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語文《丑小鴨》教學實錄與反思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對話教學正成為當代教學改革的方向和新的教學精神,它極大地拓寬了我們語文教學的思維視野。而學生與文本對話應成為閱讀教學的主線。有人將閱讀活動比喻成緣文會友的交往活動,是很有見地的。于是,我于整合文本,走進文本,凸顯生本對話為目標,對教學作了大膽的設計,在學習語言,感悟形象,品味人生三位一體中,努力探尋工具性與人文性的視界融合。
【片斷一】
發現悲喜對比的描述。
師:上課之前,我們來做文字游戲好不好?(生:好),就做說反義詞的游戲,可以嗎?(生:可以)
師:我說──丑。
生:我說──美。
師:我說──喜歡。
生:我說──討厭。
師:我說──快樂。
生:我說──傷心。
生:我說──難受。
師:我說──幸福。
生:我說──痛苦。
生:我說──不幸。
師:(臉露笑容)看來難不倒大家。我說個難的──我說一帆風順。
生:我說──困難重重。
生:我說──千辛萬苦。
生:我說──風風雨雨。
師:還想不想做游戲?(生:想)好,我們變個方式,就來找句子,可以嗎?(生:可以)《丑小鴨》這篇課文的前前后后也有一句句意思相反的句子,翻開書找一找,看誰有一雙慧眼,能夠最先找到。
生1:他的嘴大大的,腿細細的,身子瘦瘦的,樣子真難看,大家叫他丑小鴨和丑小鴨低頭往水里一看,看到了一個美麗的倒影,雪白油亮的羽毛,又長又軟的脖子,豐滿有力的翅膀,漂亮極了!
生2:丑小鴨那么丑,大家都討厭他。哥哥,姐姐欺侮他,小伙伴們嘲笑他,連媽媽也不太喜歡他。和丑小鴨飛到水里,向天鵝游去。三只天鵝拍著翅膀歡迎他。
生3:丑小鴨來到樹林里,小鳥譏笑他,獵狗追趕他和新來了一只天鵝,一只美麗的天鵝!孩子們在湖邊叫起來。
生4:丑小鴨傷心極了。和丑小鴨太高興了,他揚起翅膀,伸長脖子,從心底里發出快樂的呼喊:我做夢也沒想到會有這么幸福的一天
生5:可是,那些野鴨子不理他。和一位好心的農夫看見了,把他帶回家去。
生6:日子一天天過去,冬天到了。和柳樹發芽,桃樹開花,春天來了。
師:從丑到美,從令人討厭到受人歡迎,從傷心到快樂,從痛苦到幸福,從冬天到春天,當讀著、聽著這么多意思相反的句子的時候,你的腦海中會突然迸出一個什么問題來?
生1:為什么丑小鴨剛開始那么傷心,到后來會那么快樂呢?
師:你的問題讓我們的心輕輕地顫動了一下。
生2:丑小鴨為什么會變成美麗的白天鵝呢?
師:你的問題很有份量。
生3:丑小鴨那么令人討厭,為什么到最后那么令人歡迎呢?
師:你的問題令人深思。要想解決同學們的這些問題,其實我們只要深入學習丑小鴨歷經磨難的段落就能解決,請問應該讀哪幾個自然段?(生:第2、3、4自然段)
請孩子們默讀第2、3、4自然段,面對大家的問題,你最想把丑小鴨的哪些經歷告訴大家?在這樣的地方劃上~~~
(學生開始進入文本,默讀靜思)
設計意圖:以師生對話開場,通過游戲的形式,一下子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憑借第二輪游戲巧妙過渡給生本對話,學生自然而無痕地進行了文本的自主整合。通過丑小鴨悲與喜的強烈對比,又自然生成腦海中的問題。這樣的對話導入,和諧而又充滿情趣。
【片斷二】
體驗悲喜對比的情感。
師:你最想把丑小鴨的哪處經歷告訴大家?誰再來交流?
