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陽岡》教案優秀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景陽岡》教案優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景陽岡》教案優秀1
教學目標
1.會認唬、詭、踉、蹌等11個字,理解晌午、恰當、豈不、請勿自誤、脊梁、咆哮、酥軟等詞的意思。
2.訓練按事情發展順序給課文分段,理解課文內容,歸納中心思想。
3.指導朗讀,培養朗讀能力,訓練學生思考能力、閱讀能力,使學生進一步體會人物性格特點。
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課文第一段與第三段細致描寫了武松在酒店喝酒和打虎的情形,突出了武松豪放、無畏、倔強的性格,是文章的重點,作者在喝酒和打虎兩件事上是如何抓住要點詳細敘述的也是文章的重點。
(二)教學中幫助學生理解文中的文言詞語是文章的難點,體會喝酒、打虎兩件事如何詳細敘述的也是難點。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初讀課文,掌握生字、新詞
1.劃分段落,概括段意。
2.朗讀訓練。
3.指讀課文,正音解詞。
(1)正音:晌(sh3ng)午
咆哮(xi4o)
請勿自誤(w))
脊梁(li2ng)
(2)解詞:
一飲而盡:一口氣喝完。
如何:為什么。
過往:來來往往。
平生:一生。
請勿自誤:請不要自己耽誤了自己。
2.揭題引讀,學生自悟。
(1)板書課題,啟示談話。
同學們都知道有個打虎英雄叫什么名字?(武松)對,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文章講的就是打虎英雄武松的故事。
(2)簡介時代背景及作者。
這篇課文是根據我國著名古典小說《水滸傳》第二十三回改寫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說家施耐庵。《水滸傳》描寫北宋末年山東農民起義的一部長篇小說,寫了宋江等一百零八條好漢在封建統治者的`殘暴迫害下起義的故事。本課寫的是武松在一家酒店開懷暢飲后,趁酒興上了景陽岡,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
(3)自讀課文,說出大意,前后討論交流。
3.理解脈絡,討論分段。
(1)這篇課文按什么順序寫的?(事情發展順序。)
(2)討論分段(按事情發展順序分段。)
全文分四段:
第一段(1-4自然段)武松進店喝酒,不聽勸要過岡。
第二段(5~6自然段)武松上岡后的思想變化。
第三段(7~11自然段)武松打虎的經過。
第四段(12自然段)武松打虎后下岡。
(3)根據段意,你能給每個小故事寫出小標題嗎?
①喝酒②上岡③打虎④下岡
4.教師點撥,突破難點。
(1)默讀第一段,思考并回答。
①作者在這段中詳細描寫了武松與店家的對話,根據要點劃分層次。
(a.談酒b.談虎。)
②分角色讀這一段。為什么店家只給武松篩三碗酒?結果呢?
③分析武松性格特點。
(豪放的性格特點:倔強、勇敢的性格。)
④討論。這一段與打虎有什么關系與打虎一段起什么作用?
(這一段主要通過寫武松與店家對話刻畫了武松勇敢無畏的性格特點,為下文徒手打虎做鋪墊。)
⑤小結學習方法,討論歸納。
(a.抓重點理層次,b.通過人物語言體會人物性格特點。)
5.教師總結,學生質疑。
(這一段主要寫了武松在酒店與酒店主的對話,通過對話我們了解了武松豪放倔強的性格特點,為下文的徒手打虎做了鋪墊。)
6.布置作業。
(1)朗讀課文。
(2)利用工具書理解文中難懂的文言詞語。
第二課時
(一)講讀第三段,默讀提問。
這篇文章通過自讀、默讀,思考哪一段最吸引人,最讓你喜歡?(第三段)
1.這一段可分幾層,每層即一個要點。
(猛虎出現、猛虎進攻、痛打猛虎)
2.這一段表現了武松的什么性格特點?從什么地方最能體現出來?
3.討論:這段主要通過什么體會人物性格特點的?具體描寫了虎的哪幾方面?用意何在?
(這段主要通過人物的行動表現出武松的機智勇敢,英勇無畏,武藝超群的特點。)
4.朗讀指導。
讀的時候語速可稍快些,讀出虎的聲勢,氣勢及武松的勇敢無畏。
(二)學習第二段
1.指讀提問:第三段是文章的重點,具體寫出了武松打虎的經過,我們仔細閱讀過了同時也體會到了武松的性格特點,第二段與第三段有什么聯系,省略掉可以嗎?
2.默讀第二段,思考這一段主要寫的是什么?(武松的思想活動。)
3.武松的思想活動表現了他什么性格特點?用筆圈畫出武松心理活動的句
3.武松的思想活動表現了他什么性格特點?用筆圈畫出武松心理活動的句子加以體會。(通過寫武松的心理活動,表現了武松好強、無畏的性格特點。)
(三)學習第四段
1.指讀課文。這一段主要寫什么?
(武松的心理活動,想到:天色看看黑了,如果再跳出一只大蟲來,卻怎么斗得過?)
(四)圍繞中心,學習表述。
1.文章通過什么深化中心?
(通過對人物動作、心理的描寫深化中心。)
2.作者是如何地刻畫出武松的英雄形象的?
(1)運用反襯手法,通過寫虎的聲威,襯托出武松的無畏勇敢。
(2)不脫離實際,盡管武松是個英雄人物,但畢竟是個普通人,作者認識到這一點,在結尾一段中體現出來。
(五)總結、擴展
1.通過本文的學習,你認為武松是個怎樣的人?
2.為什么武松這個人物形象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并且深深地喜歡他?
聯系全文對武松神情、動作、語言和內心活動描寫,加以體會。
《景陽岡》教案優秀2
一、教學目標
(一)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了解武松豪放倔強、勇敢無畏的性格。
(二)能在理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三)重點朗讀文中描寫武松打虎的部分。
二、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武松打虎的經過和所表現出來的豪放倔強、機智勇敢的性格。
三、教學過程
(一)檢查復習
1.課文根據什么分的段?是怎樣分的?
2.課文主要寫了哪兩件事?
(二)學習第一大段。
1.默讀課文,理清層次。
武松在店家喝酒時與店家的對話,主要談了幾方面的內容?
