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5的乘法口訣》的教學反思怎么寫
成功之處:
1、準確、合理的把握教學教材。
5的乘法口訣是在學生已經懂得了乘法就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的基礎上學習的。在這節數學課中,我能根據新課標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思想,精心設計了一些能讓學生動手操作、動口表達、發展思維的活動。使學生經歷5的乘法口訣的編寫過程,并能熟記5的乘法口訣,還能運用5的乘法口訣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創設情境,巧妙引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材是知識的載體,教師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識點的前提下靈活處理教材內容。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感興趣,才會全神貫注,積極主動地去參與。課始,老師出示幾道加法算式,讓學生在10秒鐘內說出得數。學生很難說得出來,老師卻能很快說出得數,這是為什么呢?讓學生很佩服老師,這時老師及時的導入新課能達到很好的效果。也使學生在課的一開始就積極地投入到課堂教學之中。
3、緊密聯系生活實際,突出了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
如:將5的乘法口訣的學習與自己的雙手聯系起來。一只手有幾個手指?表示幾個5?2只手有幾個手指。表示幾個5?讓學生不知不覺地進入學習中,讓學生感到親切。讓學生感覺數學就在他們身邊,學習數學能解決很多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他們愿學、樂學。
4、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注重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與探索過程是本節課一大亮點。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的思考,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并與同伴交流。可見,合作交流在數學教學中也相當重要。本課很好體現這一理念,給予學生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獲得知識,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獲得學習的主動權。呂老師在這一環節做得很漂亮。如:在編5的口訣時一五得五直接由老師編出。第二句在老師的啟發下編出。最后三句老師讓學生小組合作自己編口訣。教師的扶半扶半放放的教學方式,逐步讓學生參與探究新知識的過程,符合低年級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同時老師能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知識形成的全過程,不但較好地理解了口訣的來源,而且培養了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和遷移類推能力,同時也能面向全體學生。
5、精心設計練習,使學生在玩中學、在玩中練。
鞏固練習環節也是一大亮點,通過大量不同形式的訓練:對口令、看圖寫算式、卡片練習等等,練習設計形式多樣,層次遞進,又很生活化,顯得非常生動有趣,消除低年級學生學習枯燥數學的'心理。一系列都是圍繞新課教學內容進行,使學生在反復練習中學生學而不厭,熟而不倦。
6、整節課教與學的時間分布合理。
本節課導入用了3分鐘,新課學習23分鐘,練習14分鐘。
不足之處:
1、在學習新課時,我讓三位學生上講臺點擊課件演示后三幾句口訣,因為課件的內容肯定是正確的,學生直接點擊就出來了,這樣的演示沒有什么意義。如果老師讓學生拿表格上展示臺來展示會更好,這樣即能檢查學生做題的情況,又能使學生有成就感。
2、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是我們組認為是我做的最不得當的地方。教學過程中肯定學生的能力有助于學生提高學習激情。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注意的是,及時的鼓勵、表揚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我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很好地利用這一點。比如練習時題目一出現,大學生都把小手高高地起來了,而我卻對學生說:先不舉手。其實孩子們早就有答案了,老師直接讓他們說就好了。這樣就不會打擊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
3、不要使用提問來作為一種懲罰,讓學生感到尷尬。
課堂上提問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思考問題,深化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果學生沒有舉手老師提問他,他能正確回答那就好,答不出的話會打擊學生的自尊心。對不積極舉手的學生應采取暗示的方法,而不要借提問來進行懲治。假如老師總是提問不舉手的學生,學生就會誤解成不舉手就會被提問,那學生想被提問時就會故意不舉手,那舉手沒意義了。
4、練習題這是誰家的信的課件設計不夠美觀。如果我在房子上加上小動物的頭像,學生就會很快說出這是誰的家了。就不會說成是什么5的家或10的家。或者老師做成卡片,讓學生上講臺擺一擺,這樣更能激活課堂氛圍,把整節課推向**。
5、后兩道練習題算式都是35,感覺算式重復。如果改成其他算式就更好了。
6、我在課堂教學中一直用平淡不變的語氣給學生講課,感覺整堂課平淡不變。做為教師要講究課堂的語言藝術,因為它能夠感染課堂氣氛,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教師教學語言要形象、生動、幽默、風趣、充滿情感,使學生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
【數學《5的乘法口訣》的教學反思怎么寫】相關文章:
《5的乘法口訣》數學教學反思06-19
《7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怎么寫06-19
數學乘法口訣的教學反思06-18
數學《2—5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07-13
5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06-30
5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09-03
《5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09-03
5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01-07
《5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