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一猜教學反思

時間:2021-06-11 13:13:31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猜一猜教學反思三篇

  篇一:猜一猜教學反思

猜一猜教學反思三篇

  (一)在游戲活動中感受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讓學生經歷猜測-----驗證-----推理的過程,在研究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問題時,學生通過生活經驗就能得出正確結論,而對于復雜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缺乏依據的大膽猜測無法得出正確結論,只有通過大量的試驗得到試驗數據,并將數據作為推理的依據,通過對推理的結論進行分析,才能得出產生這樣結論的原因。等一系列螺旋上升的一個活動過程。我為學生創造了一個輕松、和諧、自由的學習氛圍,讓他們“自主活動、合作學習”。讓學生帶著懸念去活動,帶著疑問去活動,帶著目標去活動,帶著對成功的期待去活動,從而促進對學習方式的轉變。

  試驗的過程也是進行數學游戲的過程,游戲中學生的思維最活躍,為此在教學過程中 我 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心理,緊緊地抓住生活問題與數學問題的結合點,為學生提供猜測與試驗的機會,突出試驗數據作為猜測的依據,將學生對可能性問題的思考引向深入。

  (二)通過自主、合作學習獲取知識是探究性學習的重要學習方式 。

  為了滿足學生的探究欲望,我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與空間,讓他們自主探索,開展小組合作,先在小組內獨立完成活動,獲得良好的體驗,再與同伴交流,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學中,我注重了小組討論前的個人思考,注重了小組實驗中方法的介紹,注重培養學生傾聽別人的意見,注重小組評議等方面,因此使這節課中小組活動秩序井然,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通過這次學校舉辦的常青藤師徒匯報活動,我受益匪淺,從一開始在師父的啟迪下,我開始著手收集資料,撰寫教案。然后試課組內老師交流指導,我再次修改教案,之后又聽課評課,發現我的大環節出現了問題,本來設計的轉轉樂中獎活動發現只重游戲而忽略了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在大家的集思廣益下我們力圖把這節課的教案重點突出更鮮明,不失學生的思維的發散與知識的聯系,更根據本節課的教材編排和本班的學情,我在新授部分運用小組合作形式的拋紙杯。摸球游戲環節讓學生當小老師模仿老師來設計不同的摸球游戲。

  我從一開始沒有重點和缺乏總結,然后通過大家的指導和自我的思考不斷的完善,師傅發現我的聲音總是有些生硬不夠自然親切,我就想辦法在家錄音,聽自己的錄音,然后改正自己的聲音。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的上課效果明顯比以前有所進步,感謝我的師父和各位領導、老師們的指導。現在我教學的方式逐漸有了一套自己的建構。

  篇二:猜一猜教學反思

  這節課從很多方面都體現了新課程的理念,讓學生大膽猜想,并在此基礎上提供大量的游戲實踐活動,加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感受和體驗,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師生交流關注孩子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的情感體驗,成功體驗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嘗試,具體說來:

  1.課標指出,教學中要特別關注學生的體驗,讓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本節課整體設計中,充分以學生為主體,自己猜測,自己游戲實踐,小組合作交流,步步展開,深入體驗,使學生在理解和情感等方面得到了較大的發展。第一個活動是說一說“如果轉動轉盤,指針停在哪種顏色的可能性大?”學生不做試驗也能夠通過比較不同顏色區域的面積大小,進行合情推理,做出正確判斷。但“拋圖釘”各種結果可能性的大小,不做試驗就難以推斷。在做這個試驗前,先讓學生先猜一猜圖釘落地后有幾種情況,哪一種發生的可能性最大,哪一種最小;然后再通過試驗進行驗證。“摸球”試驗,同樣要求學生能夠列出所有可能發生的幾種結果,猜想發生各種結果可能性的大小,再通過試驗來檢驗猜想。