這段主要談了兩方面內容:一方面是關于酒的,這部分要抓住人物的語言。另一方面是關于虎的,這部分也要抓住人物的語言。
2.精讀課文,思考作者的寫作意圖。
寫酒,主要是想表現武松性格的豪放。寫虎,是突出武松倔強無畏的性格。
3.作者在刻畫人物性格時作了哪些細致的'描寫?請你們用筆畫出有關詞句。
這道題是想讓學生找出描寫人物神態動作的詞,從而體會武松的性格。
4.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作者是怎樣抓住要點具體描述的。
(三)學習課文第二大段。
1.默讀這一段,畫出描寫武松語言和心理活動的句子,想一想從這些地方看出武松的性格有什么特點。
在這一大段當中,教師要著重指導學生抓武松的三次思想活動。第一次:想轉身回去又怕人恥笑,決定不回去。第二次:怕什么,只管上去。第三次:哪兒有大蟲,是人自己害怕。這些心理活動突出表現了武松無所畏懼的英雄氣概。
2.指導朗讀,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
(四)自學課文第三大段。
1.提示學生運用前面的學習方法,理清層次,抓住要點。
這段是寫武松打虎的過程,武松先是躲過老虎的一撲、一掀、一剪,接著用哨棒打虎,最后拳打腳踢打死老虎。
2.勾畫出表現老虎兇猛及表現武松打虎時勇敢、機智的有關動詞,體會這樣寫的作用。
寫虎是為了突出人物的特點,用虎的猛襯托了人的勇。
3.交流自學情況,概括本段的內容。
(五)讀最后一段,想一想第二段和第四段可否不寫為什么?
通過學習,同學們知道,這兩段寫了上岡和下岡,這是武松打虎這件事的起因和結果,不能不寫。而且第二段通過人物心理活動描寫,反映了人物倔強、無畏的性格。結果的心理活動:如再來一只大蟲,怎么斗?讓人覺得下岡合情合理。
完成書后思考·練習第2題。
(1)店家只給武松篩三碗酒。
這件事的原因是喝了三碗酒就醉了,有三碗不過岡之說,所以店家只給武松篩三碗酒,結果武松喝了十八碗。
(2)武松不聽勸告上景陽岡。
這是因為官家有榜文,店家勸武松不要上岡,而武松不聽,走上景陽岡,果真遇上了吊睛白額大蟲。
(3)武松提不動那只被他打死的老虎。
因為武松打虎使盡了氣力,提不動那只被他打死的老虎,只好一步步換下岡來。
(六)總結全文,歸納中心。
(七)有感情地朗讀武松打虎這一部分。
《景陽岡》教案優秀3
第2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讀懂課文,感受武松豪爽、沉著機智、英勇無畏的性格。
2.指導按要點擴充法概括段落大意。
(二)教學過程
1.復習檢查。
(1)《景陽岡》寫了一件什么事?
(2)按要求作業:
kě結構部首sū部首共幾畫
饑()()()()軟()()
lì結構部首chuí部首共幾畫
霹()()()()軟()()
(3)給帶點詞換上合適的詞。
①你如何不肯賣酒給我嗎?()
②豈不枉送自家性命!()
③但有過往客商......()
④可趁午間結伙成隊過岡,請勿自誤。()
⑤看見廟門上貼著一張榜文。()
⑥......上面蓋著官府的印信。()
⑦還是先下岡去,明早再來理會。()
2.閱讀課文。
(1)學習第一段。
自由讀,思考講哪兩層意思。統一層認識后,用~~~~~劃下表示武松豪爽的句子,用劃出表示武松膽大倔強的語句。
第一段店家的話歸納起來講哪兩個意思?(酒好要醉;岡上有虎,須結伙而行。)
為什么店家一片好心,武松聽不進去?
劃找--議論--交流--分角色朗讀。
(2)學習第二段。
用~~~~劃出武松知山上有虎偏要上山的句子,想想:這又說明什么?(劃--交流--讀重點句。)
(3)學習第三段。
快速默讀,想想:武松打虎可分幾個階段?(虎出酒醒--虎攻避危--急打捧折--按虎猛要--斷棒補打。)最精彩的是什么?為什么?默讀后填表作業:
老虎
武松
1跳出
閃在青石邊
2
一撲
一掀
一剪
3平生氣力,棒折兩截
4咆哮 發性又撲
5用棒子又打了一回
說明
出示第一框打虎燈片,學生用自己的話講述當時情景。再對照課文,研究課文怎樣把老虎一撲一掀一剪寫具體,寫出虎威來的。
從半空里躥下來。(夸張)
吼一聲,就像半天里起了個霹靂,震得那山岡也動了。(比喻夸張)
把鐵棒似的虎尾巴倒豎......(比喻)
指導重點句的朗讀。
出示第一框打虎燈片,簡要看圖說話,說說為什么會赤手空拳打虎的,這表現了武松什么可貴的品質,哪些詞語寫出了武松的'沉著機智、英勇無畏。
(4)學習第四段。自由讀--說大意。
3.訓練概括。
(1)回憶分段時的提示要點。
(2)指導按要點擴充法進行段意歸納。
分段提示時的要點就是概括段意的重要內容。概括段意時加上時間、地點和人物,使句子完整通暢就行。
(3)舉例試寫。第四段要點是下岡。添加其他要素,段意就變成:打死虎后,武松挨下岡來。
(4)學生試寫,在燈片上反饋指導,修改。
《景陽岡》教案優秀4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認讀8個字。
能力目標
默讀課文。借助注釋理解詞句的意思,了解課文內容。能講述武松打虎的情景。
思品目標
感受武松打虎的精神,產生喜愛這個英雄形象的感情。
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內容,講述武松打虎的情景。
教學難點:
繪聲繪色地講述武松打虎的情景。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啟發閱讀興趣。
1.誰知道武松打虎的故事,你是怎么知道的?
2.今天我們要讀讀武松打虎故事的原文,同學們你們知道嗎,讀原文比看電視、聽人說的收獲大多了。現在請你們打開書91頁,自己讀一遍課文。
二、自學課文,注釋理解詞句的意思,了解課文內容。
1.我們讀課文前,老師給你們一點提示
①自學認讀字表中的字。
②默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自學帶注音的字。邊讀邊看注釋,理解詞句的意思。畫出不理解的詞句,準備與同學交流。
③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集體交流。
①誰能把下面的字音讀準。
挑著一面招旗在門前(讀三聲) 景陽岡讀一聲 一雙箸 少刻讀三聲
綽了哨棒 將哨棒綰在肋下 氈笠掀在脊梁上 袒開 踉踉蹌蹌 光撻撻 攛將下來 一步步捱下岡子來
②了解課文內容,給課文劃分段落。
按照提取中心段法給課文分段。提問:課文從哪自然段至哪自然段寫的是武松打虎的經過。結果怎樣呢?
