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數下《兩位數乘兩位數》教學反思
學生已有了豎式書寫和不進位計算方法的經驗,但由于計算中產生了進位計算難度比不進位乘有所提高,錯誤率也會相應增加。
這節課我采用兩個層次進行教學。第一層次是根據情境對19×19的結果進行估算,旨在培養學生先估后算的習慣。我重點指導了以下的估計方法:19在哪兩個整十數之間?把它看成20,一共有幾多少格?實際的格數比20怎樣?從而很顯然地得出“19×19“的積的大約范圍。第二層次是探索出進位乘的筆算方法。我先讓學生借助實際圍棋棋譜,直觀理解個位乘后的進位情況,然后用豎式進行計算。這一環節我打破了教材的安排,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新的知識領域。讓他們自己去探索、比較、驗證,體驗成功的歡樂。
教學中,我特別尊重學生的個性特征,允許學生從不同角度解決問題,鼓勵學生發表與眾不同的見解,讓每個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認知方式與思維策略。學生說出了好幾種的算法,更好地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這樣既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要,又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到不的數學,得到不同的發展。學生的答案多種多樣,我沒有立即把對的`算法呈現,而是讓所有不一樣的答案和計算方法都呈現在黑板上,讓學生來判斷哪種方法才是正確的。這個過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學生通過對錯的對比得到了正確的計算方法,并且體會到了豎式計算的優點,對那些由于進位而產生的錯誤也有了了解,從而避免錯誤。
【三年數下《兩位數乘兩位數》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兩位數乘兩位數》的教學反思07-07
兩位數乘兩位數的教學反思06-29
兩位數乘兩位數教學反思06-30
《兩位數乘兩位數》教學反思11-11
兩位數乘兩位數教學反思09-23
《兩位數乘兩位數》的教學反思范文07-05
《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的教學反思08-04
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的教學反思06-29
《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的教學反思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