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科學《相貌各異的我們》的教學反思

時間:2024-06-28 14:12:52 文圣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六年級科學《相貌各異的我們》的教學反思

  在現實社會中,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反思過往之事,活在當下之時。反思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六年級科學《相貌各異的我們》的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六年級科學《相貌各異的我們》的教學反思

  六年級科學《相貌各異的我們》的教學反思 1

  本課從對動植物的研究,推演到對我們人類自己的分類觀察研究。

  教學時,先舉例各種相貌特征,說說有哪些不同,按照學生的說法,教師板畫,以此來確定分類的方法,并指導學生了解一種相貌特征的不同類型,指導學生該如何描繪不同的相貌特征,利于后續教學的開展。在此基礎上再開展組內的觀察活動,描繪同組內同學的相貌特征。

  全班的相貌調查、統計活動,課內讓學生自行面向全班開展調查活動,有一定難度,紀律不好控制也浪費大量時間,課后調查,又無法保證學生是否會去完全。所以,我安排了學生進行自我觀察,帶來小鏡子,觀察自己各方面的相貌特征,然后教師進行統計,學生記錄數據。

  相貌是唯一的嗎?這項活動是分類統計的.應用。多種相貌的組合排列結果有幾種?對于六年級學生而言,應該可以利用數學的方法得出結論,但在實際教學中,學生對這個問題居然難以理解應用。教材中舉例了兩種特征分四種,可三種、四種特征分幾種學生不能理解,可能太抽像了。本有個想法,將全班同學依據相貌特征進行現場分組,多一種特征就會產生兩倍的結果,這樣有幾種相貌特征能分成了幾大類別就一目了然了。但是考慮到紀律難以控制,最終改為了現場畫圓形性狀圖,使學生了解到每增加一種相貌特征,分類結果就多一倍。最終了解自己是屬于哪一編號的相貌特征,班級中哪一種相貌特征的同學較多,哪一種較少,也比較直觀。不過,還是很想試試將學生現場分組,呵呵。

  有學生會說孌生兄弟的相貌特征是一樣的,應引導學生聯系生活情況再進行分析,事實上,就算孌生兄弟也有部分相貌特征是有差異的,不可能是一模一樣的。這里可以說說“世界上沒有兩片一模一樣的葉子”這個道理。

  六年級科學《相貌各異的我們》的教學反思 2

  《相貌各異的我們》是第四單元第五課的內容,起初看到這一課時有點納悶,本單元前四課都是研究動物和植物,后面幾課是研究生物的功能結構與環境相適應,中間插了這么一課人體研究相貌的內容,感受有點突兀。后來重新看了單元前面的引言,“生物的多樣性”,人也是生物大家庭中的一員,也是最簡單最豐富的實驗素材,研究人體相貌特征可以知道同一種生物不同個體之間也會存在差異。這堂課內容看似簡單有趣,但是很不好上,書本活動“觀察我們的不同”,讓學生小組內觀察并畫下組員相貌特征,這個活動在秩序較好的班級還是可以進行的,在六(1)班上課時就出現各種問題,好的學生把科學課當美術課,要畫得十全十美,占用了比較多的時間,調皮的學生完全沒有事實求是地進行觀察,惡意丑化其他同學,活動效果不佳。

  改進:活動之前講清要求和規則,對于仔細觀察并記錄的小組當場發放科學幣,對于惡意丑化別人的學生扣除科學幣,在后面幾個班試驗的時候效果好了很多。

  PPT上給出了幾種相貌特征圖片,今天課堂上重點來研究這五種特征。學生對于這個活動很感興趣,相互之間也討論的很熱烈,雖然PPT上已經給出了典型的圖片,但是學生對相貌的判斷還是很模糊,一個個都叫著來問我自己有沒有耳垂,自己發際線算不算是尖的.。一個跑上來問,其他人也涌上來,場面一度失控。

  改進:上課前先找幾個班里的典型學生當模特,現場給學生介紹這幾種性狀,立體效果要比平面效果好得多。

  設計了讓學生觀察指紋的活動,用鉛筆把手指涂黑,然后印在膠帶紙上,觀察每個人的指紋,學生認識到自己的每一個手指的指紋都是一樣的,不同的人的指紋都不同,指紋是區別每個人的身份證,還有學生提出舌紋、唇紋、掌紋這些都可以作為身份證。這個學生已經有前概念,課堂時間夠的話可以做一下,沒時間可以課后進行。