第一段(1——4)一天晌午時分,武松來到一家酒店喝酒。
第二段(5——9)傍晚的時候,武松走上景陽崗,知道山上真的`有老虎,但他仍舊向山上走去。_
第三段(10——13)太陽落山后,老虎真的來了,武松赤手空拳打死了老虎。
③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你覺得最精彩的是那部分?能不能給大家講一講
④比賽講述武松打虎的情景。
自己先練習講——然后倆人一組講評出一人——組內比賽——最后展示
在學生講述時給提示
大蟲 武松
躥、撲 —— 只一閃
用腰胯掀 —— 只一閃
用尾巴剪 —— 又一閃
哨棒斷了
又撲過來 —— 只一跳
前爪搭在 —— 揪住頂花皮,摁、踢
沒了氣力 —— 用拳頭打 用棒撅打
死了
⑤揣摩這段文字的準確性,學習寫法,感受讀書的魅力。
三、再讀課文,讀出對英雄的敬仰之情。
四、推薦《水滸傳》。
《景陽岡》教案優秀5
教學目的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武松豪放、勇敢無畏的性格。
2、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學會本課的生字詞。
4、有感情地朗讀武松打虎的部分。
教學重點
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投影片掛圖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默寫詞語
大臣、抵御、侮辱、拒絕、戰袍、和氏璧、負荊請罪
二、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前面我們學過的兩篇課文,講的都是我國古代的事情,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景陽岡》講的也是我國古代的故事。課文是根據我國明代著名小說《水滸傳》中的片段改寫的。(板書:景陽岡)
提問:哪位同學能把《水滸傳》向大家做個簡單的介紹?《景陽岡》講的是誰的故事?簡單介紹一下這個人。
三、指名讀課文。
讀之前,請一位同學把思考練習1讀一讀,并提出要求:
1、注意字音是否讀正確。
2、邊聽朗讀邊思考,把課文分成四段。
四、糾正讀音
1、糾正讀錯的字音。
2、出示生字卡片,練習讀準生字的字音。
岡:讀gang,不要讀成gang。
篩:是翹舌音,不要讀成sai。
滋:是平舌音,不要讀成zhi。
榜:讀bang,是后鼻音。
恥:是翹舌音,不要讀成ci。
脊:讀ji,不要讀成ji或ji。
拳:是前鼻音。
酥:是平舌音,不要讀成shu。
五、指導分段
提問:根據思考練習1的提示,課文的四段應該怎樣分?后面的括號該填寫那些詞語?
喝酒(上岡)(打虎)(下岡)
通過以上的填寫,可以看出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
六、講讀第一段
1、指名讀課文。
2、概括以下思考題,自學第一段,然后集體討論
(1)課文是怎樣描寫武松肚中饑渴的,你是怎么體會到的?
(2)課文中所講武松望見的酒家有什么特點?作者為什么突出寫了這個特點?
(3)什么叫三碗不過岡?為什么會有三碗不過岡的說法?
(4)武松是怎樣對待三碗不過岡的;從中可以看出武松是個怎樣的一個人?
3、指導朗讀第一段
(1)要讀準字音
(2)要讀出武松豪爽的性格
七、小結
第一段通過武松喝酒與店家談論三碗不過岡,突出體現了武松機智豪爽、無所畏懼的'性格。店家只給三碗酒,武松卻喝了18碗;酒后武松提棒就走,店家阻攔不成;店家好意勸告被武松誤解。本來喝酒一件簡單的事情,卻被作者寫得有聲有色,不僅突出了武松的性格,也為后面武松打虎做了很好的鋪墊。
板書設計
14、景陽岡
喝酒上岡打虎下岡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
三碗不過岡,武松卻喝了18碗,他有沒有過岡呢?下面我么接著學習第二段。
二、講讀課文的第二段
1、指名讀課文的第二段
2、思考討論:
3、武松看到樹干上寫的字為什么認為是店家的詭計?
(1)武松看到山神廟的榜文,明白了什么?
(2)課文對武松細想了一回寫得很簡略,你認為他可能都想些什么?
(3)課文是怎樣寫時間變化的,為什么要寫時間的變化?
4、齊聲讀第二段
三、講讀第三段
1、指名讀課文
2、思考討論
(1)為什么課文在講武松酒力發作想睡覺時,才寫老虎的出現?忽然起了一陣狂風是怎么回事?
(2)出示投影片:原來大蟲抓人,只有一撲,一掀,一剪,三般都抓不著,勁兒就泄了一半。(般是什么意思?大蟲抓人都有哪三般?為什么三般都抓不到武松)
(3)開始的時候,武松為什么只能躲閃防守?
(4)武松的梢棒折做兩截,說明什么?
(5)出示寫有思考·練習2第(2)題的投影片。
四、請三位同學分別讀第九、十、十一自然段
思考討論:
(1)武松和老虎一共斗了幾個回合,才把老虎打得一點兒也不能動彈了?
(2)結合課文的描寫,從武松打虎的過程中,你認為武松是個怎樣的人?
五、指名讀第十二自然段
思考·討論
從武松用梢棒把大蟲打得氣兒都沒了,你知道武松是個怎樣的人?
六、指導朗讀第三段。
(1)要讀出老虎兇惡及垂死掙扎樣子。
(2)要讀出武松的勇猛、機智、沉著、辦事精細、武藝高強。
七、自由朗讀武松打虎的部分,出示掛圖,復述武松打虎的過程。
板書設計
14、景陽岡
撲、掀、剪、閃、閃、閃、兜、劈
咆哮、喘氣、揪、按、踢、按、揪、打
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三段
二、講讀第四段
1、齊讀第四段
2、思考討論:
武松為什么要下岡?
