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數學二年級上冊《2、3、4的乘法口訣》的教學反思(通用7篇)
在發展不斷提速的社會中,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反思是思考過去的事情,從中總結經驗教訓。那要怎么寫好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數學二年級上冊《2、3、4的乘法口訣》的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數學二年級上冊《2、3、4的乘法口訣》的教學反思 1
教學 2、3、4、6的乘法口訣時,因為有了5的乘法口訣的基礎,在教學中我沒有對編乘法口訣進行引導,而是讓學生通過觀察情境圖,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合作交流、解決問題,再對照乘法算式編出口訣,對口訣進行解釋,同桌之間或小組之間采取提問、對口令等形式進行記憶。
學生學習的效果不錯。我沒有按書上的圖片進行教學,而是舉了個:我們每人都有2只手的例子。課堂上學生學的十分到位。最后讓學生自學例2、例3的情境圖鞏固加深理解,效果很好。因為對乘法意義教學比較到位,在乘法口訣的教學中又比較注重學生對圖、口訣、算式的理解,既對幾個幾相加的理解,因此在教學用乘法解決問題時所遇到的阻力很小,學生對“有兩組同學,第一組有5人,第二組有4人,一共多少人?”和“有兩組同學,第一組有5人,第二組有5人,一共多少人?”能夠準確在進行列式。
通過教學我體會到關于乘法計算和乘法應用題的教學,乘法的意義是關鍵。只有學生對乘法意義有了明確深層次的認識,乘法口訣中積的推導,乘法應用題的正確解答才能迎刃而解。教學時,不光要讓學生知道求幾個幾相加的和用乘法算,更要理解加法和乘法的關系,理解加數中加數和相同軌數的個數與乘法中因數的關系。采用改寫算式(加法改乘法、乘法改加法)、看圖寫出加法和乘法算式、擺圖開寫算式、自編應用題等多種形式幫助學生加強加法與乘法之間的聯系。
其次,注重課堂的調控。有些學生在學習乘法口訣之前已經能背誦,而有的學生對乘法口訣卻毫無所知,這樣的兩極分化現象在課堂教學時較難控制。教學時,我把教師講解的重點放在乘法的意義,編制口訣的方法,記憶方法的引導上。把口訣的記憶放手讓給學生,讓他們采用自己的方法幫助同桌、小組成員記熟口訣。這樣,因為教師講解的是他們不熟悉的知識,注意力比較容易集中,聽得也比較專心,而競賽、互助等形式又使已經會背口訣的學生覺得自己的知識有用武之地,不會背的學生在同學的幫助激勵下也能迅速提高。
第三,充分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思考方式,教學中,注重實際的操作,但是并不是每個學生都需要這樣的過程,可以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探究。再如,像口訣“五四二十”,“二五得十”我也允許這樣的說法出現,因為我們只是習慣上說“四五二十”,這兩種說法并沒有對錯之分?梢宰寣W生說說你喜歡哪種說法,提示他們我們的習慣說法是后者。教師做到了尊重學生,學生才能覺得這不是教師強加給自己的,對于年齡處于第一逆反期的學生來說,會更利于他們接受,有利于他們思維的發展發散。
數學二年級上冊《2、3、4的乘法口訣》的教學反思 2
關于2、3、4的乘法口訣的教學,因為這九句口訣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學生易于想象,教材中只安排了一課時的新課教學,例2、例3是兩幅非常不錯的情景圖。例2出示了幼苗的兩片子葉,引導出2的乘法算式及口訣。因為對子葉我稍作了解釋,所以學生對例3的情境圖沒有很好的理解,有的同學竟數起了葉片,我馬上引導,才有所扭轉。不過在這堂課中,我太面面俱到,幾乎每一句口訣我都是一樣的教學,通過情景圖我先讓學生說出幾個幾,然后說出乘法算式,再板書口訣,讓學生讀一讀。我象是完成任務一樣的教完了口訣,形式太單一,沒有激情,對學生鼓勵性語言不夠,因此沒有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發現這堂課上的沒有象備課時那樣有條理。上完這節課,我覺得自己在本節課的教學應該作以下的調整:
1、要重點教學2的乘法口訣,讓學生自學3的.乘法口訣,小組合作學習4的乘法口訣,書上填充完整。
2、探索口訣間的規律時,盡量讓學生仔細認真觀察、認真思考。發現每個數的口訣相鄰兩口訣間的關系。例如4的乘法口訣,學生能說出下一句的積比上一句的積多4。給學生多一點表現的機會,多一點品嘗成功的喜悅。
3、練習題的設計以教材為主,運用不同的手段,對習題進行加工,使學生得到多種形式的練習。練習設計既要整體考慮練習方式,又要考慮練習設計的具體內容和形式。做到難易適中,體現多樣性、層次性、趣味性和思考性等特點,從而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達到鞏固知識、形成技能技巧、培養邏輯思維能力的目的。
數學二年級上冊《2、3、4的乘法口訣》的教學反思 3
《2、3、4的乘法口訣》是在學生掌握了乘法意義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學習編寫乘法口訣的開端,其地位尤為重要。這節課從教學環節預設、教案編寫及課堂組織等方方面面,都給我提出了許多新的挑戰。一堂課下來,自我感覺收獲很多,有教學思路得到展現的成功也有許多不足之處要加以改進的反思。
