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pmf教學反思范文(精選10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反思指回頭、反過來思考的意思。反思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拼音bpmf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拼音bpmf教學反思 篇1
經過bpmf的教學,讓我感觸較深的一點就是肢體語言的運用,這也是在學生身上找到的閃光點,我想我也有必要來學一學。
事情緣起是我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記住字形而要求學生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東西像bpmf。這時很多小腦袋都開始動起來了,也舉出了很多有意思的例子。這時,我們班一個小朋友站起來說:“老師,我能把這幾個字母寶寶都給表演出來。”多有意思的想法啊,我馬上請他上來表演。他就用自己的肢體來比劃出字母的形狀,贏得了班級其他小朋友的掌聲。我曾經想過讓學生在課堂上用肢體語言來加強字形的記憶,但卻沒有實施。今天,我的學生他們自己發揮了想象力和創造性,給我的課堂帶了活力。經過那位同學的表演,其他小朋友也都躍躍欲試,在自己的座位上比劃起來。我想,自己實踐過的事情是最容易在大腦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有時候做的比說出來的更能達到良好效果。
受到小朋友的啟發,我在要求他們讀聲母時要注意輕短便不再用語言來提醒了。我用調節大拇指和食指之間的距離來表達,學生一看便明白了。在我做這個手勢時,他們便知道我的意圖。我想,無論在教學上還是管理班級方面,有時候肢體的運用往往比語言更有效,所謂“無聲勝有聲”,想必就是這個道理,而且手勢的運用還能增強我和小朋友之間的默契,何樂而不為呢?
拼音bpmf教學反思 篇2
第一節課:基本上按照自己事先設定的計劃實施的,學生在完成的過程中因為各種預設的游戲環節讓學生的興趣點被完全調動起來了,現在也充分認識到小孩子坐不住,就是要讓他們動起來。識讀及書寫部分認真指導,學生們都掌握得不錯。部分學生上課紀律性不強的問題我也在有意關注及時制止。
第二節課:對于聲母、韻母、拼讀音節的認識較為清楚。可是真正要識讀這些拼讀音節時,學生往往搞不清楚到底該怎么樣讀。游戲或者是我的引導也不能很好讓他們掌握。所以在聲母+單韻母的拼讀上花了很長的時間,導致后面加了聲調的拼讀音節沒時間輸入。我感覺要讓學生在課堂上玩得high的前提條件是他們已經掌握了知識點。
解決方式:
1、學生剛開始接觸拼音拼讀,拼讀對孩子來說是一個難題。解決這個問題沒有什么捷徑,規則講太多了學生根本就摸不清楚,跟英語一樣,只有多讀多練,培養好語感,家長在這一階段要不厭其煩的每天幫助孩子讀拼音。
2、加強音節教學與語言訓練的聯系。把抽象的音節同直觀、具體的事物聯系起來,這樣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記憶,而且有利于對學生進行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我們還可以把枯燥的音節置于生動的語言環境中進行教學,或者以所學音節為核心訓練說話,或者從具體的詞句中引出所學音節,把抽象的音節變成有意義的語言單位,這樣既利于記憶,又利于激發學習興趣。
拼音bpmf教學反思 篇3
在教學bpmf與單韻母a和o的拼讀時,我發現學生在拼讀時對單韻母加聲調讀不準確,尤其是三聲和四聲,三聲總是讀不到位,四聲總和二聲搞混,于是我加強了范讀,然后再點名讀,讓讀得好的學生當小老師帶讀,孩子們都好表現,學得更認真了。
當學生們都差不多掌握的時候,我再采用開火車、小組比賽讀等形式幫助學生加強記憶,這樣一來,除了個別學生難以糾正,其他的學生基本上都掌握得不錯。
在上課的過程中,我著重訓練了學生的傾聽能力,如一位同學說圖意,我還讓另一個學生來復述。同時也注意了利用直觀的畫面,啟發學生的思維,比如從圖到形的遷移。我也特別注重聲母發音的講解與訓練,主張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記憶字形,重視寫的指導。注意了力爭以游戲的形式激活學生思維,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注意了獎勵性的評價。對待不同的學生表現作出不同的評價。我還讓學生自己編兒歌,記住聲母。孩子們不喜歡接受性學習,不喜歡老師說,他們記。啟發孩子們自己編兒歌,可以讓學生體驗成功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的角色也由“領唱”變成了“伴奏”,把舞臺讓給了學生。
