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下冊數學統計表教學反思
一般的,從你自己的設計思路、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課堂情況、學生的反饋情況(即掌握情況)以及教學方法、手段的運用等方面來寫。
1、創設情境,讓學生主動看、想、問、做
低年級的統計教學,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與認知規律,重視學生的操作活動,讓學生在直接的操作和感知的基礎上,逐步體會統計的必要性。因此,我緊密的聯系了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了學生感興趣的情境:我利用班會課舉行聯誼會,問要買什么水果?學生比較感興趣,而且樂于關注。有了這樣的情感,學生學起數學知識來,當然是事半功倍了。讓學生自己去調查,,如此以來不僅能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通過學生自主地參與學習,親身體會調查的過程,有助于學生對統計知識的進一步理解,并懂得如何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了數學問題。
2、抓住時機,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張揚個性。
在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的個性,鼓勵他們想自己所想,問自己所問的,說自己想說的,同時要引導學生會想、會問、會說。要學會肯定別人做得好的地方,幫助別人彌補不足之處。對別人做法不理解的不要指責,而是學會提問。形成一種老師、學生平等的在一起研究問題的氛圍。教師不但要尊重和肯定學生個性化的思維方式與結果,還要抓好時機,激勵學生發揮自己的優勢與長處,促進他們個性素質的不斷優化。整節課學生不是靜靜的聽教師教,而是熱鬧的“動”起來。這是我呼喚學生“積極參與”與“合作交流”的成功之處。同學們在我創設的民主、平等的氣氛下思維開始了,頭腦靈活了,參與意識增強了,合作交流的效果漸佳了。
3、評價形式多樣化,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本節課我注意到了對學生的評價,實現了方式多樣化,既有語言上的激勵,也有體態語的觸摸。雖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動作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很大的推動作用。這樣評價方式我除了用以關注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也關注了學生情感態度的形成和發展,另外我還進行了一個學生自我反思,自我評價的`嘗試,我看到了學生在自我反思的矛盾斗爭中增添了一份勇氣,更增添了一份自信。
學生對統計知識掌握的不夠到位,雖然本節課同學們一反課改以前的“靜”而是“勇敢”的“動”起來。然而因為“動”使得本節未能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只完成復習統計表這一塊。另外,由于教師說的其他水果有很多種,教師例舉的幾個學生比較感興趣,以至最后學生統計結果中選擇其他的學生最多,最后還是沒有決定好買什么水果合適。這是我在設計時沒有想到的。
從而可以看出,學生的合作意識的培養還需要有意識的,有計劃的逐步培養。
【小學四年級下冊數學統計表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復式統計表》教學反思10-05
小學數學《復式統計表》優秀教學反思10-16
小學四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反思11-22
四年級數學下冊《數學廣角》教學反思10-19
數學四年級下冊教學反思06-21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反思10-10
復式統計表教學反思06-25
復式統計表教學及反思10-15
《復式統計表》教學反思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