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教版三年級英語Uint2《toys I like》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
一、兒歌形式,激發興趣
在本堂課中運用最多的形式就是兒歌,幾乎教每個新授的單詞都有兒歌。朗誦英語兒歌會使學生學習英語感到輕松自如,而且容易記住。一來鞏固了已學的知識,二來又培養了學生的英語能力。例如: “ball,ball, I like balls.” “bicycles,bicycles,one and two;bicycles,bicycles,for you and me.” “ting… ting…What do you hear?”I hear a bicycle. “one two ,red and blue,up and down ,orange and brown,kites in the sky,flying very high” Like, like,I like rabbits.Rabbits, rabbits,Nice, nice, nice! 第一首兒歌,通過老師的教授,來教會學生。接著讓學生能在第一首的基礎上進行自己創編,很多學生都非常積極,并能靈活運用。
二、新舊整合,關聯拓展
這節課除了新授的句型 “I like…”等,還融入了豐富的舊句型,拓展了句型可以使用的場合。如在教授各單詞時融入了What do you see? I see…這一句型,整合了含有顏色的短語和句型,把上學期學過的顏色類單詞放了進去;而What do you like?的句型為新授,增加難度,為I like的句型逐步提升階梯。
拓展的內容與要求教時內容息息相關。增加了各個新授單詞的復數形式,為孩子學習I like …句型打下基礎,把整節課的內容緊密串接在一起。
不足之處:
1、語段設計過分注重了老師引領,而忽視了讓學生自問自答。
由于引入了What do you see? I see …這一句型的問答,在整個授課過程中,過多得呈現了老師的問,學生的答。其實應該讓學生進行問答,更好的.練習單復數。但由于老師對于學生基礎的了解還不夠深入,所以不敢放手,課堂的實效性沒有很好的體現出來。
2、趣味性不夠,互動次數不夠。
雖然玩具是孩子們喜歡的,但由于游戲、互動設計不夠,孩子們還是顯得比較拘謹,應該用一些實物來增強趣味性與互動性。如學生說I like kites.教師可以說A kite for you.并且遞上一張漂亮圖片或風箏,讓孩子們在真實互動中學會英語、說英語,趣味游戲也能使得他們更愿意說。
3、注重學生的發音,并及時給予糾正。
在發展學生語言能力的過程中應關注學生發音的準確性。在課堂反饋的過程中發現學生對于部分詞組的發音還是有一定困難的,需要進一步鞏固和糾正。
4、雖有語境創設,但沒有注重連貫性。
雖然本課時創設了給梅準備生日禮物為背景的情境,但過渡語設計不足,整個情境沒有很好的串聯起來。應在過渡語上多注重情境的把握。比如讓梅和大家互動一下,在這方面有考慮到,但由于制作課件的經驗不足,沒有完善,所以整個情境設計有點牽強。
總之,新課程對教師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在學科方面,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與技能,而且要使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教師已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者,而應成為學生的指導者,促進者。要想真正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又讓我們的學生學得輕松愉快,教師必須不斷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理念,與時俱進。
【滬教版三年級英語Uint2《toys I like》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蘇教牛津版英語《I like》的教學反思08-11
滬教版《This is what I want》教學反思08-16
英語《I like football 》的教學反思03-25
英語《I like football 》的教學反思02-19
滬教版《母校》的教學反思06-10
滬教版《綠》教學反思03-28
滬教版《母校》教學反思05-21
滬教版《母校》教學反思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