生:他走過去很有禮貌地說:叔叔、嬸嬸,請你們收下我吧!可是,那些野鴨子不理他。丑小鴨來到樹林里,小鳥譏笑他,獵狗追趕他。他只好白天躲起來,晚上才出來找吃的。
師:談談你的感受。
生:丑小鴨在家里沒有人喜歡,沒想到在外面也四處碰壁,多么可憐。
生:丑小鴨真是不幸,不理他,譏笑他,追趕他這些不受人歡迎的詞語又全都集中到他的身上。
師:當這些不受人歡迎的、讓人感覺特別刺眼的詞語又一次集中到小小的丑小鴨身上時,你想說什么?
生:丑小鴨,你要堅強地挺住。
生:丑小鴨你太可憐了。我想收留你。(生笑)
生:丑小鴨,你不能倒下。
師:誰來把你看到的如此不幸的丑小鴨用朗讀告訴大家。(指一生起立,對他說),請你找位好朋友和你一起讀。(兩生一起讀這一段話)
師:難道你想告訴大家的僅僅只是不幸和苦難嗎?面對這一切的丑小鴨是怎么做的,你不想說一說嗎?
生:面對困難,丑小鴨沒有放棄,努力地讓自己生存下來。我從他只好白天躲起來,晚上才出來找吃的。看出來。
師:誰再來說說自己的感受?
生:丑小鴨忍受著大家不能忍受的痛苦,白天躲起來是想躲過小鳥的譏笑,獵狗的追趕,一天到晚都沒有吃,晚上才找吃的,就是為了填飽肚子,活下來。他是一只了不起的丑小鴨。
師:(出示)說得真好。請大家用你的真情和想象,透過文字的背后,走進丑小鴨的生活。
也許,
某個白天,獵狗追趕,
丑小鴨是這樣躲藏的:___。
也許,
某個夜晚,一片黑暗,
丑小鴨是這樣找食物的:___。
生1:丑小鴨是這樣躲藏的:他輕輕地,輕輕地藏在蘆葦叢中,連大氣也不敢喘一聲。
生2:丑小鴨是這樣找食物的:因為黑暗,他只能摸黑前行,一步步小心地移動。
師:(再出示)
也許,
他面臨著這樣的困難:___,
但是。
也許,
他遇到了這樣的危險:___,
但是。
生1:也許他面臨著這樣的困難:天刮起大風,下起大雨,但是他拼命地躲藏,默默地忍受。
生2:也許他面臨著這樣的困難:一雙腳被荊棘劃破,鮮血直流,但是忍著疼痛,自己用撿到的一條破布艱難地包扎。
生3:也許他遇到了這樣的危險:在尋找一朵小蘑菇時,被一塊大石頭給壓住了身子,他努力地一點一點往后挪,才逃過一劫。
生4:也許他遇到了這樣的危險:在他的身邊傳來了槍聲,他在森林里狂奔,跑到了很遠的地方,槍聲才慢慢平息。
師:這只是普普通通的躲嗎?(生:不是),只是普普通通的找吃的嗎?(生:不是)
師:他其實是在找什么?
生1:找出路。
生2:找辦法。
生3:找人們的關愛。
生4:找溫暖。
生5:找尊重。
生6:找希望。
生7:找未來。
(師隨機讓說的學生上黑板逐一板書)
師:讓我們來看看丑小鴨變成白天鵝后的情景吧。出示:丑小鴨太高興了,他揚起翅膀,伸長脖子,從心底里發出快樂的呼喊:我做夢也沒想到會有這么幸福的一天!
(指名多人讀,全班站起來加上動作讀。)
師:你們為什么也那么快樂?
生1:因為丑小鴨歷經磨難終于變成了白天鵝。
生2:丑小鴨沒有白白受罪,他擁有了幸福的生活,我為他高興。
師:當我們再聯系起丑小鴨的找時,此時此刻,你覺得丑小鴨更是在尋找什么?
