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生物下冊《血液循環途徑》的教學反思
回顧本章的課,全章的知識沒有全面梳理,應該讓學生的知識形成一個鏈,讓知識更系統化,使教學更趨于流暢和完善。(是遺憾)
現在推行的是教學當堂達標,一節課下來有沒有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主要是通過課堂測試來評價(同步學習)。一種好的評價方式會讓學生樂學,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課堂上,需要師生合作,學生積極主動參與,這樣能把教學效果推到一個高的水平。不過因為學生的基礎不同,學習效果不同,同學們的完成程度也就不同。有的同學能很輕松地填完(同步學習),但也有的同學填得很吃力。
通過做作業鞏固所學的知識,作業的布置很重要。但是生物學,知識零碎,選擇題較多,因此多留簡答題,預先在各種材料中把有價值的簡答題選擇下來,經過裁剪、粘貼復印下來,把有價值的題集中保留下來,一舉多得。(這一點很好)
整章課下來,靜心沉思,摸索出新的.教學規律;要求教法上有創新;知識點上有發現;組織教學有新招;解題方法有突破;啟迪得當;訓練到位。揚長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和高度,確實不易。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總會有“創新的火花”在閃爍,教師應當充分肯定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一些獨特的見解,讓探討和創新成為習慣。
【七年級生物下冊《血液循環途徑》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血液循環途徑》說課稿范文10-31
《血液循環途徑》說課稿11-01
生物血液循環案例及反思的論文09-18
血液循環的教學反思05-21
初中生物七年級《血液循環途徑》說課稿09-16
七年級生物下冊的教學反思11-30
《血液循環》教學反思范文11-30
人教版七年級生物下冊教學反思10-14
七年級生物下冊《血管》教學反思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