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將相和》的教學反思
一、本課教學成功的關鍵所在
1、課前布置學生廣泛查閱資料,了解故事發展的時代背景:
學生通過課前廣泛查閱資料(上網、看書、收集圖片等),明白了故事中主人公的關系,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特別是“戰國七雄秦為盛”,這句話即課文第一自然段的內容,也是三個小故事的總起,掌握這一要素對學生深入體會秦王的驕橫貪婪,藺相如的'勇敢機智起了很好的作用。
2、加強朗讀訓練,強化語言感受:
本課的一大教學板塊是學生交流匯報對課文語句的感受,充分展示了朗讀訓練的成果。例如:馬逸舒同學匯報“秦王就叫人記錄下來,說在澠池會上,趙王為秦王鼓瑟。”中的“為”,她分析“為”代表地位有尊卑,秦王使用“為”,是對趙王的侮辱,這一分析贏得大家的喝彩,也令我驚嘆不已,要知道,這個“為”字,就是我在備課中也沒想到,足見學生是花費了相當的功夫預習,并且具備了一定的語言文字的理解能力。
以上兩個都是在課標和單元訓練要求指導下實施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二、本課教學值得注意的方面
本課在教學環節的設計和課堂結構方面略顯零散。在學生交流最讓自己感到擔憂的地方時,有學生提到了“完璧歸趙”中藺相如的表現,我引導了學生分析藺相如在這個事件中所表現出的品質,顯得脫離了課堂主線,并且在分析過程中,學生詞匯的貧乏也暴露出平時閱讀、積累方面的缺陷,值得深思,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