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茶鄉》校本課程教學反思范文
長安鎮是平利女媧茶產茶重鎮。我校周圍的田地里、山坡上,到處都是生態茶園,許多學生家的房前屋后也都有茶樹或茶園,也有許多學生親手采摘過茶葉,所以學生對茶葉并不陌生。我國種茶、制茶、品茶的歷史悠久,名茶種類也繁多,茶文化非常深厚,學生雖對茶葉早已有了初步的感性認識,但對茶葉文化知識的系統了解甚少。因此,我校開發了《魅力茶鄉》的校本教材,使茶鄉的孩子在懂得茶文化的同時,更加熱愛自己的家鄉。
《魅力茶鄉》這本教材,分家鄉、茶文化、導游三篇章,詳盡生動通俗易懂地記述了長安的歷史文化、茶飲產業以及長安旅游發展狀況,包括:長安人物、風俗、古跡景觀,茶文化的發展史、茶葉的分類及主要產地、茶葉的十大保健功效、飲茶禁忌、各類名茶鑒賞、茶葉的保管、綠茶沖泡方法、茶藝基礎知識、認識茶具、茶藝禮儀、沖泡綠茶的基本功、認識絞股藍茶、文苑薈萃導游知識與實踐等內容。其中,文苑薈萃包括:教學生傳唱茶歌、賞析茶詩文、茶聯賞析、茶與繪畫賞析、茶標本畫制作、了解名人與茶的故事等。
通過一年的教學,使學生對茶葉的歷史發展有了粗略的了解,懂得了茶葉與產地的泥土、海拔、氣候有密切的.關系,因采摘時間、制作工藝的不同,分為不同種類;同時,通過鑒賞使學生對我國盛產的各種名茶有所簡單了解,并對學生進行了茶文化浸潤,使學生通過電腦挖掘了有關茶葉的人文故事。通過教學,使學生初步掌握了關于茶葉的一些初步知識。例如,懂得了茶葉保健功效、了解了茶葉保管方法、認識了各種茶具及其用途、學會了正確泡茶方法、對茶藝有了初步了解。讓學生在學習中了解家鄉的歷史,感受家鄉之美,領略茶文化的厚重,提高社會綜合實踐能力,這是把品德教育和能力培養有機融合的一個好途徑,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工作。
反思這一年的校本課程教學,發現了一些問題。
從教材的角度來看:一是教材內容編排還需充實,線條粗放,可操作性不強,趣味性不足。二是對本土茶葉資源挖掘還不夠,內容過少,且淺顯,使學生不能全面深入了解關于自己家鄉的茶葉分布、種植、采摘、加工、銷售、產量、價格、以及茶園管理、茶莊分布及運作等情況。三是茶文化賞析部分,挑選內容偏深,學生難以理解。
從課堂教學的角度反思:一是課程不利于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導致課堂上太多空洞說教,難以與學生產生互動,激發不了學生學習興趣。二是茶葉樣本不足要多通過實物讓學生通過看、聞、泡、嘗來體會和區分,課堂親手演示和操作不夠。三是個別學生對本門課程重視的不夠,以為不考試的科目就可學可不學。
綜上所述,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進:
一是修改教材,使教材涵蓋面更廣,更加淺顯易懂,具有知識性和趣味性,利于課堂教學。深挖本土茶葉資源和茶文化,使學生對自己家鄉有更多的了解。
二是努力改進課堂教學方法,深挖教材,制作課件。運用現代發教學手段增強可視性,利用實物增強可操作性,激發學生興趣,增強師生互動,使課堂活起來。
三是進一步培養學生興趣,開展活動競賽,提高學生對校本課程的認識,增強了解家鄉和熱愛家鄉的熱情。
四是改進學生評價方式,以學生平時學習態度和單項實踐活動如標本畫、導游表演、茶藝表演合并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量化評價。
五是加大投入,購置教學用茶,多開展實踐活動,加強校外活動的組織管理。
【《魅力茶鄉》校本課程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語言的魅力》的課程教學反思02-18
《語言的魅力》的課程教學反思06-09
校本課程教學反思范文07-06
語文校本課程教學反思07-21
有關校本課程《書法》的教學反思11-24
《槐鄉五月》的課程教學反思02-18
《槐鄉五月》的課程教學反思06-09
校本課程乒乓球的教學反思07-07
茶鄉的茶香散文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