  感覺這堂課最大的問題還是紀律,怎么在常規課中既把握好課堂教學尺度,又能引導好學生的興趣發展,是接下來要好好思考的問題。

  六年級科學《相貌各異的我們》的教學反思 3

  《相貌各異的我們》是教科版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第5課,這一課的教學目標為:

  1、知道同一種生物不同個體之間也存在著差異。

  2、生物有不同的性狀特征,這些特征的不同組合造就了多樣的生命個體。

  3、提高學生觀察能力和辨析不同現象特征的能力,同時發展協同工作的意識和能力。

  4、了解普查是科學研究時常用的一種方法。教學重點:知道同一種生物不同個體之間也存在著差異。教學難點:提高自己的觀察能力和辨析不同現象特征的能力。本人在備課、試教及開課過程,有不少的感受,現來談一談。

  本人認為在這節課中效果較好,值得保留的部分有以下幾點:

  1、教材的處理上,以描述學生相貌開始課程,為后面的上課內容進行了鋪墊,讓學生可以很自然的聯系到今天要上課的內容。

  2、教學中設計了一系列教學環節,激發了學生的興趣。畢竟面對的是小學生,興趣對于學習科學也是很重要的。比如以下環節設計的都比較有趣。

  1)兩位同學的照片,找找不同。

  2)直接將五種相貌特征的不同形狀用圖片呈現,讓學生直觀的認識。

  3)記錄的順序是個體—小組—全班。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也能讓每位學生都能參與進實驗觀察中。

  4)全班起立的活動,激發了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因為,課到后半截,部分學生的注意力就開始分散開了,那么,通過全班的一個活動,讓學生在認識概念知識的過程中還能注意力集中回課堂。

  3、視頻的展現在這節課也有很好的效果,還有就是在做全班統計時的數據輸入,馬上圖形展現的效果,對于這堂課的成功有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這節課中同樣也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需要加以修改:

  1、在教學活動中,讓學生思考的時間比較少,讓學生將自己想法的時間比較少。要充分體現學生主導的地位,不要教師直接將概念或結果強加給學生。

  2、對于學生回答問題時及回答之后的反應不夠,應該多加以表揚或糾正。

  3、課堂的常規器械的收放問題。

  六年級科學《相貌各異的我們》的教學反思 4

  以前看這一課的時候,感覺本課沒有太多的教學內容,有點空空蕩蕩的,只要讓學生自行相互觀察就好,教師似乎沒有太多的教學任務,可今天,卻有了不一樣的`感覺。

  觀察,學生觀察什么,看對方的臉就可以了嗎?以前本人是這樣認識的,但現在不一樣了:

  第一,臉上有什么東西可以觀察?眼、耳、鼻、口、眉毛、發跡等等都可以看。

  第二,怎么看?眼睛怎么看?口怎么看?鼻子,眉毛又怎么看?是不是只看一個大概的形狀就可以了呢?不是,以口為例子。可以看長度,可以看嘴唇的厚度,可以看牙齒,可以看舌頭的彎曲。學生知道這些嗎?很顯然,他們并不完全知道,既然如此,那就需要有人去引導,去告訴,去幫組他們知道這一點,這個人是誰?就是上課的教師。

  那么,在本節課的課堂上,教師有教學任務嗎?可以放心的讓學生隨意觀察嗎?很顯然,不可以,不但不能放心大膽的讓學生隨意觀看對方的臉部,還要認認真真的指點,仔仔細細的引導。以保證學生得到更大的收獲。

【六年級科學《相貌各異的我們》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相貌各異的我們》科學課后反思07-08

六年級科學《相貌各異的我們》評課稿05-21

科學《我們的生命周期》教學反思08-16

科學《電和我們的生活》教學反思08-16

科學教學反思07-08

科學《環境問題和我們的行動》課堂教學反思07-16

《我們的校園》教學反思10-18

《我們的錯誤》教學反思03-21

《我們成功了》教學反思04-06

《我們的家》教學反思03-07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伊人成综合网开心五月丁香五 | 亚洲欧洲国产1区二区 | 五月天在线视频国产在线二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第一页 | 亚洲制服丝袜在线精品 | 亚洲免费性生活视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