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數與小數分數的互化》教學反思(精選10篇)
在當今社會生活中,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反思自己,必須要讓自己抽身出來看事件或者場景,看一段歷程當中的自己。那么優秀的反思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百分數與小數分數的互化》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百分數與小數分數的互化》教學反思 篇1
本節課是在學習了百分數的意義以及分數與除法關系、小數和分數之間互化關系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為后面學習百分數解決問題打下基礎,做好鋪墊。
成功之處:溝通百分數和小數的聯系,正確掌握互化的方法。在教學中,我沒有出示例題,而是直接出示幾個小數,如:0.50.250.367這三個小數,讓學生試著練習化成百分數,學生能夠根據百分數的特點,把這些小數都化成表示分母是100的分數;然后再轉化成百分數,即:0.5=5/10=50/100=50%0.25=25/100=25%0.367=36.7%;最后讓學生觀察這三個小數,想一想怎樣把小數化成百分數,學生通過觀察發現:只要把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再加上%。然后我又讓學生思考如何把百分數化成小數呢?學生能夠根據剛才發現的規律逆向思考并得出結論:把百分數化成小數,先去掉%,再把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對于百分數和小數的互化的方法能夠正確掌握。在百分數和小數互化的基礎上再進行教學百分數和分數的互化,學生只要把分數轉化成小數,利用剛學的`知識就可以解決新問題。
不足之處:
1.學生在解決百分率的問題時,還是出錯在算式中不寫乘100%的現象。
2.學生在進行百分數化分數時,還是存在不約分沒有化成最簡分數的現象;而在進行百分數化小數時,除不盡的沒有根據四舍五入法保留三位小數,另外有的學生對于小數保留三位小數誤認為是百分數保留三位小數,導致出現錯誤。
再教設計:
1.加強對百分率算式的要求,強化百分數意義的理解。
2.強化應用就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突出轉化思想在學習中的作用。
《百分數與小數分數的互化》教學反思 篇2
本節課充分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整節課的設計自始至終使用一個情景來貫穿,圍繞籃球的命中率來做文章,結合計算投籃命中率的實際情景,解決數學問題。教學中,努力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對他們實施鼓勵性評價,教師一個真正的微笑,一縷肯定的目光,一句熱情的話語,如:“你的想法真獨特!”“善于思考的孩子總會有不同的發現”等鼓勵用語,這些評價都會給學生精神上的鼓勵;采取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小組交流,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說生活中的百分率,討論籃球命中率的意義,更好地理解百分率的概念;學生經歷了分數、小數化成百分數的過程,并把自己遇到的問題,通過獨立思考、小組合作,得以解決。
在不斷更新自己知識的`同時,也享受到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樂趣,確實體現了當數學與生活相結合時,它必將煥發生命的活力,體驗到數學的價值。
《百分數與小數分數的互化》教學反思 篇3
下面結合數學課程標準的教育理念: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談談教學后的感想。
首先,生活情景引入,體現數學的價值。
環節:小芳跳繩的`次數是標準數的1.15倍;小明跳繩的次數是標準數的6/5;小麗跳繩的次數是標準數的110%。問:誰跳的次數最多?
我原設計意圖是:借助學生熟悉的跳繩數據改編成的數學問題,讓學生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感受數學的價值。同時要想比較3人跳繩次數的多少,就必須進行相互的轉換,從而感受互化的必要性。但是這個情景并沒有達到最大的利用效果,并且只有提出沒有解決,這是比較遺憾的地方。
其次,合作交流,確保人人有收獲。
由于教學內容比較簡單,完全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學,因此我提前一天布置學生仿寫類似的例子。上課的時候首先讓學生結合自己所舉的例子,同桌合作交流,說一說百分數怎樣化成小數。通過仿寫、交流等活動使得每位學生都或多或少有些收獲。但是如果在后面的練習中能設計一些同桌互相出題、互相批改的環節,或許對本知識的學習更扎實。
最后,探索發現,使得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
在百分數化小數的合作交流中,我發現學生當中出現兩種方法,方法1是把百分數化成分數再化成小數,80%的學生都用這個方法;方法2是把分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再添上%。這個方法只有少部分學生知道,而且他們只是停留在知道的份上,并沒有真正理解這個方法為什么行得通,我通過設計了一個探索發現的環節,既突破了重難點,又滿足了不同學生的發展需求。但是由于我沒有組織學生進行兩種方法的比較,而是直接說方法2是簡便快捷的方法,感覺有點硬塞給學生了。其實可以出一些位數較多的小數,讓學生用兩種方法來做,從而對比得出方法2是快速簡便的方法。
整節課下來,我感覺過程算是比較順暢的,但是存在較大的困惑。就是像這個內容比較簡單、學生通過自學基本弄懂的一節課,我該教給學生什么知識?該怎么拓展提高?
