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教學反思

時間:2021-02-20 17:51:50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林海》教學反思

  一、創設文本情境,激發學生內心情感

《林海》教學反思

  《林海》一課,作者以細膩優美的筆觸描寫了大興安嶺的美麗風光,抒發了對祖國壯麗山河的熱愛,并由景展開豐富的聯想,贊美了大興安嶺在祖國建設和國家穩定方面起到的作用。但是對于我們這些學生來說,大多數學生從沒看見過森林的景色,更不要說林海的美景了,林海的美是學生們無法感受到的,這怎么能激發學生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于是課前我花了一些時間找到了兩段關于林海的視頻。果然,課堂上,多媒體課件正如一位美的使者,引領學生踏進這座美麗的原始森林,讓他們去感受美、鑒賞美、創造美,在美的享受中學習。尤其是在學習描寫"林"的段落時,雖然作者的文字表達優美流暢,但是枯燥的文字表象讓學生們一時還真找不到感覺。于是,一段林海的視頻,使學生觸景生情,在我的引讀下,學生全情投入。聽著學生那略高昂的朗誦聲,應該能感受到學生們強烈情感的傾瀉。

  二、重視朗讀指導,注重語言感悟與積累

  新課標指出:要求學生在誦讀中增加積累,加深體驗和感悟。而感悟和積累語言的最好方法是"熟讀精思"。因此,在本節課中,我始終貫穿語文教學中的"以讀為本"的思想,在課堂上首先保證讀的時間,一堂課書聲瑯瑯,讀書訓練貫徹始終;其次講究讀的形式,有范讀、引讀、自讀、指名讀、集體讀等;再者是講究讀的方法,例如讓學生圖文對照著讀,觀看視頻,模擬配音朗讀等。在朗讀的過程中逐步深入體驗作者通過語言所傳達的那份真摯情感。

  三、關注學生差異,珍視學生獨特感受

  說到這點,我想,無論這堂課上什么內容,我們所要關注的對象始終是學生。而每一位學生就是一個生命。生命是獨特的,不是同一的,生命是獨一無二的。 因此,在課堂上對生命個體的差異給以充分的尊重,那也就不會走入簡單說教的誤區,同樣會收到一些教育的實效,民族精神教育也不例外。《林海》這篇課文在教學時主要以作者的三次“親切、舒服”為感情主線,來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作者是一位成人,他以自己獨特的感受表達了自己的愛國情愫。而我們課堂上的閱讀者卻是學生,如果老師無視學生,一味地強調作者的感受一定是蒼白無力的'。所以,在課中我運用多元的評價主體評價學生的獨特體驗,引導學生在有差異的對話中,相互提升,引起共鳴。如一學生在讀“樹”一節后,我請學生評價:她讀得好嗎?為什么你認為她讀得好?“因為她讀出了驚喜的感覺。”“我感到她讀出了自豪的語氣。”…從學生的評價中我們深刻地感受到學生對文本的獨特理解,相信這些也更易留于學生的心中。

  其實,根據語文學科綜合性人文性的特點,在教學中滲透民族精神教育的方法遠不止這些,在今后的教學中應進一步進行探索。

【《林海》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林海》教學反思09-12

《林海》教學反思01-08

《林海》教學反思大全06-08

林海教學反思范文01-13

《林海》的教學反思范文01-11

林海教學片斷反思01-06

《林海》教學片斷反思10-19

有關《林海》片斷教學反思10-29

關于《林海》教學反思(精選5篇)03-08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 五月天偷拍视频久久 | 亚洲中文AⅤ中文字幕在线 小草在线影院婷婷亚洲 | 一级A中文字幕免费 | 在线播放永久免费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