灰色無色相。

  c、面積等量時,其色相應向同類色靠攏。

  d、面積等量時,其純度差應加大。

  e、采用補色時,應用一間色來緩解其沖突,或降低其中一色的純度,使其處于被誘導的地位。

  6、秩序調和

  a、漸變的秩序

  b、重復的秩序

  c、方向的秩序

  第四講色彩的象征及色彩構成的表現力

  一、色彩的心理

  我們觀看色彩時,除了直接地受到色彩的視覺的刺激外,在思維方面也可能產生對生活經驗,環境事物的聯想,進而左右我們的心理情緒,這種反應稱為(色彩的心理感覺)。

  色彩的心理感覺,按照觀者之不同而顯現出個別的差異,尤其是愛好,厭惡等之感覺,這些感覺方式也隨著性別、年齡、教育、職業的差異各有不同,因此,對這種情緒性的感覺方式,很難下一個統一的結論。如讓許多人去觀看同一色彩,將所得的感覺可以得到許多共同的感覺,我們雖然不能據此認定(這種色彩一定會引起某種感覺l但可大略了解這種色彩感覺傾向。另一方面而言,有些感覺方式則比較不帶情緒性反應。如冷暖感、輕重感、膨脹收縮感等。則是屬于機能性的感覺方式,也是較大多數人共同的感覺傾向。不管是情緒的感覺方式,或是機能性的感覺傾向,都是色彩在我們心理上所造成的影響力。

  1、冷暖感:

  色彩的感覺大都與聯想有關,有的顏色使人聯想到天空,流水、雪景、冰塊,會引起這種印象的叫冷色或寒色,(灰色、藍色、綠色、白色)等。讓人聯想到太陽、火焰、血等暖烘烘的感覺的色彩稱暖色。如紅、橙、黃等色。

  色彩的冷暖感會因其明度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感覺,例如:紅色系中的粉紅色,其溫暖感較鮮紅色大為降低,并有轉趨涼快的傾向,而暗

  藍色則寒冷感比鮮藍減少,淺藍比深藍更具寒意感。色彩的冷暖也常受配色的影響;如小面積的綠色,搭配暖色,則整體感還是暖色調。小面積的綠色搭配冷色,則整體感還是冷色調。

  2、進退感:

  同一背景、面積相同的物體,由于其色彩的不同有些予人有突出向前的感覺。有的則給人后退深遠的感覺。當兩種同形同面積的不同色彩在相同無彩系的背景襯托下,我們的感覺也是不同的。如黑與白,我們感到白色大,黑色小,紅與蘭,我們感到紅色大,蘭色小。

  高純度與低純度,高純度大,低純度小。大的我們稱前進色、膨脹色;小的后退色、收縮色。其結果暖色前進、膨脹。冷色后退、收縮。從明度上講,明度高前進、膨脹,低的后退、收縮。純度高的前進、膨脹,低的后退、收縮。

  3、輕重、軟硬

  色彩能使人看起來有輕重感,一般來說,明度越高,感覺越輕,明度越低感覺越重。暖色系的色彩感覺較重。冷色系的色彩感覺較輕。但造成輕重感的最大因素,還是明度高低的影響最大。

  一般來說,感覺柔和的色彩,通常是明度較高、純度較輕的顏色,相反的,使人感覺堅硬的色彩,通常都是明度較低、純度較高的顏色。

  在無彩色中,黑白具有堅硬感,灰色是有柔和感,有彩色的冷色有堅硬感,暖色則有柔和感。

  總括來講:決定色彩輕重感覺的主要因素是明度,即明度高的色彩感覺輕,明度低的色彩感覺重。其次是純度,在同明度、同色相條件下,純度高的感覺輕,純度低的感覺重。

  從色相方面色彩給人的輕重感覺為暖色黃橙、紅給人的感覺輕,冷色藍、藍綠、紫等給人的感覺重。

  物體的質感給色彩的輕重感覺帶來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物質有光澤、質感細密、堅硬給人以重的感覺,而物體表面結構松、軟,給人感覺就輕。

