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圖書館教學反思
數字圖書館是近些年來出現的新事物,作為現代化社會生活中的人應該有所了解。接下來小編搜集了數字圖書館教學反思,歡迎閱讀查看,希望幫助到大家。
數字圖書館教學反思一
《數字圖書館》一課是讓學生掌握百以內的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初步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化。使學生感受到數的計算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體會加法的意義。
教材首先創設圖書館的情境,讓學生在情景中提出各種問題并嘗試解答。有的學生提出《汪汪樂園》和《海底世界》一共有多少本,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知道要算兩種書的總量必須用加法,他們立刻就能列出算式,并且很自信地舉起了小手。我接著問:你是怎么算的?整個教室里就熱鬧起來,學生們都很積極。在學生在復述算法的過程中,我鼓勵學生用小棒來擺一擺,從而進一步明確計算的思考方法。在學生的交流中,他們也有了更多闡述自己想法的機會,還能夠體驗到與他人合作的良好情感交流。學生學習的興趣特別高,從課堂掌握的情況看,學生的計算完成較好,完成了本課的教學任務。
另外在課堂上尊重每個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引導學生經歷一個獨立思考、同伴講解、全班交流的過程。特別是在學生把多種計算方法都展示出來后,讓學生進行比較,找到共性的地方,體會“滿十進一”這一教學難點,進一步理解算理。在這里我讓學生用小棒擺一擺,超過十根小棒的時候該怎么辦?讓學生明白產生了新的一捆,也就是進位一的產生原因。把這個難點突破了,學生在書寫豎式的時候,就能理解為什么要進位,解決了這節課的難點。
教學中尤其低年級重視學習習慣的培養,因此教學中培養學生說完整話并大聲表述出來。某某學生講得非常好的時候,就說請大家聽聽××小老師是怎么說的,孩子們都想充當這一角色,教學中的師生關系、教與學的關系得到和諧發展。在書寫的時候不僅僅因為數學就是學數字那么簡單,教育學生數字也要寫的認真、工整,養成好的書寫習慣。
在課堂上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上課的時候我應該多點激情來感化學生,隨時容入到學生興奮的情境中,也許這堂課會上得更精彩。及時用激勵性的語言鼓勵學生的回答。有了激勵的話語,學生會更樂意、更加積極主動地回答。
數學課堂上最重要的是讓學生能獨立解決問題,而不是老師“喂”學生。很多時候覺得課堂上學生掌握的非常好,可是在反饋的時候就出現問題,有的學生掌握的不是很好,而我又不知道應該從什么地方下手去解決。在練習的方法上我應該采用什么方式是我最困惑的,很多時候不知道一年級的學生應該用什么形式去練習去鞏固,我沒有把思路打開,所以練習的形式僅僅局限在一兩種上。造成學生在學習上有很大漏洞。在今后的學習中應該注意自己在教學上的缺欠,備課上要注意抓住重難點,運用更好的方法突破教學上重難點,使學生能真正收益。也讓自己的教學水平上一個臺階。
數字圖書館教學反思二
關于圖書館,我們都不陌生,在生活中常常到這樣的地方,也從中得到過許多好處。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電子時代的到來,現在的圖書館已經悄然進行著一場革命,那就是電子化。經過電子化處理的圖書就是電子圖書,通過計算機技術儲存和網絡通信設備傳播接收電子化圖書的圖書館就是數字化圖書館。這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圖書館了。因此,這樣的事物對教師和學生來說,都是很新鮮很陌生的。
同樣,介紹這些內容的課文對于師生來說,都是很新鮮很陌生的,這就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一定的難度。學習這樣的課文,我們沒有必要在關于電子知識或計算機、網絡通信等方面的資料上下太大的功夫,但是,對于數字化圖書館是怎么回事,也就是它的實質是什么,一定要弄明白。
正因為這些內容是十分先進而復雜的`,所以,這篇說明文作者采用的是擬人化手法,用第一人稱來敘述,用生動活潑、簡明易懂的文字來介紹這些最新的科學技術。
學習這篇課文,我們一方面要知道文章告訴我們的關于數字圖書館的常識,另一方面也要學習用淺顯易懂的文字來說明比較復雜的知識的說明方法。文章中使用的詞語也比較豐富,可以適當地積累與應用。同時,也讓我們領略科技發展的巨大力量,保持對科普讀物以及對于利用現代科技獲取信息的濃厚興趣。
拓展:數字圖書館教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知道數字圖書館是怎么回事并知道它的好處。
3.培養愛進圖書館的良好習慣,學習用多種方式獲取信息。
教學重點
認識、了解數字圖書館,并知道它的好處。
教學準備
學生:學生可在課前去圖書館或閱讀室翻閱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書籍。有條件的學生可在互聯網上查閱自己喜歡的書籍。
教師:多充實有關數字圖書館方面的知識,把握數字圖書館的本質及好處。
教學課時
1~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質疑,引入課題
1.學生談談圖書館給我們的學習和生活帶來哪些好處,在圖書館有沒有遇到過麻煩。
2.板書課題。
3.學生對課題質疑。
二、初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1.學生自由地朗讀課文,認識生字新詞。
2.檢查生字、新詞的認識情況及朗讀情況。
3.交流初讀課文后了解的課文主要內容(同桌或全班)。
三、學習課文1~4段
1.讀第1段,了解作者采用的是擬人化的手法,用第一人稱來敘述,并知道這樣寫的好處,使枯燥的說明文變得生動活潑、簡明易懂。
2.了解傳統圖書館的情況。
3.結合生活實際,談談圖書館在我們生活中的作用。
4.細讀2~4段,學生勾畫出文中描寫傳統圖書館不足的詞句體會。
(1)從語句“當讀者需要的圖書……讀者失望的神情”“每當這個時候……讓更多的讀者閱讀”體會傳統圖書館不足之一——功能局限。
(2)從詞語“容顏變化”“傷痕累累”“疲憊不堪”體會傳統圖書館不足之二——圖書容易毀損。
5.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談談傳統圖書館還存在哪些不足。(如:藏書有限、借還麻煩、不能勾畫……)
四、深入重點,合作學習
1.學習第5段。
(1)細讀第5段,思考:
①什么是電子圖書?
②什么是數字圖書館?
③和傳統圖書比較,電子圖書有什么好處?
(2)交流思考題。
(3)用傳統圖書的不足與電子圖書的好處相對比,體會“革命”一詞的含義。
2.略讀6、7段,了解一本普通的圖書是怎樣變成電子圖書的。
3.合作學習8、9段。
(1)自己默讀,勾畫出說明數字圖書館的優點的相關語句。
(2)小組交流,總結出數字圖書館的優點。
(3)全班匯報。
4.把數字圖書館的優點與前面找出的傳統圖書館的不足進行對照比較,深刻體會數字圖書館的好處。
五、聯系生活,加深認識
1.激發學生進圖書館、閱讀室的興趣。
2.鼓勵學生利用各種工具獲取信息。
【數字圖書館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數學廣角數字編碼教學反思07-12
反思數字背后的意義08-30
圖書館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07-14
一年級數學下冊《圖書館》教學反思07-13
教學教學反思12-08
《南轅北轍》教學反思09-02
山雨教學反思09-03
泉水的教學反思09-06
《畫風》的教學反思09-06
出塞教學反思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