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上語文A版《熱鬧的大山》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
散文《熱鬧的大山》的活動目標就是,幫助幼兒理解和欣賞散文中的描述性語言,提高運用文學語言的能力;教育幼兒關心環境,懂得植樹綠化的.好處。
我圍繞:原來的大山是什么樣子?現在的大山又是什么樣子?這兩個問題展開活動。我首先畫了一幅原來的大山的圖畫在黑板上,讓幼兒非常直觀地看到,原來的大山是光禿禿的、難看、沒有朋友、沒有歡樂。這樣也很自然過渡到第二個問題,“誰能幫幫它呢”?于是,根據幼兒自由討論的結果,幼兒邊說我就邊在圖上添畫:草兒、花兒、大樹、小樹、小鳥、泉水……此時,展現在幼兒面前的又是另一幅美麗的圖畫。然后水到渠成引到拓展,教育幼兒關心環境、保護環境。讓幼兒輕而易舉理解本次活動的重點,我覺得這是本次活動最可取的地方。
但也有不足之處,如:朗誦散文時沒有配上明快的音樂;幼兒的語言表達不是很準確,不是很流利,這些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都有待加強。
【二年級語文上語文A版《熱鬧的大山》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熱鬧的菜地》語文教學反思06-24
《翻越遠方的大山》語文教學反思07-21
語文A版《北京的春節》教學反思01-14
語文A版《紅蠟燭》的教學反思07-08
八上語文教學反思模板07-09
人教版八上語文《背影》的教學反思07-07
北京版五年級語文上《拐杖》的教學反思07-28
小學語文A版《聰明的阿凡提》教學反思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