  同祥,色彩的軟硬感覺為,凡感覺輕的色彩給人的感覺均軟而有膨脹的感覺。凡是感覺重的色彩給人的感覺均硬而有收縮的感覺。

  4、興奮與沉靜感:

  不同的色彩刺激我們,使之產生不同的情緒反射,能使人感覺鼓舞的色彩稱積極興奮的色彩。而反之,使人消沉或感傷的色彩稱之為消極的沉靜色彩。影響感情最歷害的是色相,其次是純度,最后是明度。

  會引起觀者興奮感的顏色如紅色、橙色等。稱為(興奮色);而使人有沉靜感的顏色,如藍、藍綠等色,稱為(沉靜色)

  大致來說,亮暖色屬于興奮色,而冷色屬于沉靜色。就明度而言,明度高的顏色富極積性,為興奮色,深的顏色較消極,屬于沉靜色。純度方面,則純度越高越富極積性,純度越底則富消極性;因此,高純度的色彩為興奮色,而低純度的色彩為沉靜色。

  5、爽朗與陰憂感:

  明度越高的色彩越具有爽朗感,明度低的色彩則往往會有陰郁感。無彩色中的白色具有爽朗感,黑色則具有陰郁性。灰色為中性色,暖色較有爽朗感,冷色則偏向陰憂性質,當中若加上明度與純度的變化,則更加強爽朗感與陰憂感的效果。

  6、華麗與樸素感:

  色彩也有華麗與樸素感的區別,這種感覺主要與純度有關,純度越高則鮮艷,華麗的感覺越強。明度對華麗的影響雖然較小,不過高明度的色彩還是比低明度的色彩顯得較為華麗。

  就色調而言,活潑、高明度、強烈的色調,具有鮮艷、華麗的感覺與效果,而低明度的灰暗色調與純色調,則使人有樸素的感覺。

  從色相講:暖色給人的感覺華麗,而冷色給人的感覺樸素。

  從明度講:明度高的色彩給人的感覺華麗,而明度低的色彩給人的感覺樸素。從純度講:純度高的色彩給人的感覺華麗,而純度低的色彩給人的感覺樸素。從質感上看:質地細密而有光澤的給人以華麗的感覺,而質地酥松、無光澤的給人以樸素感。

  7、色彩的音感:

  據說牛頓能聽音辨色,從do到so的部分,正好與紅一紫的光譜色順序相同。聲音的高低可以用明度表示出來,聲音越高,則明度越高,聲音的感情也用色彩來表示,如紅色表示熱情的聲音,黃色表示快樂的聲音,黃色一一綠色表示悠閑的聲調;藍色則表示悲傷的音符。

  繪畫大師康丁斯基認為:強烈的黃色給人的感覺就像尖銳的小喇叭聲音,淺藍色的感覺像長笛聲,深藍色隨著明度的降低,就像低音提琴到大提琴的音響效果。音感作畫。也就是利用色彩的音感為依據所創作的繪畫。

  8、色彩的味覺感

  色彩具有味覺感,這種味覺感大都由人們生活中所接觸過的事物聯想而來,在過去的`經驗中,我們所食用過的食物、蔬果等色彩,對味覺形成了一種概念性的形式。因此對于我們未曾食用過的食物,往往會先以它擁有的外表色彩,來判斷其味道。

  酸:使人聯想到未成熟的果實,因此酸色即以綠色為主,從果實的成熟過程中顏色的變化情形得到概念。因此,黃、橙黃、藍等色彩,都帶有些微酸味的感覺。甜:暖色系的黃色、橙色最能表現甜的味道感。另外,明度、純度較高且清色者亦有此感覺,如粉紅色、象牙色的冰淇淋比較具有甜味感。