由此,我認識到: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兒童喜歡在互動中學、對話中學、童趣中學,他們富于幻想,所以老師必須發揮教學的藝術性,創設良好的教學生態環境。
拼音bpmf教學反思 篇4
在教學漢語拼音b p mf時,我主要注意了以下幾個方面:
1、利用教學掛圖引出學習的內容。教學掛圖僅僅是提供了一個語言環境,只要孩子們能理解圖意,引出b p m f四個聲母即可,不要在研究圖意上花太多時間。
2、要始終把準確拼讀、正確書寫字母、韻母作為重點。重點是培養學生準確的拼讀音節的能力。
3、書寫的重點在于寫字習慣的養成。寫字過程中,正確的坐姿、正確的握筆姿勢、寫字時觀察范字的習慣、按筆順寫的習慣、寫完后檢查的習慣、簿本的整潔等,這個過程的重要意義遠遠甚于字寫得好與壞。寫字的過程要比寫的結果來得更重要。所以,我們一定不要過于看重孩子字寫得是否又快又好,而應十分重視學生寫字過程中的一系列良好習慣的培養。讓學生一入學、初握筆就養成良好的習慣。使他們終身受益。
4、在寫字過程中要注意孩子學習方式的多樣化,兒童化,盡量設計多種多樣的適合兒童的練習。避免簡單、重復的抄寫。比如課堂上安排書空訓練、口頭書寫、同桌互相寫在對方手心上并檢驗等等。
5、由于學生學習程度不一,教學漢語拼音的過程一定要學會讓學生幫助學生。所以我嘗試讓基礎好的學生帶基礎差的,讓同伴互助等方式促進學生全面提高。
拼音bpmf教學反思 篇5
從教學的過程與行為上看,我著重訓練了學生的傾聽能力,如一位同學說,讓另一個學生來復述,漢語拼音《bpmf》教學反思。同時也注意了利用直觀的畫面,啟發學生的思維,例如從圖到形的遷移。我也特別注重聲母發音的講解與訓練,主張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記憶字形,重視了寫的指導。我還注意了力爭以游戲的形式激活學生思維,領做拼音操,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注意了獎勵性的評價。
(一)課堂氣氛活躍
我注意課堂氣氛的活躍,從兒童的心理出發,使課堂教學張馳結合。因為孩子小,他們的注意力,不能很長時間的集中,所以教師要讓學生的大腦有放松的時候。例如穿插的韻律拼音體操,讓學生動起來,在游戲中記住了聲母的字形,都體現教學的靈活性和趣味性。
(二)教學方法靈活
課堂上,我讓學生自己編兒歌,記住聲母。啟發孩子們自己編兒歌,可以讓學生體驗成功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的角色也由“領唱”變成了“伴奏”,把舞臺讓給了學生。
但由于種種原因這節課也暴露了諸多的問題。通過問題,引起我的思考是:
對發音的訓練強化的不夠,教師光范讀還不行,還要注意領讀,要體現由領到放的過程。學習漢語拼音主要是培養學生認讀和拼讀的能力,以及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糾正方音。很多孩子認識聲母bpmf,但是他們不知道發音要領,有很多學生發音還不夠準確。例如聲母的bp的發音都應該是又輕又短,而許多孩子發音又重又長,這是不正確的,我著重對學生進行了指導。但是學生的練習發音給的時間也少。只注重可個別同學,對全體照顧的不夠。當然這節課在聲母與韻母拼讀上還有問題。對學生來講,這個階段的'拼讀只是剛接觸,所以,教師在引導學生根據組合的音節,進行拼讀訓練要強化。從課堂的反映來看,學生對拼讀有難度,教師沒有注意傾聽學生的發音,有的學生沒有讀準,老師沒有及時的發現,對于難拼的教師也沒有反復的強調,這是比較遺憾的地方。
我認為漢語拼音的教學過程,應該從“音”入手(從熟悉的事物、或直觀的圖片、或生活的語境,引出發音),再感知字母的形(圖文對照、或聯系事物、或發揮想象記憶字形),最后指導書寫。我是朝著這方面努力的,可是某些方面還是有很多不足之處,還需要改進。當然,我還應該深入的研究教材,了解教材的編寫意圖,遵循漢語拼音教學的規律來組織教學。冀教版教材漢語拼音的編排,一般是遵循了由圖到形,或由會意到發音,由簡單到復雜的訓練過程,強調拼音與學生的生活建立密切的聯系。
當然,漢語拼音教學之路是一條艱辛之路,在這條路上我還要不斷地摸索,大膽的實踐、力求不斷創新,爭取通過不斷的教學實踐和反思,取得更大的進步!