三、結合課文內容,完成思考·練習3
討論思考練習3中的三件事的前因和后果。
四、武松打虎的前因和結果是什么
原因:不聽店家的勸告,夜晚只身上岡。
結果:將虎打死。
五、課文中還有哪些事寫了原因和結果
1、請四名同學,分別讀課文的一部分
六、識記生字的字形,練習書寫。
1、在田字格里進行書寫。
岡:注意和崗區別
篩:上面的竹字頭,不要寫成草字頭
榜:注意和傍區別
勿:不要和匆混淆。
恥:左邊是耳,不要寫錯。
脊:注意上半部的寫法和筆順。
梁:下面是木不是米。
拳:上面不要寫成三橫。
酥:左右兩部分的位置不要顛倒。
2、啟發學生分析字形,并找出最好的記憶方法。
3、每個學生把生字寫兩遍,教師巡視指導。
七、布置作業
1、把讀讀寫寫中的詞語寫兩遍。
2、預習15課。
板書設計
起因
14、景陽岡
經過
結果
《景陽岡》教案優秀6
教學目標:
1、 認識11個生字。讀讀記記“嚇唬、詭計、霹靂、踉踉蹌蹌”等詞語。
2、 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能夠繪聲繪色講述“武松打虎”的故事。
3、了解課文內容,體會武松豪放倔強、勇敢機智的英雄性格。
教學重點:
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是課文的重點,而“打”則是“重中之重”。
教學難點:
了解武松豪放、勇敢機智的英雄性格。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準備:
1、“武松打虎”影片片斷以及課文相關句子的課件。
2、學生讀讀或者請人講講《水滸傳》第二十三回,了解武松打虎前后的一些事情。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激趣讀文
1、同學們,剛剛欣賞了羅貫中所著《三國演義》的片段“草船借箭”。從文章的字里行間,我們清晰地感受到了諸葛亮的有膽有識、足智多謀。今天,讓我們走進羅貫中的老師施耐庵所作的古典小說《水滸傳》,學習節選自《水滸傳》的一篇課文。
2、簡介《水滸傳》
《水滸傳》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描寫農民起義全過程的長篇小說,它講述了北宋末年宋江等一百零八條好漢在封建統治者的殘暴迫害下起義的故事。書中刻畫了許多栩栩如生的人物,你知道哪些?在說這個人物名字的時候最好加上一個修飾語。
3、今天我們學習的《景陽岡》寫的是哪位英雄?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講了武松的什么事?
二、自學生字詞,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1、這篇課文節選自古典小說,里面有不少文言色彩的詞、句也有一些容易讀錯的詞語。讓我們來讀一讀,爭取讀正確、流利。
課件出示:
但凡、揪他不著、篩酒、脊梁、嚇唬、詭計、霹靂、踉踉蹌蹌、迸出
你如何不肯賣酒給我吃?
那只大蟲想要掙扎,武松使盡氣力按定,哪里肯放半點兒松!
(“脊”為上聲“jǐ”,“踉”讀liàng,不讀“liáng”, “迸”讀“bèng”不讀“bìng”。)
2、體會詞語的的含義。
篩:斟。篩酒,即斟酒、倒酒。
如何:這里是“為什么”的意思。
但凡:凡是,只要。
請勿自誤:請不要使自己受傷害。誤,受傷害。
踉踉蹌蹌:走路不穩,跌跌撞撞的樣子。
說時遲,那時快:表示當時的時間非常短促。舊時說書人的習慣用語。
三、默讀課文,梳理文章脈絡
1、武松急著趕路,是回清河縣尋找自己的哥哥武大郎,卻在景陽岡意外遭遇老虎,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給每一部分加上小標題。
(學生默讀,思考,教師巡視與個別學生交流)
2、討論,交流。
按事情發展順序,理清文章脈絡。
岡下飲酒:(1-4自然段)武松進店飲酒,不聽勸告,執意過岡。
酒后上岡:(5~7自然段)武松上岡,見了官府榜文,才知真的有虎,但決定繼續上岡。
岡上打虎:(8~12自然段)武松赤手空拳與猛虎搏斗,終于打死了老虎。
挨下岡來:(最后一個自然段)武松打虎后一步步挨下岡來。
板書: 岡下飲酒——酒后上岡——岡上打虎——挨下岡來
四、品讀“打虎”,體驗精彩
1.通過剛才的讀書,你認為課文中哪部分的描寫最精彩?(打虎)請同學們 找出具體描寫打虎的段落多讀幾遍,可以邊讀邊批注。
2.你對“武松打虎”中哪些語言最感興趣,請讀一讀,說說你的想法。
學生交流,教師相機出示課件中相應內容,點撥引領。
(1)……說時遲,那時快,武松見大蟲撲過來,一閃,閃在大蟲背后。……原來大蟲抓人,只是一撲,一掀,一剪。三般都抓不著,勁兒先就泄了一半。
①.“般”是什么意思?大蟲抓人都有哪“三般”?為什么“三般”都抓不到武松?
(“般”,指種、樣。武松靈巧閃過體現出他的機智靈敏、有勇有謀。)
②.體會“閃”用詞的精當,感悟武松的機智靈敏。
a“閃”這個動作詞與哪個動作比較接近?(躲)“閃”與“躲”在這里用哪個詞比較好呢?
b小組討論后交流。
③同學們,你們認為老虎兇猛嗎?作者描寫虎的兇猛其實是為了表現什么?
(寫虎是為了突出人物的特點,用虎的“猛”襯托了人的“勇”。)
④朗讀第九自然段。提示:讀出虎的兇猛以及武松的靈活機智。
(2)兇猛殘暴的老虎,一撲,一掀,一剪,三般都抓不著,勁兒先就泄了一半。武松開始反守為攻,武松的哪些動作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請讀一讀。
武松見大蟲翻身回來,就雙手掄起哨棒,使盡平生力氣,從半空劈下來。
武松把半截哨棒丟在一邊,兩只手就勢把大蟲頂花皮揪住,按下地去。
武松把腳往大蟲面門上眼睛里只顧亂踢。
武松……提起鐵錘般大小的拳頭,使盡平生氣力只顧打。
a、勾畫出描寫武松動作的詞語,可以試著做一做動作,從這些詞中你可以體會到什么?
(這里的“掄、劈、揪、按、踢、提、打”等幾個字,字字千鈞,虎虎生風,形象生動地凸現了武松打虎的英雄氣勢,淋漓盡致地刻畫了武松勇武過人的高大形象。)
b、武松的.唯一武器就是哨棒,作者描寫哨棒的地方很多,但所用的動詞卻不一樣,請看
課件:“靠、提、拖、插、拿、掄、劈、丟”,請同學讀一讀,思考:武松為何丟下哨棒?他的哨棒為何折成兩截?
(突出了武松的豪放、倔強、無畏的性格特點。)
3、播放“武松打虎”電影片段,深化對人物形象的感悟。
五、回顧全文,體會寫法
1、“武松打虎”讓我們認識了一個豪放而又勇武機智的武松。《景陽岡》這篇課文主要寫打虎,卻為什么用了7個自然段很大的篇幅來寫武松岡下喝酒,以及不聽勸告執意上岡?
(不僅是故事情節的需要,而且表現了武松豪放、倔強的性格和無所畏懼的英雄形象。)
課件出示:
a武松笑道:“……你別說這樣的話來嚇我。就有大蟲,我也不怕。”
b看了看笑道:“……我怕什么!”
c細想了一回,說道:“怕什么,只管上去,看看怎么樣。”
d武松自言自語道:“……是人自己害怕了,不敢上山”。
武松是在怎樣的情況下說“不怕”的?說的語氣有什么變化?當時武松會是怎樣的心理?你讀懂了什么?