  苦:以低明度、低純度帶灰色的濁色為主,如灰、黑、黑褐等色,這些色易讓人聯想到咖啡或者中藥。

  辣:由辣椒及其他刺激性的食品聯想到辣味。因此,以紅、黃為主。其他如綠色、黃綠的芥菜色、生姜色也是辣味感的色調。

  澀:從未成熟的果子得到了澀味的聯想,所以,帶濁色的灰綠、藍綠、橙黃等色都能表示澀味感。

  9、季節感:

  我們從四個季節來闡述;就意味我們要在色彩球體表面和內部為每一個季節找到那樣一些色彩和特點,它們在同整個有色彩世界的關系中是明顯地屬于表現那個季節的。

  春天自然界中的青春煥發、蓬蓬勃勃的生機是用明亮的色彩來表現的。黃色是最接近于白光的色彩,黃綠色則是它的強化色。淺的粉紅色和淺藍色調子擴大并豐富了這種和諧色。黃色、粉紅色和淡紫色是在植物的蓓蕾中常見的。

  秋季的色彩同春季的色彩對比最為強烈。在秋季,草木的綠色已消失,即將衰敗而變為陰暗的褐色和紫色。

  春季的錦繡景色在夏季的成熟中得到完滿實現。

  夏天的自然界由于大大向外推進而形成極其豐富的形狀與色彩,所以達到最濃密的程度,獲得生動、充實的造型力量。暖調的、飽和的和積極的色彩,都是些只有在色彩球體的一個特殊區域里才能找到其最高點的色彩,在這里表現了夏季。為了同它們進行對比并擴大這些主要色彩,它們的補色當然也是必要的。冬季是通過大地力量的收縮性內向運動,顯示自然界典型的消極無為的季節;要表現它,我們需要的色彩就要能暗示退縮、寒冷和內向的光輝、透明和稀薄。自然界以四個季節來完成的規模宏大的呼吸循環,就可以這樣用色彩清楚而客觀地表現出來。

  二、色彩的聯想與象征

  當我們看到某種色彩時,常常把這種色彩和我們生活環境,或生活經驗中有關的事物聯想在一起,這種思維傾向稱為(色彩的聯想l色彩聯想是通過過去的經驗,記憶或知識而取得的。

  例如一般人見到紅色;會想到血、火、消防車或紅蘋果,看到綠色可能會想到草皮、樹木、綠色的蔬菜、水果等。這種色彩的聯想,在很大程度上受個人過去的經驗、知識,以及化意所影響,也會因年齡、性別、性格、教育、環境、職業、時代與國民性之差異而有所不同。

  色彩的聯想有時是有形象的具體事物,有時則是抽象性的事物;一般來說,幼年時期所聯想的以具體事物為多,隨著年齡增長、教育的提高,抽象性的聯想即有增加的趨勢,這種抽象勝的聯想,稱為(色彩的象征)它是屬于比較感性的思維層面,也偏向心理上的感覺效果。

  這些色彩的聯想經多次反復,幾乎固定了它們專有的表情。于是該色就變成了該事物的象征。

  1、紅色

  紅色表示生命,熱情、精神充沛,使人興奮、引人注民快活的,充滿青春氣息,最能引起情結活動的顏色,也是原始人類最早使用的效色,它勾畫著人生的悲喜劇。

  12色環中。紅既不象黃,又不象藍。紅色不如黃色,光澤容易消失,具有強度和彈力。紅色帶黃調時暖感增加,帶藍調時編冷,感情上冷靜。紅橙色濃,不透明,充滿厚和暖的感覺。藍色調的紅紫兼有高貴的精神和小家碧玉的姿態。紅色放在檸檬黃上面時發暗、無力。如果放在黃綠上面,紅色有中了邪的感覺,顯得嘈雜而粗俗。紅橙和黑色對比時,刺激太大,令人不決,有狂熱、惡魔般戰栗的感覺。紅色和黃色不同。亮、淡則冷,沉則暖。冷暖的幅度廣,中間色和清色的變化大,明暗的等級多,紅色保持紅本身的表現特征,具有非常豐富的變化。