拼音bpmf教學反思 篇6
這節課我用了四個課時來講,這節的教學重點在于指導其發音及注意發音方法。其實教學難點是學會帶調拼讀音節及bpmf與單韻母組成的音節。孩子們來自不同的幼兒園,不同的的地方發音方法充滿整個課堂,不同的學習程度讓有的孩子有點厭煩反復的朗讀,而對有的孩子提問還是一無所知,反復朗讀又是必須的。怎樣激起每一個孩子的學習興趣,怎樣讓孩子們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怎樣讓自己的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孩子們喜歡,同時高效的完成每一節的教學,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并在實踐中摸索。借此我想和大家交流,希望自己有所提高。
一 用好課前一支歌,調動學習熱情,和孩子們互動,一句話就是讓孩子們高興,你的這樣孩子們才能夠輕松的進入角色。
二 課堂教學是重點,課堂上贊美,激勵成了語言的主體。不僅因為孩子們剛剛走入一年級,還有我明白贊美的力量,激勵的作用,他會增強孩子們的自信心,增強孩子們的學習的力量,當孩子們感覺懈怠時,我經常說一句話“我喜歡你們的聲音”,當我看到某個孩子不認真時,我會說“沒有聽到你的聲音我很難過”,這樣整個課堂顯得有生氣多了。
三 童話教學。我把拼音教學比作王國,都是每一個字母都是拼音娃娃,組成音節就是好朋友,學著編故事給他們聽,讓課堂生動活潑。
四 當然我也有非常困惑的的地方,幼兒園里拼音教學不是那樣系統,
也不太重視字母的筆順,只求其形,但是幼兒園的教學占據了孩子的第一印象,這給我們的教學增加了難度,孩子們在教學容易厭煩,覺得自己都會了,但檢查的結果并不盡如意,這也給我們的教學增加了強度。
在每講一節課后,我都會深深的思考,一定要打造高效課堂,走快樂課堂之路,讓孩子喜歡課堂,讓孩子喜歡語文,讓孩字喜歡老師。
拼音bpmf教學反思 篇7
這周三汪主任來聽了我的一節課,課后我及時進行了教學反思,但總覺得意猶未盡,好像還有很多未說的話。現在趁著周末有點時間好好說道說道拼音教學這件事。記得上完課后汪主任和我說了很多關于拼音教學的方法,也針對我這節課提出來很多寶貴的建議,使我受益匪淺。
這節課我教學的是四個聲母bpmf第二課時,首先用口令的方式復習導入,然后是教學f的讀與寫和音節的拼讀。前半節課20分鐘是很好的,清晰流暢(汪主任原話),教學效果較好。但后面拼讀音節時有點亂,不是特別流暢,一方面孩子的注意力已經到達極限了,另一方面后面音節拼讀枯燥,所以后半部分教學效果不是特別滿意。
都說一年級是最難帶的,勞心勞累,但是哪個年級不需要教師勞心勞力呢?無論是哪個年級,剛開始都是不輕松的,這就需要老師要針對本班級孩子的情況作出計劃,一步一步地引導孩子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只要這第一步走好了,習慣養成了,后面帶著就會很輕松了。我想我一開始就是沒找到符合我們班孩子學習情況的方法,所以課堂上的效果我并不滿意。一年級的孩子注意力非常分散,注意力時間短,沒有自制力,我們班孩子不屬于乖巧聽話型的,有幾個又特別好動,有些孩子學前班或家里提前教過他們拼音,所以學起來就沒有多大興致,課堂上積極性不高,這讓我感到吃力。后來我通過鼓勵、加分等方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他們都參與到課堂上來。
