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音合鳴教學反思
導語:樂理知識和樂器為我的音樂夢想插上了一雙希望的翅膀。長大以后,我要站在真正的舞臺上盡情地展現自己的風采,為大家帶來歡樂。以下小編為大家介紹八音合鳴教學反思文章,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八音合鳴教學反思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目標:1.學生能夠總結概括出各類民族樂器的基本特征。
2.學生能夠分辨常見民族樂器的音色。
3.學生能夠認識常見的民樂演奏形式
教學重點: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和比較、欣賞、討論、直觀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參與音樂學習活動。
教學難點:如何有效地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組織并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
教學準備:課件、鋼琴、少量民族樂器(琵琶、竹笛、二胡、打擊樂器)
教學設計:
一、導入
師:中國音樂文化歷史悠久,中國的樂器種類繁多,數不勝數。今天老師找來了很多樂器的圖片,看哪位同學能迅速的將中國的民族樂器挑選出來,并說出它的名字。(展示課件)
學生回答。
師:正是因為中國的民族樂器富有鮮明民族特色,所以同學們能夠快速、準確地將它們找出來。那么在這些圖片中,你們最想了解哪種樂器呢?你們想知道樂器哪方面的知識呢?
學生回答。
師:那就讓我們一起走近同學們想了解的樂器吧,讓我們與它們來一次親密接觸。
二、新課教學
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讓學生依據已有的音樂學習經驗,感受并體驗樂器的音色特點。
(一)塤與骨笛
師:音樂是聲音的藝術。了解一種樂器首先就要聆聽它的音色,體驗它特有的音色帶給你的與眾不同的感受。現在,同學們想不想聽聽中國最古老的民族樂器所發出的聲音是怎樣的呢?
1.塤與《哀郢》
欣賞塤曲:《哀郢》片段(播放音頻)
師:這種樂器的音色帶給你的是什么樣的感覺呢?
學生回答。
學生欣賞塤的圖片(展示課件)
師略講塤的發展
2.骨笛與《原始狩獵圖》
師:塤是一種非常古老的樂器,它的歷史可以追究到戰國時期,但是還有一種樂器的歷史更加悠遠,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它的音色。同學們在聆聽時候,仔細感受,比較一下,這種樂器的音色和我們已知的哪種樂器的音色相似?
欣賞《原始狩獵圖》(片段)。
欣賞骨笛圖片。
師略講骨笛---鶴笛《一個真實的故事》。
(二)中國民族樂器的分類
運用直觀、討論等教學方法,讓學生總結歸納出各類樂器的基本特征。
師:塤與骨笛都屬于遠古時代的樂器,中國的民族樂器歷經千年的提煉,在外形、音色、音質、演奏技巧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變,請同學們將書打開,進一步了解民族樂器。
⑴學生活動:將學生分為四小組,分別給每一小組發一類樂器,學生通過看、摸、吹、敲等方式歸納總結
名稱
內容吹管樂器
彈撥樂器
拉弦樂器
打擊樂器
制作材料竹絲絲金、革
基本構造發音管、簧片
琴頭、琴身、共鳴箱琴筒、琴桿、軫子、千金、弓體鳴樂器
膜鳴樂器
演奏方法吹奏彈奏拉奏敲擊
師:同學們歸納得非常好,民族樂器的分類不僅可以按照演奏的方法分為四類,還可以分為"八音",你們知道什么是八音嗎?
學生回答。
師展示圖表
顯示
中國民族樂器
金鐘·(編鐘·特鐘)·鑼·云鑼·銅鼓·
石磬·(編磬·特磬)
絲彈撥古琴·瑟·箏·琵琶·三弦·
拉弦二胡·高胡·中胡·低胡·板胡·京胡·
彈擊揚琴·
竹笛笛子·口笛·
管簫·排簫·管子·嗩吶·巴烏·
匏笙·蘆笙·葫蘆絲·
土塤·缶
革鼓·大鼓·板鼓·排鼓·
木木魚·拍板·梆子
其它骨笛·
師:現在誰能告訴我們什么是八音?