百分數與小數、分數之間又有著密切聯系,并且可以互相轉化,這就導致了這節課的知識點雜而又雜。而教案的設計也必須圍繞三者之間的聯系進行教學。
百分數和小數的互化,我并沒有直接給出互化的方法,而是讓學生自己探索,自己試做,在老師的引導下,讓學生在大量的練習后,觀察比較發現互化的規律,從而找出快捷的互化方法。真正做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抽象概括能力。
正是有了百分數化小數的學習過程作為鋪墊,學生在學習小數化百分數的時候,才有了本節課精彩的自然生成:百分數化小數,只要把百分號去掉,再把小數點左移兩位就可。雖然有學生表達不是很清,但思路是好的。此外,在課堂教學中沒能兼顧到學習差的學生掌握新知的情況,這也是教學中缺少使用小組合作學習法,沒能做到互動學習、互動思考的結果吧。不論怎樣,這節課有絕大多數學生開放了自己的思維,學得扎實,達成了教學目標,完成了教學任務。
《百分數與小數分數的互化》教學反思 篇4
百分數和小數、分數的互化的教學在教材上把它們安排為兩課時,第一課時學習百分數和小數的互化,第二課時學習百分數和分數的互化,教學上安排的內容不太復雜、教學環節清楚,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我覺得學生完全可以再一節課中掌握這些知識,所以我將教材上安排兩個課時的內容整合為一節課。
本節課的設計也正是圍繞三者之間的聯系進行教學的。通過比較大小來引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學層次上,我將本節課要學習的新知分為兩大板塊來進行教學。第一大板塊為百分數小數的互化,第二大板塊為百分數分數的.互化。教學目的清晰明了。
教學中我努力做到了以下幾點:
1、放手讓學生根據已有的舊知來聯系新知,構建新知。
如學生在學習小數轉化百分數的過程中,匯報時有的學生利用小數的意義,聯想到百分數的分母固定為100,進而利用分數的基本性質,從而達到解決小數轉化百分數的目的。也有的學生根據百分數和分母是100的分數的聯系,想到小數化百分數,直接將小數點往右邊移兩位并添上百分號。學生匯報后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小數和化成的百分數,比較小數化百分數的兩種方法。通過比較學生發現,把原數的小數點先向右移動兩位,再添上百分號,將小數化成百分數的這種方法直接好用。在這個知識的學習中,學生經歷了思考,反饋,討論,并進行比較、分析,最終得出小數化百分數的最簡方法,從而完成小數轉化百分數的新知構建。
2、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主動積極學習。
課堂上,營造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能更好地讓學生展示自己的才華,盡情地發揮學生的思維。使課堂氣氛變得輕松活躍,當每一位發言的學生在說出小數與百分數的互化方法時,我又適時給予表揚,學生的表現欲將被充分地調動起來,爭相發言,使課堂不致冷場,激發學生想說、敢說、愿說,敢于發表自己的不同看法,再通過各種方法的進行比較,從而達到統一百分數與小數的互化規律,最終達到本課時的教學目標。
但是,由于教材安排2課時的教學內容,我利用1課時教完,還是有一定的困難,由于課前的考慮不夠細致,使得教學上有些不足和需要改進的地方。
老師在教授分數化成百分數時,對中下學生的學情考慮不清楚,在練習過程中過快的省略了中間部分的過程,一部分學生接受較快,但那是還是有極少部分的學生在解決時,省略過程遇到了少許的空難。老師在教學中還要更深入的了解學情。
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將吸取本節課的優點,努力克服自身存在的缺點,注意把握好教學中的一些環節,正確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關系,使學生的學習得到升華。
《百分數與小數分數的互化》教學反思 篇5
上周開始班級中流感來襲,看著那一個個空空的位子,作為數學老師的我真是不知所措。上新課吧,這么多學生缺席,上了心里也不踏實。只好“炒冷飯”了。本周四,學生基本上來全了,總算又開始正常地上課了。周四教學了《百分數和小數的互化》。
課一開始,我出示了兩幅百格圖(上有陰影部分),要求學生分別用小數、分數和百分數來表示陰影部分。
0.65=65/100=65%
0.7=70/100=70%
借助百格圖寫數,引入百分數和小數、分數的互化,讓學生直觀地知道三者可以表示同一個對象,給學生的探索活動搭了一個腳手架,提供了研究的素材。讓學生感受到了百分數、小數、分數這三者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而且可以互相轉化,本教案的設計也正是圍繞三者之間的聯系進行教學的。
接著讓學生觀察兩個等式并思考:你從中能發現小數化百分數的方法嗎?學生通過觀察,得出:小數可以先寫成分母是100的分數,再改寫成百分數形式。
讓學生嘗試練習,將0.24,1.4,0.123,3改寫成百分數。再次讓學生觀察這些等式:
0.24=24/100=24%