(師生討論交流:無所畏懼的英雄氣概。)
2、如此無所畏懼而又驍勇的傳神人物,最后卻一步步挨下岡來, 你認為這么寫是不是會有損于武松這個英雄的形象呢?
六、課外延伸,鼓勵閱讀
在《水滸傳》這部小說中,作者還刻畫了許許多多人物,請你選一個自己喜歡、熟悉的人物讀讀,感受施耐庵是如何既傳神又真實地塑造人物形象的。
板書設計:
《景陽岡》教案優秀7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詞,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朗讀課文中描寫武松打虎的部分。
2.體會武松豪放、倔犟、勇敢無畏的性格特點。體會打虎場面的精彩。
3.學習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活動等刻畫人物的寫作方法。
4.弄清文章的寫作順序,弄清喝酒與打虎之間的聯系。
教學重點
體會武松豪放、倔犟、勇敢無畏的性格特點。感受打虎場面的精彩。
教學難點
體會武松的性格,弄清喝酒與打虎之間的聯系。
教學準備
武松打虎的錄像、武松打虎的相關資料、《好漢歌》。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播放歌曲《好漢歌》,說說你在哪里聽到過這首歌?
2.你對《水滸傳》有多少了解?一百零八個好漢中你最喜歡誰?為什么?
3.打虎英雄是誰?對,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文章講的就是打虎英雄武松的故事。
二、補充時代背景和作者
《水滸傳》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說家施耐庵。《水滸傳》是描寫北宋末年山東農民起義的一部長篇小說,寫了宋江等一百零八條好漢在封建統治者的殘暴迫害下起義的故事。武松綽號行者。
三、初讀課文
1.要求學生快速默讀課文,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學習生字詞。
2.檢查生字詞的讀音。
3.把不理解的詞語提出來共同解決。
請勿自誤:不要害了自己。誤,耽誤,妨害。
印信:印章。
榜文:古代指文告,類似于現在的布告。
篩:斟。篩酒,即斟酒、倒酒。
4.說說文章的.主要內容。
四、再讀課文
1.布置思考題:
(1)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武松打虎的?
(2)根據這個順序應該怎樣給文章分段?
(3)給文章列出小標題。
2.交流自學情況(略)。
五、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聽寫生字詞。
2.課文按什么順序寫了一件什么事?
二、學習“吃酒”部分
1.快速瀏覽課文,說說武松與店家的談話中提到了哪兩個事物?(酒和虎)
2.自由默讀課文思考:
武松和店家對酒和虎各執什么觀點?
根據你的判斷,誰的說法可靠?為什么?
3.小組內交流。
4.全班交流。教師相機點撥。
關于酒店家:三碗不過岡武松:只管篩來
關于虎店家:結伙成隊,午間過岡武松:真有虎也不怕,店家想謀財害命
5.武松吃了十八碗后,還執意上岡。你覺得武松是個怎樣的人?
6.作者是通過什么方法來表現人物這一性格的?(抓住人物的語言、心理活動等來刻畫)
7.找出武松的話讀讀,讀出他的豪爽,讀出他的倔犟。
8.同學自己選擇伙伴分角色朗讀。
9.打虎無疑是文章最精彩的一部分,作者為什么要用那么多的筆墨來寫吃酒?這之間有聯系嗎?
三、簡單學習“上岡”部分
1.自讀課文,說說這一部分是怎樣描寫人物的?
2.再讀這些話,體會武松的內心活動情況。體會武松的性格特點。
3.交流點撥:不信——相信,想回去,怕恥笑——怕什么,只顧上去——躺下要睡
武松愛面子、無所畏懼的性格躍然紙上。
4.朗讀進一步體會。
四、學習“打虎”部分
1.根據思考題自學:
老虎使了哪幾招?武松分別是怎樣對付的?(動作)
2.交流。老虎:一撲、一掀、一剪;武松:一閃、一躲、又一閃。
作者是通過什么描寫來展現這個精彩的場面的?
3.邊讀邊想象,在腦子里還原打虎場面的精彩。
4.討論:武松這樣躲閃是他害怕嗎?那又是為什么?
5.從中可見武松是個怎樣的人?(智勇雙全)
6.學生在朗讀中讀出打虎場面的精彩。
7.觀看錄像,再現打虎場面的精彩。
五、簡單學習“下岡”部分
六、推薦作業:感興趣的同學可以排練課本劇
《景陽岡》教案優秀8
學習目標
了解武松打虎的經過,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感受武松的人物形象。體驗閱讀名著的樂趣,有激發主動閱讀名著的興趣。 學習難點 除了打虎,課文還寫了哪些內容,這些內容跟打虎有什么關系。
課時安排 1課時
一、 教學過程
激趣導入,明確閱讀要求 (播放《好漢歌》,由電視劇主題曲導出名著《水滸傳》。)
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兩篇根據名著改編的課文,讓我們再來讀讀節選自名著的文章。(板書:20.景陽岡)
1.你們了解《水滸傳》嗎?認識武松嗎?知道的請舉手,說說你們是怎么知道的?(全班交流。一起讀文后的資料袋。)
2.指名讀課文前的導語,其他同學邊聽邊想:導語提出了哪些閱讀要求。(小黑板出示)
(1)認真讀課文,找出具體描寫打虎的部分多讀幾遍。
(2)想一想,除了打虎,課文還寫了哪些內容,這些內容跟打虎有什么關系。
(3)武松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你是通過哪些句子感受到的。
3.學習方法交流:你準備怎樣解決這三個問題?
(1)理清課文思路,了解段與段的聯系。
(2)通過抓人物語言、動作、神態的句子,感受人物的形象。
二、根據閱讀要求,自讀自悟
1.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由于課文一些語句的意思或用法與現代文有所不同,老師適當做一些提示。如,這酒真有氣力──這酒很有勁;篩一碗酒──倒一碗酒;吃酒──喝酒;武松把腳往大蟲面門上眼睛里只顧亂踢。──武松只顧往大蟲面門上眼睛里亂踢。
2.老師巡視,指導學生養成一邊讀書一邊思考批注的好習慣。
3.四人小組交流學習情況
三、檢查自學效果、組織交流
1.學習匯報: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武松打虎,課文還寫了哪些內容,找出相關段落。 (課文的8~13自然段寫武松打虎,除此之外,1~4自然段主要寫武松在酒店喝酒,5~7自然段寫武松上景陽岡。)
2.抽查四人小組讀武松打虎段落。
3.在描寫武松打虎的段落中,哪些語句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讀后有什么感受?
