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八年級生物上冊《鳥》教學反思
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今天,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反思自己,必須要讓自己抽身出來看事件或者場景,看一段歷程當中的自己。那么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八年級生物上冊《鳥》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八年級生物上冊《鳥》教學反思 1
本節反思總結:在教學過程中,閃光的地方有:
1、在新課的引入上:我采用了典故導入法:講一段歷史,然后引導學生通過問題逐步引入新課。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主動性。
2、對課標的把握準確:備課前我深入研究了課標中有關本課的教學要求,在本教研組老師的.集體研討中,我更加明確了本科在整個教材中的地位,準確的把握了課標的要求。在備課中將課標要求逐項落到了實處,將“學為主體”作為整個教學的重中之重。
3、對學生的學法指導要求到位:本課有一個探究活動——鳥適于飛行的特點。這個活動在新課標中要求學生獨立完成,但鳥適于飛行的特點較多,而且探究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備課時,結合本組老師的意見,我將“鳥適于飛行的特點”這一探究活動內容分解成若干個小問題,設計成“小組PK”的形式,在課堂讓各小組學生合作探究,在學生開展探究前提出明確要求,指導學生展開探究。
在學生探究時,及時了解各小組學生的探究進度及探究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并幫助探究有困難的小組完成探究活動。之后組織各學習小組選派代表進行展示本組的探究成果,然后組織學生進行小組間合作交流及再次展示合作探究成果,最后師生共同合作,互動交流,概括總結,得出結論。
4、情感教育落實到位:在教學中采用學生小組內合作探究、小組間合作交流討論及二次合作學習的方式,充分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交流意識,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同時通過探討,讓學生進一步強化了“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基本觀點,將情感教育落實到了課堂教學中去。
八年級生物上冊《鳥》教學反思 2
“鳥類適應飛行生活的特征”是幫助學生全面深入理解“生物的形態結構與功能相適應”這一生物學基本觀點的重要內容。學生雖對空中飛行的鳥類比較熟悉,但對它們有哪些結構特點適于空中飛行還不明確,對于鳥類在空中飛行需要具備什么樣的條件,會面臨什么樣的問題,學生缺乏用科學探究的過程去研究鳥適于飛行的特點的實踐體驗,所以:
一、要注意多從生活實際出發,加強感性認識,使學生便于理解、掌握。
二、鑒于對《課程標準》的理解和對教材及學情的.分析,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始終以引導、啟發為主,通過創設教學情境和設計一系列探究問題,為他們提供學習平臺,充分挖掘潛能。
三、注重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生活實例,變抽象為具體,變感性為理性,使學生懂得生活中處處有知識及知識處處和生活相聯系的道理。
四、采取自主與合作相結合的方式,積極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主動性,讓他們在做、思、講、聽、論的過程中自主建構知識。
【八年級生物上冊《鳥》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八年級上冊生物鳥教學設計01-09
八年級上冊生物教學反思10-30
八年級上冊生物教學反思06-07
八年級生物上冊教學反思04-10
八年級上冊生物教學反思06-07
八年級上冊生物教學反思03-26
八年級生物上冊《細菌》教學反思01-14
八年級上冊生物教學反思通用04-24
八年級上冊生物教學反思范文05-18
八年級上冊生物教學反思(精選19篇)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