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數的運算教學反思四篇
反思一:實數的運算教學反思
昨天也備好了這節課的內容,今天上課前我又把教案看一下,結果問題發現了:教學任務一:先使用計算器算得最終結果,再按預定精確度取近似值。如:這樣一次性利用計算器算得最終結果。
教學任務二:如能化簡算式,則先化簡,再用計算器計算,這樣能使計算方便。對于(2)
學生當然也想利用計算器一次性得出,這樣都好,不用計算,結果也成功。這樣學生覺得挺方便的,你說先化簡簡單方便,誰信?這里我覺得教案設計不恰當,不了解學情,沒能做到備學生。所以做了更改,補充一題:(3)
我想現在你總沒辦法一次性按出結果吧!
這時就可以順水推舟、水到渠成完成任務二。
到課堂里,果真學生就一次性得出(2)題結果,我就繼續拿出第三題,這下你該沒招了吧,有學生在叫:中括號沒有怎么辦?我就借機引導:那能否把它處理一下,化簡變得簡單點,再利用計算器。可是還有些同學不可罷休,繼續在思考嘗試,終于得出結果來,用小括號代替中括號,不影響運算順序。這下我咋辦?還是硬拉著學生先化簡—–,可是還些同學在嘀咕,這樣太麻煩了,還不如直接用計算器簡單;有些同學干脆不聽你的。我氣得只拍桌子,那效果就不用說了——。
下課后,我心里很不是滋味,邊走邊埋怨學生,在回辦公室的路上碰到上同一級段的數學老師,正好她也上這節課,也很氣很糟糕,這樣我就來到她的辦公室進行討論交流起來,
她也同感,上了后很氣,學生只管自己的,根本不吃老師的一套,教材安排的用意何在呢?若是讓學生理解有理數的運算法則和運算在實數范圍內同樣適用,以及掌握運算順序等,那通過哪些教學環節或教學活動來達到目的呢?顯然教材沒有(因為使用計算器,學生根本體驗不到計算的順序,只能通過教師的講授,效果大打折扣)。教材應該安排一些乘方、開方(開得盡方)和加減、乘除之類的混合運算,讓學生在計算中體驗和掌握實數運算的順序以及有關法則與運算律。這是其一。其二,如能化簡算式,則先化簡,再用計算器計算,這樣能使計算方便。請問:什么叫方便?對學生來說,把式子一次性輸入計算器馬上得出答案,應該是方便,干嘛還要化簡呢?再說,這化簡對學生來說難度可大了,特別是分配律,符號可令學生頭痛啊!自然學生極力排斥,沒法落實教學目的,這又是教材編制失敗之處。而化簡計算能力正是需要培養訓練的,為下面整式的化簡作好準備。如設計恰當可一箭雙雕,既可鞏固運算的順序,也可讓學生產生沖突,能化簡的非化簡不可,進而培養學生養成先化簡后計算的習慣。那咋設計更好呢?隨著科技的發展,計算器功能越來越多,而教材上例2式子的計算計算器就方便的完成,已失去原有的功能。必需另行設計。
從以上的反思可看出,不管是筆者還是編教材者,只是單方面思考,沒有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分析,更欠缺的是只想不做,讓學生做的,教師先要做,是否可行,作為例題編者事先
要嘗試去做(用計算器,當時市場的),不能純粹從理論去想,按自己慣有的、定向思維去理解。堅持以學生為本。
反思二:實數的運算教學反思
上周四上了第三章的最后一節《實數的運算》,本節課本著學樣的先學后教的教學改革理念,我也試用了先學而教的教學方法。只不過我還是使用了我自己的一點改革。即20+15+10模式。20學生學,是帶有任務的去學。15是老師的指點,10是學生的當堂練習鞏固。
《實數的運算》這一節課我設計的教學任務有以下四個:
1、回顧有理數運算法則和順序
2、初步學會用計算器的按鍵順序并進行實數的計算
3、自己總結出實數的運算法則和運算順序。
4、自己覺得本節內容有哪些易錯點?
