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開展教學常規管理工作的反思
教學質量是學校發展的生命線,是學校的品牌和聲譽,認真落實教學常規是提高教學質量最有力的保證。根據我校的實際情況,我校成立了教學常規管理領導小組。由校長、教學副校長和教導處主任但當領導機構,組員由學校六大科組長及教學級長擔任,具體工作由教導處組織實施。每學期開學初教導處根據上級教研精神,結合本校實際情況研究制訂《教學常規管理條例及校本教研工作方案》納入學校教學工作,讓教師明確每學年的工作目標和工作重點,保證教學常規工作得以扎實推進。
一、全力打造常規教學管理規范化的秩序
根據學校地處獅山城區,但仍屬農村中學的特點,以及學校現有的教育裝備條件,從2005學年開始至今,學校對教學常規管理制度進行了不斷的修訂、完善,對教學常規工作中的備課、上課、作業、輔導、考試、檢查等主要環節重新明確了要求,對科級組長、駐級駐科行政參與教學管理也有了明確的規定。
1、健全了各項制度、規定和要求。
為了完善學校管理體系的編制,學校教學主管部門制定了各種工作制度、工作程序以及一些規定、要求,認真制定了《學科課堂教學模式》、《駐級、駐科行政管理要求》、《課間早到遲走管理要求》、《課前三分鐘操作規范》、《第二課堂管理規范》、《教師外出學習規定》、《科研課題管理規定》等,使我校的常規管理形成了規范的工作程序。
2、制定各種項目類型的工作檢查表,做好督促檢查,使常規工作得以落實。
為了細化教學常規管理的檢查,近年來,我們先后制定了《備課組教學常規工作落實情況檢查記錄表》、《課前三分鐘檢查記錄表》、《早讀檢查記錄表》、《晚修坐班輔導記錄表》等工作表,將教學常規工作的檢查分解落實在級組、科組和備課組,分別進行定期和不定期檢查,并認真做好記錄,使教學常規工作落到實處。
3、實行雙線管理,提高了教學管理的實效性。
學校推行“級組責任制”,實行雙線管理:校長室——教導處,校長室——級組。在教導處這條線,我們主要對“教”的管理和指導,下管科組;而級組這條線,則主要實施“學”的管理,下管備課組。對備課組,科組側重在教研教學專業指導方面,級組側重備課組的常規管理。
在管理上,我們定期召開有教學線行政、教學級組長、科組長參加的主管校長會議,及時了解、反饋情況,商討措施做法,提出要求,學習有關教學管理理論等。教導處,也針對課堂教學、教研活動、科組管理等方面,與科組長進行了定期的互動。
二、學校開展課堂教學常規改革的措施
近年來,我們堅持以教學為中心,狠抓教學常規管理,堅決打造執行力,細抓教學常規工作的落實,使我校常規教學有了根本性的好轉。
1、實行級長、科組長巡堂制。
為了加強教學管理的力度,特別是能及時跟蹤反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更好地發揮級長、科組長參與學校教學管理的作用,特制定了科級長每周巡堂記錄表,要求每周不定期進行課堂巡查,將發現的問題及時記錄,使教學部門能及時了解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狀況。
2、加強對備課組長工作的培訓和指導。
備課組工作是教學工作的起點和落腳點,教導處能確實抓好備課組日常工作的落實。如每學期的開學初就要求各備課組做好上學期期末成績分析,對比全鎮其他兄弟學校,找出差距,制訂出備課組總目標,一分兩率目標,再具體落實到備課組成員,將拉近與兄弟學校之間的距離定為教學質量的目標。曾多次組織全校性的備課組長會議,對常規工作落實比較好的備課組推薦其在會上進行交流。通過交流,增進了各備課組之間的了解,讓部分好的備課組的做法得以及時推廣,也能讓教研處及時了解教師的狀況,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
3、建立學科課堂教學模式,優化課堂結構。