(1)引導學生抓住武松打老虎的幾個回合里,描寫雙方動作的詞句進行比較體會。 突遇大蟲的一撲、一揪、一剪,他的對策是躲閃、閃在青石邊、閃在大蟲背后、閃在一邊 一段話里連用了許多個閃字,能否換成躲字呢? (閃既是本能的反應,又是防御的手段,準確刻畫了武松在遭到大蟲的突然襲擊,毫無防備的情況下的動作。閃這個動作,具有突發性,用在這里很能表現人物的機警敏捷。而躲卻顯得很被動。這樣,充分說明了這一個連一個的閃字,絕不是重復、雷同,而凸現了武松的有勇有謀、智勇雙全。) 描寫武松時,用掄劈揪按踢提打等幾個字,字字千鈞,虎虎生風,形象生動地凸現了武松打虎的英雄氣勢,淋漓盡致地刻畫了武松過人的`高大形象。
(2)根據交流,重點品讀相關的句子。 ①下面請同學們有感情地朗讀描寫武松打虎的語句,進一步體會武松的性格特點。同學們可以自由發揮,你覺得怎么讀像武松就怎么讀(生有感情地朗讀。) ②誰愿意選擇自己最拿手的一句讀給同學們聽?(生有感情地朗讀,教師適時指導。) ③比比看,誰最像武松。
4.打虎部分通過對人物動作的描寫,突出了英雄形象。你認為前面的內容與打虎內容有關嗎?又是通過什么描寫來表現人物形象的? 通過對武松的語言描寫,感受到武松的性格特點。 別胡說!難道不付你錢!再篩三碗來體會出武松倔強、豪爽。 就有大蟲,我也不怕體會到武松很勇敢。 這是店家的詭計,嚇唬那些膽小的人到他家里去歇。我怕什么!能夠體會出武松的勇敢。 通過對武松心里的描寫,感受武松的內心變化,感受他的英雄氣概。如轉身回酒店吧,一定會叫店家恥笑怕什么,只管上去,看看怎么樣。這里雖有猶豫,但更多的仍然是勇往直前的豪氣。當天將黑時,他見沒有老虎,便自言自語道:哪兒有什么大蟲!是人自己害怕了,不敢上山。這是他在為自己壯膽,也很真實可信。所以這些內容看似與打虎無關,實際上與打虎的內容有著密切的關系。
5.武松在這些段落里,又給你留下什么樣的印象? 小結武松的人物形象:豪爽、神威、武藝高強、江湖閱歷豐富
四、自主探究、交流收獲
1.本單元我們共學習了三篇根據名著改編的課文,你能說說對三部名著的初步印象嗎?
2.小結:《水滸傳》就寫了108條梁山好漢,就武松還有很多章節很多精彩的故事,李逵也是《水滸傳》中的一個人物,他也曾經打死過老虎,他有什么特點呢?請同學們課后去閱讀《水滸傳》,你一定能感受到閱讀的樂趣。
五、課外拓展
1. 閱讀《水滸傳》。
2.收集一個《水滸傳》人物的故事講給同學聽。
《景陽岡》教案優秀9
一、教育目標
(一)學習難點字詞,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朗讀課文中描寫武松喝酒的部分。
(二)理解課文內容,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三)使學生理解武松豪放倔強、勇敢無畏的性格。
(四)體會作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的語言美和古代勞動人民豪放倔強、勇敢無畏的性格美。
二、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文中描寫武松喝酒的部分。
(二)難點:了解武松喝酒的經過和所表現出來的豪放倔強性格。
(三)解決辦法:通過小組討論,教師相機點撥,結合朗讀課文理解問題。
三、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一)教師活動設計:
1、從介紹我國古典名著入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啟發學生交流學習成果,鼓勵他們提出自己的問題。
3、有重點地討論學生提出的問題,相機點撥學生,理清文章的前因后果。
(二)學生活動設計:
1、自已查找資料,自學課文,提出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
2、通過小組合作討論,解決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小組內也不能解決的全班討論解決。
五、教學步驟:
(一)播放《好漢歌》,簡介課文時代背景:
1、這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的主題曲,說到《水滸傳》,我們都知道梁山的——108將,?你能說出幾個來嗎?
2、今天,我們學習打虎英雄武松的故事。出示武松圖片,板書課題:景陽岡。隨機正音——岡。
(二)初讀課文:
1 、課文我們已經預習過了吧?但文章很長,所以我們再花五分鐘時間默讀課文,完成幾個任務:課文主要寫了什么?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邊讀邊畫出不懂的生字、詞語。
交流一:晌午篩酒恥笑酥軟躥下來
嚇唬腰胯霹靂咆哮踉踉蹌蹌
光撻撻
交流二:課文寫的是武松在一家酒店開懷暢飲18碗酒后,趁酒興上了景陽岡,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打虎與喝酒。
2、剛剛我們講到課文主要寫的是武松喝酒與打虎,教師板書。快速瀏覽課文,除了喝酒與打虎,課文還寫了什么?
給課文分段,板書:
(三)研讀武松喝酒的經過。
1、導語:武松來到了陽谷縣地面,正是饑腸轆轆時,看見前面有家酒店,上面寫著五個大字——“三碗不過岡”,武松就進店喝酒了。請大家輕聲讀武松喝酒的段落,你看到一個怎樣的武松?用幾個詞語概括,把你理解的寫在課文旁邊的空白處。
教師:讀了這一段,我們看到武松和店家的許多對話,其實他們聊了幾件事?
板書:聊酒聊虎
2、細讀聊酒的段落,你看到一個怎樣的武松?
教師適時板書:豪爽、倔強
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武松這些性格特點,請大家畫出相關句子,試著讀讀。
交流學生找到的話,指導理解朗讀。
重點出示:
(1)武松拿起碗來,一飲而盡,叫道:“這酒真有氣力!主人家,有飽肚的拿些來吃。”(豪爽)
(2)武松笑道:“原來這樣。我吃了三碗,如何不醉?”(原來怎樣?體會武松的自豪,酒量大。)
(3)指導分角色朗讀課文三自然段。
恰好吃了三碗酒,店家再也不來篩了。武松敲著桌子(叫)道∶“主人家,怎么不來篩酒?”店家道∶“客官,要肉就添來。”武松()道∶“酒也要,肉也再切些來。”店家道∶“肉就添來,酒卻不添了。”武松()道∶“這可奇怪了!你如何不肯賣酒給我吃?”店家道∶“客官,你應該看見,我門前旗上明明寫著‘三碗不過岡’。”武松()道∶“怎么叫做‘三碗不過岡’?”店家道∶“我家的酒雖然是村里的酒,可是比得上老酒的滋味。但凡客人來我店中,吃了三碗的,就醉了,過不得前面的山岡去。因此叫做‘三碗不過岡’。過往客人都知道,只吃三碗,就不再問。”武松(笑)道∶“原來這樣。我吃了三碗,如何不醉?”店家道∶“我這酒叫做‘透瓶香’,又叫做‘出門倒’,初入口時只覺得好吃,一會兒就醉倒了。”武松從身邊拿出些銀子來,(叫)道∶“別胡說!難道不付你錢!再篩三碗來!”
