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規律》的教學反思

時間:2021-07-04 11:36:56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找規律》的教學反思范文

  《找規律》是新課程理念指導下教材新編入的內容,安排的是周期問題。周期現象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現象,表現為一種周而復始的結構。《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是人們對客觀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畫、逐漸抽象概括、形成方法的理論,并進行廣泛應用的過程。”因此,周期問題的教學目標之一就是要讓學生認識生活中的周期現象,并且能通過部分把握整體,通過有限想象無限,解決現實生活中的簡單周期問題。

《找規律》的教學反思范文

  教學這部分內容時,我結合教材中的具體情境,讓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用畫圖、擺圖、計算等不同策略解決實際問題,并將多種方法逐步優化為計算這一種方法,學生能根據規律計算出某個序號所代表的是什么物體或圖形。自我感覺還不錯。但是學生的作業情況卻出乎我的意外,讓我大失所望。

  錯例再現:

  題1、幼兒園的小朋友做傳花游戲,12人圍坐一圈。從1號按順時針方向向下一個人傳花。當傳了30次時,花應該在幾號小朋友手里?

  全班學生竟無一例外的是這么解答的:解:30÷12=2(組)……6(個) 答:花應該在6號小朋友手里。

  題2、我國民間的12生肖依次是: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小明出生那一年正好是馬年。你知道當他30歲時是什么年嗎?

  解答:30÷12=2(組)……6 答:他30歲時是蛇年。

  ……

  教學反思:

  課堂教學中的自我感覺良好與作業中的諸多錯誤形成巨大的反差,促使我不得不對教堂進行深刻地反思。通過調查,發現學生在解決問題時只是“看”規律而不是找規律,從而導致了學生解決周期問題的感覺是“看似簡單,而往往是做錯了自己還不知道”。 學生的作業是反映課堂教學的一面鏡子。追本溯源,教師教學中隱藏的問題是:學生只會機械的照搬例題中的解題步驟,思維膚淺,對文本的理解缺乏深度。教學中規律直接呈現,以至在解決問題時跳過“找規律”這一過程,最終導致學生解決問題時不分析規律是什么,只注意到一個周期中一共有多少個圖形或物體,沒有認識不同物體或圖形的具體排列順序,就草率解決問題,從而導致錯誤。沒有在具體的問題中經歷找規律的過程,學生“看”到的是表面的假規律,做錯也就是不足為怪了。

  如何提高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能力,讓學生真正的“找”規律,并且能找到、找正確規律,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的思維更為靈活、更為深刻呢?我認為在教學這一內容時要注意以下兩點:

  1、習題的設計應具有層次感,呈現變式,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深刻性。“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教學中,教師不能讓學生的認識只停留在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上,習題設計要能擴大學生的視野,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找規律與解決問題同是這課的教學重點,正確認識規律是解決問題的前提。教學中,教師應有層次性的呈現不同的周期現象。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從基本的練習到變式練習,再到綜合練習;從單純的圖形排列周期規律到文本敘述結合圖形的周期規律,再到純文本敘述的周期規律,讓學生體驗規律的多樣性與隱蔽性,充分經歷找規律的過程。同時,教師教學中應把握度,規律太明顯和太隱蔽都不利于學生養成動腦找規律的習慣。

  2、采取多種方式,經歷找規律的過程,建立數學模型。

  例題中的規律較明顯,學生一眼就能看出規律。過分容易讓教者、學生在解決問題時很容易疏忽找規律的過程。這就是為什么學生在學習例題時得心應手,而解決問題時卻無從下手或是容易出錯的.原因。荷蘭數學教育家弗賴登塔爾指出:“學習數學最好的方式是‘做’中學。”對于小學生而言,“做”數學遠比“看”數學有效得多,因為“做”中學能讓學生經歷探索過程,獲得更為豐富的直接經驗。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我采用劃一劃、畫一畫、寫一寫等方法,充分讓學生經歷找規律的過程,發現規律的本質,以提高解決周期問題的能力。

  (1)畫周期。題目中呈現若干個周期,規律較明顯,這時可讓學生用筆畫出一個周期,從中認清周期中的相關信息。

  (2)用符號表示周期。讓學生把題目中描述的周期規律用自己喜歡的符號表示出來,在文字與符號建立對應關系。學會用符號表示數學信息,這也是一種找規律的過程。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同時感受、體驗數學思想和方法。

  (3)寫周期。有些問題采用文字敘述的方式,規律不直接呈現出來,而小學生思維的深刻性有限,思維基于直觀,有時不能一下子認識規律的本質,容易被表面現象所迷惑。讓學生寫一寫周期,可將周期中各個物體的排列順序、數量等充分暴露在學生面前,為學生選擇相關信息解決問題提供了保障。如題目:伸出你的左手,從大拇指開始數:1、2、3、4、5,接著反方向數6、7、8、9。周而復始,當數到56時,在哪個手指上?學生很容易被文字敘述的表面現象迷惑,以為一個周期物體的數量為5。通過寫一寫,可正確解答, 56÷8=7(組) 即當數到56時,在食指上。

【《找規律》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找規律教學反思06-28

《 找規律》的教學反思01-08

《找規律》教學反思06-19

《找規律》教學反思10-11

《找規律》教學反思05-28

《找規律》教學反思05-21

找規律教學反思06-09

找規律的教學反思11-27

《找規律》的教學反思11-01

找規律教學實錄與反思02-12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 | 日韩动漫在线一区二区 |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 日韩欧美亚洲国产精品影视在线 | 亚洲人成在线网站精品 | 三上悠亜国产精品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