對于后半節課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我決定設計游戲環節來把孩子吸引過來,于是我當天就布置家庭作業要求家長和孩子一起制作拼音字母卡片,家長畫四線三格,孩子寫拼音字母,分工合作,既復習了功課,又鍛煉了孩子動手能力,增強家長與孩子的交流。第二天我們就一起用這些卡片學習音節拼讀,邊玩邊學,小朋友上臺找拼音朋友、同桌合作拼讀、師生合作等形式豐富了課堂內容,也讓孩子興致勃勃,達到了我的目的。
雖然我不是第一年帶一年級了,但我還是覺得難帶,因為這不是說你帶的多就能帶的好,最多你不會很茫然,知道先要做什么,哪些是最主要的。因為不同的學校、不同的班級、不同的孩子都需要你要一一研究,制定計劃,思考怎樣做是最適合本班的。一年級是孩子真正意義上的進入正規學習軌道的開始,這就意味著一年級老師的責任重大,只有打好了基礎,孩子才能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童年是塑造人性格的黃金時間,所以小學尤其重要,我深感自己責任的重大,雖然我工作時間很短,還很不成熟,但我愿存著一顆謙虛好學的心不斷積累、不斷學習、不斷反思、不斷進步,成為孩子和家長心中的好老師。
拼音bpmf教學反思 篇8
學習聲母bpmf時,因為大部分學生在學前班都學習過漢語拼音,所以大多數學生都能讀準音,但是口型不是很標準,課堂上,通過反復示范讓學生認識發音方法。多種形式練習讓學生體會發音的要領。如用小紙條擺在口邊發b、p兩音,讓學生形象直觀地認識到b、p發音時氣流強弱的對比。
在記憶形狀時,只有個別學生b和p分不清楚,于是,我讓學生自己想辦法去區別b和p,學生們興趣極高,有的說“像個6字bbb,9字反寫ppp”,有的根據半圓的方向說“右下半圓bbb,右上半圓ppp”,為了讓孩子更好的記住b和p的形狀,我引導學生用打手勢的方式(用自己的大拇指和食指做出b和p的形狀)加強記憶,還有的學生用左手直接表示,:左拇指朝上bbb左拇指朝下ppp。學生的方法比我的更形象,好記,值得我學習,這樣讓學生看到自己的左手是就會想到bp的區別。那幾個讀錯bp的孩子很快認準了bp,孩子們的積極性也調動起來了。
從這一課開始學習拼讀音節,掌握拼讀方法就是本課的重點、難點,也是整個拼音教學的難點。在教學bpmf與單韻母的拼讀時,我發現學生在拼讀時對單韻母加聲調讀不準確,尤其是三聲和四聲,三聲總是讀不到位,四聲總和二聲搞混,于是我加強了范讀,然后指名讀,讓讀得好的學生當小老師帶讀,孩子們都好表現,學得更認真了。當學生們都差不多掌握的時候,我再采用開火車、小組比賽讀等形式幫助學生加強記憶,這樣一來,學生基本上都掌握得不錯。在指導學生練習拼讀帶調音節及四聲讀法時,為了加深印象,課堂上,把讀拼音詞與認識事物、練習說話結合起來,讓學生借助他們的口語經驗,從言語實踐中來,再回到言語實踐中去。
雖然入學才兩周,由于及時給予每個學生適當的激勵和評價,課堂秩序良好,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很高。但是部分學生在學前班時已經學過,于是沒有耐心聽老師講發音,在其他學生回答問題或開火車讀的時候,自己在下面發音或說話,這樣可能會影響沒有學過拼音的孩子學習。因此,安靜傾聽的習慣還要進一步強調。這需要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不斷強化,反復抓。
拼音bpmf教學反思 篇9