先試試自己填空,除了叫、笑,還可以填什么能符合武松的性格特點,再試著讀一讀。分角色讀,體會武松的性格特點。
3、細讀聊虎的第四自然段。
聊酒可以看出武松的豪爽、倔強,那么聊虎呢?
教師板書:膽大、倔強、小心等。從哪里可以看出來?
重點句子出示:
武松聽了,笑道:“我是清河縣人,這條景陽岡少說也走了一二十遭,幾時聽說有大蟲!你別說這樣的話來嚇我。就有大蟲,我也不怕。”(武松聽了什么笑?笑什么?從中你看出武松什么特點?)
武松道∶“就真的有虎,我也不怕。你留我在家里歇,莫不是半夜三更來謀我財,害我性命,卻把大蟲嚇唬我?”(膽大、小心)
指導同桌分角色朗讀。
(四)教師小結,拓展作業:武松是好漢,不論是今天我們學的喝酒,還是下節課我們要學的打虎,都能讓我們感受得到。《水滸傳》中好漢很多,一共108將,蔣老師手頭有另一個英雄人物——林沖的故事,大家回去讀一讀,看看林沖有什么性格特點,寫在橫線上。
《景陽岡》教案優秀10
【教材分析】
《景陽岡》這篇課文是根據我國著名古典小說《水滸傳》第23回改寫的。主要記敘了108條好漢之一的武松打虎的故事。贊揚了武松豪爽、倔強、沉著機智和英勇無畏的性格。文章對武松形象的描寫可謂形神兼備,栩栩如生。語言描寫,突出音容笑貌。心理描寫,映射內心變化。動作描寫,凸現英雄氣勢。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課文內容,體會武松豪放、倔強、勇敢機智的英雄性格。
【重點難點】
了武松的勇武和機智,語言氣勢磅礴、生動傳神,我把這個環節作為教學重點。而引導學生明白武松到底怎樣打死老虎以及從人物的言行舉止和心理活動中正確評價武松、店家和官府則成為教學中必須突破的難點。
【教學準備】
制作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歌曲導入
播放水滸傳插曲。
《水滸傳》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施耐庵塑造了108個英雄好漢。你知道誰?
林沖、宋江、李逵
看來同學們對《水滸》并不陌生,今天我們要學的這篇課文寫的就是其中的一個好漢武松。(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
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武松在景陽岡上赤手空拳打死老虎)
三、推前想后、理清課文脈落
1、課文除了寫武松打虎還寫了什么?
喝酒、上岡、打虎、下岡
2、按照以上的順序給課文分段。(四部分)
3、你最喜歡哪部分內容?(武松打虎)
四、學習武松打虎
1、武松是怎樣打虎的?請同學們邊看書邊聽老師范讀。
2、從這部分內容中你體會到什么?
體會到武松的機敏、勇敢、力大無窮
老虎的兇猛、強悍
3、武松知道岡上有虎嗎?從哪看出?
酒店喝酒店家的`勸說、官府的榜文。
過渡:“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我們就到課文中去體會一下武松的英雄氣概。
五、了解武松的性格特點。
1、用筆劃出描寫武松語言和心理活動的句子,想想從中你體會到什么?
2、學生交流、體會
3、分角色朗讀
六、拓展延伸
有人說:“現在要保護老虎,武松打虎這樣的故事不該在讀了。你同意嗎?
《景陽岡》教案優秀11
《景陽岡》是根據我國著名古典小說《水滸傳》第二十三回選編的。課文記敘了武松在陽谷縣的一家酒店內開懷暢飲后,趁著酒興上了景陽岡,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現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機敏的英雄性格。
全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先講武松進店飲酒,不聽勸告,執意過岡;接著講武松上岡,見了官府榜文,才知真的有虎,但決定繼續上岡;然后講武松赤手空拳與猛虎搏斗,終于打死了老虎;最后講武松一步步挨下岡來。在這四部分中,第三部分是重點,前兩個部分,即武松在酒店喝酒和上岡,不僅是故事情節發展的需要,而且表現了武松豪放、倔強的性格和無所畏懼的英雄氣概,為寫他勇打猛虎作了很好的鋪墊。
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是讓學生感受武松的英雄氣概,體會其豪放、勇敢、機智的性格,并能講述這個膾炙人口的故事,從而進一步感受名著的魅力。因此,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這部分,是課文重點,也是教學重點;了解武松的英雄性格,是教學難點。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了解課文內容,體會武松豪放倔強、勇敢機智的英雄性格。教學重點:
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這部分內容的學習
教學難點:
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描寫領悟人物的個性特點
學生分析:
在學習本篇課文之前,學生已經看過電視劇《水滸傳》,對景陽岡中的武松打虎很是感興趣,所以對學習本篇課文有很大的積極性,這就為更好的教學打下了基礎,但是學生了解的僅僅是武松打虎的精彩鏡頭,對于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描寫領悟人物的個性特點還沒有感悟的基礎,因此,本節課就要在突出重點的同時,通過多種方法突破難點。
教學準備:
1.課前布置學生閱讀《水滸傳》及有關的讀物;
2.課件:電視劇《水滸傳》主題曲《好漢歌》音頻資料
3.學生搜集《水滸傳》其他資料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趣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首歌,大家想不想聽?這首歌是哪部電視劇的主題曲?
(課件出示:音頻資料歌曲《好漢歌》,)
【設計意圖:在歌聲中渲染氣氛,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
2、介紹《水滸傳》內容;
3、你能說出幾個水滸人物嗎?
4、武松就是一百零八個水滸人物中赫赫有名的一個,而奠定他一生英名的離不開他在景陽岡的一幕: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
1.認讀生字詞語,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這篇課文節選自古典小說,里面有不少文言色彩的詞、句,也有一些容易讀錯的詞語。同學們課前已經作了充分的預習,現在老師來考考你,誰會讀一讀下面的詞、句,然后用自己的話說說它們的意思。
嚇唬 詭計 踉踉蹌蹌 腰胯 霹靂 泄氣 簌地一聲 迸出 酥軟 滿滿篩了一碗酒 但凡客人來我店中
你如何不肯賣酒給我吃? 兩只手就勢把大蟲頂花皮揪住。
那只大蟲想要掙扎,武松使盡氣力按定,哪里肯放半點兒松!
