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教學反思

時間:2021-06-11 17:50:16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過年》教學反思

  《過年》的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教學反思一直以來是教師提高個人業務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視。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過年》教學反思,歡迎大家閱讀。

《過年》教學反思

  《過年》教學反思1

  《過年》是本學期最后一課,恰逢元旦,大家又剛過完圣誕節,學生們都沉浸在喜氣洋洋的節日氣氛中,也使學生們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來。我們學習了制作節日拉花,紙燈籠和節日賀卡來渲染節日氣氛,傳遞節日祝福。

  在節日氣氛中,大家的心情格外的好,并不只因為過節。孩子們制作了一個個紅紅的燈籠,一串串五顏六色的拉花,一張張可愛的賀卡,讓我看到了,通過一學期的學習,孩子們的動手能力有所提高,制作的小手工更加細致、精美;大家合作起來齊心協力,有剪紙條的、有撕雙面膠的、有粘貼的、有做裝飾的,各盡其能,配合的相當默契;課堂十分安靜,連下位自由組合的小組合作起來也不會有大動靜;認真整理自己的物品,地上的碎紙全數將干凈……看到孩子們放學時,手里拿著自己做的拉花和燈籠,高興地在父母面前炫耀的樣子,我也心里美滋滋的。

  現在想想,我的愿望是希望看到學生們有成就感的樣子和開心的笑。

  《過年》教學反思2

  《過年》是一年級孩子們在本學期學習的最后一首歌。上節課學生們領略了很多國家是怎樣過新年的,這節課我會帶著我的孩子們過一個真正的“中國年”。

  這是一首節奏歡快,旋律流暢,朗朗上口的兒童歌曲。結合著中國過新年的一些風俗習慣,我設計了一節生動有趣的音樂課,在本課教學完成的同時,我也發現了一些不足,并且對這一課有了新的想法。

  在導入環節,我先向讓孩子們聽聽鞭炮的聲音,向大家提出一個問題,“這是什么聲音,表現了怎樣的'場景?”孩子們說:“是鞭炮的聲音,結婚的、開業的、春節”,“是呀,上節課我們知道了外國人是怎樣過圣誕節的,近天我們一起學習我們中國人是怎樣過新年的。你們在過年時候最喜歡做什么?小手一個一個的舉起來,都想來說一說,有人說,我最喜歡放煙花、放鞭炮;也有的說,我最喜歡到游樂園玩,還有的說,去拜年;最后有人看見書上的小朋友了,就說敲鑼打鼓……“是呀,過年我們要做的事情有很多,為了表達自己的心情,咱們一起來學習歌曲《過年》,迎接新年的到來……”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初聽歌曲《過年》,感受音樂歡快的情緒;在復聽時,我示意大家為歌曲來伴奏,用手敲拍桌面,模仿敲鼓面的動作,等我示范后,孩子們聽著音樂敲擊“鼓”面,興趣就更高了,教室里呈現出了過年的氣氛。

  在本課教學中,我設立了三個教學目標,首先在情感上:通過歌曲《過年》的學習,充分感受歌曲中表現過新年的熱烈喜慶氣氛,并通過東北舞秧歌步的學習表現過年時的愉快心情。其次,在知識上:學習歌曲《過年》,認識中國民族打擊樂器鼓與镲,并熟練掌握《過年》的節奏,完整演唱歌曲。最后,能力上:在學習活動中感受音樂的情緒,培養學生創編節奏的能力,并且將學會的節奏運用到其他歌曲中。這三個教學目標完成的教好,學生能夠用自己喜歡的動作,表現熱鬧歡快的場面和熱烈喜慶的氣氛,并且熟練的掌握了歌曲的節奏,認識了民族樂器鼓和镲還有鼓。在學習歌曲的環節中,我步步深入,循序漸進,讓孩子從聽辨鼓和镲的聲音開始,認識了鼓與镲,之后用小鼓和小镲一起配合,學會了歌曲當中的基本節奏“咚咚咚咚鏘”,這樣一來為學習歌曲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孩子們從節奏的認識,逐步熟悉了歌曲的歌詞,然后很自然的就將歌詞加入到歌曲的旋律當中了,所以歌曲學習的環節進行得非常順利和自然。孩子歌唱的聲音我在教學中不斷的強調,以小兒歌的形式,讓孩子知道什么樣的聲音是正確好聽的,應該用怎樣的聲音來正確演唱歌曲。