學生在20分鐘時間內都能夠或多或少的自學完成,特別是回顧部分每個學生都能回答出問題,達到了復習的目的。通過小組里面會做的同學來帶的方法,在規定的時間內每個學生都初步學會了電子計算器進行運算的按鍵順序,也達到了教學目的。而通過上面兩個環節,學生都能很自然的總結出實數的運算順序和法則。15分鐘的.老師指點,多是在指導學生的解題格式和細節上。通過老師的指導,學生也自己能發現本節的易錯點了。
整節課下來總到有以下一些困惑:
1、知識的理解上學生更多的是直接通過書本獲得,知識的一個形成過程沒辦法去解理。學生是對著問題去書找答案,缺少了一個知識的形成過程。如,本節中電子計算器中第二功能鍵的使用上,學生就知道3次根號要先按第二功能鍵,但換一個關閉鍵就不知道了,缺少第二功能鍵這一知識的形成過程。
2、由于沒有去印學案稿,學生在自學時很不方便,與原來老師的設想相差比較大,有些地方不能達到老師的目的。如本節課中,老師的設想是回顧后用幾個練習題來鞏固,可是沒有相應的習題用,用多媒體設備很不方便,主要是不知道什么用到下一張幻燈片,時間不確定。
3、感受這先學后教其實對老師的要求很高,很嚴,能力要求更高。像我這樣的能力真的無法用好這一模式。如老師的高度概括能力,老師的高度組織能力和個人魅力。像我這樣的人很不適應。
反思三:實數的運算教學反思
在教學《同類二次根式》和《二次根式加減法》時,我首先通過比較簡單的二次根式相加的實例,得出二次根式加減的方法,并從中歸納出同類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同類二次根式加減的實質。在此基礎上,通過一組練習鞏固學生對加減法運算方法的掌握,這是我這一節課的授課思路。在授課過程中,我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探究性學習,讓學生自己發現規律,得出概念。在例題的選擇上由簡到難,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便于掌握。在得到定義、法則的過程中,讓學生經歷發現、思考、探究的過程,體會學習知識的成功與快樂。本節課通過小組的合作交流,完善自己的想法,在互相置疑中發現不足,取長補短,形成自己獨特的學習方法。課堂的小結在教師的引導下,由學生自己歸納完成。例如,我發現了什么……,我學會了什么……,我能解決什么……,我的最大收獲是什么……等。這樣有利于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提高課堂小結實效性。
反思四:實數的運算教學反思
在學習新內容前先復習了一下學過的有理數的運算律和運算法則,而這些運算律和運算法則在實數范圍內也是同樣適用的,那么學生們就可以自己得出實數的運算順序。在講實數的運算之前,先學了當數從有理數擴充到實數以后,有理數關于相反數、絕對值的意義同樣適用于實數的內容,然后再學習實數的運算,通過具體的計算題讓學生對這一運算順序加深印象。有一點要說的是,在新教材中,實數運算這一節,很多的計算問題學生只能通過計算器來解決,而現在學生用的計算器都是科學計算器,都是比較智能的,只要把算式輸入就能得到正確答案,通過對這節課的反思,我覺得首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是十分重要的,從集中注意力到有學習數學的興趣,這樣若長期積累,情感上必定會比較喜歡數學,這才是我們作為數學教師最樂于見到的。當然這節課也存在著許多不足,通過反思,我覺得雖然有學生的“動”,但總體來說“動”的還是不夠的,師生之間互動不夠,在學生板演之后,講評應該要適當的表揚一下,發揮一下學生的積極性。
【實數的運算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實數指數冪及其運算》教學反思范文06-30
實數的教學反思05-27
《實數》教學反思05-25
《實數》教學反思09-01
《實數》教學課反思06-29
關于《 實數 》教學反思10-31
關于實數的教學反思07-12
關于實數教學反思05-27
《實數》優秀教學反思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