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天氣安全教案(精選10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雷雨天氣安全教案(精選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雷雨天氣安全教案 1
一、教學目標
1、讓幼兒了解雷電暴雨交加的危害,增強防范雷電暴雨的意識。
2、教育幼兒在雷電暴雨交加天氣中采取正確的自我保護措施。
3、通過模擬活動,提高幼兒在雷電暴雨交加緊急情況下的應對能力。
二、教學準備
1、雷電暴雨交加相關圖片或視頻資料。
2、雷電暴雨交加安全知識小卡片。
3、雷電暴雨預警標志卡片。
4、模擬雷電暴雨交加的道具,如雷鳴聲、閃電燈、雨衣、雨傘等。
三、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1)教師播放雷電暴雨交加的視頻或展示相關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并討論雷電暴雨交加的特點。
(2)提問:雷電暴雨交加天氣會給我們帶來哪些影響?我們應該如何保護自己?
2、認識雷電暴雨交加的危害
(1)教師講解雷電暴雨交加可能帶來的危害,如強烈的'雷擊、暴雨引發的洪水、滑坡等。
(2)通過圖片或故事,向幼兒展示雷電暴雨交加天氣中可能發生的危險場景,讓幼兒了解雷電暴雨交加的危害性。
3、學習雷電暴雨交加安全知識
(1)教師向幼兒介紹雷電暴雨預警信號的含義,教育幼兒關注天氣預報,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2)通過小卡片的形式,向幼兒傳授雷電暴雨交加天氣中的安全知識,如不站在空曠的地方、不接觸金屬物品、不在大樹下避雨、盡量留在室內等。
(3)組織幼兒進行小組討論,分享自己在雷電暴雨交加天氣中的自我保護經驗。
4、模擬雷電暴雨交加天氣,進行實操演練
(1)教師準備模擬雷電暴雨交加的道具,營造雷電暴雨交加氛圍。
(2)組織幼兒進行實操演練,如快速找到安全的室內地方躲避、關閉電器、穿上雨衣和雨鞋等。
(3)教師觀察幼兒的表現,及時給予指導和糾正。
5、總結與延伸
(1)教師總結本次課程的重點內容,強調雷電暴雨交加安全的重要性。
(2)鼓勵幼兒將所學的安全知識帶回家,與家人分享,共同提高防范雷電暴雨交加的意識。
(3)布置家庭作業:讓幼兒和家長一起繪制一幅雷電暴雨交加安全宣傳畫,并附上安全小提示,以加深對雷電暴雨交加安全知識的理解。
四、教學反思
在本次教學中,教師應確保幼兒充分理解雷電暴雨交加的危害及防范措施。通過模擬活動,讓幼兒在實踐中掌握正確的自我保護方法。同時,教師應根據幼兒的反饋和表現,靈活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以提高教學效果。希望通過本次教學,幼兒能夠增強防范雷電暴雨交加的意識,掌握正確的自我保護方法,確保自身安全。
雷雨天氣安全教案 2
一、教學目標:
1、讓幼兒了解雷電暴雨的形成和危害,增強防雷防雨的安全意識。
2、教授幼兒正確的避雷避雨方法,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3、培養幼兒在面對雷電暴雨時的冷靜和應對能力。
二、教學準備:
1、雷電暴雨的圖片或視頻資料。
2、防雷防雨安全知識宣傳冊。
3、避雷避雨的小道具,如雨衣、雨傘、絕緣墊等。
三、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1)教師出示雷電暴雨的`圖片或播放相關視頻,引導幼兒觀察并描述雷電暴雨的特點。
(2)提問:雷電暴雨天氣會給我們帶來哪些影響?我們應該如何保護自己?
2、認識雷電暴雨的危害
(1)教師講解雷電暴雨的形成過程,以及雷電可能帶來的危害,如電擊、火災等。
(2)通過故事或案例,向幼兒展示雷電暴雨中可能發生的危險場景,讓幼兒了解雷電暴雨的危害性。
3、學習防雷防雨方法
(1)教師介紹防雷防雨的基本原則,如避免在空曠地帶、高大建筑物下等危險區域停留。
(2)教授幼兒正確的避雷避雨方法,如尋找安全的避雷場所、穿著絕緣的雨衣雨鞋等。
(3)分組討論:在雷電暴雨天氣中,我們可以做哪些事情來保護自己?
