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養花》的教學反思
《養花》教學反思
本文是總復習中的一篇文章,在教學時,我充分利用教材,帶領同學們通過反復誦讀,去體會作者看似平淡的字里行間,欣賞作者遣詞造句中用詞的準確,感悟作者的語言魅力。特別是文中的一個否定句和一個反問句,采取了將句子進行比較,如:將多得些知識決不是壞事與多得些知識是一件好事,進行比較;將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難道不是真理嗎與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是真理進行比較,體會到文中的否定句和反問句更能表達出作者的強烈的感情,從而去體會作者深厚的語言功底,使學生受到語言熏陶,扎實地掌握語文基礎知識。
小學語文教材12冊中的《養花》一文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一篇有名的散文。文章講述了老舍先生的養花實踐,在養花的過程中感受
到了養花帶來的樂趣,抒發了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從文章的思想,結構,到語言的表達,都是一篇非常典型的范文。但是,在我班教學進行初讀課文時,有相當一部分學生認為,這篇課文沒有什么華麗的詞藻,語言,整篇課文如同在報流水賬,似乎與同學們心目中的名家名篇相差甚遠。
在理解完課文內容后,我又專門選取一個自然段(第四段),去感悟整段文字是如何條理清晰,層次井然地進行敘述的,再到全文的每個自然段都寫得很有層次,不僅是自然段,而且全文同樣前后順序安排的清楚得當,都按一定的順序寫,使文章清晰明白。
通過分析討論,同學們明白了如何去遣詞造句,如何去安排好文章的材料,如何有條理地進行敘述。看似報流水賬的`文章,實則體現了作者深厚的語言文字的駕馭能力。語文的學習,還需要一個積累的過程,其中積累好詞好句很重要,我找到概括老舍養花樂趣的這一重要的句子鼓勵學生把它背下來,豐富了學生的語言。
通過學習這樣一篇優美的散文,把“雙基”的訓練在課堂上扎扎實實地落實,還能起到指導學生寫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課后指導學生寫小練筆,(你有什么愛好?又是怎么做的?等)模仿文中的格式,口吻去寫,使同學們的寫作能力又有了一定的提高。
【《養花》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養花教學反思05-24
《養花》教學與反思10-05
《養花》教學反思02-23
《養花》教案及教學反思10-11
語文《養花》教學反思01-11
養花教學反思范文08-04
養花的教學領悟及反思01-06
課文《養花》的教學反思03-28
老舍《養花》的教學反思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