科學的教學模式是學科教學成績提高、穩定的關鍵。08學年下學期開始我們提議各學科積極開展新課、復習課、實驗課等各類課的教學模式的探討,目前正在完善階段,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們的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4、積極開展各類教科研活動,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每學年定期組織青年教師優質課比賽,促進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教導處能根據本校教學情況,制定比賽方案,組織各學科開展競賽工作,從初賽到決賽,發動教師積極參加,比賽結果及時公布表彰,以起到榜樣的輻射作用。另外對于教師各個時期取得的成績能及時幫助教師總結提升,讓教師享受成功的喜悅。
5、認真做好中小學聯校掛鉤活動。中小學聯校掛鉤活動,是加強中學與小學之間有效教學的紐帶,每學年教導處都定期組織語文、數學、英語、信息等科目的學科的課組長到小學進行教學調研活動,請六年級老師來我校聽初一新生的課,這項活動的開展,有效促進中小學教學質量的提高。
6、有序推進課題研究工作
教導處作為學校的主管部門,已建立以校為本的教研制度,開展一系列的校本教研活動,有效地促進了教師專業發展,有利于創設教師間互相幫助、互相切磋與交流的學校文化,使學校不僅成為學生學習的場所,同時也成為教師成就事業、不斷學習和提高的學習型組織。另外在爭取上級科研部門的指導下,主持學校科研成果的評審和各級科研先進個人的評比推優工作,將優秀的成果向各級部門和相關報刊推薦。具體負責校級以上科研課題的管理,從申報、審定、實施到結題,做到檔案齊全、資料完整,指導老師撰寫各級各類課題的研究報告,以提升教師教育理論水平。
7、穩步開展第二課堂活動
教導處定期對第二課堂活動進行檢查,使活動能正常開展。每月組織教學線人員對全校性的第二課堂開展情況進行檢查,對發現的問題能及時采取措施,使學校各類興趣班能按要求開展工作,達到培養學生興趣,促進教學的目的。
三、對我校常規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的反思
1、學校一直致力于課堂教學的`研究,但由于管理經驗不足,管理的力度又不夠,因此學校的教學質量雖然有了一定的進步,但學生的學習習慣的養成以及整體成績還不夠理想。
2、課改工作進展緩慢。開展的課改活動較多,但實效性不強,不少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的轉變與新課改的要求還有不少差距,對新課程標準學習不夠、理解不深,靈活運用新教材的水平和能力有待提高。
3、教學常規管理精細化、規范化水平不高。教學常規落實重數量輕質量,有些備課不實用,如在多媒體的使用上偏重網上的資源,沒有很好地進行修改,上課還存在教師講得多,與學生互動少的情況比比皆是,課堂效益不高。單元測試和作業批改不及時的現象也時有發生,教導處常規管理措施有待加強。
4、有些課題雖然已經立項,但課題研究的具體工作仍沒有開展起來,對于階段性課題工作的跟蹤有待加強。
5、未能真正實施科組月評價制度,對科組當月的工作有時未能做出較具體的評價,部分科組長對學科把關的質量意識還不夠,工作積極性有待加強。
6、第二課堂開展的數量比較多,但質量不高;科組對第二課堂的檢查和落實力度還不夠以及對學生的管理未能更好與評價掛鉤等。
7、學校以及各科組負責的網站建設方面的工作還沒有真正落實到位,還沒有真正實現資源共享。
8、級組、科組、備課的教學常規檢查工作要以定期抓為主,采取定期檢查與不定期檢查相結合,通過檢查推動老師們的教學常規工作的規范意識。同時,要注意防止檢查給教學帶來的負面問題,糾正有查才抓,不查不做的壞毛病。
【我校開展教學常規管理工作的反思】相關文章:
開展常規比教學活動總結03-11
開展常規比教學活動總結11-11
陶藝常規教學反思05-22
教學常規工作反思05-24
小班常規教學反思02-14
常規教育教學反思01-03
關于對我校生物教學的反思06-28
中班常規的活動教學反思08-26
中班常規活動教學反思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