4、模擬雷電暴雨場景,進行實操演練
(1)教師準備模擬雷電暴雨的道具,營造雷電暴雨氛圍。
(2)組織幼兒進行實操演練,如穿著雨衣雨鞋、尋找安全的避雷場所等。
(3)教師觀察幼兒的表現,及時給予指導和糾正。
5、總結與延伸
(1)教師總結本次課程的重點內容,強調防雷防雨的重要性。
(2)鼓勵幼兒將所學的安全知識帶回家,與家人分享,共同提高防雷防雨的意識。
(3)布置家庭作業:讓幼兒和家長一起繪制一幅防雷防雨安全宣傳畫,加深幼兒對雷電暴雨安全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四、教學建議:
1、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激發幼兒的興趣,通過生動的圖片、視頻和實例來引導幼兒學習。
2、教師應關注幼兒的個體差異,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幼兒,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
3、教師可結合幼兒園實際情況,組織幼兒參觀校園內的避雷設施、應急避險場所等,讓幼兒更直觀地了解雷電暴雨天氣中的安全知識。
雷雨天氣安全教案 3
一、教學目標
1、讓幼兒了解雷電暴雨的形成原因及其可能帶來的危害。
2、教育幼兒在雷電暴雨天氣中采取正確的自我保護措施。
3、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提高他們的自我保護能力。
二、教學準備
1、雷電暴雨相關圖片或視頻資料。
2、雷電暴雨安全知識小卡片。
3、雷電暴雨模擬道具(如閃電燈、雷聲錄音等)。
三、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1)教師播放雷電暴雨的視頻或展示相關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并描述雷電暴雨的特點。
(2)提問:雷電暴雨天氣會給我們帶來哪些影響?我們應該如何防范雷電暴雨天氣?
2、認識雷電暴雨的危害
(1)教師講解雷電暴雨的形成原因,包括云層之間的電荷積累、放電等現象。
(2)通過圖片或故事,向幼兒展示雷電暴雨天氣中可能發生的.危險場景,如雷電擊中樹木、建筑物等,讓幼兒了解雷電暴雨的危害性。
3、學習雷電暴雨安全知識
(1)教師向幼兒介紹雷電預警信號的含義,教育幼兒關注天氣預報,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2)通過小卡片的形式,向幼兒傳授雷電暴雨天氣中的安全知識,如不在室外逗留、避免使用電器、遠離金屬物品等。
(3)組織幼兒進行小組討論,分享自己在雷電暴雨天氣中的自我保護經驗。
4、模擬雷電暴雨天氣,進行實操演練
(1)教師準備模擬雷電暴雨天氣的道具,如閃電燈、雷聲錄音等,營造雷電暴雨的氛圍。
(2)組織幼兒進行實操演練,如迅速進入室內、關閉門窗、不使用電器等。
(3)教師觀察幼兒的表現,及時給予指導和糾正。
5、總結與延伸
(1)教師總結本次課程的重點內容,強調雷電暴雨安全的重要性。
(2)鼓勵幼兒將所學的安全知識帶回家,與家人分享,共同提高防范雷電暴雨的意識。
(3)布置家庭作業:讓幼兒和家長一起制定一份家庭雷電暴雨應急預案,包括如何快速找到安全避難所、如何切斷電源等。
四、教學反思
在本次教學中,教師應注重激發幼兒的興趣,通過生動的圖片、視頻和模擬活動來引導幼兒學習。同時,教師還應關注幼兒的個體差異,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幼兒,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通過本次教學,希望幼兒能夠了解雷電暴雨的危害,掌握正確的自我保護方法,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為他們的健康成長提供有力保障。
雷雨天氣安全教案 4
一、教學目的:
1、利用防雷電知識宣傳活動,不斷提高學生自我安全防范意識。
2、重視防雷,防溺水安全知識的學習,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
二、教學準備:
1、相關的圖片、視頻資料。
2、安全資料。
3、應急物資。
三、教學過程
一)什么是雷電?什么是閃電?
