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第14課匈奴的興起及與漢朝的和戰》教學反
1.本課的設計線索脈絡清晰,能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把教材內容分解成三部分:一、草原帝國的興起。二、草原帝國與西漢王朝的和戰。三、草原帝國的消失。以匈奴政權的興起、發展、消亡為主線串起全文。以漢匈的“戰—和—戰”為中心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2.教學過程宏觀設置合理,能保質保量完成教學任務。第一環節【設置情景點撥導入】約三分鐘。第二環節【自主探究合作掌握】約三十五分鐘,其中一、草原帝國的興起約十分鐘。二、草原帝國與西漢王朝的和戰約二十分鐘。三、草原帝國的消失約五分鐘。第三環節【本課總結】約兩分鐘。第四環節【自我檢測鞏固提高】約五分鐘。
3.教學設計平穩扎實,知識脈絡構建系統清晰,能用學生喜見樂聞的形式,把握重難點適時形成課堂高潮。如:問題二(3)觀看《漠北戰役》視頻再用上節課總結的學習史實的方法概述漠北戰役的經過和影響(時、地、事)。問題二(4)你贊同這時再實行“和親”政策嗎?(創設漢元帝朝辨情景,學生分文武大臣兩組辯論)假如你是王昭君,你愿意出塞嗎?這使大部分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互動,出現有效知識生成,達成教學目標。
4.能挖教材,找立意,聯系生活,關注社會,引導學生擴散思維。如:問題二(2)結合史實比較一下,漢初對匈奴的政策與漢武帝時對匈奴的政策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會有這種不同,請用史實說明(政治、經濟、軍事)。---關注社會:放眼當今世界,你認為中國立足于世界取決于什么?。問題三(1)天56個民族中有匈奴族嗎?匈奴族在我國古代歷史上做出了哪些貢獻?問題三(2)我們中華民族大家庭擁有56個民族,那么今天民族與民族之間應該如何相處呢?。
5.但是,總的來講這一節課我仍然沒有改變對知識點處理面面俱到的習慣,所以受時間限制,在學生自主合作學習這一部分的拓展還是有所不足。我是應該打破體系,還是堅持風格呢?
【七年級歷史上冊《第14課匈奴的興起及與漢朝的和戰》教學反】相關文章:
匈奴的興起及與漢朝的和戰教案09-09
匈奴的興起及與漢朝的和戰的教案09-09
《匈奴的興起及與漢朝的和戰》備課教案09-10
七年級歷史上冊《匈奴的興起及與漢朝的和戰》教學反思01-22
《匈奴的興起及于漢朝的和戰》評課稿范文11-10
歷史教案:秦漢王朝與匈奴的和戰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