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學下冊《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個人的教學反思
憑借以往的教學經驗,總覺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在上過第一課時后,要磨好幾課時,同學才干掌握。因此,有老師勸我不要上這個內容,我自身也有這個想法。業務學習那天聊起這個話題,有不同的聲音:難上的課,就應該研究研究。對呀,挑戰一回,看當堂課能不能學會。我不再猶豫了,決定研究課上《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
一、關注同學的起點,突破難點。
利用已有知識來解決問題,實現知識鏈接和戰略方法的溝通,引導同學沿分步算式去尋求豎式中的對應數位、兩層積和兩積之和,從豎式的各層積動身質疑其橫式中的實際含義,相機借助板書把算理進行有序梳理,指引同學在反復體味中感悟橫豎式之間的內在聯系,將其延伸至思維深處。利用生成型資源,啟發同學想出好方法 ——用小正方形紙片遮擋住某一數字,防止“交叉乘”。真是小紙片用處大!
二、將估算、口算、筆算、驗算有機結合起來。
用計算來解決一個問題,首先需要我們根據題目的特點做出判斷,再根據需要將估算、口算、筆算有機結合,為確認結果的正確性,最后的驗算是必需的。
三、組織分層練習,重視反饋。
由易到難,由淺到深,我設計了這樣幾個練習:
(1)在口里填上合適的數
(2)試一試
(3)會驗算嗎?一組做一題 33×21
45×12
13×52
23×14
(4)改錯。
(5)競賽。同桌2人一組,
每人完成兩題,先做好的可以指導另一人完成,比一比哪一組合作的好?
14×52=
26×24=
同學已掌握了算理和算法,但對計算并不很熟練,如何讓同學主動去計算,以達到熟練計算的效果呢?我布置了競賽這一環節,讓同學通過競賽來提高計算的.積極性。完成得較好,只有個他人錯。 所以順理成章地推出我的獎勵 ——今天你們表示得非常出色,課堂上基本掌握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筆算的身手,出乎老師的意料,所以老師將給大家一份驚喜:你們吃過“山的味道,海的味道”嗎? 老師給代伙的同學燒了一樣菜,給不代伙的準備了點心,老師公平吧。
餐后輔導,讓同學做了四道豎式計算,34人中,3 人積的對位錯、4人計算錯、只有3人“交叉”乘。第二天交上來的家庭作業,有5人錯,其中2人“交叉乘”。跟我當時教的三(2)班比,錯的少多了,應該說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四、培養同學細心計算的習慣。
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豎式計算,既要一步一步口算,又要將每次口算的結果寫在相應的位置;既要算乘,又要算加;計算過程還有進位問題。首先我要求同學書寫一要清晰,二要有條理,其次還要求同學理清計算的各個環節,在計算過程中有效地對各環節實施自我監控,特別要關注自身易出錯的環節。
【三年級數學下冊《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個人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數學教學反思08-29
《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數學教學反思11-16
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數學教學反思06-23
《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乘法》數學教學反思08-09
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的教學反思06-29
《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的教學反思06-29
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教學反思01-21
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數學教學反思范文03-17
兩位數乘兩位數筆算教學反思03-28
《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的教學反思范文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