雷電(閃電)的發生頻率與特點
案例講述:時間:20xx.x.xx晚上;地點:xx省xx市
這天晚上,天氣悶熱、烏云密布,xx市xxx鄉xxx巖磚廠承包人xxx和xxx、xxx等七人圍坐于該廠工棚內吃晚飯。8時10分左右,突然一聲炸雷響過,靠在門方一側的xxx應聲倒地。見此情景,民工們一邊將他抬到床上,一邊打電話向醫院求救。兩小時后醫護人員趕到,xxx不治身亡。事后有關部門的現場調查資料顯示:民工工棚高僅3米,無防雷裝置,電視機室外天線高出屋面5米。天線安裝點距離災害點直線距離為2米。發生雷擊事故時xxx身穿濕衣站于門側,電視機天線連線正好位于身后上部。
二)雷電的危害
雷電對人體的傷害,有電流的直接作用和超壓或動力作用,以及高溫作用。當人遭受雷電擊的一瞬間,電流迅速通過人體,重者可導致心跳、呼吸停止,腦組織缺氧而死亡。另外,雷擊時產生的是火花,也會造成不同程度的'皮膚燒灼傷。雷電擊傷,亦可使人體出現樹枝狀雷擊紋,表皮剝脫,皮內出血,也能造成耳鼓膜或內臟破裂等。
三)雷擊一般在哪兒?
1、缺少避雷設備或避雷設備不合格的高大建筑物、儲罐等;
2、沒有良好接地的金屬屋頂;
3、潮濕或空曠地區的建筑物、樹木等;
4、由于煙氣的導電性,煙囪特別易遭雷擊;
5、建筑物上有無線電而又沒有避雷器和沒有良好接地的地方。
四)怎樣防雷
1、建筑物上裝設避雷裝置。即利用避雷裝置將雷電流引入大地而消失。
2、在雷雨時,人不要靠近高壓變電室、高壓電線和孤立的高樓、煙囪、電桿、大樹、旗桿等,更不要站在空曠的高地上或在大樹下躲雨。
3、不能用有金屬立柱的雨桑在郊區或露天操作時,不要使用金屬工具,如鐵撬棒等。
4、不要穿潮濕的衣服靠近或站在露天金屬商品的貨垛上。
5、在雷雨天氣,不要去江、河、湖邊游泳、劃船、垂釣等。
6、在電閃雷鳴、風雨交加之時,若旅游者在旅店休息,應立即關掉室內的電視機、收錄機、音響、空調機等電器,以避免產生導電。打雷時,在房間的正中央較為安全,切忌停留在電燈正下面,忌依靠在柱子、墻壁邊、門窗邊,以避免在打雷時產生感應電而致意外。
五)(學生討論)你認為應該怎樣防雷?
1、打雷時,要關好門窗,盡量不要撥打、接聽電話、手機或上網,拔掉家用電器的電源以及電話線、電視閉路線等可能將雷電引入的金屬導線。
2、在室內也要離開進戶的金屬水管以及跟屋頂相連的下水管,鐵絲不要拉到窗戶、門口。
3、遇到突然的雷雨,出現發硬豎起來時,應該雙腳并攏蹲下,同時拿掉身上的金屬物品和發卡、項鏈等,不要與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4、外出躲避雷雨時,要注意不要躲在洞穴、大石、懸崖、草棚和孤樹等危險地方。
5、注意收聽天氣預報,有雷雨天氣時盡量不要外出,并提前做好應急預防。
雷雨天氣安全教案 5
一、教學目標
1、讓幼兒了解雷電暴雨的形成原理,認識到雷電暴雨的危害性。
2、教育幼兒在雷電暴雨天氣中采取正確的自我保護和避險措施。
3、培養幼兒在面對危險時的冷靜和應對能力,增強安全意識。
二、教學準備
1、雷電暴雨相關圖片、視頻資料。
2、雷電暴雨安全知識宣傳冊。
3、雷電暴雨模擬聲音設備。
三、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1)教師播放雷電暴雨的聲音,讓幼兒感受雷電暴雨的氛圍。
(2)提問:你們聽到的是什么聲音?雷電暴雨天氣會給我們帶來哪些影響?我們應該怎么做才能保護自己?
