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印畫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一直以來是教師提高個人業務水平的一種有效途徑。以下是小編收集的手印畫教學反思,歡迎查看!
手印畫教學反思1
1.結合班級幼兒的特點設計活動過程,突出重難點。
手指印畫在以前的美術活動中我帶領幼兒手指印過毛毛蟲,在區域游戲時與幼兒一起印過小雞,因此幼兒有一些用顏料作畫的經驗。因此,在示范作畫時重點向幼兒介紹了長頸鹿和螃蟹的畫法。這樣活動開展起來就有側重點,便于解決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在出示范例的時候我也注意到范例的美感,讓幼兒充分的欣賞感受作品的美,從而產生作畫的興趣。范例中選擇的畫我也是有針對性的,如印一個圓可以變出小雞和螃蟹、印兩個圓變成長頸鹿,印多個圓點可以變出毛毛蟲。這樣幼兒在向幼兒介紹作品時讓幼兒感受到遞進性,幼兒從而結合自己的能力進行作畫,便于幼兒操作。
2.把握細節扎實開展活動。
細節的把握對于一個活動來說也是很重要的,在活動中我也注意一些細節的把握,如:請個別幼兒到前面示范作畫時,我請2名幼兒分別嘗試繪畫兩種動物,這樣在他們繪畫中我會去捕捉優點進行放大,并捕捉缺點對全體幼兒進行及時教育,這樣為后面的幼兒分散去作畫做好鋪墊。再如:幼兒作畫時,我鼓勵能力弱的幼兒可以模仿老師的范例來作畫,能力強的幼兒可以大膽想象的進行作畫。還有在幼兒的作畫紙上我事先畫好了一些小草,這樣幼兒印完動物以后,作品的效果很美。
不足之處:在活動中每組提供的顏料太多,因為活動的重點并不是感受色彩的變化,因此,可以每組提供一種顏料,小組之間可以不一樣。個別幼兒作畫時的動物方向不一樣,我利用講評的時候進行了教育。
手印畫教學反思2
用顏料印畫小手,對于小班的幼兒來說是一個全新的體驗,考慮到這是幼兒第一次體驗玩色活動,因此我將本次活動在目標的定位為:1.初步了解手印畫的技巧,學習印畫自己的手。2.體驗玩色活動的樂趣。
活動開展的過程跟設計時有一定的出入,活動中的操作環節,我沒有請幼兒進行分組操作,而是請幼兒逐一在老師的引導下來嘗試印畫,通過手把手的逐一指導來鞏固印畫中卷衣袖、蘸顏料、抖顏料以及印畫的技巧。雖然存在著一個幼兒在操作,其余幼兒在觀看的現象,也少了幼兒自主探索、發現的樂趣,但是我想對于初次接觸此類活動的幼兒來說,養成良好的操作常規要比單純的掌握手印畫的技巧來得重要。從活動效果來看,今天的活動中,他們不但掌握了手印畫的基本技巧,更重要的是了解了玩色游戲的規則,這就為以后的玩色活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本次活動中我使用的是紅、黃、藍三個基礎顏色的純色顏料,因此在印畫小手環節,我又隨機引導幼兒說說:“我喜歡**顏色和**顏色。”讓幼兒在藝術活動中,不但鞏固了對紅、黃、藍這三種顏色的認識,同時也豐富了語言表達能力。在活動中,幼兒還合作完成了手印畫“大樹”,樹上每增加一個手印,孩子們便會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最后我們一起將大樹貼上主題墻,孩子們站在樹下,找找“我的手、你的手”,感嘆手印畫的神奇的同時,也充分體驗到了合作的快樂。
當然,活動中還有較多不足,如:當孩子印畫出不同形狀的`手印時,作為老師還可以用語言引導來提示幼兒大膽地進行想象,如:“哇,這個手掌真像一棵大樹的樹枝!”“這個手掌像什么?”并可嘗試根據幼兒的想象進行添畫,相信這樣更能激發幼兒對于玩色活動的興趣,能讓孩子在藝術活動中獲得更多元的發展。
手印畫教學反思3