  進一步可以讓學生結合具體情境,嘗試尋找各種結果可能性大小的原因,與同伴進行交流,體驗數學思考的力量。對于任何概率的簡單試驗,首先要弄清楚它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有幾種,這是進一步研究和描述發生各種結果可能性大小的必要前提,所以教材中設計的“討論”和“試一試”都加強了對這一前提的關注和體驗。

  “你知道嗎”介紹降雨概率,有助于學生認識可能性的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加強數學的應用意識。

  2.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作為小學生,游戲活動是他們的最好,這節課通過一系列的游戲活動,使學生在游戲中學,在游戲中體驗,學的輕松、愉快,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3.教學要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就必須重視學生的主體參與程度,在參與的積極性提高的同時為了保證參與效率,良好的組織、管理、協調又是必不可少的。這節課由于以學生樂于參與的游戲為主,給了學生充分表現自己的機會,學生積極性很高,又充分發揮了小主人的主體作用。

  篇三:猜一猜教學反思

  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和推理能力。初步形成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重難點是:讓學生掌握猜的方法。讓學生對數學推理有初步的認識。

  在教學中,我通過三個活動教學環節來達成教學目標。

  活動一:通過“猜一猜”老師給同學們帶來的小禮物的活動,調動孩子們學習的熱情。出示兩個裝有禮物的盒子,先讓孩子任意的猜,再引導孩子思考為什么“瞎猜”很難猜得到,啟發孩子發現要想猜得準需要借助一定的條件,使學生感知并明確有依據的猜才有效。

  活動二:簡單的猜一猜游戲,根據兩條信息猜一猜。我雙手拿著不同的物體,給學生一個提示條件:“我的X手拿著不是XX。”讓學生推理猜測。學生很快就能判斷出我的雙手分別拿著什么物體,并說清楚推理的方法。于是我臨時調整了教學活動,想嘗試看學生是否有能力根據我給的語言提示模仿做一做這個簡單的猜一猜游戲。實踐中,我發現部分孩子的模仿活動是失敗的。他們直接將自己一邊手中的物體答案告訴給了同伴,不會使用相反的信息來給出提示條件。課后反思出現這一情況的原因是因為我突然拔高了學生的學習難度,教學活動沒能面向全體學生。如果我能在讓學生做模仿活動前,()多幾次示范,并讓個別生單獨模仿,那么學生對給出一個與實際相反的提示條件讓同伴猜來設計“模仿游戲”效果會達到我的預期效果。

  活動三:角色扮演,根據三條信息猜一猜。我將課本101頁第3題的練習變換了提示條件的內容,并讓三個學生分別扮演當中的人物給出信息讓學生們猜一猜“他們分別拿了什么?”。學生先通過自己思考分析推理,再與同伴交流,最后全班進行交流反饋。反饋中學生均能從每一個提示條件中分析推理出其中隱藏的信息。

  這時,如何引導學生進行有條理的思考及表達成為教學中的難點。我嘗試用表格來幫助學生進行推理的方法。孩子們在直觀、清晰的表格中,有條理的表述了自己的推理過程。同時,也為學生今后學習復雜一些的推理題做好了解決的方法的鋪墊。接著我,再讓孩子們獨立用自己喜歡的推理方法完成課本101頁第3題及相應的練習題。學生在寬松、愉快的游戲氛圍中體驗簡單邏輯推理的過程,使他們感受邏輯推理的魅力,培養了他們的分析推理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猜一猜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猜一猜》教學反思01-06

猜一猜教學反思07-26

猜一猜教學設計06-09

《猜一猜》的教學設計11-03

猜一猜教學設計06-09

《數學廣角2-猜一猜》教學反思11-27

《猜一猜》優秀教學設計11-05

《讓我猜一猜》教學設計07-02

中班數學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猜一猜》09-22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婷婷久久五月综合色国产 | 欧美激情综合在线三区 | 中文字幕一本高清在线 | 色五月婷婷久久综合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一本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