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的循環結構教學反思范文
這堂課用時53分鐘,比正常上課時間略長8分鐘。知識講解環節停留時間較長,重點講解For循環結構的格式及執行過程。與教材不同之處,我引入同心圓的范例,這是借鑒廣州教材。之前學生學習過畫一個圓,那么畫十個圓又如何畫呢?用十個circle語句嗎?這時引入循環結構,讓學生觀察這十個circle語句的相同與不同之處,學生回答:圓心點相同,半徑不同,半徑之間差額相同。這時在PPT上指出初值、終值和步長,學生就很容易理解。接著列出For循環語句的格式,根據格式讓學生做填空,變量、初值、終值、步長、循環語句、下一個變量等,為了加深對該語句的理解,我再引入流程圖,強調循環控制條件和循環變量。流程圖的理解僅僅停留在圖上,循環變量如何變化,它對循環體有什么影響,通過一個人物情景游戲,很好地演繹了這個過程。接著又顯示一段有錯誤的`循環語句,讓學生找出其中的問題,并修改。在知識運用和知識延伸環節都是圍繞畫圓,通過改變circle語句中坐標和半徑,繪制更多豐富圖形,而這里的關鍵就是要引導學生用好支架,深層思考循環變量對坐標和半徑的改變。同時循環體也從執行一個語句延伸到執行兩個語句。知識遷移是運用循環思想解決數學問題。
不足之處,沒有控制好上課時間,有部分的講解過于拖沓。知識運用環節,繪制更豐富的圖形,應該依據學生的掌握情況,適當刪減,給學生留更多上機實踐的時間。另外,有部分學生的學習狀態沒有得到關注,小組的作用并沒有發揮出來。希望在以后的課堂上有所改進。
從效果上來看,學生最后來完成教學評價表,全班55個學生填寫評價表,評價指標有7項,全部掌握的學生達41人次,掌握4項以上的10人,不熟練掌握的4人。全部掌握的比率達75%,這個數字很鼓舞人心。信息學競賽培訓我做了很多年,給選拔出來的優等生講循環結構,都要相當時間來講解和消化。而這堂課,利用最近發展區的原理來進行教學設計,在一個程度較好的班級,就能達到這樣的效果,是很讓人高興的。再次證明,走教學研究之路,必將事半功倍。
【程序的循環結構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程序的順序結構教學反思01-04
程序的選擇結構教學反思范文02-23
《程序的順序結構》課堂教學反思02-23
《循環結構》說課稿01-24
血液循環的教學反思05-21
雙課循環教學反思12-05
水循環教學反思范文02-06
《循環小數》教學反思06-20
循環小數教學反思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