生6:找快樂。
生7:找幸福。
生8:找美麗。
生9:找廣闊的天地。
生9:找屬于他的天堂。
設計意圖:實施整體觀引領下的細節學習策略,讓學生在廣闊的想象空間中去體驗丑小鴨的悲慘生活。學生沉浸其中,一次次因為丑小鴨的苦難但卻頑強而情動辭發。當然,對于文章的支點──找的解讀與詩性開掘成為課堂的一大亮點。這樣的生本對話,使課堂充滿靈性,彰顯活力。豐富了學生的語言味覺,提升了語言的敏感度,從而提高了語文素養。
【片斷三】
感受悲喜對比的內涵。
師:上課前,同學們找到的一句句前后意思相反的'句子,老師把他連成一首詩,想不想看一看?(生大聲地:想)讓我們深情朗讀。(出示)
就因為/丑小鴨丑/大家都/討厭他
在家里/哥哥姐姐/欺侮他/小伙伴們/嘲笑他
連媽媽也/不太喜歡他
在外面/野鴨子不理他/小鳥饑笑他/獵狗追趕他
他/傷心極了/又冷又餓/昏倒在冰湖上
啊!/冬天到了!
柳樹發芽/桃樹開花/春天來了!
丑小鴨/變了!變了!
新來了一只天鵝,一只美麗的天鵝
三只天鵝歡迎他/孩子們叫著他
他/從心底里/發出/快樂的呼喊:
我做夢也沒想到會有這么幸福的一天。
(指名學生深情朗讀。)
師:一邊丑,一邊美。一邊是傷心,一邊是快樂。一邊是不幸,一邊是幸福。一邊苦,一邊甜。一邊悲,一邊喜。一邊淚,一邊笑。請大家再次走進丑小鴨的內心把他的經歷告訴大家。
(全班齊讀)
師:其實這首詩缺了一句話,你看。(師順手按課件鼠標:兩大段詩中間出現)如果要你用一句話把這不幸與幸福連接起來,填補這省略號的空白,就當作回答同學們課前提出來問題的答案,你會怎么說?
生1:有苦才有福。
生2:這真是個奇跡。
師:是啊,但是奇跡就在這堅持與努力的丑小鴨身上發生了。
生3: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聽課教師掌聲雷動)
師:你是怎么知道這句富含哲理的語言?
生3:我在課外書上看到的。
師:多好的學習方法,你真是個小詩人!(學生小臉通紅)
生4: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生5:自信換來成功。
設計意圖:這是對文本的第二次整合,把前后強烈對比的句子串連成詩,回歸整體,形成與導入時的前后遙相呼應之勢。使學生又一次不知不覺沉浸于文本之中。讓學生補充過渡句,回答同學的問題訓練,是學生與文本更高一層的對話,是對學生創造力的一次考驗,是語言概括與思想提煉的完美結合。設計自然貼切而又精巧,再次喚醒學生靈性與悟性,提升了學生的語言質量與思想境界。
【片斷四】
品味悲喜對比的人生
過渡:你知道這篇文章的作者是誰嗎?(生:安徒生),其實安徒生的一生就是一篇動人的故事。請大家默讀《安徒生的故事》(生默讀下發的材料) 。
(主要內容:安徒生從小家境貧寒,繼父不喜歡他。14歲就有想當演員的志愿。可沒有一家劇院愿意讓一個窮孩子登臺表演。到作坊打工。又因力氣小被辭退。睡大街,廢紙當被。后被窮人出身的歌唱家收留。半年后的一天,得重感冒,聲音受損。一位詩人被安徒生的勤奮精神打動,接濟他,經過努力悲劇《阿芙索爾》被一家文學刊物發表。其后又出版了第一部童話集,引起強烈的反響。終成世界著名的童話大師。)
師:你發現了什么?