本課是小學生首次接觸拼讀,是有一定難度的一課。本課設計根據一年級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特點,在安排上充分體現了玩中學,在游戲中學的設計思想,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教學中,我首先讓學生輕松、愉快地拍手念兒歌,既復習了舊知識,同時也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為以下給bpmf編順口溜做好鋪墊。
學習聲母pmf這一環節借助插圖學習新知識,突破重點,使學生從“廣播”、“山坡”等常用詞向聲母發音過渡,易于記憶。同時加入開火車、猜口形的游戲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合作記憶bpmf的字形這一環節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學習聲母b的基礎上利用知識的遷移,學習新的聲母。
在指導書寫時,以觀察—指導—范寫—評價為主線,培養學生的書寫習慣。
拼音bpmf教學反思 篇10
今晨的雨真大!雖然穿著雨衣,但是來到學校時膝蓋以下全濕了。我的雙腿和左腳像是浸泡在水中一般。中午到家,趕緊脫下鞋子,換掉牛仔褲,我的腳已經被泡得不成樣子了。下午我沒有課,真想在家好好休息休息。但最終還是按時去了學校。
本周上課的時間不多,學習了b、p、m、f四個聲母,以及和單韻母的拼讀,認識了“爸、媽、我”三個生字。我認真指導了b、p、m、f四個聲母的發音,重點練習了拼讀,并借助拼音認識了詞語“爸爸、媽媽、我”。通過一周的教學我發現,聲母和韻母的拼讀是個難點。雖然我認真地指導和示范,一再交給孩子們方法:做聲母的口型,然后發韻母的音。然后一遍遍地領讀,并請學得快的孩子做小老師來領讀,還是有一部分孩子拼讀不準音節。我想對某些孩子來說這也許需要一個過程。
b、p、m、f的發音和書寫相對來說學生容易接受一些,因為有許多孩子在入學以前學過拼音,已經掌握了這四個聲母的讀和寫,但是不夠規范,需要老師糾正和時刻提醒。聲母的發音要輕而短。b和p的發音口型一樣,但是發b的音時不送氣,發p的音時有較強的氣流送出。我在教學時讓學生把手掌放在嘴邊用心感受。m的發音時,也是先雙唇緊閉,然后讓氣流從鼻腔送出。f的發音要讓上齒挨著下唇,讓氣流從縫隙里擠出。我一邊示范,一邊巡視觀察孩子們的口型是否正確。發現這一點孩子們比較容易接受。
在書寫時雖然我一再強調b和f占中上格,要從上格的中間起筆,p占中下格,豎寫到下格的中間。還是有孩子寫滿格。經過幾次的練習,孩子們大都掌握了書寫格式。
聲母和韻母的拼讀既要教給方法,又要反復練習。通過這個環節的教學,我發現孩子們的接受能力還是有差異的,有的孩子一點即通,有的孩子接受就比較慢。例如崔志軒,一個聽話認真的小女孩,作業寫得很干凈規范。但是,對于音節的拼讀她卻總是啟而不發。或許,她需要更多的時間。
【拼音bpmf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拼音bpmf的教學反思02-10
拼音bpmf教學反思06-06
拼音教學bpmf教學反思06-06
漢語拼音(bpmf)教學反思06-14
《漢語拼音bpmf》教學反思02-17
關于拼音bpmf的教學反思范文12-01
漢語拼音《bpmf》的教學反思06-22
漢語拼音bpmf教學反思02-19
漢語拼音《bpmf》教學反思11-25