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的蘆笛》優秀教學反思
在執教了《爺爺的蘆笛》之后,發現自身還有許多地方需要改進。首先,在教學課文時,如何導入課文是關鍵,要抽取課文中重要的線索,形成系列。《爺爺的蘆笛》則是選取了爺爺的三次蘆笛聲為明索,以強強的感情變化為暗線,以此來教學。不過,如此教學也有不妥之處,對于課文的最后一句話理解有點難度。
其次,這篇文章較長,究竟該如何上呢?當然是抓住重難點,把握好輕重緩急。課文后的練習其實已經告訴了我們重點,不過有兩個,一是對句子“海邊的`孩子不沾點海水是長不結實的”的理解,二是學習課文中心理描寫和環境描寫的的寫作手法。仔細閱讀后,前者是本次教學的重中之重,不過,在教學時,我在時間的安排上出了點錯,對于重點句子的理解時間較少,閱讀課文的時間較多,因此在重難點的突破上效果少理想。
最后,如何抓詞句品感受也是需要研究的一個方面。學生首先要感受要詞句中的情境意,接著將這種感受轉變為朗讀,在朗讀的過程中,聲象同步,讀好句子,觸摸到文字背后的東西。
【《爺爺的蘆笛》優秀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爺爺的蘆笛教學反思05-31
《爺爺的蘆笛》的教學反思09-02
《爺爺的蘆笛》教學反思08-30
爺爺的蘆笛教學反思匯總05-15
《爺爺的蘆笛》優秀教學設計06-19
《爺爺的蘆笛》教學反思(精選5篇)08-08
《爺爺的蘆笛》的教學反思(通用6篇)01-22
《爺爺的蘆笛》教學反思范文(精選6篇)04-17
有關《爺爺的蘆笛》教學反思(精選7篇)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