2、現在請同學們再去讀讀課文,相信會讀得更好。
三、設問導讀
1、首先請大家大聲自由的朗讀課文,看看課文講了哪幾件事?
(1)學生讀書
(2)交流收獲
2、是的,課文寫了武松喝酒、上崗、打虎、下崗這四件事(畫簡筆畫加強理解)。同學們認為哪件事寫得最精彩呢?(武松打虎)請同學們找出這部分內容讀一讀,看看自己對“武松打虎”中的那些語言最感興趣?
【設計意圖:朗讀課文,讓學生說說課文講了哪幾件事,能夠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了解課文的寫作順序;讓學生找出最感興趣的事,使學生能夠明白課文的重點部分是什么,從而直奔主題。】
四、點撥導思
1、對于武松打虎,你對其中的那些語言感興趣?請讀一讀,說說自己的想法。
學生交流,教師相機出示課件點撥引領。
(1)“······說時遲,那時快······三般都抓不著,勁兒先就泄了一半。”
? “般”是什么意思?大蟲抓不著人有哪“三般”?為什么“三般”都抓不到
武松?(“般”,指種、樣。武松靈巧閃過體現出他的機智靈敏、有勇有謀。) ? 體會“閃”用詞的精當,感悟武松的機智靈敏。(“閃”這個動作與哪個動
作比較接近?【躲】“閃”與“躲”用那個詞比較好呢?)
? 小組討論后交流:
本句寫了大蟲進攻的“三招”和武松應戰的“三閃”。大蟲一撲,武松一閃,閃在大蟲背后;大蟲一掀,武松一閃,閃在一邊;大蟲用尾巴一剪,武松又一閃,閃在一邊。這“三閃”,消耗了猛虎的體力,挫傷了大蟲的銳氣,突出了武松機智勇敢,有勇有謀的英雄性格。
“說時遲,那時快”寫出了武松動作的敏捷、迅速。
? 同學們,你們認為老虎兇猛嗎?作者描寫虎的兇猛其實是為了表現什么?
(用老虎的兇猛襯托了人的勇和謀。)
(2)老虎一撲、一掀、一剪,三般進攻都失敗了,勁兒先就泄了一半。那武松是怎樣反守為攻,打死老虎的呢?
“武松見大蟲翻身回來,就雙手掄起哨棒,使盡平生力氣,從半空劈下來。 武松把半截哨棒丟在一邊,兩只手就勢把大蟲頂花皮揪住,按下地去。 武松把腳往大蟲面門上眼睛里只顧亂踢。
武松······提起鐵錘般大小的拳頭,使盡平生氣力只顧打。“
(3)請大家再讀讀武松打虎的句子,看看武松的那些動作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勾畫出描寫武松動作的詞語,試做幾個動作,說說從這些詞中你可以體會
到什么?
(“掄、劈、揪、按、踢、提、打”等字,字字千鈞,虎虎生風,形象生動地凸顯了武松打虎的英雄氣勢,淋漓盡致地刻畫了武松勇武過人的高大形象。) ? 武松的唯一武器就勢哨棒,作者描寫哨棒的地方也很多,但所用的動詞卻
不一樣。請看課件:靠、提、拖、插、拿、掄、劈、丟。武松為何丟下哨棒?他的哨棒為何折成兩節?(力大、豪放、勇武、無懼)
2、播放“武松打虎”電影片段。
3、從打虎可以看出武松是一個怎樣的人?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找出武松打虎的動詞,面對 “一撲”“一掀”“一剪”等動作表現出的老虎兇猛殘暴、讓人生畏的氣勢,武松用 “閃開”,一個接一個的“閃”字,來應對,乍看起來,好像輕描淡寫,又是重復雷同,其實,它顯示了作者在捕捉人物動作、表現人物形象方面的獨到之處。充分表現了武松打虎動作的準確,體現武松鮮明的形象即機警敏捷。】
4、如此精彩的場面,大家想不想知道作者是怎樣寫出來的?講述作者寫武松打虎的.經歷:你有什么啟發?
【設計意圖:此處講述作者寫武松打虎的經歷,能夠讓學生體會到深入生活、用心體驗,留心觀察,能使文章寫的栩栩如生,進行了習作方法的指導。】
五、回顧全文,體會寫法
1、“武松打虎”讓我們認識了一個機警豪放,勇武無懼的武松。那這篇課文為什么要用七個自然段來寫武松岡下喝酒,以及不聽勸告,執意上崗呢?(為武松打虎做鋪墊:喝酒多,與眾人不同;不聽勸,仗著自己的本事大。)
2、如此驍勇的傳神人物,最后卻一步步挨下岡來,這樣寫是不是有損武松的形象呢?(這樣寫反而顯得很真實。)
六、課外拓展,指導閱讀
1、你喜歡武松嗎?為什么?
2、如果武松來到今天的社會,他說話行事有哪些值得注意的?
3、有同學說:“現在要保護老虎了,武松打虎這樣的故事不該再讀,你是怎么看待這樣的觀點的?”
4、在《水滸傳》中,作者刻畫了眾多傳神的人物形象,課后選一個自己熟悉、喜歡的人物讀讀,感受一下施耐庵是如何傳神有真是地塑造人物形象的。
七、練習設計
回憶課文內容填空:
《水滸傳》這部小說刻畫人物生動而鮮明,武松留給你 、 而又 的印象。我們應該從武松身上學習什么?摒棄什么? 。
八、板書設計
20 景陽岡
岡下飲酒——酒后上岡——岡上打虎——挨下岡來
豪放 勇武 無懼
九、教學反思:
教學時,我采用學生自學、自悟為主,教師加以適當的啟發、誘導、點撥,達到長文短教的目的。我讓學生初讀課文,了解大意,理清敘述順序。抓老虎“一撲、一掀、一剪”來勢洶洶和武松“一閃、一閃、一閃”的竭盡全力、沉著機敏,表現武松的機智勇敢。《景陽岡》記敘了武松在陽谷縣的一家酒店內開懷暢飲后,趁著酒興上了景陽岡,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現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機敏的英雄性格。通過教學,我認為已經達到預設目標。
【《景陽岡》教案優秀】相關文章:
景陽岡的優秀教案08-26
景陽岡優秀教案02-26
《景陽岡》優秀教案03-06
小學語文景陽岡優秀教案08-25
《景陽岡》的優秀教案(精選9篇)03-01
《景陽岡》教案01-04
《景陽岡》教案03-07
《景陽岡》教案06-21
景陽岡的優秀教案(通用10篇)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