2、認識雷電暴雨的形成與危害
(1)教師利用圖片或視頻資料,向幼兒解釋雷電暴雨的形成原理,如云層中的電荷積累和放電過程。
(2)講解雷電暴雨可能帶來的危害,如電擊、洪水等,并通過故事或實例加深幼兒的理解。
3、學習雷電暴雨安全知識
(1)教師向幼兒傳授雷電暴雨天氣中的安全知識,如不在大樹下、空曠地方停留,不接觸金屬物品,盡量留在室內等。
(2)通過宣傳冊或幻燈片的形式,展示雷電暴雨天氣中的正確避險姿勢和求助方法。
(3)組織幼兒進行小組討論,分享自己或家人在雷電暴雨天氣中的經歷,以及他們是如何保護自己的。
4、模擬雷電暴雨情境,進行實操演練
(1)教師準備模擬雷電暴雨的道具和聲音設備,營造雷電暴雨的氛圍。
(2)組織幼兒進行實操演練,如尋找安全的避雷場所、采取正確的避雷姿勢等。
(3)教師觀察幼兒的表現,及時給予指導和糾正,確保每個幼兒都能掌握正確的避雷方法。
5、總結與延伸
(1)教師總結本次課程的重點內容,強調雷電暴雨安全知識的重要性。
(2)鼓勵幼兒將所學的.安全知識帶回家,與家人分享,共同提高防范雷電暴雨的意識。
(3)布置家庭作業:讓幼兒和家長一起繪制一幅雷電暴雨安全宣傳畫,加深幼兒對雷電暴雨安全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四、教學反思
在本次教學中,教師應注重讓幼兒感受雷電暴雨的氛圍,通過生動的圖片、視頻和實例來加深幼兒對雷電暴雨的認識。同時,教師還應關注幼兒的參與度和理解程度,確保每個幼兒都能掌握雷電暴雨安全知識。通過本次教學,希望幼兒能夠增強防范雷電暴雨的意識,掌握正確的自我保護和避險方法,為他們的健康成長提供有力保障。
雷雨天氣安全教案 6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預防雷電傷害的意識。
2、了解避免雷電傷害的基本知識。
活動準備:
1、打雷下雨的錄音。
2、教學掛圖和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聽打雷下雨的錄音,導入活動。
教師:請小朋友聽一聽,這是什么聲音?小朋友遇見過打雷、閃電的天氣嗎?雷電大多在什么時候出現?誰能學一學打雷的聲音?打雷危險嗎?為什么?
2、出示教學掛圖,幫助幼兒了解在野外遇到打雷的自我保護方法。
(1)教師:大家在野外郊游,忽然下了很大的雨,雷聲轟隆隆、轟隆隆的響個不停。打雷這么危險,他們怎么辦呢?
(2)教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圖片上,他們怎么保護自己的。
①教師(指圖,進行更詳細的解釋):打雷的時候,要遠離大樹。因為野外很空曠,高高的大樹更容易遭到雷電的襲擊,站在樹下躲雨是非常不安全的,小朋友們千萬千萬不能站在大樹下躲雨。
②教師:當感覺到身體的汗毛和頭發都豎起來、皮膚麻麻的'時候,雷電就很近了,這個時候千萬不能隨意跑動,要下蹲低頭,抱緊雙膝,盡量將身體和頭放的更低,像圖上的人的做法,這樣做可以保護自己。現在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來做一下這個動作。(引導幼兒正確做出雷電將要襲擊時的自我保護動作。)
③教師:郊外有很多高大的鐵架,上面有很多條電線。他們有時會被很大的雷電擊中,非常危險。在那附近的人,遇到這樣的情況,最好的保護方法就是像圖中的阿姨這樣,雙腿并攏,蹦跳著離開電線和高高的鐵架。我們一起來演示一下。(教師帶領幼兒做雙腿并攏蹦跳的動作。)
④教師: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在野外,遇到雷雨天,最好摘下身上的金屬物品,比如金屬手表、項鏈、手鐲等,因為這些金屬物品容易導電,讓人們更容易遭受雷電的襲擊。還要注意,不能使用傘柄是金屬質地的雨傘哦,它也會導電,最好使用塑料質地的雨具。還要提醒身邊的大人,最好不要使用手機,要把手機關掉。
(3)教師:在野外時,如果碰到雷雨天氣,應該怎么做才安全,大家都記住了嗎?請大家和老師做個游戲,教教老師,遇到不同的情況,老師應該怎么做。
(4)教師表演自己在野外游玩時,碰到了雷雨天氣。提出不同情況的問題,請幼兒說說相應的做法。比如,教師說:“下雨打雷了,快,找個地方躲躲雨。去大樹下行嗎?”幼兒對此作出判斷。
3、展示掛圖,簡要說明在室外碰到雷雨天氣的正確做法。
教師:在野外空曠的地方,碰到雷雨天氣時要注意安全,在室外碰到雷雨天氣時也要注意安全。要趕緊到房子里避雨,不能站在樹下。回到家以后,最好不要開電視,可以玩其他的玩具。
雷雨天氣安全教案 7
活動目標:
1、用各種方法表達自己對打雷這一現象的感受,學習演唱歌曲。
2、體驗唱唱跳跳的快樂。
活動準備:
歌曲錄音、鈴鼓、積木、雙響木、小鼓等。
活動過程:
1、聽聽說說:
1)播放打雷的聲音:請你猜一猜,這是什么聲響?生活中,什么時候有雷聲?
