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古詩兩首》教學反思
一般來說,古詩可分為兩局部──所見和所感。同學們在朗誦時看看這首詩中哪一局部是寫詩人看到的?哪一局部是寫作者的感受的。(同學朗誦時出示課件)(前兩句是寫詩人看到的,后兩句寫感受。)詩人向大家描述了他眼中的.廬山,可是詩人眼中的廬山卻有不同的樣子,這是為什么呢?對此詩人是怎樣解釋的?(只緣身在此山中)為什么處于山中就看不清廬山的全貌呢?
詩人蘇軾通過觀賞廬山明白了一個道理──要想了解一個事物就必需全面的進行觀察,不能只看一面。其實,許多道理就存在于我們的生活、學習中,希望同學們也做個有心人,從生活、學習中找道理,學道理。好嗎?
這兩首詩意思淺顯,同學看看注釋就能大致讀懂字面的意思。教學時我把重點放在讓同學對詩中所蘊含道理的感悟上,讓同學理解“不識廬山真面,只緣身在此山中”“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二句詩在實際生活中的含義,讓同學結合生活實際來討論,同學興趣非常濃厚。
這二首古詩中出現的“不識廬山真面,只緣身在此山中”“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二句是千古傳頌的名句,意義深遠,假如能讓同學學以致用,那就是最大的收獲了。學了以后,不少同學已經能靈活運用。
學完《題西林壁》和《游山西村》這兩首詩后,我讓同學理解了“不識廬山真面,只緣身在此山中。”“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幾句詩的意思后,再讓同學想想現在我們在什么情況下,會用到這些詩句,表示什么意思。根據這些意思出一些練習給同學做,對于這樣的練習,同學很事情興趣,紛紛表示今后,自身的文章中也要用上這些詩句。
學習古詩,在領略詩句精煉的字詞,領會深遠優美的意境,我覺得學以致用,也非常重要。讓同學學完古詩后,能在自身的文章中用上詩句,協助表達,我覺得也非常重要。
【三年級《古詩》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古詩教學反思01-21
《古詩》教學反思07-14
古詩教學反思08-10
古詩教學反思05-29
古詩教學反思11-27
古詩《草》的教學反思09-06
古詩《春日》教學反思09-08
語文古詩教學反思10-28
古詩的教學反思范文12-03
古詩詠柳的教學反思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