  2、橙色

  一般說的桔色,又稱橙色,充滿了暖色感,是一種紅色中帶有黃色的色彩。看到橙色,就會令人想到炎炎夏日。使人有強烈的印象。而橙黃色給人的感覺也一樣,就像盛夏炎炎的陽光。

  黃和紅的混合色橙色最活潑、有光澤。具有明快的特色;但加白或黑時立刻夫去這一特征。加黑時呈現悶的褐色。褐色明度增加則得米色。米色作為室內的顏色,具有柔和溫暖的氣氛。

  3、黃色

  黃色的種類繁多,充滿明亮給人以陽光和煦的柔情,黃色意美著太陽、溫暖、舒心。黃色象征日光。

  明黃在中國帝王時期是禁忌的顏色;尤其是清朝;是天子專用色,表示至高無尚的威嚴。臣民亂用則定欺君犯上之罪。可造殊深殺九族之災。在古羅馬也被作為高貴的色彩。現代僧侶的袈裟也用黃色。在自然界秋天的色彩是黃色。因此。黃色又代表著金秋,而基督教卻作為猶大衣服的色,所以在信仰基督教的國家里把黃色以為是最下等色。淡黃色系列,容易使人聯想到香味可口的食品,故食品包裝設計以此為色調。黃色經常使用在引人注意的情況下,如信號燈、施工中的符號,安全服等,因而稱之為安全色。

  4、綠色

  綠色是大自然草木的顏色,所以意味著自然生命和生長,象征和平、安祥、平靜、溫和。因此給人的印象就是安全、自然,帶給我們內心的平安。在交通信號中又象征著前進與安全。綠色是大自然的顏色,春天萌芽的綠草,充滿了朝氣、希望、新鮮,到秋天,面臨著冬天的m#到來,綠色就逐漸較為深暗。在西方綠色又意味著嫉妒、惡魔。

  5、藍色(藍色又稱青色)

  藍色給人最直接的聯想便是清澈深造的大空,一望無際的大海,閃動著深遠而神秘的藍色彩。藍色具有吸引人的題力,并予人寂靜、透明的感覺,可展現無限的空間感。

  藍色表示希望,在西方表示名門血統,因此藍色是身份高貴的表示。不過相反,藍色又是絕望的同義語,所謂“藍色的音樂”實質就是“悲傷的表示”。在美國的懇荒時代,藍色是勞動服的基本顏色。19世紀時,掌據海權的英國,船員的服裝以藍色為主,因此,藍色又被稱為海軍色。世界各國的海軍,選擇藍白條紋的海魂衫做軍服雅致、和諧、威武、肅穆。是海洋中視覺感受的最佳選擇。

  6、紫色

  紫色是19世紀中葉,英國制造瘧疾特效藥奎寧的合成色。后來變成合成的染料。當時,維多利亞女王穿著這種顏色的服裝,出席萬國博覽會的盛會,而引發熱門話題。格調高雅的紫色系,因此成為英國王室的傳統色系。

  在西方希臘時代,紫色作為國王的服裝色使用,表示著尊貴。過去我國和日本作為表示等級的服色。紫色系在歐洲流傳很廣,其華麗、高貴的特性別具一格。

  優雅、華麗的紫色系,可提高周遭的氣氛;而在正式的場合或宴會中,也屬于非常引人注目的顏色。其特點嬌柔、安祥、高尚、艷麗、優雅。

  大自然中的紫色并不是很多,但它的出現都是那么大然、巧妙、均衡,給人以清新,談稚之感。服裝上紫色和粉紅色、白色、金色、銀色等色相相互搭配時,最能引發人們的夢幻般的憧憬。

  三、配色的源泉

  從創造的原則上說,原表象與新畫面是兩種相對獨立的東西。前者為后者提供素材,素材給創作構思提供依托;后者將是前者的再創造,它將原色彩從限定的狀態中解脫出來,使之消失在新的氣氛中,達到自身完整的、獨立的、富有某種意義的創作目的。這種再創造的過程,可以說是主、客觀融合的過程,也是具象與抽象自身轉換的過程。

