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案及教學反思

時間:2021-06-13 10:09:42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案及教學反思

  教學目標

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案及教學反思

  知識技能目標:

  ⒈掌握議論文的一般結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明白創造性思維的要素及人是否有創造力的區別。

  ⒉了解作者觀點,學習做一個富有創造力的人。

  ⒊培養“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的思維方式,放飛想象,積極創新。

  過程方法能力目標: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尊重創造性的多元思維,養成多方位思考問題的習慣。

  教學重點:

  1、掌握本文緊扣中心逐層展開論述的論證思路以及運用事實論證的寫法。

  2、劃分本文結構可以讓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所謂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實戰演習”。

  教學難點:

  1、本文中心論點的理解。

  2、本文的論證方式及其方法。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設計:

  一、導入

  1、今天我們一起學習13課《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本文作者是誰?齊說(羅迦·費·因格)。他是哪個國家的人?(美國)

  2、通過課前預習,同學們喜歡這篇課文嗎?(喜歡)大家都異口同聲地說喜歡,有沒有同學不喜歡?(生:我)

  這位同學很有創見,你能說說不喜歡的理由嗎?

  生:①文字不太讀得懂,以前都是寫人記事的文章,或寫景狀物的一目了然,這篇文章讀了幾遍也不知寫的什么?②我不知作者要告訴讀者什么?③文章的層次我怎么也搞不清……④特別是文章開頭的這幅圖,答案太多,也覺得羅嗦,再往后我就不知道作者說的什么,實在讀不懂。……

  二、復習議論文的知識

  師:通過預習,你知道本文屬于哪一種文體?(學生回答)是的,屬于議論文。議論,即對人或事物、社會現象、問題等表示自己的立場、意見、觀點。以議論這種表達方式為主的文章,就是議論文。議論文有三要素:論點、論據和論證。

  1、論點:作者對所論述問題的見解和主張。(即作者對事物或問題的看法、主張、見解或態度 )

  2、論據:用來證明作者觀點的根據。(事實和道理是論據的兩種基本形式。道理論據,即用人所共知的普遍道理或理論權威經典論述作根據。事實論據,即用具體可靠的事實(包括數據)來做根據。 )

  3、論證方法:運用論據來證明論點的過程和方法。(常見的論證方法有:舉例論證、道理論證、比喻論證、對比論證。以上幾種論證方法,在議論文中往往是綜合運用的。)

  三、新課

  ㈠學習第一層次(1—4自然段):

  1、師:很好,我們剛才幾位同學不隨聲附和,敢于說出自己獨到的見解,思維的碰撞往往能閃出創造性的火花。創造性思維是每個人必備的素質,今天我們所學的這篇課文就是談創造性思維的話題,談創新的問題。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先閱讀課文開頭四自然段,同時用筆劃出這一部分中總結性的語句。

  2、生:讀課文開頭四個自然段。

  3、師生交流:

  師:讀懂了嗎?這一部分中總結性的語句是什么呢?

  (因此,不滿足于一個答案,不放棄探求,這一點是最重要的。”)

  師:“不滿足于一個答案”,作者的觀點其實就是什么?

  生:“事物的正確的答案不止一個”(師板書觀點)

  4、長期以來,我們已經習慣于事物的正確答案只有一個這種思維模式。這篇課文卻提出與之相反的觀點,要求我們不滿足于一個答案,不放棄探求。這一點為什么非常重要?(盡量用課文中的話回答。)

  (因為:①生活中解決問題的方法并非只有一個,而是多種多樣。②情況變化,解決問題的方法也要變化。③如果認為答案是唯一的,找到答案就會止步不前。或者:只有認識到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不滿足于一個答案,不放棄探求,我們才能有所發現,有所創造,有所進步。)

  5、為什么要確立“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的思維方式?是用了怎樣的論證方法闡明這一事理的?運用這一論證方法的好處是什么?

  (作者運用了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闡述這一道理。先從反面說,“如果你認為正確答案只有一個的話,當你找到某個答案以后,就會止步不前。”;再從正面說。“不滿足于一個答案,不放棄探求這一點非常重要。”正反對比,使說理全面,而雙透徹,增強了說服力。)

  6、師:作者為什么開頭不把這觀點點明,而用一道四種答案都正確的選擇題呢?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7、師明確:怎樣亮出作者的觀點,要取決于觀點本身,是否容易被讀者所接受,像那種平白如話、一目了然的可以直接亮出,正因為本文的觀點不容易被我們所理解,所以作者才選用這種方式提出自己的觀點。

  (蜻蜓點水式的滲透議論文文體特點,又暗暗指導議論文觀點提出的方式,讀與寫交融滲透,這樣處理不溫不火,恰到好處。)

  ㈡學習第二層次

  1、師:既然不滿足于一個答案,需要尋求其他答案。那么怎樣才能積極尋求到第二種答案,或者怎樣才能尋求到解決問題的其他途徑和方法呢?