  本課設計符合學生好勝、好奇、好動的特點,通過綜合性音樂活動,學生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在輕松愉悅的活動中獲取了知識,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很好的完成了教學任務。不足之處是創編歌詞這一環節,需要老師用藝術性的語言更深的拓寬孩子們的創編思路。

  《過年》教學反思3

  第八單元是本冊書的最后一個單元,主要借助《過年》信息圖,對本冊教學內容進行回顧和整理。昨天的作業我安排學生回家和爸爸媽媽講一講我們在二年級上冊數學課學到了什么知識,主要是引導孩子回顧這一學期學習的內容,讓孩子口頭進行簡單的分類歸納整理,為今天的課做準備。

  課的伊始,我出示信息圖,孩子們很活躍,他們喜歡過節,尤其是春節,放假、放鞭炮、走親戚、穿新衣……等都是孩子喜歡的活動,所以在孩子們找信息這一環節,非常順利。于是我借機給孩子提出問題:“同學們說了這么多信息,真厲害,可是老師總是記不住,或者記混了,怎么辦?”因為孩子在一年級學過分類,所以張金騰、扈芮華一下子想到分類,同學們在他們的提示下分成不同的類別,楊曉璐說按方向分類,院子南邊、東邊、北邊、西邊、中間;袁詩雯說按問題分類,乘法、除法、方向、倍數等;宋效寧說按動物、植物、人、車分類。整合大家意見,都覺得按位置比較清楚,所以我也把黑板分成五塊,讓孩子們學會按順序找信息,解決問題。

  在解決問題這一環節,我大膽放手,直接讓學生在練習本上完成,小組交流,在交流時,為了有效,我又讓每一小組選擇一個板塊,最后集體交流,我讓孩子做老師,分析信息、解決的方法。孩子們說的都很精彩,有的小組甚至發現了更多的解決方法,例如,用連乘解決玉米的問題,2x4x5=40(個)。這一問題在課本回顧整理中都沒有。

  不足之處:每節課都會存在遺憾,這節課主要是方向、角的知識只看到表面,沒有深入。打算明天利用102—103頁的學習進行多補充。

  《過年》教學反思4

  《指南》指出:“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應為幼兒創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回應!痹谠姼琛缎履辍返慕虒W中,我采取了以下方法踐行了《指南》精神。

  一、激發幼兒想說。

  詩歌是中班孩子比較喜歡的文學形式,詩歌通俗易懂而且又朗朗上口,通過學習可以幫助幼兒發展語言能力。在教學中,我首先通過視頻短片,給孩子創設了一個新年的氛圍,在這個自由、寬松的氛圍中,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新年感受,對講述連貫、有序、生動的幼兒給予及時的表揚,激發孩子想說的欲望,帶給孩子身心的愉悅。

  二、讓幼兒敢說。

  孩子有了說的興趣,我在活動中想辦法使孩子敢說。孩子學了詩歌之后,我請個別膽子小的,不自信的張玥到集體面前來念詩歌,我彎下腰,拉著張玥的手,笑著看著張玥,張玥看著我的眼睛輕輕的說:“老師,我能行嗎?”我微笑的對她點頭。在我的鼓勵下,孩子敞開了自己的心扉,詩歌念得響亮又有節奏。在這平等對話中,師幼互動,逐漸溝通、融洽、和諧、愉快,這樣幼兒的口語表達得以發展,情感得以激發,智慧得以提升。

  三、讓幼兒喜歡說。

  活動過后,我創設了一個延伸活動,讓幼兒互贈禮物,同時在贈禮物的過程中,說一句新年祝福語。在游戲中,孩子們憑著各自的生活經驗進行交流與討論,既發表自己的見解,又分享同伴的生活樂趣。這對于那些不善于在集體場合與人交談的兒童來說,確實是一種適合他們語言表達的機會。

【《過年》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過年》教學反思范文02-02

《過年——總復習》教學反思01-06

《過年總復習》教學反思10-22

《命題畫——過年》教學反思范文07-03

品德與社會過年啦教學反思03-29

大班社會活動教案:過年教案(附教學反思)08-23

《教學反思》教學反思07-03

《過年》教學設計03-08

《反思反思》教學反思03-03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最新国产91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 偷偷碰偷偷鲁免费视频一区 | 亚洲v欧美v国产ⅴ在线成 | 在线观看肉片AV网站免费 | 午夜福利免费体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