小班小朋友對新鮮的事物充滿著好奇,喜歡嘗試,根據這個特點,結合之前小朋友已有了用記號筆畫小手的經驗,故此次活動選擇用顏料印畫小手,通過此活動讓幼兒去體驗另一種作畫方式的樂趣。在設計活動時考慮到小朋友的能力,所以目標定的比較簡單,主要是學習印畫自己的小手,其次在活動中能夠體驗到印畫的樂趣。根據目標設計了三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是通過老師和小朋友共同回憶之前畫小手的過程,引出此次活動的主題;第二個環節是小朋友嘗試印畫小手,體驗印畫的樂趣;第三個環節是欣賞評析作品。我覺得此次活動達到了預期的目標,小朋友的興趣也很高,都印得很開心。
一、提問引出顏料印畫
在第一個環節回憶之前畫小手的過程時,小朋友說得很好,如他們說到:“把小手放在紙上”,“用筆在手上畫下來”,“我們還給他們涂上了美麗的顏色”,接著我追問:“除了用這個方法畫小手外,還有什么方法可以將我們的小手畫下來?”小朋友的思維很活躍,覺得可以用不同的筆畫小手,這時有一個小朋友想到了在捏橡皮泥的時候,用手一按就出現了手印,她的想法很特別,我及時給予了肯定,說明她平時觀察仔細,也肯動腦筋。在這里提問花費了許多時間,由于經驗有限,小朋友并沒有想到用顏料也可以印畫小手,于是我直接說了出來。
二、活動中的座位及幼兒操作問題
在第二環節,講解印小手時小朋友聽得特別認真,說明他們對這種作畫方式很感興趣,但這時我發現座位的安排有點欠妥,因為后面的很多小朋友都站起來看了,我想如果換成馬蹄形坐的話小朋友的視線就不會有阻擋,同時也為后面的欣賞作品環節提供了便利。另外在小朋友操作時,由于給他們準備的紙張大小有限,他們很快就印好了,有的把紙上空白的地方都印上了小手印,看到這個場景,我想如果讓一組的小朋友合作完成一幅大的手印畫,這樣既滿足了他們想多印點的愿望,又可以讓他們相互間有合作交流的機會,可能效果會更好些。
三、欣賞作品時的困惑
最后在講評作品時遇到了困難,怎樣才能讓幼兒邊欣賞作品邊進行評析?活動中我采用的是讓小朋友走一圈簡單的欣賞一下作品的方法,但是我發現這種方式好像不適合,場面有點亂了,小朋友也不能很好的欣賞,如果換成合作創作,然后將他們的作品放到地上讓他們看,可能更直觀清楚些。在評析的過程中,老師該如何引導小朋友來評價這幅作品,我覺得我做得不到位,語言也比較貧乏,沒能很好的引導幼兒表達自己的想法,這些都需要我不斷學習,總結經驗。
活動后,王老師指出了我活動中的不足:
1、整個活動只是停留在印手印的表面上,里面涉及的面比較窄,滲透的領域少,比如說通過這個活動除了讓小朋友知道可以用顏料來印小手外,還可以讓他們認識下調配的顏料的顏色,這在設計此活動時沒有考慮到,錯過了讓小朋友再次鞏固認識不同顏色的機會。忽略了藝術活動中的不同價值點。另外在印手印的過程中還可以滲透語言教學,通過老師的語言引導來提示幼兒該如何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作品,比如說:“我把小手張開印,印出了一只小孔雀,你怎么印的,印出了什么?”這樣幼兒就有話說,也能很好的表達自己了。
2、細節方面:顏料調的稀了,小朋友手蘸了顏料后水一直往下滴,這里可以在顏料水里放塊海綿吸收下,這樣濃稠度會適合些,另外在小朋友蘸了顏料后,手抬起來數幾下,然后再放到紙上,這樣有了更加具體的要求后,小朋友更容易操作。
這些都是我未考慮到的,我覺得特別有道理,對我觸動也很大,我覺得上好一節課不容易,能將好的活動舉一反三那就更不容易了,這些都要求老師有足夠的教學機智,還要掌握好方式方法,我覺得自己要學習的東西很多,在以后的教學中要多思考多總結,考慮的要全面,在設計每個環節時問問自己它的價值在哪里,能夠給孩子帶來什么,活動中老師該如何引導孩子,選擇什么樣的教學方式等等,這樣才能使自己的專業獲得更快發展。
【手印畫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班美術手印畫教案及教學反思《熱帶魚》09-22
幼兒課手印畫樹葉反思教案交流04-11
手印想象畫的教案06-15
鴿子手印畫教案11-29
美術教案:手印畫09-18
美術手印畫教案《螃蟹》09-29
手印畫比賽小學作文08-19
大班手印畫果園水果教案06-22
大班美術手印畫——螃蟹教案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