這節課要讓學生逐步學會編乘法口訣的方法,在探索過程中,提高學習數學的能力和積極性。如果課后學生能掌握編口訣的方法,那對后續的許多口訣學習,師生都能做到“一勞永逸”,否則就將陷入死記硬背的泥潭之中,學生知口訣而不知應用,既達不到提高數學學習能力的目標,又將在乏味的背誦中挫傷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針對這一難點,我在整節課的施教中,充分體現“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始終樂學”一指導思想,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避免了乘法口訣課成為單純結論的教學。
在課的開始,課堂上,我注重提高和增添學習興趣,新授2、3、4的前兩句乘法口訣,以乒乓球拍為例,從實物出發,引導學生根據乘法的意義列出算式,并講解怎樣編口訣。后3句口訣的編寫,我采用由“扶”到“放”的方式,讓學生分組討論,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去思考,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知識發生的全過程。事實上學生有了前面一系列活動的積累,老師只要在關鍵處加以點撥,他們個個都能享受到自編口訣的成就感和喜悅感。對口訣總結后,我馬上出示了一組判斷題,將各種錯誤口訣加以指正,使學生在口訣應用之前就將各種常見錯誤消滅在萌芽狀態。二年級的學生上課注意力很難保持,創設了良好的教學情境,還需不斷的增添興趣,特別是在應用練習階段,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可能因為數學習題的呆板而停頓。為此我運用了新穎有趣的練習形式,如開火車、對口令、生活中的數等,練習設計形式多樣,層層遞進,又很生活化,讓學生在愉快的練習活動中熟記了口訣,提高了學以致用的能力。
在新課展開階段,忽略了實踐是認識的基礎,也是認識發展的動力。我只是簡單的用例題中的乒乓球拍去寫乘法算式,結果學生在自編口訣階段,對給出的更抽象的“點子圖”,根本就沒有興趣去擺一擺,分發給學生的點子圖也就成為了擺設。如果課前能設計擺小棒的活動,拼出小棒組成的簡易圖形,這樣學生對口訣的理解可能會更深刻,背口訣的遺忘率就會更低。實踐出真知,特別是對低年級學生更應注重培養觀察操作能力,只有讓學生動手動腦,才能活躍他們的思維,這也是我今后在教學中應時時警醒之處。
學生在識、記、背口訣的時候,經常在讀乘法算式時用乘法口訣去表達,說明對這兩個知識點區別不到位,根源在于教學中沒有復習一下新知識發生的背景。如果編口訣前能回顧一下乘法的意義,強調加法和乘法的聯系,學生這一類的錯誤就能得到控制。因此在后續編制口訣時,還需在這方面加強指導。
教完《2、3、4的乘法口訣》,我有許多感慨。數學教學充滿學問充滿魅力,老師只有做有心人,不斷鉆研,不斷反思,不斷創新,在成功、失敗中總結經驗,數學課堂才會生機勃勃。
數學二年級上冊《2、3、4的乘法口訣》的教學反思 4
2、3、4的乘法口訣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5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因此學生對乘法口訣有了初步的感知,有了一定的了解。本節課的教學取得了較好的學習效果,但也存在著很多不足。先談談做得好的地方。
1、教學設計層次清楚,一步一個腳印,每個環節的`教學都落到了實處,學生對新知的掌握較好。特別是2、3的口訣,一堂課下來,大部分學生都能背下來了。
2、創設情境教學,學生興趣高,學習的效果好。在情境中學生能在老師的引導下得出有關的乘法算式,并編出乘法口訣,親身體驗了乘法口訣的形成過程,因此對乘法口訣的理解非常好,印象很深刻,也有利于記憶。
3、能及時捕捉每一個學生的學習動態,及時進行調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4、練習的設計由淺入深,既有基礎題又有開放題,特別是“填一填”的設計很好,放開了學生的思維,達到了活學活用。
5、對口令的游戲時,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師生關系融洽,學生學習積極性高。
數學二年級上冊《2、3、4的乘法口訣》的教學反思 5
這一節課的內容由于有了原來的教學做鋪墊所以在知士標上難度不算太高,本課設計讓學生從具體的情境中,生自己去尋找信息,提出問題,列出除法算式并說出求出商所用的口訣。利用生活資源,對其中有效信息的選擇和提取,以解決生活中問題來繼續探索新的知識,避免了知識的重復枯燥,讓孩子們學得有興趣,同時發展了自己學習的能力。本課利用生活情境教學,充分體現了數學教學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支的教學理念。
教學情境的創設符合童心,給不同的孩子創造了不同層次的學習,有立思考,有同桌交流,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掌握很快算出除法的方法:商想乘算除,鍛煉了能力,學會了學習。
整節課的教學都圍繞著恢節日來展開教學活動的,在學生熟悉和喜歡的情境中更容易開展我們的教學.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自主探索出7、8、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經歷求商的過程。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一般方法。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解決問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自主探索出7、8、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讓學生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一般方法。