  (有賴于創造性的思維。)

  2、師:請同學們跳讀課文,思考:針對創造性的思維作者提出哪幾個問題?

  生:(自主閱讀,自由討論)

  3.交流:

  生:第一個“創造性思維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

  第二個“創造性思維是否任何人都具備呢”?

  第三個“是否存在富有創造力和缺乏創造力的區別呢”?

  (點評:注重學生自主閱讀,自我感悟。教材處理針對學生認知水平,抓住課文三條主線理清層次,一目了然,較好地體現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的對話理念)

  4、師:我們先來點擊第一個問題?創造性思維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同學們快速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生:讀課文,師:行間巡視。

  5、討論:

  ⑴師:作者認為創造性思維的要素有哪些?用了哪些論證方法來證明自己的觀點?

  (A、知識是形成新創意的素材(有淵博的知識);B、必須有探求新事物,并為此而活用知識的態度和意識C、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和毅力(不斷地進行嘗試或持之以恒地進行各種嘗試。

  引證法、例證法)

  ⑵發揮創造力的關鍵是什么?作者在論述上面這個問題時,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有何作用?聯系生活體驗,你能再補充一兩個事例嗎?

  (引導-速讀-講故事給同桌聽)

  (舉例論證:

  約翰?古登貝爾克將毫不相關的兩種機械——葡萄壓榨機和硬幣打制器組合起來,創造了印刷機和排版術。或約翰發明印刷機和排版術的過程(第8自然段)

  羅蘭?布歇內爾把電視接受器作為試驗對象,發明了乒乓球游戲,從此開始了游戲機的革命。或羅蘭發明了對戰型的乒乓球游戲(第9自然段)兩例都是從自然科學方面設例

  作用是事實勝于雄辯,增強文章說服力,使人信服。或具體有力地論證了“創造性思維必須有探求新事物、活用知識的態度和意識,并持之以恒地進行各種嘗試”這一觀點,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 在日常生活中,運用所學知識搞小發明小制作或解決實際問題的經驗應該人人都有,事例不難補充。)

  〔3〕為什么要選用兩個事物來證明作者觀點?這兩個事例有什么側重?同桌之間可以交換一下看法

  (前者側重于“活用知識的態度和意識”,后者側重于“嘗試”)

  ㈢學習第三層次(10—12節)

  1、師:我們看看作者還提出哪兩個問題?請一個同學讀讀這兩個問題?

  2、指名學生讀第二、三兩個問題。

  3、師:第一個問題是老師和同學們一道探究完成的,作者又對我們提出兩個新問題。同學們自己完成,好不好?(好)有沒有信心?(有)下面請同學們針對問題,自己閱讀、體味、探究,和同桌之間進行交流、小結。

  4、生:自主閱讀

  5、交流

  (1)師:剛才同學們合作得很好,哪些同學來匯報一下你們的研究結果?創造性思維是否任何人都具備呢?請同學們找出事實論據。請同學們分別講述這三位名人創造性思維的事例并探究其過程。

  明確:

  (任何人都擁有創造力;貝多芬、愛因斯坦、莎士比亞

  貝多芬,他幼年早慧,在年輕時就確立了作曲家的地位。也許是命運的捉弄,在人生最輝煌的時刻,他卻失聰了。但是,在這之后的八年中,他依舊繼續著音樂家的生命,大大發展和改變了古典音樂 。他是德國最偉大的樂曲家之一,創作了如:《英雄》、《命運》、《田園》等交響曲,《月光》、《熱情》、《黎明》等鋼琴奏鳴曲。

  莎士比亞:

  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最偉大的戲劇家、詩人。他重要的喜劇作品有《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無事生非》、《皆大歡喜》、《第十二夜》等;歷史劇《理查三世》、《亨利四世》;四大悲劇《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

  莎士比亞被馬克思譽為“人類最偉大的戲劇天才。”“在過去的幾千年人類歷史中,最獨領風騷者為成吉思汗,而最具才華者是莎士比亞。”偉大的德國詩人歌德有一句名言“說不盡的莎士比亞!”中國戲劇家曹禺曾贊嘆:“莎士比亞是一位使人類永久又驚又喜的巨人!

  愛因斯坦:

  20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科學革命的旗手。他從小腦中就充滿許多奇思妙想,例如4歲時就奇怪為什么羅盤針總是轉向南方?它周圍有什么東西推動它?

  愛因斯坦是人類歷史上最具創造性才智的人物之一.他一生中開創了物理學的四個域: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宇宙學和統一論.

  他是量子理論的主要創建者之一.他在分子運動論和量子統計理論等方面也作出重大貢獻.)

  (2)對第三個問題,即“是否存在富有創造力和缺乏創造力的區別呢?”

