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倔強的貝多芬》的教學反思
《倔強的貝多芬》講的是“樂圣”貝多芬在一次演奏中因不堪貴族們的侮辱而憤然離去的故事。表現了他蔑視權貴的傲慢無禮,剛強不屈,自尊自愛的性格特點。 在本堂課的教學過程中,我的`主體設計思路是抓住重點詞句,指導學生感情朗讀課文,通過貝多芬的三首曲子《致愛麗斯》、《月光曲》、《命運交響樂》來理解貝多芬的性格。在了解課文內容之后,對重點段落反復進一步的品味、感悟,讀出文章的“語感”與“美感”來。從而使學生體會文中主人公的心靈感受,與之產生情感上的激烈碰撞與交流,達到理解突破課文的重點與難點的目的。
在教完本課之后,我感到有這樣一些遺憾之處。首先,對于課文部分內容講得過細,說得太透,沖淡了“讀”的主題,反而奪去了學生自主思考的空間;其次,在引導學生讀的過程中,啟發力度不夠,學生還沒做到真正的“用心靈去誦讀”,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再次,由于對課堂節奏的調控不夠到位,至使最后對文意的理解拓展只浮在文章的表面上,缺乏一定的深度、廣度,學生對曲子的內涵理解不上去。
鑒于以上幾點感悟,我打算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多走近身邊的名師,“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在教學中不斷反思,在反思中進步。
【語文《倔強的貝多芬》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倔強的貝多芬》教學反思01-29
《倔強的貝多芬》教學反思02-14
《倔強的貝多芬》的教學反思02-15
人教版《倔強的貝多芬》教學反思02-15
《倔強的貝多芬》教學反思(精選3篇)12-15
《倔強的貝多芬》教學設計06-22
《音樂巨人貝多芬》語文教學反思10-26
倔強的貝多芬課文內容11-04
《貝多芬與歌德》教學反思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