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六年級科學《鉆木取火》教學反思
《鉆木取火》要求學生通過學習,了解“鉆木取火”的道理,使學生能夠對“鉆木取火”的道理進行解釋,進而認識機械能與熱能的轉化。使學生會用簡單的器材設計、操作“摩擦生熱”的模擬實驗;激發學生用學到的科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學生了解人類用火的歷史,感悟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意識到科學是不斷發展的,樂于用學到的科學知識改善生活,激發學生學科學、用科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有效的教學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和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法。在《鉆木取火》一節中,為了探究鉆木取火的道理,我放手讓學生進行實驗。學生有的`合作(手鉆),有的自己完成(搓手、用砂紙打磨鐵條、摩擦火柴),同學們做完一個,又做一個,樂此不疲,有的同學甚至四個都做了。還有的同學發現了自己的實驗方法,如用手搓臉、火柴在衣服或桌子上摩擦、用美工刀切割泡沫塑料時,美工刀會發燙等。可見學生是樂于動手,巧于動手的,只要老師給他們提供充足的時間和機會。
【小學六年級科學《鉆木取火》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鉆木取火》教學反思05-28
《鉆木取火》教學反思范文02-02
《鉆木取火》教學反思4篇06-08
小學科學教學反思05-08
小學科學教學的反思10-10
小學科學教學反思05-16
小學科學教學反思02-01
小學科學教學反思11-25
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鉆木取火》教學設計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