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教學片斷和反思

時間:2021-06-26 08:15:33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教學片斷和反思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是人教版第一冊的一篇課文。為了上好這節課,我做了精心地準備。但在正式講課時,學生的節外生枝卻打亂了我的陣腳。不過,也正是這些“意外”給我留下了難忘的經歷。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教學片斷和反思

  課堂上,每個教學環節正如我預料的那樣順利地進行著。這時,我班的“智多星”錢亦初高高舉手了。我想:他的發言肯定精彩,說不定會錦上添花。誰知他站起來說道:“老師,我可以問個問題嗎?”這可不是我預設的教學環節呀,怎么辦?讓不讓他問。讓他問,他會問什么?萬一……可不讓他問,會挫傷他的積極性。況且,鼓勵學生質疑、解疑不也是新課標的要求嗎?

  我猶豫一下后,微笑著說:“當然可以。”“老師,我知道冬瓜和茄子還有很多不同,燕子媽媽怎么不讓小燕子再去觀察得仔細一點,為什么只讓它去看了三次就笑了,就滿意啦?”這個小機靈鬼,不僅讀懂了課文,而且還有了自己的看法。這是個多么有價值的問題呀!得抓住這個教育契機,我引導到:“孩子們,你們知道燕子媽媽為什么笑了?”

  ──“小燕子學會觀察了,燕子媽媽高興地笑了!”

  ──“小燕子進步了,燕子媽媽才笑的。”

  ──“小燕子看得一次比一次仔細,燕子媽媽就笑了。”

  孩子們小手高舉,看來課文內容已經學得不錯了。我話鋒一轉:“剛才亦初問得好,冬瓜和茄子還有很多不一樣呢,燕子媽媽笑著鼓勵了小燕子,她又會怎么對小燕子說呢?小燕子又會怎么做呢?讓我們也來當當小作者,編編《一次比一次進步·續集》,好嗎?你們先和小伙伴們討論一下吧。”我的話音剛落,孩子們就在位子上議論開啦。看得出來,這是他們喜歡的話題,這是他們發自內心的討論,很熱烈。不一會兒,小手如林。

  “老師,我先來。”是錢亦初,“燕子媽媽會說‘孩子,你一次比一次有進步,媽媽很高興。可是,你再去菜園里看看,它們還有什么不一樣?你要想辦法看得更仔細喲?’”他學著燕子媽媽的語氣像模像樣地說著,儼然就是“燕子媽媽”了。

  “我來,我來!”孩子們很喜歡他們的“燕子媽媽”,學習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他們爭先恐后地叫著。

  ──“媽媽,我摸到了冬瓜的皮有些粗糙,茄子的皮很光滑。”

  ──“媽媽,媽媽,我看到了冬瓜和茄子生長的地方也不一樣。”

  ──“媽媽,媽媽,我嘗到了冬瓜和茄子的味道不一樣。”

  ──“媽媽,我問到了,冬瓜和茄子里面也不一樣……”

  ──“媽媽,媽媽,我去試過了,冬瓜是重的,茄子是輕的。”

  ……

  一只只“小燕子”歡快地叫著,議論著,課堂氣氛達到了高潮。錢亦初的問題也迎刃而解,我這才暗暗松了口氣。可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提問題的積極性卻被調動起來了。他們爭先恐后地問:“冬瓜為什么是青的?茄子為什么是紫的?”“燕子媽媽為什么讓小燕子去三次,這樣飛來飛去多麻煩,它為什么不教小燕子方法,讓它一次就觀察好呢?”“小燕子這樣飛來飛去多辛苦呀,燕子媽媽真的愛小燕子嗎?”……

  看到孩子們因自己會發現問題而欣喜的笑臉、發亮的眼神和期待的目光,我怎么還能按預定的環節進行教學呢?盡管后面的一些環節正是我精心預設的精彩所在。于是,我毅然放棄了預定的教學設計,順著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針對課文發表意見,講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從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解決問題。由于得到了老師的鼓勵、支持和信任,學生有了自主的權利,他們顯得異常興奮,思路也特別開闊。

