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瀏陽河教學反思
《瀏陽河》作為民謠音樂的典型材料之一,想必教學反思也會有所不同。本文的內容是音樂瀏陽河教學反思,歡迎大家閱讀。
音樂瀏陽河教學反思1
《瀏陽河》這首歌曲具有濃郁的湖南民歌風味,兩段歌詞一問一答的形式,表現了人們對毛主席的崇敬和愛戴。
我把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放在首位,先讓學生聆聽湖南民歌《放風箏》,歌曲活潑歡快的節奏一下子讓學生都開心起來,讓他們說說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許多學生都舉手說歌曲很活潑。
學唱歌曲時我一步步引導學生演唱歌曲的旋律,讓體會出歌曲旋律的自然流暢。加歌詞演唱時提醒學生一字多音的地方,讓學生演唱一遍后自己發現演唱中有困難的地方,有的孩子發現附點節奏唱的不好,有一處休止符的地方卻把前后兩個音加了連線,最后一個樂句的音準不好把握等問題,我再逐一演唱示范并帶學生練習。這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能運用不同演唱形式來深情演繹湖南民歌《瀏陽河》,激發學生熱愛民族音樂的情感。在前奏和間奏的地方自己加上動作,學生演唱很有感情,每個學生都會主動積極投入歌曲的演唱中,順利完成教學目標。
今后的教學中我應把“多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落到實處,不要忽略學生自己的演唱分辨能力,做到精心細致備課,認真仔細思考、及時反思,在反思中前進!
音樂瀏陽河教學反思2
一,音樂的感悟:音樂是以審美教育為核心。
在整個音樂教學過程中要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要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進而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能力。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和推進新課程改革,我認為,在教學中,要使學生先對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感受、體驗和表現音樂中豐富的情感內涵。只有這樣,學生才會逐漸喜歡音樂,從而才能對音樂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要積極引導學生,從而使學生不僅做到現在受益,而且做到終身受益。
因此在音樂課教學上,我會從下列兩個方面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培養:
1、根據音樂教室現有的樂器,通過音樂欣賞的`形式,讓學生認識和了解各種樂器,并且讓學生參與其中親身實踐,講解各種樂器基本的演奏方法,這樣一來,學生不僅對樂器有了進一步的接觸,而且還對我國的各種音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觀念和審美情趣。
2、通過豐富多彩的音樂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愛好,活躍空氣,在緊張的文化課學習之余可調節情緒,有利于其他課的學習。
二、用多種方法,努力提高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
針對本校特點,配合新課程改革,在學習音樂教材的同時運用數碼鋼琴進行音樂教學,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具體為:
1、在音樂欣賞課上,有些樂曲可以利用學校現有的樂器,結合大綱要求,給學生示范演奏,改變以往放錄音讓學生單純欣賞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欣賞的同時,既開拓了視野,有提高審美能力。
2、在音樂理論知識的教學方面,為避免單純學理論的枯燥,利用情境聯想教學,讓學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樂知識。例如音符實值的學習,通過模仿動物叫聲的長短來辨別不同的音符,這樣一來,學生會比較容易掌握。
3、利用多媒體、電視、音響等不同教學設備,欣賞大型的交響樂和民族管弦樂作品,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和感受音樂。
4、課堂上,讓學生上臺演唱,培養他們的參與、實踐能力,學生情緒高漲,使音樂課上得更加生動活躍。
【音樂瀏陽河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瀏陽河》的教學反思07-08
《瀏陽河》教學反思09-04
《瀏陽河》教學反思07-04
瀏陽河音樂教學設計06-14
《瀏陽河》教學設計05-01
音樂教學反思_小學音樂教學反思03-05
《音樂教學反思》教學反思11-23
《音樂》的教學反思02-19
音樂的教學的反思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