數學二年級上冊《2、3、4的乘法口訣》的教學反思 6
2、3、4的乘法口訣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5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因此學生對乘法口訣有了初步的感知,有了一定的了解。本節課的教學取得了較好的學習效果,但也存在著很多不足。先談談做得好的地方。
。、教學設計層次清楚,一步一個腳印,每個環節的教學都落到了實處,學生對新知的掌握較好。特別是2、3的口訣,一堂課下來,大部分學生都能背下來了。
。病撛O情境教學,學生興趣高,學習的效果好。在情境中學生能在老師的引導下得出有關的乘法算式,并編出乘法口訣,親身體驗了乘法口訣的形成過程,因此對乘法口訣的理解非常好,印象很深刻,也有利于記憶。
。、能及時捕捉每一個學生的學習動態,及時進行調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4、練習的設計由淺入深,既有基礎題又有開放題,特別是“填一填”的設計很好,放開了學生的思維,達到了活學活用。
。、對口令的游戲時,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師生關系融洽,學生學習積極性高。
不足之處:
1、課堂教學很扎實這既是一個優點,但同時也是存在著不足的地方。由于太過扎實,有很多地方顯得老師包得太多,放手不夠,例題的呈現形式也顯得過于單一,在設計時可放得更開一些。如3的乘法口訣的教學可以改為先用課件出示3棵幼苗,接著再出示3棵,最后再出示3棵,讓學生說說剛才的過程,并試著寫出相應的乘法算式,編出乘法口訣。4的乘法口訣的教學就可以完全放手讓學生從情境圖中找出4的乘法算式,并編出4的乘法口訣。這樣整個教學過程教師從扶到放,既能達到教學目標,又能較好的`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體現學生的學習能力,增強他們的學習自信心,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2、本節課還有一個很不足的地方就是教師的語言不是很規范。如不應該說幾個幾,而應說成幾個幾相加,板書也出現了相應的問題,這都是不嚴謹的表現,以后鉆研教材應更細致一些,多和其他老師商討,數學老師的語言一定要規范,嚴謹。
3、問題的提出應準確,嚴謹,不能太瑣碎。教師對每一個問題的提出,要有價值,要能引起學生的有效思考,不能太繁瑣。如我在教學時提出一個這樣的問題:“3的乘法口訣里,每兩句相鄰的口訣之間相差多少呀?”這就顯得不準確,指向不清楚,因而學生的回答也出現了不同的聲音。在提完第一個問題,我馬上意識到了自己的口誤,因而接下來我改正了自己的提問:“4的乘法口訣里,每兩句相鄰口訣之間的得數相差多少呀?”這樣一問,指向就清楚多了。但在說得數兩個字時聲音不突出,語速又較快,因而部分學生可能還是沒聽清是什么,以后的教學中一定要注意這個問題,在提問時應有意識的突出關鍵的字眼。
數學二年級上冊《2、3、4的乘法口訣》的教學反思 7
學生對于根據加法算式寫乘法算式,再根據乘法算式編口訣沒有感到困難,然后教師通過各種形式來記背乘法口訣,教師和學生一起邊拍手邊背乘法口訣,孩子們都非?鞓罚乙卜浅8吲d,而且我會不斷變換拍手的節奏,這樣孩子們背誦乘法口訣的速度和節奏也同時發生變化,有時候我會讀口訣的前半句,孩子們對口訣的后半句,或者是男生讀口訣的`前半句,女生讀口訣的后半句,或一二組讀口訣的前半句,女生讀口訣的后半句,老師用手勢進行指揮,教室里猶如進行二聲部的大合唱。
或者是進行小組接龍,讓每個孩子一人說一句口訣,對于說的比較慢的孩子教師進行特別的關注。形勢不斷變換,使孩子們的在背誦口訣的過程中沒有感到枯燥乏味。在后面的計算中學生有的不能很熟練的應用口訣來進行計算,特別是像()×5=15這樣類型的題有更多的學生感到困難,從而使我體會到需要更加熟練口訣的背誦,還要使學生建立很快的反應機制,只要看到一個乘法算式,可以立刻想到用哪句乘法口訣。
學生在學習初期,有很多同學對于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訣辨認不清,教師要加以強調和區別,以免學生出錯。
【數學二年級上冊《2、3、4的乘法口訣》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2、3、4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12-21
《2、3、4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07-28
2、3、4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07-18
《2、3、4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04-12
《2、3乘法口訣》的教學反思10-07
數學《2—5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11-10
2、3、4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總結優秀03-03
數學乘法口訣的教學反思10-16
數學乘法口訣的教學反思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