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三個兒子》教學反思

時間:2021-06-28 19:00:21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課文《三個兒子》教學反思范文

  《三個兒子》這篇課文故事感人肺腑、生動有趣。本課中的三個兒子面對著三個媽媽,當他們的媽媽拎著沉重的水桶走來時,力氣大的只顧著翻跟頭,嗓子好的只顧著唱歌,他們唯獨對媽媽手中的水桶視而不見;而那個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的兒子,卻跑到媽媽跟前,接過了沉甸甸的水桶。難怪老爺爺說他只看到一個兒子,因為他深知,這個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卻能幫助媽媽拎水的兒子才是真正的兒子。淺顯的文字中包含著樸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為人子,方少時,孝與親,所當執。

課文《三個兒子》教學反思范文

  教學設計時,在第一課時學生感受了三個媽媽眼中的兒子是怎樣的以后,便直奔文本的思維聚焦點,那就是明明是三個兒子,為什么老爺爺說只看到了一個兒子? 你認為老爺爺看到的是哪個兒子?,以此激發學生去思考、去探究。

  接著以感受水很重、媽媽提水辛苦為切入點切入。

  1、采用多種教學方法:

  ⑴ 讓學生深入到語言文字當中去體悟,抓住痛、酸、走走停停、直晃蕩等詞感受理解。

  ⑵ 想象性、移情性體驗,通過閉眼聽老師讀,想象,讓學生在腦海中逐漸形成豐富生動的表象,繼而小組交流,將表象轉化為口頭語言,同時進行情感上的交流。

  ⑶ 對比體會,深入感受:

  ① 學生對三個兒子前后認識的對比:

  首先讓學生從三個媽媽口中得出對三個兒子的初步評價,然后通過后面的學習感受三個兒子的表現,形成鮮明反差,看法隨之轉變,認識到那個沒有什么特點的兒子卻是最懂得體貼、孝敬媽媽的真正的'兒子,他在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幫助媽媽。

  ② 將兒子的行為跟媽媽的辛勞反復對比:

  當學生提到一個兒子的表現時,反問學生:此時,她們的媽媽在干什么? 當學生提到第二個兒子的表現時,也與媽媽的辛苦進行對比朗讀,讓學生自然而然的感受到,媽媽是如此辛苦地在提水,作為兒子,如果不去幫助媽媽,是不應該甚至是不可思議的。以此觸動他們幼小的情弦,在真情感染中初步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

  ③ 三個兒子之間的行為對比,在對比中突出第三個兒子:

  最后的星級挑戰題既是語言的積累、運用和拓展,又照顧到了不同層次學生的差異。

  2、在教學設計時,我力求讓語言訓練、思維訓練和情感有機融合,讓學生多讀多想、讀懂課文的同時,提高自身的朗讀能力;力求體現師生、生生間的對話交流,讓孩子們體驗角色,豐富認知,達到互相啟發,互相學習的目的。

【課文《三個兒子》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課文《三個兒子》教學反思11-10

課文《三個兒子》的教學反思02-15

課文《鞋匠的兒子》的教學反思06-19

《三個兒子》課文教學實踐和反思02-15

課文三個兒子教學設計07-14

課文三個兒子教學設計01-31

課文《三個兒子》教學工作反思范文02-03

三個兒子教學反思08-30

三個兒子的教學反思11-28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综合日韩精品欧美国产 | 日本在线不卡中文字幕资源 | 正在播放中文中出 | 日本免费不卡高清网站视频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乱码 | 午夜福利在线亚洲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