  配色素材的來源非常廣闊:一方面可乞靈于古老的民族文化遺產,從一些原始的、古典的、傳統的。民間的、少數民族的藝術中祈求靈感;另一方面可從變化萬千的大自然中,以及那些異國他鄉的風土人情。各類文化藝術和藝術流派中獵取素材。

  (一)、色彩的再創造

  1、采集

  藝術大師畢加索曾在他的創作理論中談道:“藝術家是為著從四面八方來的感動而存在的倉庫,從天空。大地,從紙中,從走過的物體姿態、蜘蛛網我們在發現它們的時候,對我們來說,必須把有用的東西拿出來,從我們的作品直到他人的作品中。”可見,對于一個藝術工作者來說,敏銳的觀察能力。獨特的思維方式、豐富的文化修養是多么的重要。“萬物靜觀皆得”,只有對世界充滿熱愛、專注和探索精神,才能從平凡的事物中發現別人沒有發現的美,逐步去認識客觀色彩中美妙的色彩關系和美好的形式,從而揭示美的色彩規律。a、寫生

  寫生是收集色彩素材、積極地咀嚼和充分地消化色彩對象的最好方法。它在采集自然色彩時用得較多。作為寫生的第一個步驟,就是要作深人細致地觀察,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和角度去感知對象,分辨各種色彩的復雜變化。寫生的過程,是深人理解、認識色彩關系和概括、提煉色彩要素的過程。因為寫生的目的不能只滿足于視覺的直觀再現,而應是通過采集者的審美情趣對對象加以改造和變化,從而發現美。

  b、攝影

  彩色攝影是現代藝術家常用的采集手法。它簡便、快速、完整、真實、準確,能把瞬息萬變的自然現象凝固于瞬間。從藝術史看,整個藝術史也是視覺方式的歷史。變換一種觀察方法,就會革新一種觀念,宏觀與微觀所獲得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具有現代科學手段的攝影技術,對色彩的敏感程度大大超過了人的肉眼和觀察能力,特別是相機上可以更換的鏡頭,使同一個物象可獲得多種截然不同的。意想不到的效果。也就是說,攝影采集需要的是敏銳的感覺和相機鏡頭二者完美的結合。旅加畫家、攝影家程子然說過:“相機不是幫助我去拍作品照抄(我最瞧不起沒有創作能力用相機拍了回來照抄的‘所謂畫家’,我只是用相機去拍攝自然的色回來作參考而已”。在某些方面,攝影打破了長期以來的寫生概念,使收集素材的范圍大大地擴大了。《國際色彩權威》、《啟隆》等發布的流行色,多是通過攝影資料為依據來預測和發布的。另外,利用特技攝影,如顯微攝影、旋轉、微動攝影、疊影、罩影等手法加以再創造,其色彩的變化更是奇幻無比。

  c、臨摹

  臨摹是學習和采集傳統色彩、民間色彩、少數民族色彩時多用的手法。這種臨摹應算是記錄性臨摹,即根據需要有重點地做局部色彩和圖形的臨摹,從具體的調色中、顏色的對比中、圖形的變化中。用筆的力度中去體會該作品的特征與風貌,從而準確地把握對象的原始色彩風格。

  d、剪貼

  剪貼指收集圖片和標本。看雜志或畫報時,我們經常會被里面精彩圖片的美妙色組所打動,這時,不妨將它們剪貼收集起來,作為自己未來配色設計的依據。像火花泅票、各種繪畫和攝影作品等。藝術院校的學生經常愛買過了期的舊畫報,其目的也是想從普通的圖片中尋找靈感,取得意想不到的美的啟示。采集標本是指采集那些力所能及的小的實物,如紅葉、杏葉、樹皮、貝殼、鵝卵石、蝴蝶等。標本給人的感覺總是那樣真切、動人,猶如身臨其境。當然,標本的收集非常不易,也很有限,但只要我們細心觀察,不要錯過機會,就一定會有更多的收獲。

