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學》教學反思范文
教學設想:
對第一次實踐課所反映出的問題,在實踐反思的基礎上,重新設計了新的教學方案,新方案針對學生實驗的不足,調整了教學策略,增加了學生對實驗探究的討論,包括實驗方案的設計、數據的采集、學生面對方案的可操作性的互助討論和質疑,尤其是增加了知識的遷移內容,強調了各種設計方案中數學關系式的'引入及處理,讓學生通過深入討論、評價,切實提高在探究過程中解決問題的能力。
提問一:某一小燈泡標有“,”字樣、電源電壓為6V、電鍵、電流表、標有“50Ω,1.5A”字樣的滑動變阻器,現一電壓表15V一檔被壞(0—3V一檔可用),怎樣用實驗的方法來測定小燈泡功率。
[教學片段1]
師:在小燈泡額定電壓為3.8伏中,電壓表15伏一檔被損壞,怎樣測定小燈泡功率。
生:把電壓表并聯在滑動變阻器兩端。
師:方法很好,一開始就把電壓表并聯在滑動變阻器兩端點行嗎?
生:不行。
師:為什么?
生:電路連接正確后,閉合電鍵時,滑動變阻應放在最大,此時,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超過3V,不能直接并聯在滑動變阻器兩端。
師:怎么辦?
(思考討論后)
生:能否把電壓表先接在小燈泡兩端,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使小燈泡兩端電壓為3V,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也為3V。這時,可以移動電壓表,把電壓表并聯在滑動變阻器兩端,調節滑片,使電壓為2.2V時,小燈泡兩端電壓為3.8V,觀察電流表的示數為0.3A,就能測定小燈泡的功率。
……
提問二:某一小燈泡的額定電壓為、電源電壓為6V、電鍵、電壓表、標有“50Ω,1.5A”字樣的滑動變阻器、但手中沒有電流表,怎樣用實驗的方法來測定小燈泡功率。
[教學片斷2]
師:調節滑動變阻器滑片,使小燈泡兩端電壓為3.8伏,此時,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為2.2伏,怎樣知道接有電路中電阻絲的電阻大小。
生:能否測出電阻絲的長度?
師:為什么要測出電阻絲長度,才能知道阻值大小?
生:因為滑動變阻器電阻絲總電阻為50歐,總長度為定值,只要測出接入電路中電阻絲的長度,用比例的辦法,就能得到接入電路中電阻絲的阻值。
師:你的理論依據是什么?
生:由電阻定律可知:。在(材料性質)、S(橫截面積)一定時,R與L(長度)成正比。
師:能否寫出關系式?
生:可以。
師:用什么工具進行測量?
生:(思考后)用刻度尺。
……
學生在不斷探究思考后,想出了解決辦法。通過解決測量接在電路中的電阻絲長度從而求出接在電路中的電阻。
提問三:某一小燈泡的額定電流為,電源電壓為6V、標有“50Ω,1.5A”字樣的滑動變阻器、二個電鍵、電流表、但手中沒有電壓表,怎樣用實驗的方法來測定小燈泡功率。
[教學片斷3]
師:怎樣用電流表測通過滑動變阻器的電流?
生:是否能讓電路發生局部短路。
師:怎樣發生局部短路?
生:把電鍵并聯接在小燈泡兩端,第一次讓電流表示數到達小燈泡0.3A時,閉合并聯的電鍵,使小燈泡發生短路,測出電路中的電流。
師:接下來怎么得到小燈泡兩端的電壓?
生:用電源電壓除以電路局部短路時的電流,得到滑動變阻器接在電路中的電阻,乘以電流0.3A就是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電源電壓減去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就是小燈泡兩端電壓。
師:還有其他方法得到滑動變阻器接在電路中的電阻?
生:能否還可以用刻度尺來測量?
師:可以,二種方法你們都可以試一試。
……
教學反思:
第二次實踐,重點放在學生討論和進一步提高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上,并在解決問題的方法上尋找理論依據,讓學生懂得要解決問題必須有理論基礎。可用最簡單的工具(刻度尺)解決較難的電學問題。實際教學中發現學生會采集數據并能用數學表達式進行運算,但不會用表格的形式進行整理。表格是實驗數據處理所常用的一種方法,教師的教學應該讓學生學會這樣一種科學的歸納方法。
【《電學》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電學》物理教學反思03-29
電學教學片段及反思08-13
九年級物理《電學》教學反思01-26
初中物理電學教學課件03-31
汽修專業電學基礎教學總結01-12
電學實驗專題復習教學設計11-30
中職“電學”課堂教學論文范本06-11
《教學反思》教學反思01-10
初中物理電學試題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