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摸象的教學反思
《盲人摸象》教學反思
“盲人摸象”是大家熟悉的寓言,說的是四個盲人以各自摸到的大象的身子、牙齒、腿和尾巴為依據,說大象的形狀像墻、像棍子、像柱子和繩子,他們都自以為是,爭論不休。這則寓言使人們在忍俊不禁之時,得到啟示:識物、知人應當力戒“以偏概全”。學生對寓言故事饒感興趣,我在教學本課時設計了如下幾個環節:
一、激趣導入
1.猜謎語(出示有關大象的一則謎語);接下來問“你們中間有誰見過大象,它長得什么樣子呢?能不能說一說?”可是有幾位盲人他們卻不這樣認為!
2.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個有趣的寓言故事《盲人摸象》(板書)。“盲”,看這個字,說說你是怎樣記住它的?“摸”你又是怎樣記住它的? “象”,一起跟老師書空。你看:我們的漢字多有趣呀!
那盲人摸到的象到底是什么樣子的呢?讓我們趕緊來讀讀課文吧!
二、初讀感知,識字學詞
自由讀課文,說說你是怎么記住這些生字詞的。學生組內以及全班交流多種多樣的識字方法。
三、再讀感悟
1、指導學生朗讀牽象人的話。
2、四個盲人都摸到了象的哪個部位,各自又說了什么呢?
(身子——一堵墻;牙齒——棍子;腿——柱子;尾巴——繩子)
4、練習朗讀四個盲人的話,通過表演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5、那盲人們說得對不對呀?為什不對呢?他們錯在了哪兒?所以這個故事告訴你一個什么道理呢?(課件出示)
四、拓展延伸
像“盲人摸象”這樣的寓言故事你還知道那些?師介紹“畫蛇添足”、“亡羊補牢”、“守株待兔”等等。
五、指導書寫
“服”、“爭”,請同學們先仔細觀察這兩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再說說怎樣就能把這個字寫好看。各在書上寫一個。
我感覺這節課的確是一節學生樂學、好學的課。從中讓我悟到很多東西。
1.激發興趣需要的是獨立自主的時間和空間。只有我們給孩子們提供這個時空,并且能夠敞開心扉,真正的去聆聽孩子們的心聲,才能真正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變識字教學的枯燥為生動。
2.要作到有收有放,收放自如,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最好的識字教學的效果。我們放手給學生時間空間,讓學生自由的發揮創造識字的方法,并不等于完全放任自流,教師要適時的組織學生小組交流或全班交流,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的方法在班內得到交流,而且可以使學生在交流中聽取別人的識字方法,從而使自己的方法得到優化。
3.要尊重學生的學習成果,爭取讓每個學生都有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獲得成功的體驗。
以上是我在這次教學后的反思。我以為,語文教學是不斷發展的,更需要我不斷學習,加強自身的教學能力和語文素養。使學生無論在在課堂中還是課堂下都好學、樂學、善學。
【盲人摸象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盲人摸象》教學反思07-29
《盲人摸象》的教學反思12-04
《盲人摸象》的課文教學反思02-18
《盲人摸象》教學反思五篇11-07
《盲人摸象》的課文教學反思06-10
《盲人摸象》教學反思(通用5篇)12-25
大班體育游戲教案及教學反思《盲人摸象》09-22
小學語文《盲人摸象》教案及教學反思范文08-30
《盲人摸象》教學設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