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群數量變化教學反思

時間:2021-06-12 20:30:48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種群數量變化教學反思

  導語: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提供的《種群數量變化》的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種群數量變化教學反思

  《種群數量的變化》這節內容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時間夠種群增長模型的方法,第二部分是種群數量的變化情況,包括種群增長的J型曲線、種群的S型曲線、種群數量的波動和下降,第三部分是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本節課著重是討論前兩個內容。建立數學模型的方法是本模塊科學方法教育的側重點,在建立模型的'方法上,我是

  從一種細菌的繁殖問題出發,和學生一起探討種群數量的變化特點,啟發學生用數學方法表達,歸納出建構種群增長模型的方法,并很自然地從一種細菌推廣到其他生物的數量增長的方法。然后對建構數學模型的方法進行總結:觀察對象——合理假設——數學表達——檢驗修正。從學生對細菌繁殖的分析中,又拿出生態學家高斯的培養草履蟲實驗的結果,讓學生分析其中的原因。引出兩種種群數量變化的模型,并討論:是什么原因導致曲線不同?具體什么條件下就有“S”曲線?為什么有K值?。學完了兩個增長模型后,舉例讓學生思考兩個海島上引種得到的不同結果的原因,其中一個是環頸雉的引種,一個是綿羊的引種。讓他們用剛才所學的知識對這兩個種群的數量變化進行分析,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緊接著設計表格,讓學生總結比較J型曲線、S型曲線的不同點,再次鞏固。接下來通過對“我國30年間蝗蟲數量變化”、“南半球鯨魚捕獲量在下降”這兩個實例的分析,引出種群數量變化的另外兩個類型:波動和下降。最后聯系生活:通過對“城市鼠害的控制”“保護魚類資源不受破壞,并能持續地獲得最大捕魚量,應使被捕魚群的種群數量保持在什么水平”這兩個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例子的探究,引出研究種群數量變化的意義。

  所以從本節課的教學上我認為教學設計是很好的,符合新課程理念,通過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一環套一環,層層深入,將學生一步一步地帶入到教學當中,也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課堂氣氛也很活躍。不足之處就是自己的語言不夠精煉,表述上有點混亂,要注意過渡自然,這是我在今后的教學中所要追求的最大目標。

【種群數量變化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種群數量的變化教學反思09-03

種群的數量變化 教學反思|數量09-21

種群的數量變化教學反思09-21

種群數量變化教學反思11-19

種群數量的變化說課稿11-04

《種群數量的變化》說課稿02-23

種群數量變化教學反思范文(通用3篇)04-04

《種群數量的變化》生物說課稿范文03-16

種群數量變化包括什么09-22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免费玖玖精品视频 | 亚洲欧美步兵在线观看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天堂色 | 日本一区二区三不卡高清区免费 | 亚洲网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