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的教學反思范本
《鯨》是一篇科普性較強的文章,如何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它,既讓學生學到有趣的動物知識,又不失去語文學科的特性,能否有更好的教法或學法,讓學生獲益更多呢?對學生掌握的資料和興趣愛好應作充分的估計,對課堂做好充分的預設。另外我覺得,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有利于他們自學習慣的養成。
在教學中,我先重點指導學生學習課文的第一自然段,讓他們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以便下面幾個自然段的學習。實踐證明這種方法是可行的,學生樂在其中,充分發揮了潛力,真正做到了低耗高效。本文出現了一些常見的'說明方法,但對小學生來說,顯得較為陌生。由于這些說明方法在本文中的重要作用,我便在適當的時機讓學生初步認識。希望這對他們以后的能力的提高有所幫助。
失誤:1、犯經驗主義錯誤。備課不充分,沒有細致研究教材,以致于在對“一條舌頭就有十幾頭肥豬那么大”用什么說明方法時,沒有說出用“作比較”。因為以前教這一課時,其它資料上明確出現過這一句話不是作比較的方法。下課后,一聽課教師馬上對我說,這是“作比較”,我馬上在電腦上查一下,好幾個位置都明確說這是作比較的方法。另一個側面說明語文的難學,不像數學那樣都有明確的界定范圍。更提醒自己要多結合新的教材內容,不能再犯經驗主義錯誤。
2、課堂評價。對于學生的回答,不善于用鼓勵的語言評價,不能夠及時肯定學生的“閃光點”,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看到別的教師在課堂上用那么多花樣別出的方法鼓勵、評價學生,總覺得做為一個老師“拿不出來”。以致于在課堂上,不少學生在預習時寫在學案上的內容不敢大膽地表達出來。這也是我的一個缺點。
【鯨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鯨》教學反思05-17
《鯨》教學反思11-27
《鯨》教學反思精選12-09
鯨的教學反思12-09
《鯨》教學反思09-02
鯨教學反思01-03
鯨教學反思02-12
《鯨》教學反思12-23
《鯨》教學反思02-20
《鯨》的教學反思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