  2、抽象

  抽象,可理解為對事物“高度”的概括。它是從采集到重構過程中的一個關鍵性步驟。面對采集來的素材,我們只有掌握了美的抽象能力,才有可能對事物進行改造,使之成為“形式美”的藝術品,也才有可能使美感得以“高級”的升華。當然,抽象的過程是極其復雜的,因為它不僅是在創作,而且更多的是在進行美的探索。這中間不但包含著創作者對美的愿望,對美的理解,同時也包含著創作者對事物的態度。是情感性的,還是理智性的,不同的態度導致出不同的創作過程,不同的過程所獲得的結果也將是不同的。情感性帶來熱抽象藝術,理智性帶來冷抽象藝術。

  a、熱抽象藝術客體一情感性體驗一簡潔化(形、色、質)一較自由的成型一一情意的直覺表現。

  熱抽象藝術的創作過程,需將自己投人到或融化到客觀物象中去,神情是凝視的、專注的。然后將其形。色簡潔化,方法可采取集中、概括、夸張、變形等加工手段。因為我們主要研究的是色彩,所以形。色。質的完善主要是色彩的完善。形可舍棄,但不可忽視形對色面積、色對比產生的作用。另外,不同材質的肌理所反映出的顏色變化也要考慮進去,如綠色的苔薛、綠色的芭蕉葉、綠色的鸚鵡羽毛一總之,形和質是為色服務,應根據色的效果進行取舍。接著就是進人以情緒、節奏為動力的較自由的成型階段。夭家知道,任何結構體都有它的自律性,無論是熱抽象藝術還是冷抽象藝術,到了成型階段就要按某種

  規律進行發展了。熱抽象的最后目的是情意的直覺表現。也就是說,此創作過程帶給人們的視覺效果往往含有創作者很大成份的感情因素,從結果的面貌仍能感受到原表象的痕跡和意義。

  熱抽象藝術的例子很多,像花卉變形、動物圖案、風景圖案、歸納色等基本上都屬熱抽象藝術。我國國畫的大寫意、西方的抽象行動主義等,畫家用筆的力和動作節奏,以及畫面最后的形態、用色,都與當時醞釀的情緒有關。熱抽象藝術能比較容易地傳達出創作者的意圖和思想。

  b、冷抽象藝術

  冷抽象藝術的創作過程屬純粹的理性思維。面對客觀物象,運用立體幾何的分析方法將對象的造型要素。色彩關系、張力空間、結構方式等進行剖析、提取(或截取x加強和組合。剖析對象最有特征的形色關系,提取對象本質的部分,將對象簡化為或還原為單純的基本形和基本色,或截取對象最有特征的形。色部分,然后,根據其張力空間的大小、強弱,再將基本形、色有重點地加強和組合。畫面的構成多為平面化的幾何形,或者是客體的抽象符號,通過點、線、面與顏色的形態、張力及方向等的完滿交織,加上心理聯想與藝術通感的作用,從而喚起人們的主觀精神。盡管冷抽象的結果大多是點、線、面、顏色的組織關系,沒有任何的具象形,看似簡單,但“以少勝多”正是抽象藝術的特征。這些點、線、色各自都有著獨立的表現價值,它們的外在特性都是由繪畫語言的內在價值所決定的,而內在價值即表現為精神的價值。與感性的創作過程相比,理性的創作過程更內在,也更抽象,更偏重意念的表現。當然,這種表現一定是直覺的,如果讓人一點感受不到也是不成功的。像蒙德里安、康定斯基的許多作品,在冷抽象藝術中都很具代表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藝術創作過程中,熱抽象和冷抽象是沒有絕對界線的,有的作品偏重理性,有的則偏重感性。是以情動人,還是以理服人,這是成功的藝術家所要考慮的兩個最基本的出發點。