  (不存在)

  (3)擁有創造力的主要根據是什么?用了什么論證方法?

  【擁有創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細小的想法。引證法(6、11)、例證法)(12)】

  (4) “非凡的靈感,往往產生于這樣的過程:關注極其普通、甚至一閃念的想法,并對它反復推敲,逐漸充實。” “區分一個人是否擁有創造力,主要根據之一是,擁有創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細小的想法。”你能舉出一個事例嗎?

  (牛頓從蘋果落地這一現象中發現了萬有引力;瓦特從水壺蓋被水汽頂開中得到啟示發明了蒸汽機;美國工程師杜里埃偶爾從香水噴霧情景中受到啟發發明了內燃機汽化器。)

  (5)提出這三個問題,作者運用了什么句式?有什么作用?

  (設問句。它的作用有:引出下文,引發思考,使文勢有變化。在結構上起承接、過渡的作用,使文章結構緊密,條理清楚。)

  四學習第四層次

  1、師:最后,作者是如何總結的?

  (怎樣才能成為有創造性的人? a.經常保持好奇心,不斷積累知識;b.不滿足于一個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運用所得的知識;c.一旦產生小的靈感,相信它的價值,并鍥而不舍地把它發展下去。)

  1、這里的哪個詞語能體現一種科學精神?

  (鍥而不舍)

  五小結課文,完善板書

  回顧全文,課文開頭先引用材料,引出“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的話題,這是提出問題;(1-4段)

  主體部分從“創造性思維必需的要素”和“富有創造力和缺乏創造力的區別”的角度進行分析,這是分析問題;(5-13段)

  結尾部分得出結論,“任何人都擁有創造力”,只要具備幾個關鍵性的要素,就能成為一個富有創造性的人。這是解決問題。(14段)

  課文寫得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結構嚴謹。

  六、拓展訓練

  1、任選26個字母中的一個,展開想象,仿寫句子。例:A 是一座金字塔,是進取。

  2、圍繞“換個角度看問題”的內涵,請仿照例句寫一句話。

  例句:玫瑰雖美,但花下荊棘叢生;其實,換個角度也可看作: 荊棘雖多,但棘上卻盛開著美麗的玫瑰!

  仿寫:彩虹雖燦爛,但其前總有暴風雨肆虐,其實,換個角度也可看作: 雖有暴風雨肆虐,但 風雨之后,就有彩虹的燦爛。

  3、關于小雞過馬路的話題

  唐僧說:“打雷啦,下雨啦,小雞快過馬路啊!”

  王朔:我是流氓雞我怕誰?!

  錢鐘書:馬路這邊的雞想跑過去,馬路那邊的雞想走過來——

  歐陽修:小雞之意不在路,在乎山水之間也。

  達爾文:雞從森林來到人家再發展到馬路,這是優勝劣汰的進化法則。

  拿破侖:不想過馬路的雞不是好雞。

  阿基米德:只要給我一條馬路,我就能讓小雞走過去。

  請從你的任課老師中選擇其中一個,根據各自老師的特點,也創造性的寫出一句。

  (1、請同學們分析一下,小雞過馬路事件揭露了一個怎樣的社會現實,表達了飼養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語文

  2、Do you know?小雞過馬路肯定是現在進行時,而不是將

  來時.——英語

  3、有兩只小雞過馬路,兩雞同時相對而行,分別以每秒10厘米和15厘米的速度過長50米的馬路,請問兩雞何時相遇?——數學

  4、一個質量為0.3千克的小雞在馬路上跑過,請說說它的受力狀況是怎樣的?——科學

  5、這節課的訓練重點是:組織小雞掌握50米快速穿越馬路跑技術。——體育)

  七、結語: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傾聽了科學家矢志追求的心律和足音,品味了那石破天驚的創新宣言,也碰撞出我們創新性思維的火花,點燃了我們心中創新的激情,我們處在一個激情似火的時代,我們身在一個日新月異的國度,時代呼喚我們的創新精神,祖國需要我們的創新精神。同志在十六大報告中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我真誠在祝愿同學們今后的日子里,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做人,更要學會創造,早日成為祖國棟梁之才。(小結的語言激情似火,作業的布置巧妙新穎,學生感受到的不僅是一段慷慨陳辭,更受到時代感、使命感的感染。文道統一。)

  八、課后練習一、二、三題。

【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案及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的教學反思06-24

《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教學反思10-30

《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教學反思09-13

《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教學設計及反思06-29

《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優秀教學反思06-25

《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教學反思范文06-29

《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教學實錄及教學反思06-17

《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教學反思10篇12-19

初中課文《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教學反思12-16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中文字幕乱码免费专区精品视频 | 日本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 五月天综合网缴情五月中文 | 亚洲中文字幕手机在线第一页 | 午夜性色福利在线视频网站 | 欧美亚洲国产另类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