學生回答
(三)聆聽與感受
師:在八音里面,我相信同學們對其中的竹、匏、土、革、木這幾類中的代表樂器有所了解,那么,今天我們一起著重來欣賞絲這類樂器,教案《《八音和鳴》教學設計》。
1.欣賞:《春江花月夜》片段江樓鐘鼓(教師古箏獨奏)
師:在欣賞的時候,請同學們思考幾個問題:
①本曲的速度是怎樣的?樂曲描繪了怎樣的意境?
②古箏的音色有什么特點?
③你能將給你印象最深的那一句哼唱出來嗎?
主題旋律:(學生隨鋼琴輕聲哼唱旋律)
2.欣賞:《春江花月夜》片段《江樓鐘鼓》(教師琵琶獨奏)。
師:這段樂曲和前面欣賞的樂曲有什么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從樂曲的速度、旋律、情感和演奏樂器等方面比較)
3.辨別樂器音色
欣賞:《春江花月夜》片段洄瀾拍岸
師:你能聽辨出哪些樂器?
(四)民樂常見的演奏形式
師:我們剛剛欣賞的這一段樂曲是由各種樂器的組合演奏而成的,也就是八音和鳴,這種組合就是民樂的演奏形式。下面我們來欣賞兩段視頻:
1.江南絲竹
《春江花月夜》片段(播放視頻)
2.蘇南吹打
《將軍令》片段(播放視頻)
師:兩段視頻分別代表民樂的兩種演奏形式,請同學們進行比較,這兩種演奏形式有哪些區別?(展示課件)
引導學生交流互動。
3.師小結
江南絲竹蘇南吹打
演奏樂器二胡、琵琶、簫、古箏嗩吶笛、笙、號筒十面鑼低音大鑼
樂曲情感柔美委婉、清麗淡雅
威武雄壯、氣魄宏偉
流行地區流行于江蘇南部、上海、浙江西部一帶流行于江蘇南部無錫、蘇州、常州、宜興一帶的吹打樂
(五)拓展
介紹閔行民族樂器博物館,欣賞箜篌、羌笛、麻江銅鼓等樂器圖片。
學生活動:根據樂器的`音色特點為畫面選配合適的樂器
(六)課堂小結
中國的古樂器內涵韻味,深邃而高貴,每種樂器的音色都具有其特有的個性,要想真正的了解中國古典樂器,品嘗中國古典音樂的韻味,同學們還需加強音樂語言的學習,在課外多多接觸中國古樂器,欣賞中國古典音樂作品。
(七)教學后記
中國古樂器品種繁多,歷史悠遠,這些樂器閃爍著歷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是中國音樂文化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本堂課在導入環節一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對中國的古樂器產生興趣,依據學生的興趣進入到新課教學,體現了新課標中以學生為主體的宗旨;在對民族樂器的分類這一教學內容上,考慮到初一的學生有一定的自學能力,運用直觀教學法,結合書本,讓學生自覺積極地參入到教學程序中來;在聆聽和感覺這一環節中,教師的示范演奏,學生的隨琴哼唱使課堂上的氣氛更為活躍;在拓展環節,設計了游覽音樂博物館和根據樂器音色為畫面選配樂器兩個學生活動,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激發了學生的審美情趣。學生對課堂上所接觸到的樂器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但課堂的時間是有限的,本課雖激發了學生對民族樂器的喜愛,但如何進一步的激發學生去學習某種樂器。去主動的在課外汲取有關民族音樂文化的知識,去為傳承、弘揚民族音樂文化而做出努力,是我們音樂教師下一步該做的,可以說是任重道遠,路漫漫而其修遠兮!
【八音合鳴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維也納的八音鐘》的教學反思06-28
分與合教學反思04-19
分與合的教學反思08-28
《分與合》教學反思08-27
分與合的教學反思08-28
《10的分與合》教學反思01-08
10的分與合教學反思05-30
《10的分與合》教學反思09-02
《10的分與合》教學反思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