2)用動作和表情交流對打雷的感受:聽到雷聲,你有什么感覺?
3)尋找各種材料模擬打雷的聲音:我們可以用什么材料來模仿打雷的聲音?
2、學唱歌曲:
1)教師示范演唱,問:歌曲中雷聲是怎樣說話的?(轟隆隆、轟隆隆)它還跟我們說什么?
2)教師再次示范演唱。
3)幼兒學習演唱歌曲:重點練習唱準歌曲中的.八分休止符。
3、唱唱跳跳:
1)幼兒自由結隊,邊唱邊即興做動作:重點指導用不同的動作表現出最后兩句歌詞內容。
2)交流即興創編的動作。
3)引起改編歌詞的興趣:想一想,雷聲還會告訴我們小朋友什么?
雷雨天氣安全教案 8
活動目標:
1、早鞏固幼兒原有經驗的基礎上引導幼兒了解雷電的危害信。
2、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自我保護意識,掌握防止雷電傷害的基本經驗。
3、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4、培養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1、事先師生、家長共同收集有關雷電知識的資料。
2、教師制作的幻燈片。
活動過程:
一、 活動引入
1、鞏固和提升幼兒已有的經驗:轟隆隆,是什么聲音?
2、小耳朵真靈,真的'是下雨了,打雷了。
二、 在打雷時
1、那我們知道雷電是什么樣子的?還有什么也是和雷電一起出現的呢?(請幼兒模仿打雷的聲音、描述閃電的景象。)
2、引導幼兒在活動中能夠大膽地表述。(教師出示幻燈片,幫助幼兒認識下雨時雷電形成的過程。)
3、下雨又打雷時,我們應該怎么辦?(有什么地方可以讓我們躲雨的呢?)
4、幼兒能夠在集體面前大膽表述自己的生活經驗(有哪些地方我們是可以躲避的,而什么地方是一定不能去的呢?)
三、出示幻燈片,引導幼兒觀察討論,他們做的對不對?應該怎樣做?
※圖上有雷電和雨點,一幼兒在大樹下躲魚。
※雷雨天,一幼兒在空曠的地方踩水。
※雷雨天,一幼兒在家看電視。
1、再次引導幼兒談一談,電閃雷鳴時我們應該怎么做?
2、啟發幼兒談談:危險的事情還有哪些?我們應該怎么做?
四、活動延伸:進行《我不玩電》、《不燃放爆竹》、《我不玩火》、《不隨便吃藥》等教育,使幼兒知道如何預防危險事情的發生,在平日里不做危險是事情。
雷雨天氣安全教案 9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雷電形成原因和危害。
2、通過大家討論、經驗共享,知道雷雨天自我保護的正確方法。
3、增加對自然現象的了解。
活動準備:
雷雨圖片,磁帶:雷雨。
活動過程:
1、聽雷聲磁帶,引出話題。
老師:聽!這是什么聲音?你見過打雷和閃電嗎?
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感覺。
2、出示圖片,了解雷雨形成的.原因,建議老師提問。
教師:“小朋友,你們看,天氣變的怎么樣了?”
(1)為什么會打雷和閃電?
(2)老師簡單介紹:雷雨常常會在夏季發生。因為夏天空氣急劇上沖,使得云朵里帶有許多的電。當云和云碰撞時,就會發生打雷和閃電的現象。
(3)想一想:你是先看見閃電還是先聽見打雷?
老師小結:先看見閃電,然后聽見打雷。告訴幼兒因為光的速度比聲音的速度傳播得要快,因此先看見閃電,然后聽見打雷。
3、引導幼兒觀看幼兒用書,師生共同討論:雷雨時自我保護的方法。
看圖說說:下雨打雷了,圖上的小朋友是怎樣做的?這樣做安全嗎?
(1)雷雨時,在家里的小朋友關上電視對嗎?為什么?
(雷雨時,要把家中的電源切斷,最好不要使用任何電器。因為電線受雷擊后,很容易把強大的電流傳到電器上,使用電視機、電腦等電器發生爆炸或燒起來,造成危險。)
(2)雷雨時,不能在哪里躲雨?為什么?