生:我發現安徒生的命運很悲慘。
生:我發現安徒生就像這一只丑小鴨,經歷了很多磨難。但沒有消沉,發憤努力,后來成了童話大師,成了白天鵝。
師:(出示,師讀)
評論:《丑小鴨》是安徒生的一部自傳體童話,文中的丑小鴨其實就是安徒生本人人生經歷的真實寫照。
師:看了《安徒生的故事》,再聯系起這樣的丑小鴨,你有什么心里話想說,請寫下來。
(配樂,生自由練筆)
師:請大家盡情交流。
生1:是金子總會閃光。我好像聽到安徒生在告訴我們,一定要相信自己,幸福的一天總會來臨。
生2:失敗乃成功之母。人的一生會遇到很多磨難,只要你在困難面前相信自己,努力去克服他,堅持到底,成功就會來到你的身邊。
生3:我聽媽媽唱過一首歌,叫做《陽光總在風雨后》,我忘不了丑小鴨戰勝磨難,迎來陽光的時刻。
生4:永不放棄,總有一天,我們也會成為一只只美麗的白天鵝。
設計意圖:此環節引入課外資源,宕開一筆,讓學生聯系起作者,再度與文本做深層對話,以生命化教育作為教學的終極探尋和關懷。讓心靈去感動心靈,讓生命去感動生命,讓本課的教學在孩子們的心中真正留下了痕跡,甚至成為了學生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達到了審美的極限。
【課后反思】
生本對話的深刻性與高質量應是課堂教學的價值追求。而以上案例在生本對話的價值追求上體現出以下兩個顯著的特點:
一、創設平臺,充分會文是生本對話的基礎
首先把著力點放到疏通學生與文本對話的渠道上:
教師引領學生親歷閱讀過程,傾聽文本的聲音,觸摸作者的心靈,充分地去讀書,去發現,走進文本的言語深處。學生不是單方面地吸收文本所負載的信息,而是潛心地構成了閱讀主體意識與文本意義之間互相交流、雙向互動的過程。如上例中教師創設的由發現悲喜對比的描述體驗悲喜對比的情感感受悲喜對比的內涵品味悲喜對比的人生四層課文梯度的感受中,以濃濃的情感帶動閱讀,真正地拔動了自己的心弦,不斷營造出課堂對話的高潮。學生與文本零距離接觸時,各種相關的知識與生活體驗都被讀物的信息激活,學生的感受是原汁原味的,是超級震撼的。同時在一層一層深入的一悲一喜兩重天的對比讀中,課堂產生了壯美的和聲。在此基礎上,語感變得敏銳,思想境界變得開闊。,
其次文本的價值觀是生本對話的立足點:
本課設計在觸發文本靈魂處大做文章。努力創設生本對話的廣闊空間。以下著墨之處更可見教師的匠心:如在學生感受丑小鴨的悲慘生活處,師創設情境,鋪陳丑小鴨可能會遇到的種種挫折和磨難,讓學生的心與丑小鴨的命運緊緊地相連。在體會悲喜變化的內涵時,師從學生課堂發言而來,把原文濃縮,串連成詩,給予學生的語言實踐,境界提升鋪設一個更易上手的平臺。最后在更廣闊的人生感悟的空間中,學生生命的浪花才能如此光彩奪目。
二、個性解讀,多元感悟是生本對話的特征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的行為。學生進入文本,與作者、人物進行深層的對話,對文本內容作出個性化創造性的反應,在角色體驗中,完成對文本的理解、內化、批判過程。在這過程中,學生自行發現,自行創造,自行建構文本的意義,自行建構屬于自己的文化,個性得以張揚,情感得以釋放,心靈得以凈化,人格得以完善,生命的價值得以提升,為終生的發展打下精神的底子。這樣,文本的意義與學生的生命不可分割,共同存在。而本課中的教師角色,是引導者,是鼓勵者。始終尊重學生不同的情感體驗和獨特的思維方式,鼓勵學生成為熱情的、獨立的、反思的閱讀者。比如對找字內涵的解讀,對于過渡句的補充,對于丑小鴨與作者聯系后帶來的人生感悟,就是因為教師的靈心慧性,巧妙駕馭,才使學生擁有如此各異的思維,多彩的感悟、真情的告白,讓生本對話一次次推上高潮。在這樣的課堂上,始終洋溢著濃濃的對話氛圍,折射著對話的精神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