1.4=140/100=140%
0.123=12.3/100=12.3%
4=400/100=400%
你認為怎樣能更快把小數轉化成百分數:只要把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同時在后面添上百分號。
接著繼續觀察百格圖的兩個等式,你能發現百分數化小數的方法嗎?本來是讓學生發現把百分數改寫成分母是100的.分數,再化成小數這一方法。不過由于前面直接方法的經驗,學生很快遷移了過來,得出方法:只要把百分號去掉,同時把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就行了。只好讓學生進行驗證自己的想法,再出示了方法,讓學生讀一讀,然后進行練習鞏固。
探索活動搭了一個腳手架,再放手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去探究,效果很好。本課練習的設計形式多樣,從不同角度鞏固了百分數和小數的互化,在選擇練習中潛意識滲透了百分數、小數、分數比大小,通過比較,學生能加深它們之間的互化。
《百分數與小數分數的互化》教學反思 篇6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二小節中的百分數和分數、小數的互化的例1例2,它是在學生學習了百分數的意義,明確了百分數與小數之間的聯系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本節課的教學,不僅要使學生理解和掌握百分數與小數互化的方法和規律,即百分數化成小數、小數化成百分數,還要向學生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百分數與小數之間的.互化,既是百分數與小數之間聯系的具體體現、擴展與深化,又是便于百分數和分數、小數之間的比較,便于百分數、分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計算的基礎。學生學好這部分知識,就為后面學習百分數的的計算和應用創造了條件。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百分數和小數的互化的必要性,能正確熟練地進行互化方法。
2、使學生總結和分析小數、百分數互化的規律,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分析比較能力。
3、使學生學會運用以前學過的知識來解決新問題。教學重點:使學生掌握百分數和小數的互化方法,并能熟練運用。教學難點:探究歸納百分數與小數地互化方法,弄清其推理過程。
這節課的內容難度不大,在考慮教學策略的時候,我把重點放在學生自主發現方法,完成知識的遷移,同時利用練習來鞏固學生對百分數和小數互化的熟練程度。
《百分數與小數分數的互化》教學反思 篇7
《百分數與小數的互化》是小學數學第十一冊第五單元第二小節的知識,這一節是在學生初步掌握百分數意義基礎上進行的。本著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合作交流探究新知的原則,設計了復習自主探究新知——反饋這三個步驟,從理論上講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注重了學生推理能力的培養,讓學生通過做、講、練等環節很自然地推導出百分數與小數的互化方法,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我認為本節課的成功之舉就是在教學中,讓學生積極參與知識形成過程,注重了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百分數和小數互化的教學,不但要讓學生掌握互化的方法,更應該讓學生參與百分數和小數相互轉化的發生、發展過程,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在教學中,我通過引導學生以分數和小數互化的方法為認知出發點,調動認知出發點,調動認知結構中的有關知識,讓學生親自參與百分數和小數互化的過程,體驗數學知識的聯系,在此基礎上,通過觀察、比較、討論,從中發現轉化的規律,掌握百分數和分數、小數互化的簡便方法。多數學生都能通過自主探究完成新知從而導出小數與百分數的互化方法,課堂內“做一做”回答較為準確。
本節課還存在著一些不足的地方:如學生在探究完成新知時,合作交流沒有發揮作用,尤其是交流方面,時間短,內容只限于表面,而沒有上升為理論知識,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因而達不到預期效果。教師在小組合作探究指導方面還不到位 。
《百分數與小數分數的互化》教學反思 篇8
今天教學了《分數、小數與百分數的互化》。下課鈴聲一響,就給我的一堂課判了個死刑,小結如下:
一、小安慰
由于本堂課教學是將“分數、小數與百分數的互化”知識融于實際應用中,所以對于數量關系的分析比較清楚,特別是對出勤率、發芽率、合格率等,誰占誰的百分分之幾,學生理解比較好,也正好彌補了上節課小曾老師的缺失。
二、大黑呀!
