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有關《與朱元思書》的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的課題是《與朱元思書》,這篇課文是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第三課。我現將本節課教授過程中的優缺點進行反思。
優點:本節課我本著“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EEPO教育理念,使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能夠主動、積極、有效地進行多邊活動,形成互補優勢。讓學生在“看、聽、講、想、做、動、靜”中享受學習的過程,充分體現課堂效率的提高和教學過程的優化,從而強化對學生創造性的培訓。
(一)把學習的主動權交個學生:因為本文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文言散文,所以讓學生在朗讀中感悟文章的整體意境和美感,再結合本班學生活潑好動,表現欲望強烈的特點,將傳統的由老師指導朗讀改成由學生成立的“朗讀專家小組”指導同學朗讀,評價同學朗讀,在生生的互動中鍛煉學生的“讀、講、聽、學”的能力,并讓課堂真正地“動”起來。
(二)通過任務型交際活動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結合本單元的教學重點:讓學生學生借助聯想和想象,進入詩文的意境,感受山川風物之靈秀,體會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懷。我設計了讓學生根據固定句式“山(水)之美,美在”來鑒賞文章寫景的美點。這一環節互動的形式是小組合作探討,小組代表上臺展示,運用EEPO的形式充分調動起了學生自主思考,合作分享的'積極性,讓學生真正成為了課堂的主人,看著自己的討論結果在全班同學面前展示,并贏得掌聲,每一位參與討論的同學都充滿了成就感和喜悅感,所以一節課下來同學們不僅收獲了知識也收獲了自信。
(三)學生小結環節利用氣泡圖的形式既節省時間又能激發學生的創造力:讓老師和學生一目了然的明白這節課學生都學到了什么。由于氣泡圖的繪制方法非常靈活并且很利于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聯想,所以最后總結的環節又再一次升華了文章的主題,讓學生們從自然界的峰巒溝壑聯想到了人生的坎坷之時和風光之時,并思考得出結論:坎坷之時莫消沉放棄,得意之時也莫驕傲不可一世。所以整堂課學生們都在主動思考中度過,受益頗多。
缺點:本節課也有很多遺憾:例如對時間的把控不當、板書設計的不夠美觀、對學生的評價過多集中在語言評價上。
(一)本節課設計的內容過多,以至于下課了內容卻沒有講完,這雖和學生講解、評價的不可控性有關,也和我設計教學環節不夠精心有關,所以在今后的備課和教學中,我一定會把時間觀念放在重要的位置,不貪多但求精,更加專業的呈現優課。
(二)本節課最大的遺憾是板書設計的不夠美觀,寫完課題和作者之后應該將板書寫在黑板的正中間,而我卻寫在了最上面,和作者擠在了一起,讓板書整體看起來擁擠,這次板書書寫的失敗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學中要重視板書書寫,不僅要把字寫好,也要設計精心,結構合理,在具體的比賽中還要隨機應變,頭腦靈活。
通過對本節課的反思,我深深體會到“EEPO”教學理念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授課理念、方式的轉變勢在必行。想要做一名優秀的“EEPO”教師,我還要學習太多的東西,所以要一直本著謙虛好學的姿態多向課改同路人、成功者請教,在學習中才能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