  藝術創作離不開抽象的方法,只有具備了一定的抽象能力,才能進行主動的判斷、認識以至再創造。這也是人類一切創造性活動的關鍵。高更曾說過:藝術就是抽象。

  3、重構

  重構的意義是將原物象美的、新鮮的色彩元素注人到新的結構體、新的環境中,使之產生新的生命。這里我們從兩個方面來講重構:一是畫面中的重構,指根據采集對象的形色特征,經抽象過程,在畫面中進行重新組織的構成。色彩構成課中的練習多用這種方法,作業名稱叫“采集重構”,在正方形或長方形構圖中完成。此練習考慮更多的是原物象與畫面,以及畫面自身的完善程度。二是按不同門類的設計需要去重構,它多在專業色彩學習中出現。此時關注更多的應是抽象出來的色彩怎樣與設計形式達成和諧,也就是說,重構時不但要考慮和體現原物象的色彩特征,更重要的是要看其設計作品的形態、結構、材質、風格、功能等是否與采集來的色彩相協調。

  a、整體色按比例重構

  將色彩對象較完整地采集下來,抽出幾種典型的、有代表性的色彩,按原色彩關系和色面積比例,做出相應的色標,整體地運用在作品中。特點是能充分體現和保持原物象的色彩面貌。

  b、整體色不按比例重構

  將抽象出的幾種主要色彩等比例地做出色標,根據畫面要求有選擇地應用。特點是運用靈活。由于不受原色面積比例的限制,所以就有可能進行多種色調的變化。重構的結果仍能保留原物象的色彩感覺。

  c、部分色的重構

  從抽象后的色彩中任意選擇所需的色,可以是一組色,也可以是一個色。特點是運用更加自由,更加主動,原物象只給我們以色彩啟示,并不受原配色關系的約束。

  d、形、色同時重構

  在重構過程中,有時會發現如果與原物象的形同時進行考慮,效果可能會更好,更能充分顯示其美的實質,突出整體特征。因為許多物象色的表現是建立在特定形和形式之上的,尤其是自然色彩。反過來,原物象的色和色關系往往還能給畫面的結構、產品形態等帶來啟示。e、色彩情調的重構

  依據原物象的色彩感情、色彩風格做‘神似”的重構。重構后的色彩和色彩關系可能與原物象很接近,也可能有所出人,但始終保持其原色彩意境、情趣的方向不變。此方法較之以上幾種有一定的難度,它需要創作者擁有對色彩的深刻感受和理解,不然,重構色彩就會缺乏感染力,很難與觀者產生共鳴。在采集、抽象、重構之間,采集相對獨立一些,而抽象、重構有時則是同步進行的。重構的過程是個再創造的過程。面對同一素材,不同的人。不同的目的、不同的修養、不同的表達技巧,最后所呈現的重構面貌也各不相同。

  色彩再創造的過程,可謂是一把打開色彩新領域大門的鑰匙,它教會我們如何發現美,直至最終創作出表現美的作品,并能鍛煉和培養每個人盡量去尋找一種最適合于自己的和屬于自己的原創力。因為藝術中最有沖擊力的就是原創性。畢加索常說:我不知下張畫是什么。在他的每一幅作品中都能感受到一種強大而震撼的原創力。

  (二)、色彩的源泉

  1、自然色

  2、傳統色

  3、民間色

  4、繪畫色

【色彩構成教案】相關文章:

色彩構成教案計劃10-18

色彩構成招貼設計論文09-03

色彩構成學習心得體會04-22

色彩構成學習心得體會范文05-06

美術紅黃藍構成的教案11-09

《形的重復構成》教案08-06

色彩構成學習心得體會(通用11篇)11-12

形的重復構成教案03-02

色彩教案精選05-05

美術紅黃藍構成的教案3篇11-09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专区 | 最新国产精品视频第一页 | 亚洲精品揄拍自拍第一页 | 欧美日韩亚洲中文 |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一区二区 | 精品国产偷窥丝袜在线拍国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