1、對于4/6≈0.667=66.7%,為了教學表示百分號前保留一位小數,我首先寫成4/6=0.666≈0.6667=66.7%,然后我再板書成4/6≈0.667=66.7%,顯然步驟上有畫蛇添足之嫌,學生反而不知該咋辦了。
2、“將小數點向右移兩位,再添上%”強調得不夠。
3、對于小數化百分數講得過多,所以教學“百分數化小數和百分數化分數”的.份量不夠。
相對而言,這部分內容是比較容易的,卻是近階段以來教學最糟的一次。下節練習課時彌補了。
《百分數與小數分數的互化》教學反思 篇9
這應該是我改革的第一課了。
首先,我讓學生將課桌調成小組的形式。到底是訓練了幾次,現在調起來速度還真挺快,30秒鐘就搞定了!
接著我在黑板上出示要求,先自學課本80—82頁,有不懂的問題再小組交流,爭取在組內解決。提完要求學生就開始學習了,我則開始巡視檢查。
誠如有的專家所說,小組合作并不是拉拉桌子就解決了的。在學習的過程中,知道自己該如何去學習的同學并不多,其中更是有覺得好玩乘機玩玩做做小動作的,還是有類似于乘機起哄,會的題目也要去問,乘機講幾句廢話。比如說楊富強,一直問臧靜分數除不盡怎么辦,實際上書上寫的很清楚,他就是不去看書瞎找茬!我想,這可能是一開始都會遇到的情況,所以我就停下來,對孩子們重申了一下要求:先自己看書自學,準備好筆和草稿本,需要寫的自己寫一寫,算一算。做到自己真正不懂的題目再向旁邊同學請教,我將嚴格檢查違紀和乘機搗亂的同學,這樣紀律好多了,但卻也有組內也解決不了的問題,比如小數化成百分數,中間出現了分子是小數的情況,就都不理解了,說為什么會這樣呢?
本來這個環節我的預設是15分鐘左右,實際上花了20多分鐘,究其原因,主要是孩子們對這種學習方式還不適應,沒能很好的進入狀態,直接進入主題,而我又停下來兩次提要求維持紀律,肯定也要耽誤一寫時間的。
接下來就是檢查小組學習的效果,前面的百分數和小數的互化比較簡單,大多數學生掌握的不錯,在總結規律的時候大多數學生也能很快的發現,但并不排除個別不懂不會的情況。在檢查兩個組中均發現有做錯的.同學。在與分數的互化中我講的比較詳細,雖然是提問學生回答,但我還是按以往的思路來講的,因為我擔心有學生不理解,特別是剛才檢查時發現很多學生這一部分還沒有完成,再放手一節課就得按兩節課來上了。因為前面時間花的過多,所以這個內容講了以后就沒有時間練習了。
后來的輔導課時間做補充習題,我就讓學生一起練習,在后來反饋的時候發現,小數與百分數的互化錯了幾個,錯的不多可能與內容相對簡單有關,但分數與百分數的互化錯的就比較多,尤其是把百分數化成分數,像0.6%這樣的都能錯一半,我想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總結得失:學生知道可以這樣來學習了,下次在課前一定要把要求強調到位,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加強檢查和調控,注重學生習慣的培養。
不得不說的:隨后楊虎的作業錯的一塌糊涂,我哦找過來單獨訂正,訂正完了楊虎說都懂了,這下訂正很有收獲,我問他課堂上呢?他說,課堂上他聽一點都沒有聽懂!我聽了這話簡直要暈倒了!我這樣調座位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想讓這樣一些基礎薄弱的同學有一個直接的指導者,但如果這樣的一些孩子自己習慣不好,在課堂上自己不去學不去問,別的同學也是沒有辦法幫助他的,萬一因為自己本身成績不好再把注意力放到別的方面可就與我的設想背道而馳了。那可就真是得不償失了!看來,其中的問題還真是不少,在以后的教學中還真要注意這把雙刃劍!