(雷雨時,不以在空曠的地方停留,更不能玩地上的積水,還不能在大樹下躲雨,也不能在高壓線附近走動。因為水、大樹、鐵都會導電。)
(3)雷電會給人類帶來哪些危害呢?
(雷電會擊中人或動物,還會引起火災。因此現在人們在高樓上裝有避雷針,使雷電不會擊中高樓。)
雷雨天氣安全教案 10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大膽講述雷雨、閃電等天氣特征,激發幼兒對自然現象的興趣。
2.讓幼兒嘗試運用樂器模擬雷聲、雨聲,給故事情景配樂。
3.引導幼兒初步了解正確躲避雷雨的方法,克服恐懼心理。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磁帶《下雨歌》、資源碟《閃電和響雷》;雷雨閃電圖、“雷”“電”“雨”的'字卡、自制連環畫故事《小豬回家》;鈴鼓若干、自制沙瓶(易拉罐里放點米)若干。
活動過程
1.播放音樂《下雨歌》,教師帶領幼兒拍手進入教室
師幼圍坐在地上,互問好。
2.提問導入活動
師:小朋友的衣服越穿越少,天氣越來越熱,馬上就是什么季節了?
幼:夏季。
師:小朋友在夏季可以看到什么?聽見什么聲音?(幼兒自由回答)
師:夏天里會有什么天氣?
幼:晴天、雷雨天。
師:哇,小朋友聰明,夏天里可以看見這么多東西、聽見這么多聲音。
現在我們一起來聽聽,許老師播放的這是什么聲音。
3.教師播放音樂資源碟《閃電和響雷》,引導幼兒討論
(教師播放雷聲音樂)
師:小朋友仔細聽,這是什么聲音?為什么會有這種聲音?它發生在什么季節?(幼兒自由回答)
教師小結:夏天里,雷雨經常出現,(出示雷雨圖)它形成得快,消散得快。通常會聽見轟隆隆的雷聲(出示字卡“雷”),看見快速的閃電(出示字卡“電”),隨之而來的則是暴雨(出示字卡“雨”)。教師結合圖畫帶領幼兒識字。
師:小朋友害怕打雷、閃電嗎?為什么?(幼兒回答)
師:你們是先看見閃電,還是先聽見打雷呢?(幼兒討論)
教師小結:小朋友的意見不一樣,現在來看看到底誰正確,(再次播放資源碟,觀看后暫停)原來是先看見閃電然后再聽見雷聲,這是因為光的速度比聲音的速度快。
4.討論雷雨天應注意的事項
師:還有一個問題,夏天打雷、閃電的時候,我們該怎樣做呢?(盡量不要外出;不要用電器;不要在樹下躲雨……)
教師播放資源碟,展示不能在樹下躲雨的原因,根據畫面進行講解。
5.模擬雷聲、雨聲
給故事《小豬回家》配樂。
師:小朋友想學學雷聲、雨聲嗎?
幼:想。
(1)出示鈴鼓,拍一拍。這像什么聲音?(雷聲)
(2)出示沙瓶,搖一搖。這像什么聲音?(雨聲)
師:當老師說“轟隆隆”時,拍鈴鼓;說“嘩啦啦”時,搖沙瓶。
(請助教老師示范)現在我們用這兩種樂器來給故事《小豬回家》配樂。
(3)教師出示連環畫,講故事,兩位助教演示動作。
師:小朋友想試一下嗎?
幼:想。
(4)將幼兒分兩組,讓他們自由選擇樂器,教師講故事,助教引導幼兒拍、搖樂器。(根據幼兒興趣可重復操作)
教師小結:小朋友表現得真棒,在故事里“轟隆隆”代表雷聲,“嘩啦啦”代表雨聲。好,今天我們先玩到這吧,把樂器收好。
6.結束活動
師:今天,小朋友學了很多知識,回家可以講給爸爸媽媽聽,讓他們也學學,好嗎?小朋友,拜拜。
【雷雨天氣安全教案】相關文章:
雷雨天氣安全教育教案(通用10篇)05-18
雷雨天氣要注意的安全知識09-14
天氣安全教案11-08
幼兒園雷雨天氣安全教育教案(精選10篇)07-04
雷雨天氣的作文06-06
惡劣天氣安全教案11-27
雷雨教案模板《雷雨》教案02-22
雷雨大風天氣應急預案范文05-05
冰雪天氣安全教案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