  【課后反思】

  這堂課也許沒有我原先預設的那么“精彩”和“完美”,但它是真實的,它體現了學生在課堂中的生命發展。

  這節課結束之后,我想了很多很多。“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這是我們在課改中最響亮的呼聲。可捫心自問:我們每個老師都做到了嗎?在我們的課堂上還是有很多老師怕聽到學生說“不”,怕學生在課堂上節外生枝。平時,很多課教師都是主人,串講串問,有時學生脫離軌道馬上拉回來,生怕浪費一點教學時間,完成不了教學任務;有時又害怕學生造成尷尬的場面,自己下不了臺,課堂不再在教師“胸有成竹”的調控之下進行,學生們想提什么問題,會提什么問題,他們的問題老師解決不了怎么辦?因此,每次涉及質疑問題,都是“蜻蜓點水”,有時甚至牽著學生走。

  可今天課堂上的'小插曲,反而使我感到教學的輕松,我很慶幸沒有掐斷這一根根激起全體學生獨立思考,積極探究的導火索。是呀,一個理想的課堂應該能聽到學生的聲音。有問題才證明在思考,有討論才證明在探究。教師應該從兒童的視角去探索他們的思維方式,把學生看成是鮮活的個體,把課堂看成是學生成長的經歷,真正理解學生,為他們構建起無過錯的課堂氛圍,讓每個學生得到理解、尊重和信任,讓每個學生都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高,讓每個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

  我這樣去做了,同時,又產生了新的困惑,學生,特別是一年級孩子,提的問題五花八門,然而,這就是學生喜歡的,想要探討的問題,感興趣的話題,所以提問積極性高漲,思維火花不斷閃現。我想,對于這樣一種質疑的積極性,對于這樣一種主動學習、積極思維的過程,我們要保護,哪怕是一些幼稚、膚淺的問題。但如果要解決這些學生感興趣的問題,那么我們的語文課無疑成了語文課,科學課、思想品德課……的“大拼盤”,似乎失去了語文課的意義,語文課中的教學目標自然不會全部落實。面對著這種矛盾,我常常困惑著。在語文課堂中,要不要教學生學會提問?要不要幫學生梳理問題?學生提的問題與語文知識無關要不要都給予明確的答復?曾經看過一篇文章,說得是如何引導學生學會提問。我想,如果學生的問題是老師引導出來的,這些問題是學生真正感興趣,想要了解的嗎?這樣的問題有什么意義?難怪我們的很多學生到了高年級越來越不會提問。在這樣的“引導”中,他們慢慢地學會和懂得揣摩老師的想法,提問也常常正中老師的下懷,可卻越來越沒有了自己的思想和創見。 我們教師不能為學生創設、提供主動提問的條件,不能正確對待學生的主動提問,都成為阻礙學生問題意識發展的不利因素。

  羅杰斯認為,產生創造性創見的外部條件是自由和和安全。當我們放開孩子的手腳讓他們自由地問時,他們提出的問題非常古怪,非常幼稚,甚至是極度荒誕時,如果老師委婉地告訴他,你想的問題沒有意義,創新活動就難以進行下去。與其妄下斷言,不如延時評價。有時,怪念頭就是一顆創造的種子,只有在教師的精心呵護和培育下才會開出智慧之花。

  我們的語文課堂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批判精神,提高學生發現文本和生活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敏感度。真讓學生提問題,讓學生提真問題,真幫學生解決問題,這應該是我們語文教學的不懈追求。問題從學生中來,是學生關心的,是他們自己提出的,這樣的問題有吸引力,有挑戰性。哪怕在這個過程中課堂教學顯得不是那么流暢、精美,哪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因為不會而“卡脖”了,也應該在所不惜。

  愿我們的課堂能真正聽到學生發自內心的聲音,愿我們每一位老師都來營造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教學片斷和反思】相關文章: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教學片斷與反思10-29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的教學片斷及反思02-20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教學反思01-08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的教學反思02-20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教學反思01-25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教學反思12-18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教學實錄及反思07-20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優秀教學反思06-27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的教學反思范文06-29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日本又黄又潮娇喘视频免费 | 亚洲欧美国产爱 | 五月婷婷在线视频免费 | 这里只有精品国产亚洲 | 黑色丝袜脚足国产在线看非洲 | 亚洲中文三级情片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