《百分數與小數分數的互化》教學反思 篇10
《百分數和小數、分數互化》是學生在理解百分數的基礎之上進行教學的,學生在上學期已經較為熟練地掌握了小數和分數的互化,上節課又學習了百分數的意義,學生對百分數與分數的聯系有了初步的認識,所以學習百分數與小數,百分數與分數之間的互化并不是難點。但是這部分知識很重要,后面的學習通常是把百分數轉化成小數或分數進行計算。為了給學生打下結實的基礎,我把百分數與小數的互化進行單獨教學,知識相對簡單,知識點較少,這樣設計可使學生不至于使互化方法混亂。而更好的區別于之后要學的分數與百分數的互化。雖然知識點較少,但是由于本班學生基礎并不扎實,我還是進行了精心的設計。
這節課的內容難度不大,在考慮教學策略的時候,我把重點放在學生自主發現方法,完成知識的遷移,同時利用一系列的梯度練習鍛煉和提高學生的百分數和小數互化的熟練程度。練習方法的多樣化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學起來倍感輕松。
一、巧鋪墊
新授前恰當的鋪墊,好比是修路前準備好材料一樣,一切準備就緒,開工時想用什么順手拈來。首先是一系列基礎知識的鋪墊:把小數化成分數,把分數化成小數,關鍵是要說說你是怎樣進行轉化的,目的是讓學生回憶起以前學過的轉化方法,并且再次明確小數的意義,因為它和百分數的轉化有密切關系。在這兩道題之后,又進行了把小數和整數擴大、縮小100倍,的練習。這些舊知識的鋪墊,為學生掃清了學習新知的障礙。在復習時如果能加上一道把分母是100的分數寫成百分數的準備題,那么學生就能更好地過渡到新知識當中。但整個復習時間稍長,如果能再壓縮一點效果會更好!
二、敢放手
百分數和小數的互化,我并沒有直接給出互化的方法,而是讓學生自己探索,教師再加以引導,通過觀察例題,再結合“做一做”,讓學生在觀察比較中發現互化的規律,從而找出快捷的互化方法。在教學例1時采用了合作學習法,讓學生與同桌互相說說是怎樣把小數轉化成百分數的,讓學生相互取長補短,拓寬思路,發揮互動學習的作用。
三、不單一
重視學習方法的多樣性的新教材的特點,本內容教材最后并沒有總結出百分數和小數互化的方法,也就是說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選擇最適合的方法做。所以,在學生通過例題探索方法時,我有意從最基本的方法去引導,先把小數化成分母是一百的分數再改寫成百分數,或把百分數改寫成分母是一百的分數再化成小數,在學生掌握基本方法的基礎上再發現其他方法。于是,有學生發現,把百分數化成小數,同樣可以用分子除以100得出小數,或把小數擴大100倍,就是百分數的分子。把百分數的分子縮小100倍就是小數等互化方法。從本節課的課堂反饋看,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都能根據自己的學習基礎選擇適合的方法,效果不錯。
四、重算理
在探究完百分數和小數的互化方法,通過觀察做一做的'題目歸納互化方法時,有學生提到把小數化成百分數只需要把小數擴大100倍就可以了。這時我順水推舟地問把小數擴大100倍后和原來的數還相等嗎?要使這兩個數相等,必須要怎樣做?小數擴大100倍小數點怎樣移動呢??把學生帶入探究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掌握算理,得出方法,從而掌握本節課的重點,突破難點。
五、分層訓練
首先通過兩道口答題進行基本性的練習,鞏固百分數與小數互化的方法,獲取反饋信息。再利用書上練習的1、2題與改錯題、判斷題進行綜合性練習,強化掌握所學方法,把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去,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最后通過一道比較小數、百分數與π的大小稍有難度的思考題來訓練學生的創造性與敏捷性。
反觀整節課,雖然教學任務已基本完成,教學目標也基本達到,但有很多地方仍然有待改進:
1、復習的創設過程中時間稍長,如果能再壓縮一點效果會更好!
2、在復習時加上把分母改寫成百分數的練習或29/100=29/xx=xx%的練習,學生會對算理有更清晰的理解。
3、雖然注重了方法的多樣性,但最后并沒有引導學生對各種方法進行對比,選擇最簡便快捷的方法,導致做練習或作業反饋時還有不少學生使用例題的方法,導致計算速度比較慢。
4、在歸納方法時教師著重于引導學生進行算理分析,導致學生對方法的歸納總結說得較少,掌握得不牢固。
5、新課教學后做一個小結,最好讓學生看書進行回顧,并把相關例題補充完整,讓學生對知識進行梳理回顧后再做練習。
6、課堂各環節可更緊湊,壓縮更多的時間完成設計的練習。
【《百分數與小數分數的互化》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數、分數、百分數的互化》的教學反思03-31
《分數和小數的互化》教學反思11-09
分數和小數的互化教學反思03-03
《分數和小數的互化》教學反思02-15
數學《百分數和小數、分數的互化》教學反思05-03
分數、小數互化教學反思(精選20篇)11-18
百分數與小數的互化教學反思(精選20篇)12-07
《分數與小數的互化》的教學設計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