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各樣的形教學反思
各種各樣的形教學的開展是為了幫助學生們更好地認識不同的形狀。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各種各樣的形教學反思,歡迎大家閱讀。
各種各樣的形教學反思
這是一節一年級的造型表現美術課,旨在讓學生初步掌握觀察和概括的基本方法,認識生活中的物象都可以通過不同的形狀進行概括。能用概括組合的方法,表現自己喜歡的物象。
基本的幾何形體學生都認識,難點在于如何運用這些簡單的形體進行組合。這節課我通過游戲的形式讓學生認識,這些形體就是我們畫畫的法寶與工具,他們可以變換出任何復雜的形體出來。將具體的房子通過形體來組合搭建,讓學生認識圖形可以進行方向、大小、位置上的變換,形體使用的越多物象越具體。
因為這節課是用彩紙來拼貼,所以在用鉛筆畫好組合型物象后,我又領學生將自己的畫分解成一個個的小圖形,并用彩紙做好小圖形進行組合。這樣分解--組合---再分解---再組合的形式雖然比較耗費時間但是對于學生的理性認知與分析有著重要的作用,也是以后輕松學美術所必須的。
本節課作為教師的'我總是以滿腔的熱情投入其中,與學生真誠互動交流,以心換心,心靈的真誠在語言、姿態、眼神中得以理解。教學中還夠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主動接近他們,了解他們的創作意圖和制作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讓他們覺得老師既可敬又可親。本節課在他們講述自己的作品的時候,我也非常注意傾聽,對于學生來說,他們的每一個發現都應給予肯定和鼓勵,尤其是學生有與眾不同的作品,我都及時給予表揚和宣傳。整個活動都處在一種積極的嘗試氛圍中學生們通過看教師的分析與自己的嘗試,打消了對美術繪畫的畏懼心。讓學生知道自己只要會畫簡單的三角、圓形、方形等幾何形就可以畫好高樓大廈、畫好各種動物乃至人物。同樣的方法也可以讓年級落下的孩子提升上來。
各種各樣的形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生欣賞圖片,用形分解的方法發現和了解生活中的物像可以用不同的形狀概括。運用剪、撕、卷的方法,利用各種形狀表現生活中的景物。
2.過程與方法:學生嘗試用各種不同的形狀粘貼組合一個或幾個物體,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造型表現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學習培養學生的發現能力、動手制作能力,使學生初步樹立關注生活、熱愛生活的情感。
學習重難點:
重點:了解和利用各種各樣的形可以概括生活中的物象,學習用型組合的方法表現自己喜歡的事物,嘗試利用不同的方法和多種形狀完成一幅粘貼畫。
難點:剪、撕、卷方法的綜合運用。
教師準備:各種各樣形狀、圖形組合的范畫、課件
學生準備:彩紙、剪刀、膠棒
學習過程
組織教學
請同學準備好上課所欲的彩紙、剪刀和垃圾袋。
一、導入:
找形狀
師:同學們你們好!老師最近細心觀察生活中的物體,發現了一有趣的現象,你們想知道嗎? (課件出示小房子圖片。)
同學們仔細觀察漂亮的小房子,你能從中看到那些圖形嗎?
學生:看完圖片后說觀察出了什么秘密,學生會說出這些物體的形狀,說出3-4種物體的形狀。
師:小朋友們有一雙火眼金星的眼睛,共同發現了這個重要秘密:生活中許多物體的外觀是由各種各樣的形狀組合成的。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和學習《各種各樣的形》
導入課題:各種各樣的形
教師在黑板上展示各種各樣的形圖片。
二、發現探索嘗試
師:生活中還有哪些景物、事物是由這些形狀構成的? (并出示課件)
學生:發現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是由形狀組成的,例如鬧鐘是由圓形組成的、帆船是由三角形組成的、手表也是由圓形組成的、鉛筆盒是由長方形組成的。
師: 請同學大膽想象一下,在美術作品中利用剪紙,應該怎樣做?
學生:探究活動,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小組成員獨立或者合作方法,用哪些形狀表現你喜歡的東西?
三、講解示范點撥
作品方法:
l 畫各種形狀 師:畫前先想好用什么形狀組合什么圖形。
l 剪形狀 師:小心注意使用剪刀要安全。
l 粘貼 師:怎樣貼才牢固。
四、藝術實踐
請小朋友看課本13頁,欣賞學生作品:太陽、下雨了、吊車、小鹿、老房子。
師:說一幅你喜歡的圖畫,它們是用哪些形狀組合成的?
作業要求:用剪、撕和卷的方法將彩紙變成不同的形狀,進行有趣的組合,粘貼出自己喜歡的東西。
五、評價小結提煉
、 通過本節課你學會了什么?
生:學會在生活中找出方形、三角形、圓形和半圓形等。
生:學會用各種形狀拼貼成圖畫。
、诳催@些優秀的作品,哪幅作品畫面好看?
結束語:
師:小朋友們,只要你們細心觀察,就會發現生活中有許多不同的形狀,原來我們繽紛多彩的世界是由許多種不同形狀構成的,課下請小朋友們用今天你學到美術知識拼出更多美麗的物體,來張使我們的教室。
【各種各樣的形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各種各樣的形的教學反思12-05
《各種各樣的形》美術教學反思07-10
《各種各樣的形》美術教學反思04-14
《各種各樣的形》教學反思范文07-01
數與形的教學反思08-10
《數與形》教學反思01-25
數與形教學反思11-24
《數與形》教學反思07-31
相似形教學反思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